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保险局长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全省社会保险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对新时期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保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重大抉择,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做出了新的全面阐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刻认识: (一)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五大方面的问题。这个目标靠什么来完成呢?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住房保障,在这五大方面当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补充。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按照这个思路,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对老百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最大。比如养老保险,是对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退休后给予经济补偿并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和待遇刚性等特点,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性保障。可以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基石,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保险是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的根本性措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群众根本利益,首先要解决好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大事。社会保险是以个人缴费为基础,企业、政府补偿为辅助,建立市场化和政府帮助相结合的保障体制。特别是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基本养老保险越来越被人民群众和全社会所关注。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经历着“三大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发生重大转变,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必须采取失业保险的方法解决下岗人员从下岗到再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社会保险发挥着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保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过去我们强调公平和效率,现在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改革开放到今年正好是30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均跃居世界第四位,老百姓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生产力发展水平仍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以民生为重点的内部矛盾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日益加大。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和风险的积累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通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式来解决弱势群体的公平问题。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利益公平等。社会保险具有均等化、普遍性等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社会保险通过普遍性、公平性原则平衡着各个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生活保障的基本权益,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险的公平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保范围的公平;二是享受待遇的公平;三是参保过程的公平。同时,社会保险遵循着“大数法则”,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统一筹集、调剂使用资金,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均衡地分担分散风险,从而达到公平合理。 (四)社会保险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个机制,一是动力机制,二是稳定机制。动力机制就是市场经济,稳定机制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社会保险的概念最早是在十九世纪由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提出的,推行社会保险的初衷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我国通过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消除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年老等因素带来的社会不均等,另一方面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因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五)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生产要素当中,劳动力是最活跃、最积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条件下,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能够减少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养老、失业等问题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他们在失去经济来源、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同时,社会保障还发挥着调节市场需求关系、平抑经济波动的“蓄水池”作用。社会保险通过调节公平和效率,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调节国家的福利投资,从而实现调节和推动经济发展。 二、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形势,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行性 社会保险的历史非常悠久,1889年美国出台《劳动老年和伤残保险法》,这是社会保险诞生的标志。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我国最早在1951年由政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社会保险从设计建立到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很不完善,很多问题需要在推进过程中加以认识和解决。工业化时代,社会危机主要来自于老龄化、工伤和疾病;信息化时代,社会危机主要来自于因技能和知识缺乏而引起的失业。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交替阶段,我认为有“四大问题”和“三大挑战”构成了当前社会保险工作所面临的客观形势。 (一)社会保险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一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很不平衡。当前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非常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远未达到中央所提出的覆盖城乡、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要求。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二是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新经济组织以及非正规就业群体参保率低,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实施省级统筹的比较少,大多数是县级统筹,调剂能力差,而且全国还没有统一实行“一卡通”,各省市间无法转移社保资金。三是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筹资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保基金当期支付的压力还很大,特别是我省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离退休养老金要稳定增长,社保基金支付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做实个人账户的50多亿基金,由于政策约束目前只能存在银行无法增值,对保障水平的提升产生一定影响。四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严重。现在全国社保每年当期缺口500亿元以上,长期形成的隐形债务是6万—8万亿元,同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严重,离国家要求的8%做实比例还有很大差距。2020年开始中国将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空账不做实,资金不运营,到时将会出现更大的灾难,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二)社会保险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9亿,占总人口的11.3%,2020年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从目前的1600万将达到2020年的3000万以上。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养老、医疗保障和老年服务发展还相对缓慢,很难承受老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二是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出来,这个庞大人群的社会保障工作必须积极稳妥地开展。同时,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和比例明显上升,他们劳动关系不确定,就业岗位不确定,工作时间不确定,工资收入不确定。就业的多样化给社会保险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三是社会收入不平衡的挑战。目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十分明显,不同行业之间工资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需要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针对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下一步要着力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针对当前社会保险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一步要着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坚持社会保险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险事业逐步完善和发展。一是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符合国情、省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统筹考虑国家、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水平一定要与省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过低不能保证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过高又会给企业和财政带来负担。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就是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持经济运行的效率,没有发展就没有保障。同时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权利和义务,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任何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个人也必须在享受保障权利之前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三是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保险目前在国外形成了三种类型,即福利型、保险型和强制储蓄型。美国、英国等国家属于福利型,社会保障统统由国家包揽。中国等国家属于保险型,以个人缴费为基础,政府适当补贴,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新加坡等国家属于强制储蓄型。 (二)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定型化、法制化、规范化。一是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其实质是合理划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责任,实现基金的部分积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资金储备。因此要根据财力情况,积极按照中央有关政策做实个人账户,完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应对老龄化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缴费激励机制。采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待遇和缴费挂钩的办法,鼓励从业人员多工作、多参保、多享受待遇,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增加基金收入。另一方面建立欠费惩罚机制。依法采取严厉措施,争取把所有用人单位纳入征费范围,防止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的流失,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建立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根据经济发展、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情况,结合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中央要求适时提高养老金水平。还要统筹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工作,使二者的养老金水平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进一步提高统筹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强化调剂功能。要建立科学的调剂方法,真正发挥调剂的杠杆作用。一方面要调整养老金的统筹水平、能力和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的省级统筹能力。现在失业保险是县级统筹,将来要达到省级统筹。二是明确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关系。虽然各市(州)、各县(市)属省级统筹,但地方责任仍然很重,要首先设法保证本地区的足额发放,经过努力实在没有来源,省里才考虑调剂。各级政府和社保部门一定要理顺关系,提高认识,把工作做到位。 (四)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责任主体是政府,保障水平是基本生活。因此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一是要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省里已承诺把全省新增财力的70%用于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各地也要根据财政增长状况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定和完善基金监管方面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监督、专家专门监督、百姓社会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三是要促进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社会化。要着力抓好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对社保对象真正做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做好新时期的社会保险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保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拓进取,求真实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努力完成今年社会保险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开创社会保险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