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讲话

过去几年,我省民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国家民政部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围绕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构建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这次受到表彰的民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民政事业是和谐之基。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和社会孤寡病残等特殊群体以及优抚群体,与民生紧密相联,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民政工作,对于推动发展、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积聚发展能量、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振兴步伐的关键阶段。经过全省上下几年来的奋力拼搏,振兴**老工业基地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由于我省改革发展起步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强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和历史遗留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全省有登记失业人员26.3万人,210万城乡困难群众需要最低生活保障,还有救灾、救济、优抚、养老等大量民生问题。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发展振兴,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民政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是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做好民政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将为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推动**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

第二,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政来体现和实现的。民政工作密切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追求的是效率,但竞争中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民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虽然不一定是“锦上添花”,但却都是“雪中送炭”,是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的工作。随着改革发展,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民政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基层社会和困难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使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保障,使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维护,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第三,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是践行为民执政宗旨的具体体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政部门承担着社会救助、社会管理、社会服务领域的大量基础性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服务群众,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是重要的群众工作部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和民政工作延伸到基层社区组织和城乡居民家庭的优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就业、低保、教育、医疗等各项为民、利民、惠民政策措施具体落实到每户城乡居民,做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之,振兴**、富民强省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关系全省工作大局。民政部门的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作用更加突出。希望广大民政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不辱使命。

二、围绕全省振兴发展大局,认真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重点工作

省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对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做出全面部署。今后五年,我们要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立足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做到和谐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争取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实现振兴**的目标,显著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市场化水平。民政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振兴发展的大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切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全面开创民政事业的新局面,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贡献力量。

一要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是民生底线,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城市低保要坚持实施分类施保,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渐出机制,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要在全省所有县(市)和有农村人口的区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而且要做到动态全覆盖。同时,普遍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二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做好救灾救助工作。1991年,我省梨树县的双河镇平安堡村在全国率先进行“海选”。经过多年实践,我省村民自治不断完善。在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完善村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今年我省要在全省9635个行政村全面进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这是一件大事,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强化政策引导,规范选举程序,搞好组织培训,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我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多,对农业和农民影响最大。抓好抗灾减灾救灾工作,重点要解决好灾区群众的口粮和住房问题,争取逐步消灭农村危倒泥草房,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村务公开是实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要广泛开展村务公开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公开形式,拓展公开范围,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三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筑牢社会管理的根基。社区既是城乡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所在。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打牢执政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在搞好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规范社区自治与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强化居民自治,拓展社区服务,着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要创新形式和载体,大力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四要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广大群众对普遍性、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扩大。适应新的形势,要加快推进社会事务和福利服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加大财政和福彩公益金的投入,实施“养老服务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其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和农村社区等方面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特别是要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维护好残疾人权益。

五要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开发民政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弘扬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政工作的文化内涵。民政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济困解难、慈善捐助、敬老爱幼、助残帮扶、拥军优抚,用实际行动倡导互爱、互助、互帮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要组织安排好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创建一批更高水平的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完成在乡老兵“安居工程”任务。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人员,支持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慈善活动,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有效对接。要总结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热心公益、团结互助、扶贫解困、平等友爱、和谐共进的良好风尚。

三、切实加强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全面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民政工作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经常想着民政工作,热心支持民政工作。民生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但涉及民生的不只是民政部门,做好民生工作也不能只靠民政部门。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就业、低保、医保、救灾、扶贫等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民政工作新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倾斜,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民政部门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切实转变作风,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百姓生活,了解群众疾苦,知晓人民喜怒哀乐,为民送去一片暖,为民擎起一方天。所有做民政工作的同志,都要以此为善,以此为荣,以此为乐!

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让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开创全省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