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赴华西村参观考察培训团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习华西经验建设新型农村
按照县委安排,4月6日至13日,以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我们带领全县县、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17名党支部书记到江苏省华西村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期间,实地参观了华西村高度发达的工业园区,集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业园艺中心,设计精心、配套齐全、洋气十足的农民别墅,广纳世界各国微缩建筑的世界公园,外观别致、高高耸立的塔群;在可容纳千余人的民族宫先后听取了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题为《坚持华西特色,建设新型农村》的讲话,老书记吴仁宝关于华西村的介绍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见解;与华西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密切接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耳闻目睹的情景,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华西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新、气魄之大、速度之快、活力之足,全体考察学习的同志倍感精神振奋、眼界大开。很多村书记感慨万千,总的感觉是所看很感动,所听很激动,所访大触动,回平江要快行动,纷纷表示要虚心学习华西经验,虚心学习吴仁宝,千方百计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更快更好地富起来。华西村党组织的坚强有力领导,华西村的特色发展道路,华西人的艰苦创业精神,确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基本特点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四十八年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敢为人先,创新创业,原创:铸就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华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发展道路坎坷曲折。70年代初,华西村仅有667人,土地面积845亩,欠债1.5万元。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老书记团结带领华西人,围绕制订的《15年发展远景规划》,投入了27万个劳动日,搬掉984条田埂,削平57座土墩,完成110多万土方,把原来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小磨坊,到七十年代创办小五金,吴仁宝又率领华西村人悄然发展起村级工业。至改革开放前,华西村已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1992年3月,与上钢二厂签下了合作协议,一年后上钢二厂与华西联营的申华线材厂建成投产。从1994年起,该厂以每月2.5万吨的产量投放市场,成为华西村发展史上第一个10亿元级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吴仁宝大胆上马热轧带钢,并使之一举成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四十多年来,在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下,华西村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今日富裕、幸福的“天下第一村”;由本村村民的日益富裕,发展成为了现在带动周边16个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二是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生产发展:“十五”期间,华西集团继2003年实现销售超百亿、2004年销售超两百亿后,2005年又一举突破销售三百亿大关,华西集团成功跻身全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百强之列,排第94位。全村有60家企业,有8家上市公司,安排全国4万多人就业。村级集体资产达30多亿元,人均资产130多万元。华西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实施三产兴村战略,旅游业比重占全村经济总量的20%以上,平均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生活宽裕: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户平存款最少的100多万,最多的不超过1000万。全村有小车600多辆,每户家庭最少的有1辆,最多的有3辆。真正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乡风文明:该村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实施“富脑袋”工程,使全村村民实现了思想纯净化、知识科技化;提出了“六爱”教育、“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成为全村群众简明易懂的行为标准。华西村目前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村容整洁:华西村坚持以“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作为做优环境的着力点,实现了农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管理民主:坚持了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实行了“一分五统”的村级管理新思路,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又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目前,华西村已经形成了“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区)、北有粮仓(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二、主要经验
根据这次参观考察情况,总结华西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高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大旗。发展是华西的最强音,是华西的主旋律。老书记吴仁宝常说:“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咬定目标毫不动摇,做到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顺境面前,顺势而上;机遇面前,大干快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华西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使华西村不但经济强,而且生活富、环境美,“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已成为华西独特的品牌形象。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致力于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发展的成效来奏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是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锐气。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华西的创造性高度统一,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胆识。依靠创新,华西积极发展合资、合作、股份和私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依靠创新,华西率先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合作,创造了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发展奇迹;依靠创新,华西积极推行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依靠创新,华西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开辟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三是始终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自强不息、勇攀新高,是一种志向,是一股锐气,更是一种奋勇争先、敢于超越的境界。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江南小村,发展成为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的闻名全国的富裕村、幸福村,靠的就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面对“十五”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荣誉,华西人没有陶醉,没有停步,而是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提出“各地学华西,华西怎么办”的思考,确保在未来5年内,实现“五个五”(即2010年实现销售500亿;幸福、富裕5万人;投资5个亿到外省、外市合作建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宏伟目标。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以更强的争先意识、更大的发展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始终牢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宗旨。“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吴仁宝老书记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的行为准则。华西村带头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有效地调动了华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华西村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创造了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正是有了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集群,才撑起了华西集团三百亿级规模的巨型大厦,并推动华西向更新、更高的目标攀登。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善于凝聚人心,集聚民智,促进民富,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营造强大合力。
三、几点启示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华西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穷小村,发展到今天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户均存款超过百万的“天下第一村”。华西的巨大变化不仅让人惊叹,也让人深思。其发展经验对新农村建设有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如果说华西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吴仁宝一个人的功劳,可能连吴仁宝自己都不认可,但是,吴仁宝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却是无人能够取代的。没有吴仁宝,华西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正是由于有吴仁宝这样的好带头人,华西才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乡亲们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启示之二,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当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华西却“抓生产,促革命”;当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却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华西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当华西村和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他偏偏要收参观者十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这个小小的接待站成为跻身全国20强的旅行社。这种始终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华西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光。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同样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启示之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动摇。吴仁宝曾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他还说:“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让人民过好日子!原创:如果我们这些干部不能让人民过好日子,算什么共产党员?!”几十年来,在“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华西村兴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并逐渐成为企业集团。目前江苏华西集团拥有60家企业,八大上市公司,雄居全国2000万个乡镇企业之首,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8个亿。因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启示之四,新农村建设必须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呢?过去,我们实行的制度,虽然在消除两极分化、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等方面发挥过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村级经济薄弱使农村的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农村的社会动员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差;社会救济、社会扶持基本上依靠村民个人的少量募捐和政府的财政性拨款,很难大面积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华西的实践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看到,在不少地方,农民自觉自愿成立的新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已经不断涌现。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过去村民一家一户的散乱局面,在生产销售、信息、农村弱势群体扶助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组织只要引导得好,完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