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员管理经验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员管理经验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员管理经验交流

近年来,新洲区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教育、服务”三个方面的聚焦,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家难安、人难管、作用难发挥”的“三难”问题。

一、立足“三建一选”,组织聚焦解决流动党员“家难安”的问题

坚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便于指导、利管理”的原则,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推行“三建一选”,着力构建外出流动党员流而不失的组织体系,解决流动党员“家难安”的问题。

一是建好组织。依托外出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把建立党组织的关口前移,对成建制劳务输出到同一城市、同一行业、同一企业的外出务工党员,采取“单独建、依托建、挂靠建、联合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党组织或党小组,做到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目前,新洲区邾城街已在广州建立党总支和党员管理工作站各1个,在南海、山水、花都、中山、番禺5个地方建立党支部5个、党小组13个,把103名外出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直接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二是建好阵地。注重加强外建党组织的阵地建设,把党员活动阵地建在外出务工人员创办的经济组织中,使外建党组织在阵地建设上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党员活动室、有党组织牌子和党旗、有党员登记卡和党员名册、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学习资料、有活动记录、有情况通报。今年以来,外建党组织依托党员活动阵地共组织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学习78场次、组织“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大讨论42场次,并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会议,让外出流动党员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三是建好制度。在外建党组织中普遍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外建党组织活动经费补贴等制度,使外建党组织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新洲区邾城街依托外建党组织,今年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6名,发展党员8名,民主评议流动党员89名,投入活动经费1.8万元。

四是选好党组织负责人。注重把哪些有一定文化水平,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曾担任过村组干部,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的党员选为党组织负责人。同时,派出党建工作联络员,负责对外建党组织进行具体的联系和指导,督促和指导外建党组织每个季度向街道作一次思想汇报,确保外建党组织更好地履行管党职责。

二、建立“四个机制”,教育聚焦解决流动党员“人难管”的问题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党员意识淡薄、不能按时交纳党费的实际,着重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四个机制”,解决流动党员“人难管”的问题。

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街镇场处综合协调、村级组织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通过“内联”、“外建”等形式,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全覆盖。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宣传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宣传经检查并长期有效的能够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作法和成效,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全区有34个区属单位的369个党支部共发放《活动证》1603本,先后接收外来流动党员14人,都编入相应的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对每个流动党员独立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原因、从事职业、联系方式、发挥作用等情况,对流动党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随时反馈其动态。同时,通过网上党员教育管理系统来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与流动党员跨地域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新洲区汪集街陶咀村通过网上邮箱,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一月进行一次更新,并开辟网上论谈,实现“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享”。

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畅通流动党员向属地和原地党组织提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对反映的重大问题和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对涉及流动党员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充分征求流动党员的意见,并将办理的结果反馈给流动党员。同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定人联系制度,正确引导流动党员履行权利和义务,使外出流动党员及时得到党组织帮助,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四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外出登记和谈话制度,让流动党员每半年向所在党小组(党支部)作一次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思想汇报。同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自我审查和民主评议制度,党组织每半年组织流动党员对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表现进行自审自查和民主评议,按综合得分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档,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进行告诫谈话,实行分类管理,对那些长期脱离组织、不按期交纳党费、不接受组织管理的党员,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规范程序、妥善处理”的原则,劝其退党或除名,处理结果两地同时备案。

三、开展“四项活动”,服务聚焦解决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

充分利用流动党员返乡过组织生活、派人定期联系、组织互通情况等有利时机,主动贴身流动党员进行服务,认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四个一”活动,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关心、支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引导流动党员在当地的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引导流动党员带领乡亲外出就业发挥“双带”作用,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发展区域经济,引导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组干部,发展本土经济,解决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

一是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抓住“五一”、“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集中补课、上门辅导、分组学习、看电教片、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互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组织返乡的流动党员学党章、学法律、学党纪,谈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识,听取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汇报,与返乡的流动党员交心谈心,对他们学习情况进行记载和评价。对个别未持证的外出流动党员,村党支部及时补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并指定一名支委对口联系,督促“补课”。今年以来,全区共组织返乡的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和观看电教片200多场,上门传达学习精神400多人次,组建结对互学组300多个。

二是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活动。针对外出流动党员思想新颖、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打电话、网上邮箱、邮寄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他们对村党支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李集街新河村流动党员徐新红,建议党支部要“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该村党支部采纳了其建议,迅速对全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登记,与街道社会事务办联系后,举办了1期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会。通过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全区共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350多条。

三是组织开展“三带联富”活动。以“带回一个致富项目、带出一批富余劳动力、带头回乡创业、双向联系共同致富”的“三带联富”活动为主线,在鼓励外出流动党员安心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和致富门路的同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引资回乡或带头回乡创办企业、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汪集街茶亭村充分发挥外出流动党员关系多、路子广的优势,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回馈家乡,富裕乡亲”。该村党员童国良,长年在外打工,积累了资本,决定投资60万元在当地办汽车配件加工厂,可安排30余名劳力,年创收40余万元,目前该厂正在开工建设。

四是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支委成员和在家党员每人包1-2名流动党员的办法,对流动党员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对外出流动党员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同时,利用外出流动党员接触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联系并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帮助家乡提供市场信息、推销农副产品。截止目前,全区共为流动党员办理各类证件和卡片200多份,提供周转金20多万元,慰问困难家庭80多户,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68个。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拉近了与外出流动党员的感情,激发了他们为家乡献计出力的热情,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党员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吉林省委员会

党员文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当代党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重庆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