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急管理会上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全市首次就应急管理工作召开专门会议,标志着全市应急体系建设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上午,省委桂维民副秘书长和西安交大朱正威教授就应急管理工作做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刚才,许胜同志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并对*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这是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的,希望大家做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搞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决策。*、*年,全国两次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去年省上也召开了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对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按照中、省要求,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全市总体应急预案已印发并报省政府备案,25个专项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11个,72个部门预案编制完成18个,其余正在编制过程中。13个县区总体应急预案全部印发,10个县区已完成专项预案编制工作。重点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结合工作特点,也已形成了应急预案。二是应急办事机构初步确定。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和各位副市长、秘书长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的*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市政府总值班室、市长热线办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市应急办机构设置、职能编制等正在按程序报批。公安、水利、民政、卫生、安监、气象、煤炭等部门和各县区也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和办事机构。三是应急演练工作陆续展开。*年12月以来,我市成功组织了食品药品应急模拟演练、天然气泄漏应急演练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提高了事故防范、应急处置和协调配合能力。四是应急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年,我市建立了110、119、122“三台合一”报警救助系统、信息指挥平台和水、电、气、防洪、防震、防空等应急联动机制,配备了应急现场指挥车。建成了全市防汛监测指挥系统,对市城区河堤和全市9座病险水库进行了加固处理。民政、卫生、消防和粮食等重要部门分别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五是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近年来,我市先后成功地处置了子长*年“7·4”矿难、*年“4·28”矿难、*年“4·11”液化气槽车翻车等数十起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地抗击了非典,有效防治了延长县和吴起县部分学校学生出现群体性发热症状,有效防止了动物口蹄疫和鸡新城疫的大面积发生,*年及时了7.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成功指导了全市防汛工作。全市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应急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也是检验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社会承受能力、政府公信力和国际影响等。如果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就是政府作为不当、履职不全。近年来,世界范围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如“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高致病禽流感的蔓延等等,对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损失严重,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约2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自然环境破坏都可能引起潜在危机随时爆发。从我市情况来看,大家比较熟悉的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1977年的*洪灾、1年的洛河流域“8·31”洪灾、*年非典和近年来几次大的矿难事故等。当前,我们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也并不容乐观。一是自然灾害隐患多。目前我市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710处,涉及13个县区147个乡镇,受威胁人数19846人。“十五”期间,我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73起,因灾害死亡73人,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89.21万元。二是安全生产任务艰巨。去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34起,死亡321人,比上年增长7.36%。三是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去年因城市客运、代课教师、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镇拆迁等引发的集体上访405批,9325人次,比上年分别上升4.4%和下降33.4%。四是道路交通、火灾事故仍处于多发状况。去年虽然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总体形势比较平稳,但绝对数仍然很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6起,死亡278人。火灾事故130起,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105.88万元。五是突发性公共安全隐患依然较多。我市是一个资源开发型城市,境内输油、输气管道铺设距离较长,危货运输车辆较多,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随时会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六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应急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知识宣传、安全防范意识等与中、省的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上述问题的存在既反映了我们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也为我们今后工作明确了重点和努力方向。上午桂维民副秘书长和朱正威教授已从履行政府职能、践行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不同方面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精辟阐述,我这里不再重复,希望同志们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应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遵循规律,正确把握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的综合应对管理,涉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的统筹安排,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突发公共事件种类繁多,诱因多样,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但是应对突发事件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借鉴市内外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认识、把握和运用应急管理规律上下功夫,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具体讲,要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这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和主要任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救灾。要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力求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等,把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尽量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这几年我们划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城区堤防工程、制定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排查输油输气管道安全隐患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是坚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主体力量在基层,实践证明,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应急能力不强,群众安全意识薄弱。应急管理体系要努力覆盖城乡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贴近群众。只有注重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让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参与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我们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信息是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要素。要把建立健全信息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作为基础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苗头信息和趋势动向,才能为科学、迅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调动各方力量处置事件,控制事态的发展,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动权。近年来我们在处置信访群体性事件方面,如出租车司机集体访、代课教师集体访、复退军人集体访等信访问题中,只所以能做到发现及时、反应灵敏、措施得当,关键就是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和信息报送机制发挥了较好作用。
四是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配置,实现机构、资源、信息传输渠道和手段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横向纵向相结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在市应急委及其办公室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导下,各县区、各部门要依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加强综合性和专业性应急资源配置及应急队伍建设,强化重要应急物资的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五是坚持统一指挥、协同应对。这是加强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许多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应对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事发地政府作为防范和处置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指挥机构和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综合协调部门、应急处置责任部门、应急支援保障部门和协助配合单位的作用和优势,合理编组各种力量,保证应急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年非典发生后,按照中、省的统一要求,正因为我们采取了市抗非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卫生防疫、公路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方式,才最终夺取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六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应急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据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科学组织、合理调度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强大的应急动员能力,才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应急办已将我市列为全国“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设计研究”四个典型城市之一,这是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期望,也为我们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预案体系、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这里,我重点强调几个问题:
(一)全力加快全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起点,也是我市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预案编制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所谓“纵”,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市、县区到乡镇、乡村(社区),各级政府和基层单位都要制订应急预案,不可断层;所谓“横”,就是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要有人管,都要制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不可或缺,形成覆盖各区域、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相关预案之间要做到互相衔接,逐级细化。预案的层级越低,各项规定就要越明确、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编制《全市“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是今年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从现在起市应急办要商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制定方案,尽快编制,力争在今年10月底完成编制任务。各县区、部门要尽快确定一名领导,分工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市上规划的总体框架要求下,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抓紧制订、修订、完善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市应急办对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重大活动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要加强指导和督查。各类预案要明确应急工作的主体和职责,明确应急工作的程序和措施,做到责任落实到岗、任务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从6月下旬开始,市上要组织专家对各县区预案和各部门专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编制完成后,要做好各项预案的宣传演练工作。今年,市上将组织一区两县进行应急演练,即宝塔区、南北各选一县进行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同时,其他县区、相关部门也要进行预案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对预案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二)切实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不仅要求有预案准备,而且要求上下级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专业应急队伍与群众性组织之间相互协同、高效应对。因此,要建立统一领导、职能明确、组织健全、运转高效的应急组织体系。我这里强调三点:一是应急管理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和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为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4号)和中组部有关地方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已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并建立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希望引起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认真履行预测预警、组织指挥、综合协调、现场施救和支援保障职能。二是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市政府是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关。市县区政府办公室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市上已决定在市政府总值班室的基础上成立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各县区、各部门也要按照这一办法在6月底以前,尽快成立办事机构。做到有队伍、有机构、有应急指挥中心。总的原则就是应急管理的事要有人管,工作要有人抓。会后,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人员名单、电话联系方式以正式文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三是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要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公安、武警、预备役民兵、消防、交管、市政、医疗急救、森林防火、矿山救护等队伍在应急工作中骨干作用的同时,要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要求,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形成统一高效的各类专业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应急状态下能“拉得出、打得赢”。根据我市实际,当前要重点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救护、地质灾害救护、危险化学品救护等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三)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平台,是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要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按照整合信息化资源的思路,建立满足值守业务和应急指挥要求,实现集省、市、县三级应急平台和民政、安监、卫生、公安、水利、交通、气象等专业应急指挥平台于一体的统一的应急平台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应急指挥场所建设;第二方面是基础支撑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建设移动应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和监控系统、应急通讯指挥系统、应急信息报送系统、应急公文流转系统。第三方面是综合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应急管理模拟演练系统、应急管理数据库系统等。当前要突出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依托现已建成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指挥平台,认真研究“三台合一”与当地民政、防汛、卫生、气象等专业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办法,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网络,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和多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要按照中、省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做好各级指挥平台建设设计工作,实行总体设计、分级实施,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确保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市信息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技术标准的协调审核工作。
(四)狠抓薄弱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工作。这项工作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务院要求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对我们来讲,现在时间只有一年。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将风险隐患排查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密切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要结合各县区、各行业实际情况,抓紧制定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的实施方案,尽快开展排查工作。二是要精心组织,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应查尽查,不留死角,并做好档案登记工作。三是要确定各类风险隐患的等级和分布,对隐患成因、危害、可控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风险隐患级别和应对措施。四是要落实监管责任。对农村、企业、社区等薄弱环节,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和防洪、滑坡等重点部位,特别是煤炭、石油、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的重点企业,必须明确应急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整改、抢险救援措施,做到防范有人管,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物资有保障,善后有措施。
(五)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信息是贯彻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要素。市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都要重视信息报送工作,报告要及时、准确,建立责任制。前不久,省政府应急办下发了《关于报送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的通知》(陕政应急办发〔*〕2号),已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有关制度,确保省应急办相关制度和要求真正落实到位。一是要落实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各单位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信息。二是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国务院应急办规定凡发生Ⅰ、Ⅱ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必须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省政府总体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在3小时以内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按照这一要求,市政府总体预案也要对各等级的突发公共事件报告时间规定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三是要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在充分利用目前已建成的各类信息报送网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与省市主流媒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注意搜索网上信息,构建社会信息网络体系。四是要建立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紧急重大情况或传达领导及上级机关批示指示不及时、跟踪协调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应急管理工作是利国利民、关乎全局的大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按照中、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真正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居安思危,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为推动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