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世界水日会议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16届“世界水日”和第21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始终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更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着力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省初步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仅“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水利投入资金280亿元,建成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成功抗御了*1年、*2年淮北严重干旱,*3年、*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城乡水环境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在城市,新建了一大批集防洪保安、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于一体的现代水利工程,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安全系数,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在农村,以县乡河道整治、村庄河塘疏浚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重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区域发展还不平衡,还有很多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把群众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把群众需求放在优先领域,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加快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把防御水旱灾害放在首位。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防御水旱灾害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抗洪抢险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迅速转移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众,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抗旱工作中要优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努力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妥善处理防洪与避洪的关系,既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要依法禁止盲目围垦湖泊洼地,侵占行洪通道、调洪场所和蓄滞洪区无序开发的行为。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江河湖库淤积,恢复和扩大洪水行蓄通道和场所。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大力推进治淮、海堤达标、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南水北调、通榆河北延等供水工程建设,抓紧实施里下河等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防御水旱灾害法规体系,落实各类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妥善转移安置群众,依法补偿群众损失,把防御水旱灾害防汛抗旱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多库串连、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原则,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大力推进区域供水,加快区域供水向乡镇延伸,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保障供水安全。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今年省级以上安排投资13.6亿元,用于解决农村35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以县为单位抓紧组织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实施规划,优先安排水源地问题严重和已具备区域供水延伸条件地区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水质量和供水保证率,确保农民群众尽快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加强城乡水环境整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日趋突出,水土流失、饮用水源污染、河湖环境恶化等问题比较严重。要强化水资源保护,根据水功能区核定的纳污能力,相应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加强水质监测,严格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不断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组织编制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各项措施,严格控制影响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各类项目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保证饮水安全;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农业、工业、城市、服务业和生活节水的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加快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建设,把农村河道疏浚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拆坝建桥、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和发展水产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综合效益。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建设清水通道,维护河流健康,改善恢复生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生活、享有优良环境的需求。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必须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体污染等水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涉及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水利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在不断拓展,要求在不断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保障。要加强规划管理,不断健全水利规划体系,提高水利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河湖管理,健全河湖管理体制,建立涉水项目审查、审批责任制,严格审查、审批涉水项目。加强依法管理,坚决纠正和查处河湖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大打击非法采砂力度,保证水利工程抗灾能力的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决策科学有效。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要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水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努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