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卫生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医疗卫生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善压力和发展动力。因此,今天的会议是我市卫生系统认真回顾总结“十五”成就、展望“十一五”前景的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也是我市探索如何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促进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一次关键性会议。
“十五”期间是我市积极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五年,也是不断深化对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律认识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卫生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5年来,财政卫生事业费拨款总额达16.53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投入),财政拨款平均每年递增13.42%,政府对卫生的支出保持了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势头。5年来,卫生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霍乱、人禽流感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实施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大力加强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做强做大市级综合性医院,促进了我市医疗技术水平的较大提高;着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使岛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农民参保率达93.89%,实现了基本覆盖;实施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措施,在卫生总费用中,我市个人负担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指标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总体上说,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已经凸现出积极的效应,发展的思路更加宽广,卫生发展机制更加灵活,实现群众利益更加突出,发展机遇进一步显现。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市卫生系统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打击非法行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行业作风建设、以及中医药工作等各个方面成绩显著,为改善城乡公共卫生面貌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出了很大努力,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卫生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我市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实施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树立宏观视野,科学分析形势,正确把握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以理性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来开展卫生工作。刚才如欣局长已就当前卫生工作作了比较全面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好的思路,我都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自觉把卫生工作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之中,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刚从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回来。今年总理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医疗卫生工作的有10多处,共800多字,篇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提到的都是焦点问题,而且用了一个特别的词:“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在新闻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温总理把没有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列为最痛心的事情。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清晰地认识到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家还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医疗卫生的地位与作用远不能停留在救死扶伤,而应当发挥更高、更新、更全面的作用,那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应当看到,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能解决得好已成为人民群众是否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是当前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乡困难群体和农民看不起病的现象尤为突出。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最不满意的问题,一是服务质量差,二是医疗费用高。全市卫生系统要围绕改善服务质量和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两大主题,切实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就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不仅是对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明确思路和务实措施,也是对我们卫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市卫生系统全体同志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围绕这三个方面工作狠抓落实,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和机制,建立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各医疗机构还要加强管理,下大力气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弘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医风,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贡献力量。在医德医风建设上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要着力从制度的落实和保证入手,形成长效机制。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于当前一些矛盾和问题,既要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更要有实在的、有效的行动;不但解决的措施要想在前面,而且把工作尽量做在群众开口之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卫生工作的成效,共享卫生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坚定地同我们一起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必须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多管齐下,治理难题。这次会议提出要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惠民医疗服务,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是贯彻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要求,体现党和政府对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合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件大事,需要各方面的紧密配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惠民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必须牢牢把握公立医疗机构性质和公益性特征,始终把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心,服务全局,自觉把卫生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和安排,把惠民医疗服务与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清醒分析卫生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做好惠民医疗服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点的转移,切实加强基层卫生服务。
我市“十一五”期间对卫生的投入重点将放到农村、社区等基层,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也要放到基层去,重点把握三个“突出”,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一要突出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当前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还不够健全,在农村和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队伍薄弱,执法能力不强问题,以及人才队伍状况、经费保障机制等成为制约公共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疾病谱的快速转变,新传染病和人蓄共患病不断出现,非典、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危险还将长期存在,原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不断增加,加上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发展相对滞后,不适应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因此,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突出抓好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物资的储备及应急演练等工作,充分做好防控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要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不发展,落后面貌不改变,就很难提高整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农村卫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从维护稳定,维护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关键是抓好落实。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重点加强县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三是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推进镇村一体化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五是继续实施《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逐步建立农村初保长效机制。六是继续实施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农村工作,建立“造血型”的帮扶工作机制。七是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促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八是广泛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促进村容整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要突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
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国家已经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并把“公益性”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根基。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已经把发展思路、主要措施和要求讲得很明确,存在的问题也分析得很清楚,比如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小,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设施和设备匮乏,服务质量难以取得群众信任;大中型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少有患者问津;还没有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等等。从全国来看,近几年许多城市已经作出有益探索,具有特色的有“银川模式”、“武汉模式”、“上海模式”等等,银川市对社区卫生实行全额拨款、药品“零利润”销售、统一社区卫生经营品牌等方式,武汉主要做法是试行“社区医院不再参与药品利润分配”,上海则把所有街道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部转化为具有稳定投入机制、保证公益性和价格优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因此,我市目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在于必须认真贯彻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城市成功做法,深入分析自身的现状,努力寻找发展社区卫生的突破口,走出一条符合厦门实际情况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从目前厦门情况来看,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技术水平、增强群众信任度、降低医疗费用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这里我想补充提几点意见:一要大力推进大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机构的纵向整合。在中国现有医疗法律尚不够健全的体制下,在一个城市内医疗机构之间竞争观念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特别是厦门城市空间较小,尤其是岛内城市空间不大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大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机构纵向整合,鼓励大医院进社区是现实可行的有效办法,必须列入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近期情况分析,推行这种整合有利于快速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大增强群众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有利于推动“双向转诊”制度的真正和谐地落实;有利于大医院的人员分流,解决医院人才进出中的“出口”问题;有利于真正解决大医院患者多、门诊量过大、专家医生看大量常见病等问题。在整合过程中,能在所有权或经营权上解决问题的,应当鼓励进行实质性整合;对确因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没办法实质性整合的,也应当促使大医院与周边社区医疗机构建立“手拉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二要用地方立法、强化培训等形式切实保障社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提高社区医疗人员水平,除了多引入、多培训属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等办法之外,还可以想方设法增加在社区阶段性坐诊专家比例,从而提高社区门诊专业水平。从目前来看,通过加强管理来强制规定大医院医生坐诊社区是有效办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厦门地方立法权,抓紧探索起草制定我市《医务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强制性要求我市各种性质的大医院医务人员在一年中必须有一定时间坐诊社区,从而带动和提高社区医院的整体水平。我想,专家们一年轮流到社区服务一个月或半个月不会影响业务水平的提高,相反地,大家要相信,专家的成长因素很大部分来源于群众,到基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而有利于大医院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研究问题的准确性。三要通过降低药品利润、优惠门诊价格等形式解决医疗费用过高问题。药品贵是产生群众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部门必须在药品监督、医保、物价等部门的配合下,探索在社区先行推行“医药分家”或“零利润”等方式,积极在社区杜绝开单提成等不良现象,努力降低社区医疗服务费用。四要通过加大投入和转移支付等形式解决社区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待遇问题。对于公益性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设备差、医疗人员待遇低的根本问题在于投入不足。大家应当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全市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支持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市、区和街道都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并在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社区医疗加大倾斜力度。与此同时,各综合医院也应努力担负起发展社区医疗的义务,对整合后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大财力转移力度,努力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待遇。总之,全市上上下下都要高度重视发展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实在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以人才和学科建设为重点,加速形成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领先优势。
尽管目前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越是这种情况,我们越不能忘记发展,越不能忘记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卫生事业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要在认真总结“十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抓住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寻求发展推动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要紧紧围绕影响我市人民群众健康的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的突破性成果。要抓紧实施《厦门市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加强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对各级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投入力度,使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力争医学中心创品牌,重点专科创特色,重点项目见成效。要高度重视加强卫生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坚持卫生系统多年来抓班子、抓队伍的好传统,巩固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队伍优势,加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造就一批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医学精英”和“帅才型”专家,并以此组建优秀团队,鼓励攀登医学高峰,确保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营造选人用人的公正导向和公正机制,建立能够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活力的体制和机制,尊重卫生人才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深化改革卫生人事和分配制度,激发优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在医疗卫生实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要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既要努力建设掌握高新技术、拥有尖端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又要注重建设面向基层服务,掌握适宜医疗卫生技术的人才队伍,还要着力培养和引进卫生管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对在建的项目要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对已规划的项目要抓紧进行前期工作,特别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我市医疗设施整体水平。
四、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核工作。
根据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安排,今年上半年,省爱卫办要对我市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复查,下半年,全国爱卫办将组织国家卫生城市抽查考核。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意义重大。国家卫生城市是我市所最早获得的国家级荣誉称号之一。1996年,我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可以说,“国家卫生城市”已经成为我市对外交流的一张烫金名片。不但极大提升了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影响和带动了全市各方面工作的提高,促进了全市各项社会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自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后,我市又陆续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我市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刚刚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而卫生城市是文明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所以,此次复查不仅是对国家卫生城市的复查,也是对文明城市的一次再考评,对此我们切不可以掉以轻心。今年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能否顺利通过,直接关系到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能否继续保持,对促进我市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此次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巩固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在这个过程中,卫生系统特别是爱卫部门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高度警惕,狠抓落实,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顺利通过。
五、强化卫生新闻宣传意识,切实加强卫生宣传工作。
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医疗服务中的矛盾和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各界重视、关心卫生工作,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要高度重视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强化新闻宣传意识,善于同媒体和社会沟通,完善信息制度,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地解疑释惑,及时反映卫生发展的思路、措施,宣传医疗卫生行业的新面貌,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在此,我也希望全市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在揭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的同时,注意宣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
同志们!“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卫生事业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实现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福建、厦门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推进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建设步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