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学发展沿江开发研讨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沿江开发研讨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学发展沿江开发研讨讲话

同志们: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党的生日,总结*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辉煌成就,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天的纪念大会,同时也是给全市党员上的一堂大党课。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87年的光辉历程。这87年,是中国共产党战胜重重困难和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87年,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地震和国内外的一系列复杂严峻的政治经济风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诗篇;这87年,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87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我们的党是富于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

回顾建党87年的光辉历程,就是希望全市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腾飞,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围绕今天的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成功经验,深入汲取实现持续腾飞、全面小康的力量和源泉

2003年6月25日,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开发战略部署,吹响了*新一轮沿江开发的进军号角。回首五年,我们无比自豪,*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写了历史,谱写了一曲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壮丽乐章。*人民五年奋斗积累的精神与财富,必将继续激荡人们的思想、推动*前行,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引领持续腾飞的不竭动力。

1、沿江开发巨变的五年是*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沿江增长极地位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把沿江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融入江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建设全面小康的突破口,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开发开放,沿江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地位日益凸显。今年上半年实现到帐外资占全市的90%以上、重大项目占全市的80%以上、规模工业产值、投入占全市的70%以上、财政收入占全市的60%以上,实现了五年巨变的目标。五年来,我们以高起点的规划引领沿江开发开放。2003年,我们在全省率先编制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以“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为目标,科学安排“一区三园”空间布局,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现代物流基地、上海都市圈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休闲基地、江苏沿江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宜商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在开发规划的引领下,沿江地区业已成为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样板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强化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五年来,我们以高标准的开发推进沿江功能配套。五年来,沿江地区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成万吨级码头12座、在建10座,年吞吐能力已达8000万吨,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列入今年计划,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如港公路、沿江公路、过江通道、园区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日益健全;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投入运行,管线、水、电、气基础配套全面到位;海关等联检部门、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星级酒店、人才市场、技师学院、学校医院、商务公寓等功能配套逐步齐全,要素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沿江产业集聚。五年累计到帐外资19亿美元、注册外资40.96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金46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实现到帐外资6.22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22.43亿元,分别达2003年同期的97.6倍和9.1倍;建成亿元以上项目34个、超亿美元项目9个,初步形成了以投资近百亿的熔盛造船和海工平台为代表的船舶修造及配套,投资2.5亿美元的德源高科为代表的精细化工,投资300亿元的沙钢物流加工和投资1.2亿美元的公用码头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2007年沿江地区全部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2002年的12.1倍和11.47倍。五年来,我们以高效能的管理提升沿江城市化水平。5.76平方公里的港口新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130万平方米农民集中居住楼全面落成,通过安置房建设、拆迁补偿、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通过城市住房换宅基地、社保换承包地,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安置农民5000多户,整理土地4000多亩,工业化、城市化、聚居化互动并进,发展空间进一步腾出,发展成果进一步惠民。

2、沿江开发巨变的五年是*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实现了经济指标持续翻番,发展速度持续领先,经济总量位次前移,综合实力不断晋位。从南通落后位次全面跻身第一方阵,有的发展指标挤进了全省第一方阵,演绎了从爬坡到起跳、继而跨越、进而腾飞的华丽轨迹。外资、外经、外贸分别由全省第36名、12名、14名上升到第2名、3名、11名。2007年全市GDP达到225亿元,是2002年的2.56倍,增幅连续5年位居南通市第一;实现财政收入2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1倍和3.7倍。五年来,我们始终突出招商引资,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2003年沿江开发第一年利用外资就达到改革开放23年的总和,其后持续翻番,2007年全市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分别完成14.05亿美元、7.6亿美元,是2002年的37倍、48倍,到帐外资仅次于昆山列全省第二,外贸净出口列全省第11名;今年上半年全市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分别突破8亿美元和6亿美元,是2003年同期的12倍、55倍。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项目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通过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大项目拉动大投入、大投入带动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2007年完成规模工业投入97亿元,是2002年20倍;二次产业比2002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从食品、纺织等轻工业为主向机械、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成套装备工业占主体地位转化,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85%,重工业占比达到61%。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强市步伐不断加快。以“千名返乡能人、百亿投入”、“双强”、“双带”工程为抓手,以“三创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全民创业,市外民资不断涌入,35个镇级特色板块不断做优做精。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49158家、私营企业17095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51.5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7.6倍、4.8倍、12倍,全民创业户占总户数的比重由4%上升到11%;民营经济入库税金的总量和占比分别跃居南通第二和第一。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聚步伐不断加快。三大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4-6平方公里、其它镇1-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按照生态高效示范园区的要求全面加快建设,2007年完成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30多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的88%,全市新增的200家规模企业、新培育的30家亿元企业全部落户集中区。大规划、大园区、大企业、大产业、大市场带动了产业集聚,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及轮胎等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力电器等新兴产业规模化,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品牌化快速推进,十大板块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5%以上,“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中国钢铁物流第一城”、“中国肠衣城”、“液压机之乡”和“太阳能电动车之乡”等品牌不断做大,以船舶产业1000亿板块为龙头、两个500亿板块为支撑、三个300亿板块为依托、四个200亿传统产业板块为基础的规模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007年规模企业达到811家,其中亿元企业100家,分别是2002年3.5倍和4倍;规模工业产值510亿元,是2002年的8.5倍,持续60个月增幅超过45%;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51%,比2002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应缴增值税总额、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南通末位升至南通第二、第一。

3、沿江开发巨变的五年是*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2.3倍、2.1倍、1.8倍。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五年累计投入36.2亿元,全面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教育*品牌持续放大优势;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通过省农村初级卫生先进县(市)验收;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县(市)、省有线电视先进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和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县(市)。333个村(社区)两年村村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八大功能、三大超市全面完善。五年来,我们不断打造公共财政。建立了高于财政增长的惠民支出机制,逐年加大对改善民生、“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全面取消农业税、两金一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10多项收费,农民人均负担从2002年的128元减少到2008年的50元。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农机综合补贴政策,全面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2003年以来累计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8.2亿元。五年来,我们不断健全公共保障。在全省率先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保合一”,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实行农民养老保险贴补政策,全市参加农保人数超过18万,累计发放养老金1480万元;在南通市率先实行大病救助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规模企业参保99621人,失地农民参保8012人,农村五保3847人,实现了规模企业用工必保、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农保覆盖面达55%,广大农民享受到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体系不断完善,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培训农村劳动力35.5万人,劳务输出18.4万人,就地转移18.7万人。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帮扶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慈善基金会,筹集爱心基金2795万元,建成镇村爱心超市346座。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巩固率达99.7%;建成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400多套;5年提供法律援助2941人,司法援助基金达2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超过99%,全面做到了“三有四确保”。

4.沿江开发巨变的五年是*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永继发展不断推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了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担保基金、财政激励资金的杠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109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59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建成,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成果326项,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年递增2.5%。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114家、全市申请专利1487件,分别是2002年的6.7倍和8.1倍。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下决心淘汰高能耗、重污染项目,推进化工、电镀、肠衣行业向专业园区搬迁,关闭小化工38家、砖瓦厂463家,严把新项目准入门槛,实现了结构减排;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对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技术减排;进一步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污水率处理率达100%,日处理1500吨的垃圾发电投入运行,60万吨区域供水基本建成,秸杆发电、2亿立方天然气供气项目加快推进,实现了管理减排。2007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7%。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高度重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通过强势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从联体别墅起步到全面推进多层、高层农民集中居住,集约节约土地资源,五年累计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44350户,其中多层17927户,复垦土地14773亩,节省土地5976亩;通过关闭砖瓦窑、依法回收闲置土地、加快围堤造田,五年腾出土地2万亩;通过严把长江岸线的投资强度和投资方向,实施导流堤工程、内港池工程,人造岸线10多公里,实现了岸线的高水平、高效益利用。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系列创建。以生态市、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为抓手,投入近2亿元全面完成三四级河道整治,城乡垃圾统一收集日处理达250吨,自来水普及率由29%提升到98%以上,建成沼气池2585只,改厕2.4万座,小康先行镇村秸杆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农村绿化覆盖率由11.5%提高到20%,城乡形象不断提升,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和江苏省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技术核查。

5.沿江开发巨变的五年是*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各个领域发展和谐共进。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通过强势推进“三集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集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花木、桑园、果蔬等主导产业五年分别新增13.9万亩、3万亩、6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和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50.8%、50.8%和91%,2007年高效农业规模化水平获南通市第一,名列全省前茅;全市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45个,“三大合作”大力推进,遥居南通第一;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固定电话普及率达由52%提高到75%,有线电视普及率由22.5%提高到70.7%,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7%以上,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农村百姓。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城市交通建设。五年完成城建总投入115亿元,实施了旧城改造、城市路网、城市绿化、雨污分流管网等一批重点工程,旧城改造拆迁210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456万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70.2%提升到9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新增道路116.8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36.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1%提高到39%,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形象进一步提升;五年完成交通建设投入50多亿元,建成一级公路94公里,二级公路220公里,公路等级提升178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提升1.3公里,维修改造县乡公路178公里,新建农村通达工程1850公里,改造危桥470座,县域“八横八纵”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五年来,我们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五年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6.24亿元、镇区道路投入1.81亿元,形成重点镇“三横三纵”、一般镇“两横两纵”的镇区框架,产业、商贸、服务、居住等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集镇能级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城市化水平由21%提高到40.6%。五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城镇为依托,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嘉信钢材市场、亿丰市场等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大润发、时代超市等境内外商业“航母”和省沿江开发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继落户,服务外包产业开始起步,“长寿之旅”、“生态之旅”品牌不断放大,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成熟,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税收分别为74.38亿元、4.07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46倍和4.07倍。

五年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短短五年,我们在改变“南通小六子”、“苏中的苏北”落后面貌的同时,有力地激发了全市上下自强自信、超越争先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在创造经济社会强势崛起喜人业绩的同时,也积累了推进持续腾飞、建设全面小康的宝贵经验。

1.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持续腾飞、建设全面小康必须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推进大沿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高举科学发展旗帜,作出了一系列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重大工程,每一项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无不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在我市经济恢复性增长时期,我们引领全市上下摒弃消极悲观、犹豫观望的思想情绪,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理性分析*市情、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实施沿江开发的战略性决策;在沿江开发取得“三年突变”阶段性成绩、经济社会全面跨越的时候,我们引领全市上下摒弃小进则喜的自满情绪和歇脚松劲的懈怠心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由沿江开发向大沿江开发转变拓展的重大决策;在大沿江开发由“三年突变”向“五年巨变”阔步迈进的重要时期,我们分别以“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引领全市上下进一步破除思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作出了突出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重大决策,坚定不移地将大沿江开发向纵深推进。实践证明,沿江开发的五年是坚持思想解放和科学决策有机统一的五年,没有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思想大解放,*这一经济欠发达的千年古城就不可能焕发出今天的勃勃生机。

2.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持续腾飞、建设全面小康必须始终坚持在高点定位的导向下只争朝夕、狠抓落实。五年来,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发展实际,高点定位全市发展目标,先后提出经济社会“全面起跳”、“勇当先行者”、“全面跨越”、“持续跨越”、“全面腾飞”、“持续腾飞”的年度总体要求,并将之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在推进大沿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唯基础、不惧强手,敢为人先、高点定位,在产业基础几乎空白的情况下,抢抓机遇,超人一步,大力发展船舶产业,通过艰苦卓越的努力,成功打造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造船基地;我们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和开发开放需要,成功申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我们通过科学论证,大胆实施导流堤工程、泓北沙内港池工程,再造岸线和土地资源,为沿江大开发拓展了宝贵的空间……目标是旗帜,目标是动力,目标更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压力。在一个又一个挑战性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下,我们只争朝夕、废寝忘食,紧张每一刻、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年。我们坚持领导带头,亲力亲为,在基层调查研究、培育典型、解决问题,在一线招商引资、接洽谈判、向上争取,为全市上下合力奋斗作出了榜样;我们坚持科学组织、狠抓落实,以健全的组织推进体系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高效推进、全面落实;我们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坚持小型会议晚上开,大型会议周末开,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谋发展、抓落实。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个个看似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目标最终成为现实。实践证明,沿江开发的五年是坚持高点定位和狠抓落实有机统一的五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的持续跨越发展。

3.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持续腾飞、建设全面小康必须始终坚持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创新思路、坚韧不拔。大沿江开发之“大”,体现在大开发、大开放,体现在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大项目、大产业。因其“大”,困难、矛盾甚至障碍不断出现,形成制约。我们坚持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绕道、挫折面前不弯腰,靠智慧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凭意志战胜困难、赢得成功。我们科学制定补偿、安置、就业、保障“四位一体”的拆迁政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切实破解了“拆迁难”;我们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三集中”,用足用活城镇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努力争取重大项目点供指标,切实破解“用地难”;我们创新思维、拓宽思路,通过包装项目、搭建平台、发展担保,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类资金,切实破解了“资金难”;我们认真研究政策法规,发扬钉子精神,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切实破解了“审批难”。可以说,每一个重大项目的落户、每一个重大工程的竣工,都充满着艰辛和曲折。实践证明,大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不断研究新问题、拓宽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大力弘扬攻坚克难、坚忍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和毅力,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4.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持续腾飞、建设全面小康必须始终坚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发展惠民。五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我们打造高质高效服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激情,坚持发展富民;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打造优美城乡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快成果惠民;我们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努力做到稳定安民;我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带民。有力地推动了民生的改善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和衷共济促腾飞的热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实践证明,没有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的理念,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实利,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不可能实现沿江开发的五年巨变。

二、认真总结科学发展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不断坚定实现持续腾飞、全面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主动顺应宏观形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保持和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连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持续快速攀升,“过半争先”目标全面完成,经济社会持续腾飞实现良好开局。1-6月份,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20%;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80亿元、销售365亿元、利润17亿元,分别增长75%、85%、140%,继续保持了利润增幅大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大于产值增幅的良好态势;完成全部工业项目投入量171.5亿元,增长54.5%;实现工商注册外资82519万美元,到帐外资60032.3万美元,增长139.8%,利用外资总量居南通第一,综合排名列全省第二;完成市外民资注册资本54.22亿元,增长80%;完成财政总收入19.1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03亿元,分别增长52.5%和52.4%,增幅均列南通第一,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翻番;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河道整治、绿化造林、垃圾处理全面推动到位,秸杆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全面小康进程显著加快,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1.瞄准持续腾飞的目标,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跨越争先不动摇,在高点定位中展现了攀高比强、追求卓越的豪迈气概。一批镇(区)敢于突破常规,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各项重点工作全线告捷,为全市持续腾飞勇挑起了重担。一是典型带动效应充分凸现。长江镇(*港区)围绕“打造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中国钢铁物流第一城”的挑战性目标,不断加快开发开放进程,做大做强沿江增长极,圆满实现“五年巨变”目标。截止6月30日,完成注册外资43988万美元,到帐外资51039.4万美元,分别占全市完成总量的53.3%和85%。桃园镇大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社会氛围,上半年各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各镇前列,实现了在高位中走强、在发展中巨变的目标。东陈镇在前几年连续跨越的基础上,围绕“全面腾飞,多作贡献”的奋斗目标,强势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率先完成了外资、民资和财政收入三大时点指标的过半任务。搬经镇坚定不移地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之路,奋发进取,勇争一流,利用外资提前二十天完成过半任务,市外民资在一度位居全市末位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终于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年市外民资目标。二是争先进位势头日益强劲。全市各镇(区)始终瞄准“综合考核争名次,单项工作争先进”的目标,强势推进持续腾飞和“双过半”,各项重点工作均实现重大突破。外资利用全面丰收。所有镇(区)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全面消灭空白。东陈、下原、吴窑、桃园、搬经、长江镇(*港区)、如城等7个镇(区)利用外资全面完成序时目标任务,雪岸、袁桥、丁堰、东陈、白蒲、林梓、下原、吴窑、磨头、桃园、郭园、高明、常青等13个等镇注册外资完成全年任务。市外民资快速突破。所有镇(区)全部完成序时任务,搬经、雪岸、东陈、桃园率先完成全年任务,柴湾、丁堰、吴窑、如城完成率达70%以上。财政收入形势喜人。高明镇通过经营城镇积极培植财源,率先在全市实现财政收入过半。柴湾、雪岸、袁桥、东陈、下原、磨头、桃园、九华、石庄、搬经、江安、长江镇(*港区)、如城等镇(区)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完成过半任务。工业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上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数达到107家,为持续腾飞积累了后劲。桃园、郭园、柴湾、白蒲等镇规模项目投入、技改投入、设备投入全面超过序时。三是企业发展潜能充分激发。一大批规模龙头企业,放眼世界范围,瞄准行业第一,敢于突破,自强不息,争上台阶。熔盛重工集团瞄准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目标,不断加快建设步伐,海外上市、海工平台建设、船用柴油机项目申报同步推进,进入世界船舶企业20强、中国造船企业前三强、中国民营造船企业之首,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奇迹。双马化工公司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印尼投资收购120万亩棕榈园,可望当年实现销售2.5亿美元、出口1亿美元,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企业走出去成功创业的奇迹。九鼎集团矢志做大做强。在成功上市后,同时推进聚乳酸和风力发电项目,促进产品结构优化,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进入全市前十位。南通锻压、昌升集团、华灿电讯、神马电力、超达模具等企业积极筹备企业上市工作,有望年底前递交申请材料,进入上市轨道。

2.瞄准持续腾飞目标,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在攻坚克难中展现了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无畏精神。全市上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停步。一是不断加快生态高效示范园区建设进程。全市上半年完成生态高效示范园区核心区拆迁面积133万平方米、土地整理12000多亩、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柴湾、桃园、石庄、郭园拆迁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开发区、长江镇(*港区)、如城镇拆迁面积分别达41万、59万和10万平方米。集中区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例达95%以上。二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品牌化进程持续加快,元升太阳能、奥斯特太阳能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柴湾、白蒲、林梓、吴窑、搬经、江安、高明等镇已完成全年注册商标申报任务。上海轮胎不断加大技改扩产的投入力度,坚持逐年追加投入3-5亿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量、销售和质量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泰慕士服装在纺织服装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狠抓技改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投入了5000多万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设备,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新路,1-6月份,产值、利税同比增长30%,处于全市服装行业的领先地位。元升集团围绕“全国太阳能之乡”的目标,全面加快太阳能园区建设进程,集生产基地、销售窗口、研发中心三位一体的华东太阳能第一交易平台初步建成。江安镇班子成员逐个挂钩近三十家拟培育规模企业,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上半年新增规模企业4家,占全市新增总数的三分之一,全镇全年财政收入可望达到7000万元。三是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科技、人才招商等活动,为企业搭建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全市高新产业企业总数增至137家,总数列南通第一,上半年产值预计达85亿元,同比增长105%,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熔盛重工、神马科技、思源电器、南通锻压、力星钢球、上海轮胎、九鼎集团等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江苏省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和船舶设计中心、理化测试中心在熔盛重工正式挂牌成立。四是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环保局积极指导全市落实环保举措,主动提供快捷高效的环保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开发区大力推进结构减排,肠衣城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进城经营户近100家;江北首家技术领先的生态环保表面处理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长江镇(*港区)、如城、桃园、袁桥、林梓等镇(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实现了技术减排。五山漂染、金双强漂染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管理减排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丁堰镇加大秸秆还田机械的配备,夏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基本杜绝了秸秆露天焚烧,被评为江苏省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五是不断破解要素瓶颈制约。长江镇(*港区)、以“三集中”为抓手,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政策,通过加大园区、农保区的土地拆迁整理力度,积极化解发展用地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开工建设农民集居房5600多套,开工面积102万平方米,拆迁4083户,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农保区拆迁893户,面积9.2万平方米,整理土地780亩。长江镇镇龙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民弃宅进镇居住试点,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全村已有108户自愿放弃住宅地,签订了原住房拆除协议,超额完成原定100户的目标任务,可整理土地100多亩。桃园镇完成进镇80户、复垦80亩。白蒲镇以拆迁为抓手,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上半年完成城镇拆迁面积7万平方米,开工房地产面积2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面积达40%以上,镇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高明镇克服基础薄弱、财力有限的困难,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推进绿化、河道整治、垃圾处置工作,为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水平推进树立了典范。建设局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化解资金难题,上半年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外城河、外环路、滨河路、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6.5亿元,发展成果不断惠民。交通局在国家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融资思路,筹集建设资金5.56亿元,吸引市外资金6.04亿元,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人民银行、信用联社、农发行、中行、建行、工行积极拓宽资金投放渠道,为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作出了贡献。

3.瞄准持续腾飞的目标,机关部门始终坚持服务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在机制创新中展现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时代风采。市级机关各部门围绕“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敢不敢探索”的问题,对照“五破五立”和“破除十个误区”的要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敢于打破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科学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市委组织部创新工作举措,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招录了43名全日制硕士、博士生高层次党政后备干部,220名大学生村干部,全面实现“大学生村村有”目标,为科学发展、持续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发改委建立班子成员挂钩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镇区机制,高效执行重大项目库管理制度、绿卡制度、例会制度,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提高项目转化速度,促进了规模工业总量的迅速扩张。工商局全面推行一人审核发照的注册官制度,实现了服务质量“零差别”、服务速度“零障碍”、服务环节“零空缺”、服务过程“零距离”和服务效能“零投诉”,营造了政策最宽松、手续最简便、时间最快捷、办事最高效的投资环境。环保局、执法局、农办、农林局、农机局在全市生态市系列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出谋划策,靠前服务,收到基层好评。市政法委、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创新机制,化解矛盾,重信重访呈下降趋势。国土局通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强土地复垦整理、努力盘活存量等方式,全力破解用地难题。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提供“保姆式”服务,前移服务平台,缩短服务距离,为用地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全程服务。公安局全面启动“百警护企”工程,局领导带队挂钩企业,及时掌握影响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因素,为全市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市法院服务沿江开发大局不动摇,在处理*港区的土地诉讼过程中,院领导带队组织双方谈判,在多次协调“搁浅”的情况下,法官们不畏难、不气馁、不言弃,坚持以法理服人、以情理感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确保了沿江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供销合作总社大力推进为农综合服务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建设,1-6月份全市新办为农服务社26家,超额完成了南通下达的全年任务,质量和数量在南通领先,全省一流。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积极抓好收入征管,实现了一年半时间财政翻番的成绩。财政局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要求,持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上半年累计下拨各项支农补贴资金近3亿万元,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总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积极致力于解决下岗、贫困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民政局倾心关注弱势群体,以“关爱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阵地,大力发展“爱心超市”;以落实“三有四保”为重点,推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民政各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劳动局全面加快农民转移培训进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半年,累计转移培训劳动力12216人、创业培训620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194人;大力推进农保扩面,着力为广大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完成扩面人数18.2万人,20个镇(区)全面完成任务。统战部、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作用,积极服务于全市持续腾飞的大局。组织部、邮政局、纪委、水务局、市运管处、民政局、电信局、质监局、药监局、妇联、台办、建工局、统计局、党校、广电局、新闻中心、移动公司、供电公司等部门积极投身“双帮”工作,主动为被帮扶村经济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得到了被帮扶单位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4.瞄准持续腾飞目标,广大党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在执政为民中展现了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勤政廉政,深得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和谐发展的氛围空前浓烈。东陈镇党委书记冒平同志在上海开刀住院期间,始终放心不下工作,几次召集班子成员到病房研究工作,“过半争先”的关键时期,不顾医生的再三劝阻和尚未愈合的伤口,提前一个月回到工作岗位,经常工作到深夜,布置落实工作,在全市率先提前完成“双过半”目标。市发改委主任杨飞同志为熔盛扩能改造项目尽快拿到批文,冒着暴雪冰冻,不顾舟车疲劳,连续多次奔赴南京,深深感动了省级机关部门的领导,如期拿到省级批文,保证了熔盛扩能改造项目的如期进行。招商局王昌龄同志不断创新招商方法,以商引商取得重大突破,上半年完成工商注册外资4296万美元,到帐外资1021.6万美元,半年完成全年任务。今年6月份,为了推动南通金奥尔资金尽快到帐,他顾不上在家照顾摔伤住院的母亲,坚持在一线工作,终于在6月30日前实现到帐100万美元。信访局张志年同志在接访过程中,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52人次,办理案件70件,突出问题结案率达100%。原市人大副主任、92岁的离休老党员杨银聪同志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常年奔波在机关、镇村、田头,为新农村建设和双帮工作发挥余热,今年他先后100多次到部门协调结对帮扶工作,40多次到镇到村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用行动践行了自己“行政职务可以离休,共产党员绝不离休”的理念。高明镇晓庄村党总支书记缪世益同志,以建设全面小康为目标,积极寻求各方支持,先后筹资180万元建成总长11.8公里的六条水泥道路,筹资40万元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筹资40万元疏浚整治总长9000米的六条河道,筹资24万元建成了100个沼气化粪池,改善了农村的环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市科协副主席、市拆迁锻炼如城二队队长阚德龙同志抓住拆迁户晚上和周末回家的有利时机,放弃自己休息登门做工作,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他所带领的如城二队共拆迁交房621户,实现提前交地,他也完成一人拆迁80户的突出业绩。长江镇金鑫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王勇在“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开展后,主动向镇党委请缨,到镇龙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发挥房产开发优势,为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开辟绿色通道,有力推动了土地拆迁整理。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迅速形成声势浩大的捐款高潮。市总工会、慈善会、红十字会积极筹集抗震救灾资金。截止目前全市共捐款1176万元,捐赠物品价值计132万元,全市32485名党员共缴纳“特殊党费”404万元,列南通市第二名,其中交纳1000元以上的达765人;一大批普通党员积极响应,不少农村无职老党员甚至捐出自己的养老钱支持灾区重建。市卫生监督所谢仁圣同志主动请缨,前往灾区参与灾后防疫工作,成为我市第一名赴川工作的救援队员,在震区,他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展卫生救援工作,并探索总结的一套高效的灾后防病方案,在江苏卫生应急救援队加以推广,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风采。上半年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中,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生动事迹,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能一一列举,请各单位认真总结,大力弘扬各类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让各类典型的力量汇聚成推动下半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确保实现全面腾飞、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三、持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切实担负实现持续腾飞、全面小康的使命和责任

下半年,目标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国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猛涨、宏观调控日益常态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等严峻形势面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伟大精神,并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新一轮沿江开发的生动实践中,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的全面腾飞、全面小康。

1.持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必须大力破除发展误区,勇当深入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当前,全市上下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定位,更宽的视野,把新一轮思想解放不断推向深入。一是要面对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新平台,挑战自我,争创一流。当前,沿江开发已实现五年巨变,*的发展正处在全面腾飞的上升阶段。但是,如果我们小进则满,沾沾自喜,发展定位必然会不求上进、工作标准必然会降格以求、发展速度必然会甘居平庸,广大党员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切实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思想上永不自满、永不僵化,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不断高点定位,超越自我,再创辉煌。二是要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沿江开发五年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在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面前,许多方式方法已经过时,要切实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的误区,树立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过人勇气,不断探索新规律、新路径,用新观念研究发展中的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持续腾飞的新局面。三是要面对“学赶张家港、建设新*”的新目标,不甘人后,追求卓越。虽然短短5年时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飞跃,但是与张家港相比,我们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理由,2007年张家港规模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705亿元、195亿元,分别是*的5.3倍、7.22倍,而且在这样高的平台上,两项指标依然以28%和42%的速度在增长,要实现2020年追上张家港的目标,广大党员必须切实破除夜郎自大、小富即安的误区,树立卧薪尝胆、敢创伟业的宏图大志,埋头苦干,奋力赶超。四是要面对持续宏观调控的新形势,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当前宏观调控日益常态化,面对用地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问题,我们绝不能束手无策,怨天尤人,等待观望,错失机遇,要切实破除迟疑困顿、懈怠退缩的误区,树立事在人为、攻坚克难的坚强决心,主动顺应宏观调控形势,勇于创新体制,充分依靠群众,努力拓宽思路,破解要素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持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必须敢于探索,勇当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沿江开发五年巨变年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坚持改革不动摇,大胆创新求突破,推动解决深层次问题,以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一是要做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者。当前,土地已成为当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腾飞的最突出问题,面对土地瓶颈的制约,各级党组织要知难而进、积极应对,在新一轮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勇立潮头、抢抓先机,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政策,不断探索创新承包地换社保、城市住宅换宅基地的机制。农村党员干部要在推动农村五保户、应拆宅基地、违章搭建、农保区空关房的拆迁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行动,带动农民进城进镇,为发展腾出空间。二是要做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的实践者。农村党员干部要结合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劳动与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相结合,风险和利益相联结的机制,不断优化农村生产关系,创新农村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三是要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者。机关党员要以全面推行“一卡通、两集中、三到位”,全面启动“四统一、五办理、六公开”为契机,率先更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审批效率,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创新服务,高效服务。四是要做扩大开放的先行者。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优质资源要素加速流动,给*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空间,各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敢想敢为的作风,切实破除封闭保守、画地为牢的误区,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敏锐的行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学习双马人向世界要资源的勇气,熔盛人从世界聚要素的魄力,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奋力抢占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制高点。

3.持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勇当推进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科学发展观是时代提出的全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提升科学发展的理念,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创新科学发展的模式。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靠群众作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把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力解决好群众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保、住房、环保等民生问题,进一步凝聚民心、凝聚民力、凝聚民智。二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狠下工夫。企业党组织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勇当业内规模领军者、市场占有最高者、行业标准制定者,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各级党组织要借助省沿江开发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平台,加紧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三要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抛弃片面的、不计代价的发展旧理念,确立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出口、消费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和发展、改革、稳定相协调,努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新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持续放大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良好态势,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勇当推进和谐发展的排头兵。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加速全面小康的必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组织要善于统筹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善于协调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改革与稳定等关系,畅通诉求渠道,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党员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通过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树立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要勇当文明新风的引领者,带头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带动城乡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宣传部门要善于鼓劲造势,用科学发展观凝全市之心、鼓全市之劲,聚全市之力,深入开展爱国、爱家乡宣传,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类主体的热情,引导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发展、全面小康。

同志们,抚今追昔,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激情飞扬。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高举科学发展大旗,大力弘扬沿江开发五年巨变的伟大精神,时刻保持着自强不息、追赶跨越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戮力同心,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在新一轮沿江开发中抢占至高点、步入快车道,为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