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突出优势重点调整产业结构
中共xx乡委员会人民政府
2007年9月11日
2007年,xxx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负重前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保持较快发展。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1、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我们按照20字方针的要求,结合本乡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编制了波斯喀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村庄整治规划、乡村文明建设规划四项指导性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和目标措施。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613.70万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其中:种植业人均收入1596元,畜牧业612元,林果业362元,设施农业114元,劳动力转移和二、三产业616元),增加601元,增长16.2%。
3、抓点带面,引导新农村建设
乡党委确定3村为县上示范村的同时,又确定9、12为示范村,并根据各村实际,突出特色:3村以改水、改厕为重点,9村以民主管理和村委会面貌改善为重点,12村以村庄规划和小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今年以来,3村接通下水2600米,改厕60户;12村建设居民小区、养殖小区、设施农业小区与村委会融为一体;9村村容整治、管理民主,各项示范工作开展顺利,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4、找准突破口,推动新农村建设
(1)以“五清、五改”为突破口,扎实抓好村庄整治工作。
全乡清理垃圾42处,建垃圾堆放点12处;清理路障44公里;清理渠道32公里;修整道路17公里;维修桥涵16座;清理林带32公里,涂白14公里;清理庭院1440户;改厨186户;改厕160户;铺设下水管道2600米;全乡新建抗震房484户,加固408户。全乡农民生活环境发生明显改善。
(2)以村委会的硬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全乡投资16万余元对各村村委会进行维修、粉刷、硬化、篮球场标准化建设,村委会面貌涣然一新。
(3)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制定出台了《村规民约》、《波斯喀木乡村务公开实施办法》和《一事一议制度》等。并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目前,全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以3村为试点,在全乡推行家庭赡养工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4)以培育新农民为突破口,加强农村教育事业。一是抓好“双语”幼儿园建设。投入27万元修建3村、9村和12村双语幼儿园。二是投入6万余元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6个,拓宽了农民学习科技知识、了解致富信息的渠道。
6、抓好公益设施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全乡14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文化室和广播室,根据各村情况补充了书刊和广播器材,有线广播覆盖率达到了100%,电视入户率达80%;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全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户2300户9800人,参保率达97%。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今年先后举办农民运动会、诺鲁孜节、社火、民间艺术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共计8场,农民自编自演、形式多样,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2008年,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2318”工程,立足市场,突出优势,大力发展以牛羊育肥和家禽养殖相结合的城郊畜牧业;陆地蔬菜种植和大棚种植相结合的设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年末实现农业生产总值6779.5万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2元,人均增收742元。
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陆地蔬菜和大棚种植相结合的设施农业。
(2006年,全乡耕地面积29200亩,其中小麦面积11000亩,棉花面积13500亩,苜蓿面积3500亩,设施农业和陆地蔬菜种植1200亩。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种植业结构)。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调减棉花为主的种植面积,规划发展陆地蔬菜。
今年,调减棉花面积2500亩,更新调减苜蓿面积1300亩,全部用于种植陆地蔬菜:以汉族队为中心,6、7、8村连片种植600亩豌豆;以1村、2村为主,种植500亩洋芋、500亩时令蔬菜、500亩瓜;以3、4、12村为主,种植1700亩皮牙孜。调整后的3800亩地人均纯收入达到545元,比种植棉花、苜蓿人均增加328元
2、稳定发展设施农业。
围绕特色和规模化种植,种好、管好现有大棚,着力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全部完成大棚标准化改造,今年完成136座大棚标准化的维修、改造。二是抓好56座滴灌棚的示范和引导。三是解决50座大棚的棉被。四是在6村打设施农业浇灌井一眼。五是进一步做好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农民自觉种植大棚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拱棚年均棚收入5000元以上,温棚年均棚收入10000元以上,实现设施农业人均增收27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1元。
(二)大力发展以牛羊育肥和家禽养殖相结合的城郊畜牧业。
1、发挥城郊优势,狠抓牛羊育肥。今年着力培育4个畜牧养殖小区(2村、6村、7村、9村),培植牛、羊育肥大户达到36户,同时狠抓牛羊养殖,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出栏率。全年育肥牛1465头,羊14900只,产肉770吨,人均增收39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40元。
2、抓住畜牧局出口哈萨克斯坦鸡和蛋产品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以蛋鸡养殖为主的家禽养殖业。
一是发展养殖小区。2007年建家禽养殖小区6个,其中户均养殖500只鸡以上的小区4个(分别在3、4、6、11村);养殖1000只鸡以上的小区2个(分别在9和12村)。二是科学饲养,提高出栏率。全年养殖肉鸡150000只,蛋鸡215000只,为市场提供鸡肉240吨,蛋441吨,人均增收3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7元。
通过抓好以上措施,带动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人均增收78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90元
(三)加强管理,突出效益,大力发展以红枣定植为主的林果业。
1、以红枣定植为主。今年新定植红枣1000亩,补栽红枣25000棵;定植核桃1000亩,补栽核桃5000株,嫁接改造24000株。使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7220亩。
2、加强管理,提高产量。2007年,全乡挂果经济林面积达到20000亩,进一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各项关键措施,力争林果业总产量达到5420吨。
3、注重销售,增加效益。乡企业站牵头,组织农民学习干果晾制技术,将产品初加工后再向市场销售,进一步提高产品效益。同时,为农民跑市场、积极帮助农民,抓好核桃和巴旦木、石榴等农产品销售。年末实现人均增收364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26元。
(四)依托城郊,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发展以交通运输为主的“二产”。2007年新增大小运输车辆106辆,总数达到950辆,人均增收100元,人均收入达到434元。
2、发展以零售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007年新增个体70个,总数达到440个,人均增收19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5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2007年全乡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1789人,常年转移人数837人,季节性转移952人。比上年增加182人;年人均收入4142元,比上年增加555元。人均增收157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07元。
(五)以“五清、五改、五通”为目标,继续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2007年,以3、4、6、9、11、12六个示范村为重点,完成改院、改圈820户,其中试点村610户;改厨、改厕700户,其中试点村500户;完成沼气入户100户;全面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连片建设六个居民点,全乡新建787户,加固187户;做好道路硬化,积极争取铺设柏油路30公里;加快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成5个村委会新建维修工作,把村委会建设成集学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阵地,满足群众的文娱健身需求。
(六)围绕乡风文明,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建设。
认真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以及“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抓好2、11、13村三个“双语幼儿园”建设;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乡医院和村卫生所(室)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探索完善家庭赡养工作机制,在村民中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落实卫生防病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逐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继续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七)围绕管理民主,加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
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狠抓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深化村务、财务公开,拓宽“一事一议”内容,落实“党员”上岗定责和三项制度。以“双培双带”和“普通党员设岗定责”为平台,培养不同类型的标兵,带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对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委会、共青团、民兵、妇女等村级组织的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逐步形成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加快发展集体经济,达到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办好事的目的。
三、试点村三村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及主要措施
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林果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奋斗目标:2008年底,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51元(其中种植业2078.2元,林果业455.5元,畜牧业270.3元,设施农业228元,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1019元),增加701元。
主要措施:在抓好粮棉种植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措施落实:
(一)依靠科学,管好林果业
1、以核桃定植为主,2007年定植核桃250亩,嫁接改造3000株,补栽红枣7000株,全村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450亩,人均2.6亩。
2、抓好管理和销售,严格落实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管护措施,全村挂果经济林达到1180亩。组织农民学习,干果晾制技术,将新产品初加工后再向市场销售,进一步提高产品效益。
(二)突出特色,主攻以蛋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一是依托城郊,发挥经纪人和育肥户作用(全村牛羊育肥销售中间人共有70人),狠抓牛羊育肥,加大商品畜生产力度,全年出栏商品畜2000头(只)以上。二是大力发展以蛋鸡养殖为主的家禽养殖,新建养殖小区1个(其中:养殖1000只鸡以上的2户,200只鸡以上的8户),带动全村家禽养殖,使总数达到5000只以上。
(三)转变观念,转移劳动力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坚持依托县城区域优势,实行就地转移。2007年全村长期转移劳动力272人(其中:电瓶车72辆,经商54人,农机31辆,外出务工80人,中间人35人)。
(四)突出优势,发展设施农业
一是种植陆地蔬菜350亩(其中皮牙孜250亩、双膜瓜100亩)。二是对全村43座大棚进行标准化维修改造,并全部解决棉被。实行一棚一品,随时抓好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力争棚均效益达到5000元。
(五)全面开展村容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007年,修建抗震房49户,改院50户,改灶75户,改厕50户,改圈75户;争取铺通村柏油路6公里;通自来水10户,使全村自来水用户达到100%;接入电网70户;电话入户25户;通电视7户,使全村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力争天然气入户150户;铺设下水管道1400米,使70户农户接入下水管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