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一断时间以来,本人通过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方向。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深刻理解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掌握其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发展理论进行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内涵、发展本质、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新的飞跃;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抓住本世纪初头二十年的发展机遇,使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紧抓住其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要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什么样的发展观,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学习,我认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要强化民本观念,做到加快发展与以人为本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个本质和核心,坚持把实现、发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对XX市来说,近几年来,始终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应该说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大家都谈到,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XX发展的新战略、思路、目标和任务。如:“开拓创新、强市升位”主旋律、“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建设生态经济市”、建设“大XX”、等战略总目标。)这些战略目标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社会事业方面的;既有城市的,又有农村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当前的,又有涉及长远的。我认为,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了一个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落实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个新的政绩观,这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第二,要强化全面发展观念,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在,我市人均GDP虽然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社会事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客观地说,当前我市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比如:我市社会事业欠帐太多,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事业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障碍,有的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隐患。)。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时,绝不能忽视社会精神道德领域出现的滑坡现象;在强调产业投入时,绝不能忽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推进国企改革时,绝不能忽视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困难和疾苦;在发展经济时,绝不能忽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
第三,要强化既快又好发展的观念,做到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既快又好就是既要速度,又要效益;既要数量的增长,又要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既要当前的快速发展,又要实现长远的持久发展。要做到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用XX书记的话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不能”和“两个多做、两个不做、三个检验”。“四个不能”就是不能搞脱离基础条件的虚增长;不能搞饥不择食的低档项目引进;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两个多做”就是多做带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多做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事情(比如:二环林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带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都是群众受益的工作)。“两个不做”就是不做急功近利的事,不做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子孙后代着想。“三个检验”就是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使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多留下赞叹,少留下遗憾。说到底,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XX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上,XX书记提出了“XX”的发展战略思路。可以说,“XX”,紧密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个主题,解答了XX市今后或更长一段时期“干什么,怎么干”这个历史性课题,为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对历史性跨越具体部署的丰富和深化,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首先,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发展思路,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措施中去;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决破除一切阻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推动XX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次,要把“XX”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全过,做到“六个统一”和“六个下功夫”。
第一,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在保持经济发展较快速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性,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上来,使全市经济步入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加快科技兴农步伐,认真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粮食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服务业要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高起点建设大市场,依托医药、食品、化工、机电等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重点培育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超市,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市场群。要结合新的消费需求,高起点培育新亮点,充分发掘人文和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各类中介组织,进一步提升服务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现代生活的功能和品位。二要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坚持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相结合,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努力把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三要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提高投入产出的质量和效果。在投资方向上,坚持“一控三保”:坚决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投资,保市场有效益项目投资,保国家鼓励性项目投资,保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在投资重点上,突出“六个一批”: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重大技改项目;一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一批重点节能降耗和环保治理改造项目;一批重点安全生产技改项目;一批重点投产技改项目;一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
第二,坚持富民与强市相统一,在有效改善群众生活上下功夫。贯彻科学发展观,既要坚持强市的目标,更要坚持富民的方略,突出“富民优先”导向,更加关注民生,全力帮助民富,使人民群众在跨越式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一要重视增收致富。要继续强化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机制,认真研究鼓励企业吸收本地劳动力的优惠政策,拓宽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特别强调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努力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有工作、有钱赚。二要重视完善保障。进一步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完善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办法,规范运作,分类指导,逐步使广大老年农民和无固定收入的老年城市居民都能老有所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努力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要突出解决好历史上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确保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三要重视扶贫济困。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和贫困家庭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扶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事业,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三,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在当前“紧运行”的经济环境下,土地、资金等资源制约越来越显现。要在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发展新的空间。一是在土地上,要“不等增量、用活存量”。用好已批的,做到能少用的不多用;能统一建标准型厂房的,不分散自建厂房;能向空中发展的,不在地面扩张。清理未用的,严把产业关、环保关、强度关,合理调剂,节约使用。盘活闲置的,对全市的存量土地,要开展调查摸底,拿出方案,用足用活,发挥效益。开发后备的,开展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以地换地,力求平衡。二是在环保上,要“不折不扣、提高标准”。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市的要求,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坚持“关停一批、拒绝一批、整治一批、提高一批”,大力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总量。要大力扶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以园区为载体,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科学制订环保规划,实现内部“链式发展”,提高全市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水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第四,坚持城乡发展相统一,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上下功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XX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了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重大决定。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上要大力推进以金阳新区为重点的“三轮驱动”。一要加快旧城改造力度。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功能,创造特色,打造精品和魅力XX。二要强力推进XX新区建设。XX要实现跨越式发展,XX新区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始终把XX新区建设作为大举措、大战略,进一步统一是思想,坚持高标准,把XX新区建设成为XX的“浦东”,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型城市新区和XX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交通干线为基础,以经济流向为主导,发展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小城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镇、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第五,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在增创发展新优势上下功夫。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相协调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不懈,常抓常新。一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二要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统筹规划社会事业的发展,继续加大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三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政府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四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正执政的要求。就XX市而言,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要夯实基层基础;二是要尽心尽力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工作;三是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四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坚持发展与正确的政绩观相统一,在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导向上下功夫。要围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用制度和机制形成科学的导向。在考核指标上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的总量,还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效,还要看环境成本的指标;不仅要评价经济建设情况,还要评价精神文明、社会稳定方面的情况,等等。在考核主体上要克服少数干部只对上级负责、轻视群众利益的倾向,把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相关人员评价、群众评价、考核组评价结合起来,不但解决考准评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干部切实重视群众公论,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在考核方法上要把组织考察、绩效评估和群众评议等充分综合起来。在考核手段上要进一步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更体现导向性,坚持看实绩用干部,让事业选择人,以科学的考核体系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最后,今年还要制定“十一五”规划。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什么?怎样更好地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要进一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并将其贯穿到对发展的全部谋划中去,使今年和未来发展的各项部署、各种举措、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