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重点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工作取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预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农业增加值69.7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预计可达2022元,同比增加331元,增长18.9%。
(一)农业生产总体看好
全市小春粮食总产达59.01万吨,比上年增产0.23万吨,增长0.4%;其中小麦增长1.9%。油菜籽总产达24.37万吨,比上年增产1.8万吨,增长8%。全市完成大春粮食播面597.1万亩,比去年扩大2万亩,目前,大春作物长势普遍较好。全市完成蔬菜播面75.4万亩,实现总产135.72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0%、31.5%。全市出栏肉猪270.3万头、肉牛14.2万头、肉羊43.7万只、家禽4204.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4%、4.3%、7.9%、6.2%,实现肉类总产量29.5万吨、禽蛋产量5.4万吨,奶产量4878吨,同比分别增长4.7%、6.7%、11.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围绕“1733”示范工程,新启动建设了7个示范镇、30个市级示范村、30个市级完善提高村、100个县级示范村以及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8个省级示范村,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26亿元,完成户办工程1.63万户,新建蓄水池2557口、饮水井1.08万眼、沼气池9430口,硬化村道公路260公里,改厨改厕改圈1.34万户。
(三)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
种植业上实施了“五个万亩”示范工程,养殖业上实施了“一万个”规模养殖示范工程。新启动建设“一乡一业”专业乡镇2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25个。全市农产品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规范化养殖基地达到130个。全市完成投资或技改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10家,6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4.46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税0.89亿元,同比增长11.8%;带动农户71.1万户。全市有农村专合组织1539家,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比去年新增37家。
(四)劳务开发再上台阶
上半年,全市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8.49万人次,同比增长0.39万人次,增长4.8%;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69.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万人,增长8.46%,其中外派劳务人员1320人,同比增加483人。实现劳务总收入58.22亿元,同比增长18.8%。
二、上半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情况
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单项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现对照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内容,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情况
宣汉天友西塔乳业已投资3500万元改建厂房和扩建基地;开江天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万吨橄榄油建设项目已在普安工业集中区征地50亩,完成投资500万元;开江宝源白鹅开发有限公司已在普安工业集中区征地40亩,投资700万元建设白鹅、麻鸭加工生产线;大竹金桥麻业投资3000万元实施技改和新产品开发。
(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1.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方面。通川区已建成蔬菜基地1.2万亩,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226个;达县已建成蔬菜基地1.15万亩,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586个,肉牛养殖场达到435个;万源市已建成中药材基地2.5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306个,肉牛养殖场164个,旧院黑鸡养殖场80个;宣汉县生猪规模养殖场达到631个,肉牛养殖场495个,新增奶牛560头;开江县建成油橄榄高产示范基地1.05万亩,规模生猪养殖场达到375个,良种水禽养殖场已启动建设,养殖水禽1000只;大竹县已建成蔬菜基地1.5万亩,蚕桑基地6200亩,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2084个;渠县已建成优质水果基地1.5万亩,黄花基地1.2万亩,规模生猪养殖户达到689个。
2.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各县(市、区)都邀请西南大学或四川农科院的专家已经或正在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渠县、通川区、宣汉、达县、万源、开江已启动实施,其中渠县已发展主导产业500亩,引进业主3名,完成投资292万元;宣汉县已发展主导产业1000亩,引进业主8名,完成投资804万元;万源市已发展主导产业5000亩,引进业主3名,完成投资1300万元。
3.新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方面。通川区启动建设10个,达县启动建设40个,万源市启动建设20个,宣汉县启动建设5个,开江县启动建设5个,大竹县启动建设35个,渠县启动建设10个。
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系发展种养基地方面。通川区已建立种植业基地0.8万亩,养殖业基地2.3万头;达县已建立种植业基地5.1万亩,养殖业基地8.2万头;万源市已建立种植业基地1.5万亩,养殖业基地3.2万头;宣汉县已建立种植业基地6万亩,养殖业基地4.4万头;开江县已建立种植业基地2.1万亩,养殖业基地4万头;大竹县已建立种植业基地20万亩,养殖业基地7万头;渠县已建立种植业基地6.2万亩,养殖业基地7.6万头。各县(市、区)都在制定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方案,其中通川区、大竹县进展较快,运作比较规范。
(三)当年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情况
通川区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3亿元,达县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1亿元,万源市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0.8亿元,宣汉县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亿元,开江县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大竹县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8亿元,渠县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2亿元。达县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6%,大竹县、宣汉县、万源市同比增长10-20%之间,其余县(区)增幅低于10%。
(四)当年培育或引进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情况
大竹东柳醪糟有限公司即将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要求引进或培育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川区、达县、万源市、渠县各1家),现均未完成。全市要求增加1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从初审看,达县、大竹县、通川区、万源市可望完成目标任务。
(五)品牌建设情况
全市新发展“三品”认证1个,即达州橄榄油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有6个产品正在申报“三品”认证,其中:通川区已申报绿色食品1个,万源市已申报有机食品1个,开江县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个,大竹县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个,渠县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同时,万源市已申报中国名牌1个、地理标志保护1个;大竹县已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1个;渠县已申报地理标志保护1个。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授予了开江县“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区”的称号。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上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绩,但要清醒地看到,达州农业仍旧停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日益紧缩的资源供给、开放的市场体制与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与生态环境现状、转移农村劳动力与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干扰,农业产业化推进受到较大影响。全市今年上半年在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和大型龙头企业发展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反思,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坚持抓发展的思想不动摇,抓发展的责任不松懈,抓发展的工作不停顿,确保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各县(市、区)要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增添措施,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的步伐,跃上新的台阶。
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抓好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明天我们将通过公开竞选方式分别确定2个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力争建设一批全省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市级有关部门要会同各县(市、区)认真研究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市委农办要帮助各县(市、区)新培育或引进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新发展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指导企业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公司2个,指导龙头企业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指导抓好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2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建设。市财政局要整合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投入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投入重点产业基地建设项目3000万元。市工商局要帮助和指导创建2个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和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帮助和指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1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州质监局要帮助和指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省以上名牌3个。市农业局要帮助和指导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苎麻、蔬菜项目实施,帮助和指导重点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3万亩蔬菜示范基地、1个万亩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和1个万亩黄花示范基地,新发展“三品”产品认证5个,新建成蔬菜、水果、黄花、茶叶“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市畜牧食品局要帮助和指导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肉食品、乳业、水禽深加工项目建设,负责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中生猪、肉牛、旧院黑鸡、奶牛、水禽项目实施,新发展“三品”产品认证6个,新建成畜禽“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市林业局要帮助和指导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万吨油橄榄酒项目实施,负责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万亩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市科技局要帮助和指导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中药材项目实施,帮助和指导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成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市扶贫开发办要将产业化扶贫资金(含贷款贴息资金)300万元安排在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上。市以工代赈办要将以工代赈资金500万元安排在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市农机局要配套建设农业灌溉设施2处,实现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30%以上。市水利局要将水利项目资金500万元安排在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成水产品“一村一品”专业村1个。市交通局要督促完成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上的公路硬化100公里。
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统筹意识,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大春生产
要加强大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保障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虫害的防治效果。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我市土豆在创建活动中已被评为全省第一,水稻、玉米也要力争全省第一,其它作物要力争取得好的成绩。要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83.3万吨。
(二)抓好畜牧发展
要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重点围绕突破生猪、肉(奶)牛两大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精深加工。要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加强免疫和监测工作,坚决防止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发生。要进一步加强检疫监管,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拒不执行国家强制免疫政策、逃避或抗拒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前不久,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快发展奶产业明确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三)抓好劳务开发
要整合使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劳务扶贫培训资金、阳光工程培训资金,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金的综合效益。要依托在外务工能人,逐步建立有序输出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要加强农民工维权组织机构建设,通过在农民工集中地建立党组织或工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农民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要制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力争全年培训农民工15万人(次),劳务输转17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
(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全市现有72座病险水库中,已下达整治资金计划62座,已动工整治54座,完工22座。没有动工的要及早动工,没有完工的要加快进度。继续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全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4万人。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确保全年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320公里、通村公路730公里、通村水泥路390公里、农村机耕道400公里。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建设2.9万口。认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和“甘露杯”竞赛活动。
(五)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全面完成确权发证工作。但目前全市林改进度明显滞后。6月6日全市灾后农业恢复和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对这项工作建立了月报督查制,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每个月25日前向市政府书面报告一次林改工作进展情况,但部分县未能执行,请市林业局督促及时补报。
(六)抓好减灾管理
目前已进入防汛备战关键时期,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搞好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各级政府要把加强汛期安全检查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要加大整治力度,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度汛。要加强防汛设施的检修维护,及时充实应急抢险物资和力量,确保汛期运作安全有序。同时,要继续做细做实抗旱准备和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灾害发生。
(七)抓好惠民行动
要抓紧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毁损房屋重建工作,特别是地震灾害毁损房屋重建要在6月底前全面启动,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制发的优惠政策,力争10月底前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居。要抓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所需,确保奥运期间的农村社会稳定。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确保全年解决32610名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帮助31790名低收入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