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反思探索水利前进方向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反思探索水利前进方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反思探索水利前进方向

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反思探索水利工作前进方向

同志们:

今天和大家一起过组织生活,共同学习和探讨一个问题: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是党中央一个新的战略思想,我先做一个简短的发言,抛砖引玉,供同志在学习中参考。

不知在座的各位在阅览报刊、观看新闻中是否注意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新提法。同志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作重要讲话时特别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功探索。从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中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划时代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对内对外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更好地发展。最近,党报党刊及一些理论刊物评价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建党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是党领导工作的新纲领,是党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党执政能力的新提高,是党作风建设的新要求。

要牢固树立,认真落实党的这一新的战略思想,作为一个党员首先要学好,要弄通弄懂,这样才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科学发展观谈一下个人初浅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什么叫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纲领性的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的重要本领和基本能力,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趋于提高的。如何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自立党之日起就为之持续求索和不懈奋斗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伊始,同志即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大家积极探索把一穷二白的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内在规律和科学途径。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求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十个方面的即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在经济建设上,要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些重大判断的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初步回答了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发展根本大局的重大课题,明确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方向,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大家是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骄人成就。这是我们党对如何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内在规律认识和把握的重大飞跃。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内在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不足,需要不断总结提高,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国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今年的禽流感,对此,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对改革和建设的正反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深入的反思,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保、重投资轻消费、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等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分析、思考、探索中,逐步把目光聚集在了“发展”上。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处理发展与改革稳定的关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等等。一些同志还不是很清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践的探索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概念。经过抗击非典,推进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思路逐步清晰,思想逐步形成。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党执政五十多年经验之大成,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一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破解时展难题的思想武器,是推进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由蒙昧走向文明,人的价值不断发现和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尊重的历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最终必须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以人为本则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毋庸讳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花大气力去解决。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去解决问题,我们都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改革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推动,稳定需要人民群众的维护。

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中,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大课题突出地提到了全党的面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首要的是明确执政目的和执政使命的问题。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成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全体人民,这个“本“,就是党的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任何政党或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都取决于民心向背。以人为本,一方面说明了只有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同时还要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作为党的神圣职责,把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满足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时刻不忘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党才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光荣称号。

2、是破解时展难题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2003年,虽然遭遇非典疫情等各种困难,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9.1%,达到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一、二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三产业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否则就有可能停滞不前。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拉大。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愈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由于经济总量增大,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对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会增大,可能造成来自国际的经济磨擦的高发状态。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有力武器。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为妥善应对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有助于我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有助于我们从党的具体工作路线、工作方针同党的总路线、总方针的一致性,从各项具体工作的与时俱进同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一致性上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境界。

3、是推进我国改革和现化代建设新的战略思想。经验表明,发展观问题,事关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发展观不同,发展的目的不同,发展的方法思路不同,发展的速度和结果也就不同。因此,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发展问题提高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重视发展,促进发展,始终把发展看做是解决全部中国问题的关键,从而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而且第一次把发展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发展观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为了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战略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和意在深远的谋划,认真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的重要升华。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反映了我们党的审时度势和不断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果没有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小康”就很难“全面”。另一方面,在我们以往追求发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社会上确实存在着片面化、单一化、短期化等诸多问题,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一些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指导意义和重大理论价值。

三、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人与自然关系中探索水利工作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廓清认识误区,明确前进方向是当前全党的重要任务。作为水利人,特别是战斗在水利事业上的每个共产党员来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

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所赋予的水的条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水利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对任何一项水利工程评价,都要经过大自然的最终检验,水利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靠天吃饭”、“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代表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不同阶段的理念。在全世界的水利事业中,都可追寻到这种发展的轨迹。

中国从古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类型。筑堤防洪、挖沟排水、引水灌溉、围垦开荒,这是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改造自然的最普遍业绩,为中国人口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众多问题。京杭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型,但明、清时期为了遏制黄河夺淮入海后对运河通航的不利影响,在淮河中游末端建造“蓄清刷黄”的洪泽湖平原水库,抬高了淮河中游河段的水位,形成现代治淮的难点。

曾几何时,围湖造田,开荒种地等人定胜天的壮举在华夏大地上一度极为流行,人们在得到短暂利益的同时,也遭受大自然的报复。1998年长江大水洪灾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自然向人类社会发出的严重警告。近年来,水利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使人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性。98年以后,国务院果断采取“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水利部也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路。从目前我国在水利方面大的工程项目到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无不说明这个问题。就南水北调工程来讲,总体规划东线一期工程静态投资320亿元,其中治污工程投资就达140亿元,占到工程投资43.7%。可以说,确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是近年来水利工作的最大进展,作为我们局党委提出的“五新治水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六字兴水方针(引、蓄、节、供、管、治)就是科学发展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理念在我县的具体贯彻。面对水土流失、洪涝、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水利工作面临的四大历史课题,为了我们富平山绿、水清、天蓝,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新的战略思想,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反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中不断探索我们水利工作前进方向。

以是上我对中央新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在学习工作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