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单位登记管理动员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单位登记管理动员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单位登记管理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个大会,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编委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标志着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开始进入了组织实施阶段。省编委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国光同志专门听取了汇报,并就如何开好这次会议,认真做好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完成全省事业单位的初始登记等项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刚才,俊莲同志代表省编委对即将开展的全省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受国光同志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以实施登记管理为契机,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省政府的机构改革已基本结束,省委机关的机构改革近日已经全面启动,进展顺利,市县的机构改革正在紧张的准备中,下半年可以全面展开。随着党政机构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大家非常关注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将有序地进行。我省现有各类事业单位近4万个,从业职工达120余万人,分布在全省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是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对我省实现科教兴省等“三大战略”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政事不分、行政化倾向严重,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弊端,事业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自主权,缺乏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布局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重复设置,资源浪费,使事业单位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不能有效地发挥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此外,由于旧体制的束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陈旧,用人机制僵化,分配制度不合理,压抑了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无法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有些事业单位仍然是躺在国家的怀抱里赖以生存。财政收入的大头往往被事业单位的经费吃掉了。所有这些都说明,事业单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我省事业单位改革起步较早,早在*年鞍山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一放五改三化”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在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年全国郑州会议后,特别是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委《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后,加大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去年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下发了23号文件,转发了省人事厅、编委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加快了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作为试点的抚顺、本溪两个地区,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行业的事业单位改革,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通过改革,使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应当看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事业单位改革仅仅是个开始,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未能得到解决。从总体上看,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事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党政机构的改革,仍然不能适应日益完善均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决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就是要通过对事业单位实施登记管理,使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从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运行方式上分开,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独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切实改变做为行政机关“附属物”的现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这次对全省事业单位实施登记管理的有利契机,继续稳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

首先,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脱钩”的原则。实现政事分开,二是要合理划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改变事业单位社会功能上的行政化倾向,还政于政,还事于事;二是要打破事业单位部门所有、机关附属的管理体制,改变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倾向。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由微观转为宏观,由直接转为间接,由单一的审批制转为审批与登记管理相结合,加快事业单位由行政依附型向自主法人型转变;三是要规范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和称谓,改变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形式上的行政化倾向。要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规模、作用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研究建立不同于党政机关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其次,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分类”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科学化的布局结构,搞好事业资源的优化重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对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急需,经费上又不需要国家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要大力支持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示范性、先导性和公益性作用的事业单位,要扶持并保护其发展;对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单位,要逐步撤并和压缩;对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重复设置、浪费资源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裁并或撤销;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不能以市场为导向的事业单位,要适当加以合并,以提高其市场规模效益;对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开展工作,不出成果,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要在规模建制方面进行压缩和予以撤并;对不具备事业单位功能和属性,又可以以市场为导向生存发展的单位,要划出事业单位管理序列,推动其走入市场。

第三,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放权’’的原则。依法赋予事业单位适应自我发展需要的更大的自主权,依法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体现“管少、管好、管住’’的原则,主要是管好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监管国家政策的执行落实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实行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包干,使事业单位在用人、分配及其它管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权。通过实施登记管理,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行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第四,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搞活’’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活力,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大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力度,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破除行政等级观念,按照岗位实行聘用合同制,使单位与个人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变为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契约关系;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依法管理;在用人制度上,变强制性的组织安排为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强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改革,强化激励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如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并存的分配制度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放开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鼓励并支持事业单位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打破身份界限、岗位界限、职级界限,采取多种形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不同于机关、又有别于企业、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全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充分认清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对事业单位实施登记管理,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事业单位的管理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制度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由微观转为宏观,由直接变为间接,使事业单位脱离开政府的怀抱,进入社会,走向市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从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基本前提就是要使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就是从制度上保证了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实现。

其次,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改革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重要前提。改革现行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现行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官不能民;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于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等等,都是旧的管理体制下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弊端的突出表现。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就没有生机和活力。

对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尝试。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去年下发的23号文件中,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成效一直不是十分显著。一个重要原因,事业单位不具有独立的自主权,没有主体法人资格,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失去了前提和保障。比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职工与单位签定的合同,应该具备法律效力,是一种法律契约。它使职工与单位的关系,由过去的行政依附型转为法律契约型,单位对职工的管理,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型,变为双方志愿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平等的、公正的职工与单位的关系,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内容落实的重要保证,就是聘用制合同必须具有法律效力,契约双方必须是法律上的平等关系,事业单位必须具有法人主体资格。如果不实施登记管理,事业单位不具备法入主体资格,这种维系单位与职工关系的合同契约便不具有法律效力。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及其它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三,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手段。事业单位队伍庞大,吃“皇粮”者众多,财政不堪重负,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肃现实。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事业单位改革要加大力度;把“吃财政?quot;的人员减下来。因此,减轻财政负担,便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近4万个,共有从业人员120多万人,其中需财政供养的从业人员约占74%,名符其实地成为“百万大军吃财政”。每年有限的财政收入被吃掉,甚至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政府无力去扩大建设和发展事业。必须通过改革,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赋予事业单位法入资格,事业单位就有了明确的业务范围和开展活动的自主权,就可以依据业务范围来确定每个从业人员的责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从而为事业单位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逐步减少对财政的依赖程度,从而减轻财政负担。

第四,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规范事业单位行为、保护国有资产、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措施。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是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寝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在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也必须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就是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名称、开办资金、宗旨和业务范围等事项,说明了事业单位的这些基本特征和属性已经法律的认可,具有专属性,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实施登记管理也是对事业单位行为的规范。事业单位的名称一经登记注册,你就不能用别的名称;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你就不能违背宗旨和超越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这些行为规范是登记前所没有的。规范行为实质上也是一种保护,保护事业单位依法行事,不违规,不越界,这也是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

三、切实加强领导,保证事业单位改革和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

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要求各市、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引起足够重视,把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和登记工作通盘考虑,结合进行,扎实推进。

首先,要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和登记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关改革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事业单位改革没有起始点,也不会有终点,必须按行业、分类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组织实施。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分阶段推进。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领导,从长计议,制定长远规划。同时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稳定与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同志必须要切实负责,周密组织,保证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行政执法行为,许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对此还不很熟悉,对登记工作的政策、程序还不了解,有訾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也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和领导同志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熟悉情况,心中有数,尽快进入角色,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确保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次,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目前的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与机关的管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事业单位人员众多,类型复杂,因此真正搞好事业单位的改革比机关改革涉及到方面还要多,难度还要大。大家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也一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从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事业单位利益,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密切配合,搞好协作,保持沟通和联系,加强协调,在思想上要统一,政策上要配套,行动上要一致,坚决杜绝互相掣肘,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现象的出现。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既是改革的主管部门又是登记管理机关,改革与登记管理的双重任务压在肩上,必须对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上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负起责任。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上要不断学习,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又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个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与党政机构改革的关系。要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转变党政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真正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下去。同时又要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手段,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切实把党政机关职能转变落到实处,以促进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二是要正确认识处理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关系问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发[*]7号,中办发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事业单位登记制度,使事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要把建立登记管理制度作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通过登记可以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可以对事业单位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促进其正常开展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登记工作和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

同志们,省直机关机构改革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事业单位改革和登记工作的重任又摆在我们面前,大家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以“三讲”教育和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动力,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切实把事业单位改革与登记工作推向前进,为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