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发展文化服务经验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区位于*市区西部,下辖2个镇、9个街道,118个社区、52个村,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0万。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并存、城乡结合的区域,在*市6个老城区中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也较多,有12.3万人。一年多来,我区按照“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建设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抓调研,完善功能布局抓试点,落实经费保障抓精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把*农村构建成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人向往的“都市里的农村乐园”。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合理规划,健全组织,增强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力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宣传、财政、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二十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各镇街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村明确由村主要负责人抓创建工作,职责明确,较好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格局。
二是部门参与,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我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主动加强与镇街的联系沟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建设资金,开展对口指导,为农村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建立了部门与17个经济薄弱村结对机制,结对单位每年至少要为结对村办一件实事。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开展调研,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存的经验。实验区贵在实践,贵在创新。我区成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小组,深入到各镇街、村进行调研,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想,征求基层干部对推进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邀请浙江大学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探讨,寻求理论支持,初步形成了我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总体要求是通过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将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向农村延伸,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向农村拓展,城市社区文明向农村传播,把农村建设成为“都市里的乐园”,群众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共建共享和谐品质生活。
四是抓好试点,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经验。选择*镇*村、*村、*村、*镇*村等4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工作,根据满足“个体”需求推进的思路,确定了“一村一品,一社区几场所”的社区建设模式,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们建设农村社区的切入点。同时,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划分为“十有”示范型和“五有”标准型,从试点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步推进。4个试点村,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建或通过改造村委会办公大楼建设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比较齐全,设有“二厅、五室、六站”等服务设施,为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平台,“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受理”的社区公共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目前,我区4个试点村分别根据实际,打造“服务型”、“温馨型”、“方便型”、“书画型”等社区,变“闭门式办公”为“敞开式服务”,均达到了“示范型”要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通过对4个试点村的经验总结,我区及时召开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全区掀起了建设“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热潮。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做法在《中国社会报》刊登。
(二)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新活力
一是“一村一品”模式,提升凝聚力。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引入城市社区建设和服务理念,通过完善社区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按需设置项目,有效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今年推进的20个农村社区,围绕打造“服务型”社区有10个、“温馨型”社区5个、“方便型”4个、“书画型”社区1个。按照“示范型”社区要求创建的18个、“标准型”社区2个。“一村一品”的建设路子,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农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满足需要,提升向心力。服务群众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农村群众“农村社区建设,过城里人生活”的愿景,开展听民声办实事活动,全面推行以察民意、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恳谈会”、“说事会”,畅通农村社区居民的民意表达渠道,夯实群众基础。全区今年共召开“民情恳谈会”32次、“说事会”41次,通过此举措,村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村级班子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去年区财政投入1.84亿元,今年区财政计划投入2.4亿元,主要用于扶持薄弱地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文体事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很好的条件。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今年区政府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补助经费,通过验收评估已下拨补助经费100万元,作为4个试点村的补助经费,余下的200万元资金,作为今年扶持16个村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今后三年,我区每年将安排300万元作为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促使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
四是抓好“星光计划”,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品质。“农村星光计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工程”。全区计划建设“农村星光老年之家”72个,已建66个,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实现“农村星光计划”全覆盖。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家”内普遍设立了读报室、棋牌室、谈心室、保健室、日托室等,‘家”外建有健身苑(场)、灯光球场、公园等,极大丰富了农村老年群众的生活,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我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做法,得到了有关省领导的肯定批示。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永葆农村社区建设生命力
一是加强考核力度,保证有效运行。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考核体系中,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推进力度和长效管理。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质量。一是通过推行“自荐海选”、公开招聘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干部统筹管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一
方面,我们抓住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契机,通过采取“自荐海选”、“海推直选”的方式,依法选举出了183名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真正把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拥护的人员充实到农村工作班子中。另一方面,我区积极拓宽农村社区村委会干部培养、选拔的路子,面向社会广泛招聘大学生“村官”,基本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有效改善了农村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二是举办了由农村社区书记、主任,镇街党委委员等110余人参加的全区村级组织负责人培训班,邀请省市有关处室的领导、专家系统地辅导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建设农村社区的信心和水平。
三是深化村民自治,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今年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率为98%。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坚持实行“二公开”、“四民主”,创新民主决策新机制,“村民议事厅”已在全区54个村全部建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村民自治。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一是探索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和建立农村社区监督管理机制,定期督查各场所运行情况;逐步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中心正常运行。二是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研究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召开现场会,表彰先进,推广经验。三是开展结对活动。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让城市社区的管理服务理念给农村社区带来有益启示,加强城乡交流,加快农村与城市社区接轨的步伐。
(二)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一是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完善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设立全程、健康文化、综治环保等系列服务,积极推行“一门式”中心服务大厅。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强设施配备,不断充实中心服务功能。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制度,通过把多项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工作站,来加快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服务的接轨。三是精心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推出5—6个典型作为*区的农村社区“样板社区”向省、市推荐推广。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抓好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全区农村社区负责人培训、座谈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增强他们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信心和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建立村庄卫生、护村、健身等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热心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下派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各种力量,同心协力和富有成效地参与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开展各类服务和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提供各类群众需求的服务,有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区位于*市区西部,下辖2个镇、9个街道,118个社区、52个村,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0万。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并存、城乡结合的区域,在*市6个老城区中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也较多,有12.3万人。一年多来,我区按照“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建设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抓调研,完善功能布局抓试点,落实经费保障抓精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把*农村构建成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人向往的“都市里的农村乐园”。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合理规划,健全组织,增强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力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宣传、财政、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二十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各镇街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村明确由村主要负责人抓创建工作,职责明确,较好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格局。
二是部门参与,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我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主动加强与镇街的联系沟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建设资金,开展对口指导,为农村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建立了部门与17个经济薄弱村结对机制,结对单位每年至少要为结对村办一件实事。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开展调研,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存的经验。实验区贵在实践,贵在创新。我区成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小组,深入到各镇街、村进行调研,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想,征求基层干部对推进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邀请浙江大学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探讨,寻求理论支持,初步形成了我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总体要求是通过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将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向农村延伸,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向农村拓展,城市社区文明向农村传播,把农村建设成为“都市里的乐园”,群众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共建共享和谐品质生活。
四是抓好试点,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经验。选择*镇*村、*村、*村、*镇*村等4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工作,根据满足“个体”需求推进的思路,确定了“一村一品,一社区几场所”的社区建设模式,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们建设农村社区的切入点。同时,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划分为“十有”示范型和“五有”标准型,从试点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步推进。4个试点村,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建或通过改造村委会办公大楼建设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比较齐全,设有“二厅、五室、六站”等服务设施,为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平台,“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受理”的社区公共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目前,我区4个试点村分别根据实际,打造“服务型”、“温馨型”、“方便型”、“书画型”等社区,变“闭门式办公”为“敞开式服务”,均达到了“示范型”要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通过对4个试点村的经验总结,我区及时召开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全区掀起了建设“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热潮。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做法在《中国社会报》刊登。
(二)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新活力
一是“一村一品”模式,提升凝聚力。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引入城市社区建设和服务理念,通过完善社区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按需设置项目,有效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今年推进的20个农村社区,围绕打造“服务型”社区有10个、“温馨型”社区5个、“方便型”4个、“书画型”社区1个。按照“示范型”社区要求创建的18个、“标准型”社区2个。“一村一品”的建设路子,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农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满足需要,提升向心力。服务群众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农村群众“农村社区建设,过城里人生活”的愿景,开展听民声办实事活动,全面推行以察民意、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恳谈会”、“说事会”,畅通农村社区居民的民意表达渠道,夯实群众基础。全区今年共召开“民情恳谈会”32次、“说事会”41次,通过此举措,村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村级班子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去年区财政投入1.84亿元,今年区财政计划投入2.4亿元,主要用于扶持薄弱地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文体事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很好的条件。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今年区政府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补助经费,通过验收评估已下拨补助经费100万元,作为4个试点村的补助经费,余下的200万元资金,作为今年扶持16个村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今后三年,我区每年将安排300万元作为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促使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
四是抓好“星光计划”,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品质。“农村星光计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工程”。全区计划建设“农村星光老年之家”72个,已建66个,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实现“农村星光计划”全覆盖。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家”内普遍设立了读报室、棋牌室、谈心室、保健室、日托室等,‘家”外建有健身苑(场)、灯光球场、公园等,极大丰富了农村老年群众的生活,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我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做法,得到了有关省领导的肯定批示。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永葆农村社区建设生命力
一是加强考核力度,保证有效运行。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考核体系中,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推进力度和长效管理。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质量。一是通过推行“自荐海选”、公开招聘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干部统筹管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一方面,我们抓住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契机,通过采取“自荐海选”、“海推直选”的方式,依法选举出了183名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真正把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拥护的人员充实到农村工作班子中。另一方面,我区积极拓宽农村社区村委会干部培养、选拔的路子,面向社会广泛招聘大学生“村官”,基本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有效改善了农村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二是举办了由农村社区书记、主任,镇街党委委员等110余人参加的全区村级组织负责人培训班,邀请省市有关处室的领导、专家系统地辅导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建设农村社区的信心和水平。
三是深化村民自治,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今年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率为98%。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坚持实行“二公开”、“四民主”,创新民主决策新机制,“村民议事厅”已在全区54个村全部建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村民自治。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一是探索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和建立农村社区监督管理机制,定期督查各场所运行情况;逐步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中心正常运行。二是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研究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召开现场会,表彰先进,推广经验。三是开展结对活动。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让城市社区的管理服务理念给农村社区带来有益启示,加强城乡交流,加快农村与城市社区接轨的步伐。
(二)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一是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完善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设立全程、健康文化、综治环保等系列服务,积极推行“一门式”中心服务大厅。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强设施配备,不断充实中心服务功能。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制度,通过把多项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工作站,来加快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服务的接轨。三是精心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推出5—6个典型作为*区的农村社区“样板社区”向省、市推荐推广。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抓好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全区农村社区负责人培训、座谈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增强他们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信心和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建立村庄卫生、护村、健身等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热心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下派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各种力量,同心协力和富有成效地参与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开展各类服务和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提供各类群众需求的服务,有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