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信息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这次农业信息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信息服务支撑。市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认真研究了会议的主题和开法。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6年度的信息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认真分析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找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重点。邵局长、王坤总经理还要作重要讲话,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正确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及农业部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战略部署,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6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作为九大目标之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单独一个条目,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确提出:要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业信息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等。这充分显示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配合中央的总体部署,农业部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相继实施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建设工程,近期又启动了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在去年底出台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更是对农业信息化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安排,计划用3到5年时间,把农业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当前,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正确领会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开拓进取,促进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
(二)总结回顾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充分估价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变职能、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改善信息服务手段,深化信息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化建设,年年都有新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农业信息化工作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率先实现农业广播学校教育、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国家教育节目信息落地,全市已建成23个较高标准的农业信息服务大厅。二是建成了一批先进的网络平台。市县乡各级都开通了农业网站,实现了网上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县农业部门组建了局域网,部分乡镇也建了局域网,初步开始办公自动化工作。三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探索总结出“三电一厅”的信息服务模式,全国试点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建成市农业科技影视节目制作中心,在市电视台开播了《新农村》电视栏目,开通了12316农业热线电话,建成一批信息服务大厅开展窗口式信息服务。探索总结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批发市场带动、种养大户带动、信息网络协会带动、经纪人带动、农资连锁超市带动、传统媒体服务八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四是资源整合初显成效。通过各级农业网站,整合内部资源,在农村基层布设了25个信息采集点,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还与农业部“三电合一”数据库实现了对接。整合社会资源,与组织部、扶贫办、广电部门、移动公司、网通公司、一些计算机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共建双赢。五是信息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信息员队伍达到2160名,信息员遍及农业各个产业和部门,县、乡、村体系完善,队伍健全,成为活跃在农村各条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六是信息服务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农村电脑拥有量达到两万多台,涉农网站发展到203家,上网农民达到4万人,网上农产品销售累计10亿元。市、县电视台播出农业实用技术科教片560期次,受教育群众*0万人次。12316语音电话已经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开通以来已为群众服务3万人次。目前,我市被列为国务院信息化办、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的农村信息化试点,被科技部确定为第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被河南省确定为第一个“农业信息化试点市”;去年6月12日,市委书记连子恒作为唯一的地市级代表应邀参加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并做典型发言。
(三)认真分析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正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我市农业信息化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目前,农业信息服务工作面临三大主要矛盾,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有偿信息服务与农户信息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信息需求多样化与供给多元化不足的矛盾,快速发展的信息需求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五个突出问题是: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突击工作、应付验收的现象,缺乏农业信息服务长期发展战略。二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有的县、乡信息中心(站)设备简陋落后,人才缺乏。全市尚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没有通光纤或宽带,农村电话入户率64.3%,低于城市35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仅为24.2%。三是开展信息服务不理想。一些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网上转抄信息多、本地特色信息少,农民可用性不高,有的没有帮助农民建起信息平台,网站作用未充分发挥。乡镇信息站和服务大厅、村级信息服务室尚没有广泛而有效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没有探索出持续经营和长期生存的机制,甚至有的经常处于关门状态。四是农业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乡镇信息员队伍不稳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乡镇信息员经常变动,业务不熟,进入不了工作状态,个别乡镇信息站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专职人员,工作停滞;部分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基层信息员整体素质不高,能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比较低;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五是农民接受信息能力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接触少,信息意识淡薄,应用能力差,甚至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这些突出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目前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投入,工作体系逐步健全,信息网络日益完善,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进展迅速,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去年全国电子政务工作会议之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农业信息化工作汇报,连书记、李市长都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全市各地、各级部门,都要把农业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过硬措施,促进工作上台阶,确保持全国先进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把我市农业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期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思路是: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以深化“三电一厅”模式为手段,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平台科技水平,健全信息采集应用系统,提升市县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工作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总体工作目标是:农业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努力建成电脑、电视、电话“三位一体”农业信息立体交叉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体系上下畅通、反应敏捷、服务全面的现代农业信息化运作模式。工作重点,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平台、延伸网络、搞好培训、强化服务”。
(一)提升服务平台。
市、县两级农业信息平台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枢纽,承担着农业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储存、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指导乡、村两级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职能,是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本着“面向应用,突出重点”的原则,要大力提升市、县两级农业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和科技水平。
第一、提高网络平台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黄河农网和各专业网站、县级网站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对县乡农业网站后台程序进行整合改造,开发建设市县乡三级农网大后台,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同步上传,资源共享。重点开发和完善八个系统:一是市县乡网站后台自动整合系统,实现各级涉农信息同步和资源共享;二是豫西果品电子商务系统,逐步开展网上苹果交易;三是推广农业专家远程视频教育系统,增加覆盖面;四是智能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不断更新数据库内容;五是做好国内农产品供求联播系统,实现全市多数农业网站同步;六是开通农业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实现网上无纸化办公;七是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八是农业科技情报系统。今后几年,随着八大系统的开发应用,极大地提高我市网络服务功能,提升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
第二、办好新农村电视栏目。市农业局和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三门峡新农村》、《农业资讯》、《聚焦三农》等农业电视节目专栏,每周播出四期八次。目前已制作农业电视节目30期,播出100余次。近期,农业电视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节目制作上数量、服务内容上水平、覆盖范围上规模”。要继续突出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制作特色农业节目;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作实用技术节目;围绕解决突出问题,制作专题节目;围绕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制作访谈节目;围绕热线电话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制作讲座节目。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对信息传播方式进行综合运用,将信息覆盖千家万户,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信息服务的实效性。
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电视媒体信息服务工作,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农业局要确定专人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电视宣传报道工作,把电视信息服务作为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切实抓出成效。二是要建好阵地,完善机制。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当地电视媒体自主设立或者联合开设新农村电视节目专栏,建立电视农业信息服务阵地,每月制作播放两期以上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成就、特色农业、实用技术、致富典型经验为内容的电视节目。三是要组织展评,扩大影响。各县(市)区要抓紧时间,拍摄制作一批农业电视节目,年底要组织一次农业电视节目展评活动,对优秀农业电视节目,要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同时,各县(市)区、乡镇农业信息员要积极向市农业局反馈新闻线索和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由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制作电视节目进行播放,拓宽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
第三、大力推广应用农业专家视频教育系统。农业专家视频教育系统是去年引进的一项高科技现代信息化系统,已经在基层开通了80个基点,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取得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网络不通畅问题,线路不统一,网速低,音视频流数据传输经常中断;二是县乡电脑配置低,不专用,内装程序杂乱,故障不断;三是县级中心都没有建起专门的视频会议室,灯光音响较差,满足不了视频会议要求;四是不少操作员基本技能差,软件操作经验不足;五是没有很好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今年要按照“三统一”标准,用一个月时间全部建设调试完成。一是统一通信网络,要全部采用网通公司ADSL或光纤宽带线路,原采用铁通、电信、联通的,要立即更换,保障较好的互联互通网速。二是统一设备配置,视频基站全部更新配备较新型号的计算机,并且不得与其它工作共用,三是统一会议室建设标准,要有会议桌、参会单位名称桌签等标志,会议场所要明亮。
各县农业局要统一新建较高标准的视频会议室,具体要求如下:1、要有两间专用房(不少于30平米)作为视频会议室,并经过适当装修,具备隔音、吸音效果。2、要摆放配套的桌椅,并设置领导座席和桌签。3、视频会议室的光源必须适合召开视频会议,保证会议图像清晰,色彩纯正。照明要选用三基色灯管,白色和黄色灯管配合使用以提高色温,具体要求每平米不少于50瓦。4、在参加会议人员背后设置蓝色幕布背景,上边显示会议及单位名称(本地召集各乡镇视频会议时也可使用)。5、视频会议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要求P43.0或双核以上、内存1G以上,满足独立召开所辖乡镇视频会议的需求。6、视频会议室要统一配备投影机或34寸以上电视机,配备适宜的专业功放和音箱。7、确定专人负责视频会议系统及设备的保管、操作和维护,操作员必须熟悉掌握系统功能,能熟练进行各项操作。
第四、强化农业信息采集工作。建好农业信息采集点,是丰富充实黄河农网和12316热线电话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是突出本地特色、有针对性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市局去年5月份确定了25个信息采集点,涉及乡镇信息服务大厅、农业信息站、农产品和农资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等,在信息采集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一是要突出本地特色。重点收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身边的新事物、新经验,以便为农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实用的信息服务。二是要改善信息采集的手段,缺少计算机等设备或设备老化淘汰的要尽快购置。三是要提高采集点的信息质量。要充分认识本地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观念,按照真实性、时效性的要求,每个信息采集点每月报送信息5篇以上。四是实行县属管理和动态管理。以后各采集点由所在县农业信息中心进行管理,负责日常工作督导,市里每年根据采集点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确实不能发挥作用的采集点要及时取消其资格,并补充新的采集点。
(二)延伸服务网络。
第一、建好信息服务大厅。目前,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23个乡镇信息大厅,今年新建6个,使全市信息服务大厅总数达到29个,占到总乡镇的一半左右。建设办法,仍然按照市、县、乡三级筹资的办法,凡经市里检查验收合格的,按照以奖代补的政策,每个点奖励一万元设备。考虑到大厅建设不宜设立在城郊型县乡,今年6个大厅的布局仍然限于卢氏、渑池、陕县、灵宝4个县市申报,市局统一筛选确定建设地点。
各信息大厅、信息站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一是要重点做好公益性、政策性、政务性信息的收集公布,做好国内联播的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中央部门对农业的预测预警、中长期天气预报、生产生活等各类公众信息服务。二是要逐步把信息服务的重点转向市场信息主体、经营主体,做好对农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信息中介、种养大户、经纪人的服务。三是要广泛开展服务,彻底改变检查时开门,过后就关门的不良现象。四是要积极与各通信公司、网络公司合作,与其它企业信息类业务合作,合作共建,办好、用活。
第二、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要下大力气,探索科学的思路、对策、方法、渠道和手段,有效解决农民接收信息问题。要坚持“因地制宜、土洋结合、齐头并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摸准信息需求,发挥多重力量的作用,运用多种服务手段,采取多种服务形式,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群众接受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群众需要什么信息,就提供什么信息。要着重发挥好三条主渠道作用:一是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作用,使其带动生产基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利用信息共同致富。二是发挥好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扩大网上销售农副产品规模,提升农产品价格,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发挥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联合分散农户共同创市场、找销路,抗御风险、增加收益。各地要尽快摸清本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底子,及其经营情况,要把他们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基地和桥头堡,大力扶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同时要重视发挥传统信息传播方式,采用集中训、人员送、墙上写、广播喊、大户连等多种形式传播农业信息,帮助农民提高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建设和组织形式上,要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包村扶贫工作相结合,与商贸部举办的“万村千乡”工程相结合,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依托各种载体,在农村积极组织信息服务活动。
第三、普及12316“三农”热线。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部署,已经把原来96398农业信息咨询热线,升级改造为全国统一的12316“三农”热线。热线电话语音系统功能在原有语音咨询、语音自动合成、三方通话、统计分析等基础上,增加了农资打假举报投诉的受理功能。近期,对“12316”语音数据库进行了充实完善,现有政策法规、党建之窗、纪检监察、市场行情、农业动态、农业科技、文化娱乐、生活百科等10个板块,各类栏目186个,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做好12316“三农”热线推广工作,一是要扩大宣传,让农民认识“三农”热线,了解系统的功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二是要落实去年已开通免费包月的电话号码,通过张榜公示、散发宣传单等形式,让农民知道遇到问题可以用哪些电话免费拨打12316热线,真正发挥包月电话的作用。三是探索12316热线电话运行新模式,在农民遇到生产问题或举报投诉时,市信息中心将按照管辖区域下放任务,辖区农业部门要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热线电话和农业部门的信誉,扩大热线电话的影响。
第四、扎实开展“手机惠农”活动。
近几年,市农业局与三门峡移动公司连续合作推出“万部手机送农民”活动,在市、县、乡农业信息工作者和移动通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累计向农民群众赠送手机1.4万余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活动,使农业信息化工作拓宽了服务平台,移动公司拓展了农村市场,农民群众获得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今年,我们决定继续开展“万部手机惠农民”活动,自今天会议开始正式启动。活动机型为诺基亚2610型和摩托罗拉C261型,办理价格分别为609元/部和599元/部。资费卡为新入网神州行畅听卡、轻松卡和05版资费套餐,机卡捆绑使用,仍然赠送客户320元话费。移动给我们留出的服务费由去年的20元提高到40元,市信息中心仍然收取5元用于组织全市活动的开展,移动各网点抽取10元开户费。其余奖励县乡信息员,原则是大头向下,重点用于对县乡农业信息工作者的奖励。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农业局都要把“万部手机惠农民”活动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列入农业信息化工作议事日程,制订具体措施,抽出得力人员,专人负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要坚持行政推动和市场化运作。今年的活动坚持服务费要大头朝下,多推多得,哪里积极,哪里需求,支持哪里,原则上服务费要奖励到信息员个人。
三是实行分级奖励政策。凡信息员送出50部以上的,服务费应奖励不低于10元,100部的不低于15元,*部以上的不低于20元。
各县(市、区)农业局要主动与当地移动公司配合,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周密安排,及早分解任务到乡镇,抓紧运作,把这一惠农活动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和达到*部以上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技术培训。
一是提高农业信息技能。近年来,乡镇信息员队伍不稳,素质不高,业务不熟,工作应付的情况大量存在。去年9月份全市信息会后,市里进行了一次全面复查,情况得到很大改观,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巩固。今年,市局将免费对乡镇信息员进行一次培训,并扩大到部分重点信息示范单位,共计划办3期,每期6天,培训内容为现代信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各级信息员要提高责任感,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勤于钻研,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引起领导重视,树立信息员的地位,促进信息工作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加大农村信息员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力争使每个行政村有1-2名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信息员。三是提高农民信息能力。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息能力,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分级分批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要与组织部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村级干部培育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与宣传部门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相结合,向群众展开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与农民外出务工培训相结合,提高务工农民的择业技能;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为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培育更多的农民科技人才;与农民远程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对有一定文化基础、有一定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经营大户进行重点培训,帮助他们借助信息网络,学习科技,了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四)强化服务功能。
各级农业网站要提高技术手段,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质量,大力提升网络服务水平。
第一、强化电子政务服务。一是各级农业网站要加强对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要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措施,上网公示。特别是要充实完善近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机、农资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二是要充实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是农民可以方便的找到需要的法律依据,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和权利维护。三是要多渠道搜集农业科技期刊、成果、专利,分类设置栏目,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查找科技资料提供便利。四是建设网上电子阅览室,上传海量农业技术视频文件、电子图书等,使农民能够快速获得直观的农业科学技术信息。
第二、强化电子商务服务。一是围绕我市特色产业,特别是果品及各类土特产,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为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优质农产品销售开辟新的通道。近期,各县要把本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分门别类,整理简介材料和联系方式,充实到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网上外宣力度,各县市区都要开辟网上外宣专栏,今年要外宣文章10篇以上,图片20张以上。秋季要探索举办一次网上果品招商会,各地要积极提供材料,搞好协助。三是继续在信息员中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个信息员宣传推广一个信息致富典型,联系一个村(企业、协会、批发市场)信息点,在网上推介一种名优农产品。
第三、强化公共咨询服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和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现阶段社会发展主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农民不仅需要生产技术信息,还需要多方位的生活信息和文化娱乐信息。各级农业信息网站不仅要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及市场信息,还要面向农村,立足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增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人文、旅游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文化品位。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推动农业信息化,特别是促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突破。
(一)行政推动。农业信息化是带动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强信息工作是新时期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业信息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创信息工作的新局面。要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战线的一项重点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
(二)示范带动。要引导、鼓励各类公司、中介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社会力量投资农业信息服务行业,着力抓好三方面示范带动:培育农民上网典型,带动农业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培育乡镇信息服务典型,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应用典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发现典型、扶持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调动做好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
(三)投入拉动。各地要积极争取支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一是要认真向各级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汇报,努力取得领导支持,解决经费、落实待遇,保障信息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积极与各大公司合作,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不断增加农村信息服务业建设投入。整合各网络通信公司、经营公司、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村经纪人等社会力量,面向广大农民开展信息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三是各地信息网站、服务大厅(室),可以尝试开展有偿信息服务,一方面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促使信息服务质量提升,从而增强网站、服务厅(室)的持续活力,实现良性循环。
同志们,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市农业信息战线的干部职工,一定要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全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