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全省体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2008年是“世界的中国年、中国的奥运年”,也是我省筹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关键年、攻坚年。做好今年的体育工作,意义重大。为此,省政府决定在春节后召开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对打好北京奥运会、筹备好十一运,做好2008年体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昨天已先期召开体育局长会议,张洪涛局长对有关工作作了安排;今天上午,17市政府领导同志汇报交流了十一运会筹备工作情况;刚才,又对去年体育工作各项先进进行了表彰。在此,我首先代表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体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体育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特别是*年成功申办十一运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备战北京奥运会和筹办十一运这条主线,坚持好字优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运筹办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去年7月3日组委会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全面提速,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全省上下齐心办全运的“大合唱”初步形成。按照“举省办全运”的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17市都把做好筹备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成立专门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筹办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迅速展开工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动筹备工作的强大合力。济南市先后两次召开动员大会,各项工作起步早、行动快,成效大。二是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基本完善。十一运组委会11个部室80多名工作人员和济南、青岛等赛区组委会主要部室都已集中办公。确定了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和各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做到了每项工作都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开始形成。三是场馆设施建设与维修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各级把比赛训练场馆的建设与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除潍坊市体育场、济南赛马场外,新建场馆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7个。场馆维修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四是会徽等标识征集和开闭幕式方案创作组织工作顺利展开。确定以“和谐中华、活力*”图案为十一运会徽;吉祥物征集的专家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正在对入围作品进行修改;基本确定了文艺表演的主题和组织运作模式。五是宣传造势和市场开发工作初见成效。结合倒计时两周年、会徽揭晓仪式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舆论宣传和群众参与热情日趋高涨。制定了市场开发总体方案和相关政策,确定了资源开发计划,并已签定了部分合作协议,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六是城市软硬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各赛区对城市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和市民素质提升等工作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济南、青岛、日照、烟台、滨州等市集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功能和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城市,举全市之力,广泛动员、全力以赴做好奥帆赛筹办工作,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奥运争光计划,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坚持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4枚金牌、3枚银牌、创5项世界纪录;在*年十运会上获得42枚金牌,列全国第三位。特别是围绕备战北京奥运会、参赛十一运会,全省体育系统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围绕创一流成绩,以“背水一战”的精神状态,全力抓好备战参赛工作。进一步理顺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签订“两运”任务目标责任书;积极调整项目布局,新开展了5个大项、近30个小项的运动项目;加强与西部省份、解放军和有关省市的交流合作,向国家队输送了89名运动员和17名教练员;精心组织每年的冬训和夏训,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攻关、后勤保障和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年,我省夺得9个世界冠军、41个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群众体育工作呈现出新局面。紧紧围绕十一运“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突出健身场地、健身组织、健身活动三个环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全面加快。精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一点三线”工程,全省15个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市级全民健身中心,97个县建成了县级特色工程,386个街道办事处建成了社区健身苑,2万多个村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总人数已达8万余人;在80个县(市、区)建设了国民体质监测站,各级各类体育协会超过3000个,基层健身站点超过3万个。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系列活动,仅*年就开展国家级、省级活动40余项,市县级大型活动594项,社区和村级活动2000余项次,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普及、日趋活跃。
——体育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休闲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完善了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强化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年销量多年居全国前列。大力推进多种形式办体育,*鲁能泰山足球、鲁能乒乓球、黄金男篮、济钢排球等俱乐部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大众体育消费观念,培育开发体育市场,体育用品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英派斯、双星、泰山体育集团、英克莱等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
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多年来我省体育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奠定的良好基础,必将为实现我省体育事业发展新跨越、建设体育强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使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体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精辟判断。对体育工作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体育精神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内涵天然契合,重视体育、发展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的重要载体。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时代主题中,体育已超越竞技和健身的一般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角色”越来越突出。体育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美好心灵、磨炼坚强意志、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的多重功能。在奥林匹克旗帜下,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消除仇恨,放弃偏见,搁置分歧,在比赛中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团结。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已不单纯是比赛的成绩和名次,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进而进一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新观念,提升境界,进一步增强做好体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北京奥运、*全运,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今年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明年的第十一届全运会,是我省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这两项重大赛事,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难得机遇,是实现体育事业新跨越的难得机遇,也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施展抱负、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李建国书记、姜大明省长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备战奥运、筹备全运写入了“十一五”规划、省九次党代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兴建济南奥体中心、省建场馆等一大批场馆设施。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十一运会筹备工作的扎实推进,全省人民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可以说,我省关心体育、重视体育的氛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浓厚,支持体育、发展体育的措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到位。全省各级各部门和每一名体育工作者,都应有强烈的幸运感、自豪感和使命感,都要倍加珍惜机遇,用心把握机遇,切实用好机遇,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留遗憾。
(三)打好“两运”、实现跨越,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任何时候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越是重大,挑战也必然愈加严峻。建设体育强省的艰巨任务就给我们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首先,我省体育工作与先进省市还有不小差距。广东、江苏、上海在十运会上的奖牌总数比我省多20枚以上。广东省*年全国最高水平比赛金牌数比我省多26枚,在国家奥运集训队中的人数多50余人。上海市民出门500米就能到达一处健身网点,每年举办国际赛事30多项,拥有体育健身经营单位5200多家。江苏省县县建有“四个一工程”,即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3000座体育馆、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我们无论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是体育产业方面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都有相当差距。其次,我们自身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省金牌教练员还不够多,运动员尖子群体不够雄厚,高水平体育科研人员尤其缺乏;全民健身体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基层体育服务能力还很薄弱;体育市场培育力度不够,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等还未形成规模;城乡体育、区域体育、不同人群体育发展还不够协调,等等。第三,承办十一运会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实现既定目标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做好结合文章,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抓住当前机遇,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
总之,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得;面临严峻考验期,我们懈怠不得。全省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多思发展之需,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以先人一步的胆识,高人一筹的措施,快人一拍的节奏,为加快体育强省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努力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团结一心,全力打好北京奥运、办好十一运,努力实现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体育产业“五个新突破”,全面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努力实现竞技体育成绩的新突破。竞技体育水平是体育强省最显著、最直观的标志。奥运争光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最高战略。要紧紧围绕这一重点任务,坚持以奥运带全运,不断优化项目布局,加强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竞技体育举省体制,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在以奥运全运为重点的各类赛事中争创佳绩。当前,备战奥运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备战全运也进入关键时期。全省体育系统务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定必胜的信心,奋发有为,顽强拼搏,全面打响竞技备战的攻坚战。
一要坚决打好北京奥运会。能否打好本届奥运会,不仅事关国家的形象和荣誉,也直接关系到我省参赛十一运的成绩。全省体育系统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呕心沥血、精心准备了多年,现在已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志气,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以“舍我其谁”的豪气,破釜沉舟,迎难而上,坚决打好打胜这一仗。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备战谋略和训练计划,切实做到思想再发动,精力再集中,力度再加大,措施再细化,工作再落实,不放弃一切希望,不疏漏所有细节,不丢掉任何可能,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创最好的成绩。宏观上要高度重视备战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统筹各种备战要素,建立高效灵敏的备战指挥系统;微观上要不厌其精,不厌其细,深挖细找每一名运动员每一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逐一彻底解决。要加强对各种潜在问题的分析预测,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把对手研究得更透一些,把问题找得更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要特别加强伤病预防、科技保障、反兴奋剂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状态投入比赛。要处理好激励运动员斗志和为运动员减压的关系,各级各有关部门既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备战奥运,又要切实避免因过度的善意举动造成事实上的干扰,客观上影响参赛工作,确保我省运动员低调出征,高歌凯旋,夺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青岛奥帆赛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道主我们要全力承办、积极参赛、搞好服务,向全世界展示*和青岛的良好形象。
二要全力备战十一运。毫无疑问,我省承办全运会要实现办赛、参赛双胜利。如果我们只是办赛工作做得好,而参赛成绩不理想,就无法对全省上下的巨大投入交待,无法向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交待。全省体育系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务必自我加压,竭尽全力,攻坚破难。总的要坚持以训练为中心,精心组织,不断实现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新突破。要坚持科学的训练原则,制定科学的策略,形成科学的机制,不断实现技术、战术水平的新突破。要全面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为训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加强优秀运动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他们刻苦训练、为人民争光的壮志豪情。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十一运开幕前20个月的时间,全面、快速提升运动队的竞技实力,为夺取参赛工作的全面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县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我省90%以上的世界冠军出自市、县体校。但目前市、县体校普遍存在设施简陋、经费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招生和分配困难等问题,业余训练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直接影响全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省里确定每年从省级体育彩票中提取1000万元,以政策性投入方式扶持市、县体校发展。各市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迅速改变上述不利局面。同时要大力实施“体教结合”战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学校,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二)努力实现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新突破。全民健身事业是体育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要顺应人民群众增强健康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通过备战、参与“两运”,加快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一要全面加强健身设施建设。各市要将实施“一点三线”健身工程与十一运会比赛场馆同等重视、一起落实,确保在十一运前全部完工,并力争市市有全民健身中心,县县有特色健身工程,每个乡镇、社区都有一个健身苑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各行业的资源,确保“十一五”期间使全省所有行政村都建有综合性健身场所。要继续抓好体育场馆的功能配套,使我省包括十一运130座场馆在内的体育场馆一并成为健身场地。继续抓好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动员各类机关、企业兴建职工健身场地,在城市改造、住宅小区建设中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二要切实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继续分级培训各类健身指导员,尽快使全省的指导员数量达到10万人。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全面完成县县建有监测中心的任务,并在基层大中型健身站建立监测点,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服务。三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紧密结合参赛奥运会、筹备十一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老年体育、职工体育,加快体育活动社会化、生活化进程。高度重视培育特色健身项目,积极与文化、旅游等活动结合,创造新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三)努力实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我省体育场馆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总体上看与人民群众需求相比、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围绕承办十一运会,我省确定要新建与维修改造130座比赛训练场馆和实施群众体育“两大工程”,这是提高我省体育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的重大举措,各地一定要抓好组织落实。在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场馆建设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成为城市的亮点,充分发挥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全民健身设施布局要方便人民群众参加健身休闲活动。同时,还要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体育科研、体育教育、体育信息等设施,构建起功能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体系。二要切实抓好新建场馆建设。所有新建场馆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建成精品;要高度重视提升科技含量,提前规划并配套建设高水平科技设施设备,为促进科学训练、承办更高水平的赛事创造条件。三是要高度重视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我们的绝大多数体育场馆都是由财政投入建设的,属于公益设施,如果赛后利用不好,将会给政府带来沉重包袱。目前,场馆赛后利用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对赛后利用作出科学评估和具体安排,面向市场,借鉴企业化管理办法,推动场馆运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努力实现体育科技教育事业新突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兴业之本。建设体育强省,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体、科教兴体战略。要突出教练员在发展竞技体育中的主体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骨干作用、科技人员在发展体育科技事业中的先导作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培养一批金牌教练员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爱岗敬业、业务强、素质高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一批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体育宣传、体育外事等优秀人才。第一,要尽快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吸引、用人机制,以贡献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第二,努力提高体育科研水平。要突出省体育科研中心的龙头地位,努力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使中心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某些领域的科研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广泛动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力量,组织科研攻关,多出成果。第三,不断加大体育人才和科研投入。省里要突出优势领域,市县要突出关键项目,集中资金,取得突破。*体育学院是我省唯一的高等体育院校,要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学科设置、提升办学质量,努力走在全国体育教育科研前列。
(五)努力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新突破。体育既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健康产业。体育不仅要为国争光,还要为国增利。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好比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要努力做到“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发展体育产业既是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抓住奥运和全运的机遇,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能够实现体育自身经济功能和价值的本体产业,统筹兼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产业发展带。要加强体育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促进体育无形资产与市场结合、与企业联姻。要结合十一运市场开发,积极研究引导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的政策,做好培养体育经济人才、推行体育服务标准化和体育市场监管工作,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四、全面加快十一运各项筹备工作
承办十一运会是我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求举全省之力,确保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体育盛会。这是我省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承办工作,是全省上下各行各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今年是筹备工作全面推进、全面落实的关键一年。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落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加快各项筹备工作,高水平地完成筹备工作阶段性任务。关于今年的工作任务,组委会已经作了具体安排,总体方案也有明确要求,这里我特别强调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机构建设,健全目标责任体系。这是高效推进筹备工作的基本保证,是必须首先做好的工作。关于工作机构的组建问题。组委会所有工作机构上半年要全部组建到位,年底前全部集中办公。各赛区组委会工作机构上半年也要完成组建,主要机构集中办公。各项目竞委会根据总局要求适时组建。关于完善筹备方案问题。3月份前完成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和流程安排意见的修订,正式下发以指导工作开展。组委会各机构和各赛区组委会,上半年要修改完成专项工作方案和赛区筹备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排出详细的日程表和流程图。关于实行目标责任制问题。由组委会办公室牵头,制定工作责任分解意见,把筹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各项筹备工作的组织、计划、责任和保障四落实。今年5月份前要完成这项工作。关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问题。制度是实现科学管理、抓好工作落实的保证。组委会要抓紧出台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编制筹备工作财务总预算和年度预算。组委会各机构及各赛区组委会也要制定详细的内部管理规定,确保各项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运转。
(二)加强督促检查,扎实抓好场馆建设与改造工作。这是一项最紧迫、最艰巨的硬任务,来不得半点含糊,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第一,必须保证进度。新建场馆,个别没有开工的3月份前必须全部开工,决不能拖全省的后腿;已开工的要确保按计划进度组织施工。今年底要基本完成新建场馆建设任务。配套建设的广播电视中心和信息中心,省和济南市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高质量按期竣工。对老场馆的维修改造要提上重要日程,给予同样重视,3月底前全部开工,到年底绝大多数要基本完工。第二,必须保证质量。省和各地投入这么大财力搞场馆建设,保证不了质量,找什么理由都无法交代。因此,要坚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越是时间紧,越要抓好质量。要把工艺标准、信息化要求、电视转播、兴奋剂检测等统盘考虑,加强与总局相关方面的沟通联系,把好每一个关口,确保一次性验收成功,绝不能留下遗憾和隐患。第三,必须保证投入。省里已经明确,场馆建设与改造实行属地负责,各赛区都要按照规划要求,把场馆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资金需求,不能留有缺口。需要强调的是,老场馆的维修改造,条件许可也要尽可能提高标准,不仅满足十一运的需求,还要为长远利用创造条件。组委会场馆建设部要围绕进度、质量、资金落实三个关键环节,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成败与否的最终裁判。十一运会的成败,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总的是要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有重点、求实效,围绕筹备工作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协调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精心进行策划组织,使宣传工作不断升温。特别是在今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们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外主流媒体的支持,策划组织一些声势大、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着力扩大十一运在全国的影响力。各赛区要结合筹办工作进程,抓住一些关键节点,策划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以“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喜迎十一运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特色创新,做好大型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群先表彰和全民健身精品展示会等大型活动,是承办工作的重头戏,社会关注度高、期望值高,必须整合力量,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形成亮点。要搞好开闭幕式文体表演方案创作的征集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着力在策划上狠下功夫,力求方案有新意、有创意,充分展示齐鲁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抓紧启动搞好火炬传递主题口号、圣火火种采集方案和火炬式样的征集工作,及早研究制定火炬传递活动方案,确定好火炬式样、传递口号、采火地点、采火人、火炬手和传递路线。要组织筹划好全国群先表彰大会、全民健身精品项目展示会等活动,精心策划准备,力争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推动体育知识大普及、体育活动大开展。
(五)加强市场开发,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十一运的市场资源是机会资源,体现于筹备工作全过程,时效性非常强、稍纵即逝。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开发目标任务,必须抓住机遇,开阔视野,广泛借助社会力量,精心策划,全面出击,重点突破,实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要全力做好重点企业的联系洽谈工作,抓紧全面启动招商、特许经营和社会捐赠工作,确保今年完成合作伙伴招商任务。要加强与中央电视台、商业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开发合作。结合重大活动节点,集中力量,策划系列主题商业开发活动。要处理好资源统一性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十一运市场资源开发统一归组委会负责管理,这是基本原则。只有把握好这一条,才能尽可能提高市场资源开发效益。同时要抓紧制定出台各赛区资源开发政策,明确各赛区资源开发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维护好十一运会的品牌形象,维护好赞助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服务保障,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这是事关我省城市对外形象和十一运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各赛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把筹办十一运的过程作为改变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素质、提升人文环境的过程。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建设一批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要集中力量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城市道路和重要场所着力进行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二要大力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结合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窗口单位规范服务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诚信、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三要做好赛事运行服务保障准备工作。要认真吸取春节前南方发生严重冰雪灾害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复杂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抓紧制定城市运行总体方案和各项应急保障方案,从最坏处准备,往最好处努力,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周密安排,建立健全安全保卫、信息通讯、医疗、交通、电力、气象、行政接待等服务保障方案和应急保障预案。
五、大力营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搞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清代著名的教育家颜习斋提出过这样的见解: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我们要做到“一省动则一省强”,就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打好北京奥运,办好十一运会,建设体育强省,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极其艰巨繁重的任务。各级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把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硬指标,建立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体育行政机构,确保基层体育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要制定实施激励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创造有利于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各方面条件。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各级要适应新形势下发展体育事业的新要求,把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投资计划,不断加大财政倾斜扶持力度,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稳步增长。计划、财政、税务、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给予积极扶持。要继续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销售工作,为体育事业筹集更多资金。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为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目标任务确定之后,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这是为政之要,也是衡量我们各级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各级体育部门作为建设体育强省的责任主体,要细化目标任务,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善于把握大局,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抓到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同志们,体育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他著名的《体育颂》中说,“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就是正义!你就是勇气!你就是荣誉!你就是乐趣!你就是和平!你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你是培育人类的沃地。”奥林匹克是一种“和谐、自由、健康”的积极现代伦理,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我们要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奥林匹克内涵,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步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