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暨新农村建设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农村建设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前,县委、县政府专门对这一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全县农村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07年全县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创新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县农村工作新局面。刚才,x县长宣读了2006年度全县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对34个先进单位及15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x同志就2006年全县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赶超发展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的又一质的飞跃。回顾去年的农村工作,主要有三大新的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创新高。全县粮食总产22.1万吨,增加5000多吨,增长8.7%,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二是农村面貌换新颜。去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006万元,对62个试点自然村进行了整治建设,整修村内主干道29公里,入户路32公里,改水受益户2228户,改厕受益户1000多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试点村基本上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目标。三是干群关系新改善。由于支农政策力度大,农民得到实惠多,仅“四取消、四补贴”政策的落实,全县农民就人均受益349.5元,加上广大基层干部把较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为民服务上来,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去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农民负担重、政策落实不好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干部的真抓实干是密不可分,特别是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和广大乡村基层干部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我县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多数产业规模偏小、发展较慢,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紧抓不放的烤烟、蚕桑、蘑菇等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规模和效益还有待提升。二是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目前我县多数农产品仍是以原料形式走向市场,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尤其缺乏省级龙头企业。三是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流通组织发育不健全,致使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对接,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四是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不高。尽管近几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培训,但培训面还不广,培训效果不高,能够熟练掌握种养技术和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不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看,我县农村工作困难较多、压力较大,但机遇不少、前景看好,正处于一个有利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当前,我县农村工作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连续出台了四个“一号文件”,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四个倾斜、三个高于、两个重点转向、两个主要用于、一个加大”等投入政策的落实,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等多个领域,其含金量之高、推动力之大、操作性之强、受益面之广,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赶超发展,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经济基础更加夯实,发展环境更加优越,特别是随着抚八线、龙潭水库、中小企业创业园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竣工和抚吉高速公路的即将实施,必将有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三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如烤烟、蚕桑、蘑菇、木竹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9家,有5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我县还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创建单位。这些都是我县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我们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对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好有利条件,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孟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今年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并着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把粮食产业做成优势产业,把畜牧业做成强势产业,把水产业做成特色产业,把园艺产业做成创汇产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做成龙头产业”。我们要紧紧围绕“五大产业”的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以新发展带来新变化,全面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当前,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家知道,我县农业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产业化经营上,最大的软肋在“龙头”企业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抓住了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要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靠“大”靠“强”、结构调“优”调“强”的思路,着力实施“个十百工程”,即培植1个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建立1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培育100个种、养、加、贸为一体的示范大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紧实施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
1、着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继续推进五大主导产业基础建设,加速农业板块经济的形成。一是做优烤烟产业。着力抓好戴坊、山砀、湖溪等12个乡(镇、场)为主烤烟基地建设,今年全县发展烤烟1.5万亩,烟叶收购量确保完成4万担以上,力争用2-3年的时间进入全国烤烟生产重点县行列。二是做大蚕桑产业。着力抓好以广信茧丝为龙头,进一步扩大湖坪、招携等7个乡镇为主的蚕桑生产规模,今年新增蚕桑面积3000亩,蚕桑总面积达1.2万亩。三是做强蘑菇产业。以牛田、万崇、大马头等5个乡(镇、场)为主发展蘑菇产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确保新增蘑菇面积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四是做活毛竹产业。以现有木竹加工企业为依托,以谷岗、招携、金竹等3个乡(镇)为主,积极发展木竹产业,力争毛竹面积达28万亩,总立竹量达4500万根。五是做实蔬菜产业。以增田、牛田、公溪、鳌溪等4个乡(镇)为主,发展商品蔬菜8万亩。
2、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接受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最佳平台,是建设现代农业最集中的体现。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低,难于发挥“牛鼻子”作用。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为此,要突出重点,选择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成为龙头老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需要强调的是,必须特别注重培植加工型龙头企业。x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产品丰富,产量也高,但加工能力低。目前全县加工的农产品不及总量的10%,多数农产品仍然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市场风险大、效益低,农民致富不了。所以,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上下功夫,从资金、税费、技术、信贷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扶持壮大加工型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1个省级龙头企业和4个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
3、创新创优农业品牌。发展现代农业,着力点要实施品牌战略。从长远看,没有标识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很难立足。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会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县大米、竹笋、蘑菇等5个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和天然绿色特征,已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应该说,我们打造一批具有x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有基础、有优势。但目前这些品牌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其原因主要还是品牌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生产技术落后,加之生产总量小,没有规模效应。为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发展农业,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力和重心放在提高农业品牌效应上,真正使我县农产品在全市、全省有几个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二)围绕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提高农业“三化”水平。
一要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从我县水利现状看,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加上年久失修,不少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基本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据统计,全县拥有小(一)、(二)型以上水库132座,其中病险水库就有28座。受此影响,目前全县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24.3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73%,还有近30%的农田是“望天丘”,所以说,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现代农业一个基本要求是排灌设施完善,灌溉方式科学合理。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首先把小(二)型以上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搞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年内使全部病险水库达到规定标准;第三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切实做到排灌畅通、旱涝保收。
二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县机械作业的耕地面积48万亩(含复种指数),不及总面积的64%。要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先进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努力发展高效、实用、价廉的设施农业装备,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农机跨区作业水平,努力实现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以上。
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现代农业也是信息农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生产经营者通过畅通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扑抓到市场信息,调整好生产方式,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大减少了市场风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千村百镇”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构建延伸到县乡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乡镇及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解决农业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引导农民办好电子信箱,实施“三零”工程,让农民获得信息“零”成本、与农民接触“零”距离、开展防灾预报“零”耽搁。
(三)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新实效。去年,全县62个省级试点村,通过一年的整治,成效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年,我们要在总结去年的经验基础上,推广典型,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规范试点内容,以推进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五件实事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努力完成今年全县99个建设点的任务。
1、要实施“一村一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内容。只有农民富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极大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县湖溪乡尧门村,形成了以种植烤烟为主的“一村一品”,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扩展到周边的9个行政村300多户农户,成为我县最大烤烟生产基地之一。只有产业基础坚实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才能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各地在培植“一村一品”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对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及城郊地区,要大力发展商贸、加工业;对旅游景区、景点,要打好红色、绿色、古色“三色”牌,发展旅游产业。2007年全县所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都要培育1-2个主导产品。
2、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村镇建设有序进行。现在许多农村面貌依旧、而且杂乱无章,其主要原因就是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我们建设新村镇,不是拆旧房建新房、拆旧村建新村,而是要立足村镇实际,严格按照村镇规划,有序引导农民群众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因此,要把制定村镇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严肃性,坚决杜绝新的乱拆乱建行为。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注意保护耕地,杜绝在基本农田批地建房。要落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落实管理责任制,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3、要加大整治力度,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已经开展了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要全部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新的建设点要以“三清”为先导,以“三改”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引导农民全面进行村镇整治。在整治中,要强化新村绿化,要结合发展新产业选择1-2个主体树种,推行一村一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有特色的绿色家园。要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力争每年建设一批文化新村和旅游新村的建设点,努力使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朝着绿色、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不断把“三农”工作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这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承担好这一历史重任,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
(一)要形成齐抓“三农”工作的合力。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我们不能因为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变小而放松农业;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建设者和成果享受者,不能因为农民人多、地少、分散、收入消费水平低而忽视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不能放松的,始终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抓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任务的落实。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意识,对事关农村发展的大事,要连抓几年,绝不能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农口及涉农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细化工作任务,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觉承担起改革稳定的重任,做好操作手。要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科学判断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寻求制定正确决策的有效途径。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能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抢抓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要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敢于挺身而出,亲临一线,服务农民,及时解决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农村发展环境。要增强工作落实能力,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确保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改进服务“三农”工作的作风。作风是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风不仅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作风还出形象、出人才、出成果。各级各部门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做决策、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把农民的愿望、农民的关注点、农民的冷暖、农民的情绪时刻挂在心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求得实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讲真话、办实事、务实效,真心实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农民,为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一展宏图,建功立业。
同志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好“三农”工作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实现x全面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