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授课内容摘要二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授课内容摘要二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授课内容摘要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我市农民增收难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二要落实保障机制。 一、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从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558元,年均增长9%,城乡收入比例要控制在2.6:1以下。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探索促进农民增收途径和办法,多管齐下,努力构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这是带动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围绕工业集中区建设,搞好规划,引导农民利用土地补偿款,发展三产配套,稳定农民收入。当前,重点要抓好“金包银”项目实施。一要加快“金包银”和“金包金”工程建设;二要着手项目招商,尽快产生效益;三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好金边项目的股份认购分配方案,让农民真正成为资产的所有者,成为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四要完善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让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要完成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以上,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一要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要广辟公益性岗位,为大龄农民提供就业空间,切实解决本市大龄农民的就业难题。三要制订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多招用本地农民工。四要建立农村劳动转移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民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

(三)推动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利用土地补偿款,集资入股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农贸市场、商业店面等股份合作项目,使农民有长期的稳定收入。下一步要努力争取做到所有被征地村都有农民集资入股项目,使农民手中的土地款变为资本,村民变成股民。实施股份合作项目,必须坚持大多数村民自愿参与和集资入股为主体,选择效益好、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项目收益分配和经营管理机制。

(四)努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以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

突出发展优质种苗业、农产品加工营销业、生态休闲农业三个重点,以现代农业产业的提升来带动农民增收。一要继续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农民增收。二要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分享到加工、营销到流通环节的利润。三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增加农民经营收入。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保带动农民增收。

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2010年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0%以上。二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到2010年参合人数占农村居民比例达到95%以上。三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农村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

(六)积极推进移民造福工程,以帮扶带动农民增收。

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实施移民造福工程,鼓励和引导山区农民从山上搬到城区来,一步到位,直接转为城镇居民,改变边远山区和重点水源保护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今年要重点推进集美区许庄村、翔安区大帽山农场实施整村搬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帮助挂钩村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七)创新农村发展机制,以改革带动农民增收。

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三要创新农村发展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二、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就是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紧紧把握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把促进农民增收纳入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真正让农民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

二是投入保障。就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是协调保障。就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将重大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逐渐向农村辐射,让农民逐步适应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增收致富的技能。

四是基层保障。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

五是动员保障。就是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农民增收献计献策,努力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