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保优先治理湖泊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保优先治理湖泊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环保优先治理湖泊发言

同志们:

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学习贯彻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三湖”治理、*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彻底治理*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特别是**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打好*水环境整治攻坚战。一会保华同志将作具体部署,这里我先讲点意见。

一、把彻底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九五”以来*治理是有成效的,但水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今年5月底*局部蓝藻提前暴发,导致了无锡市区供水危机,给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国内国际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蓝藻事件暴发后,总书记十分关心。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几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分别赶赴无锡*考察指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了*治理的目标任务、指导方针、重大政策和关键举措。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彻底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定信心,下更大的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用更严的措施,彻底治理*,让“*美,美就美在*水”的景象重回江南大地,让*流域人民永享*水利之益远离*水害之弊。

在*这样的东部沿海省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决实行环保优先。应当说,环保优先方针作为*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不仅在全国提得早、起步早,而且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沿江开发生态环保的成效更为明显。但落实环保优先在全省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在*地区,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执行得还不严,环保优先的方针落得还不实,污染治理速度还赶不上污染排放速度,湖水中的新增氮磷总量大大超过*承载容量,富营养化呈加剧之势。这次无锡供水危机不仅暴露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我省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还存在“盲点”和不足。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地区的发展,*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该地区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多年积累的环境危机已处于集中暴发的边缘。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在发展方针上作大的调整,彻底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疏散产业布局,恢复生态平衡。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生态危机使我们痛切地再次感受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再次证明在*特别是苏南实行环保优先方针是完全必要和十分紧迫的。我们要把落实环保优先,彻底治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高度一致,而且在实际行动上要像抓富民优先那样抓环保优先,像保护长江那样保护*,将环保“十优先”落实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全面展开环保治污与环境危机抢速度的战斗。

苏南因*而兴,也因*而富。苏南地区要担当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环*地区是否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被颠覆。无锡出现供水危机给我们敲响警钟:苏南全面小康建设要补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这一课!在这个问题上苏南的各级党政领导者没有任何退路,惟有担负起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痛下决心,彻底治理*,以回报苏南人民的期待与信任。

根据温总理、曾副总理提出的整治*的目标任务和“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的指导方针,彻底治理*分为两个阶段性目标。先用3—5年时间,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达小康之前,实现*水质明显好转,确保*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然后,再经过8—10年的不懈奋斗,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基本完成彻底治理*的任务,恢复*地区山青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二、对人民负责,坚决防止蓝藻再次暴发造成供水危机

“切实防止大面积蓝藻再次暴发”,是中央领导交给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治藻,控制蓝藻暴发,确保今年内不再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确保沿湖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省有关部门和沿湖各级党委、政府要在省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全力落实好控制蓝藻复发、保证水质安全的应急措施。一是持续调水入湖。控制蓝藻,捞藻是标,防藻是本。要把“引江济太”作为控制蓝藻、引清释污的直接有效手段,将非汛期*控制水位提升并保持在3.5米左右,沿河地区分水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枯水年份引江水入*33亿立方以上,缩短*换水周期。二是加快引流换水。梅梁湖泵站要开足马力,加大流量,使西*从梁溪河每年出水超过10亿立方,实现梅梁湖夏冬两季各换水一遍。三是全力打捞蓝藻。沿湖各地要组织专业队伍持续捞藻,确保日产日清、减降基数。四是确保供水安全。坚持严防死守,确保水源地不受污染。取水口延伸改造的保护措施要早日完成,无锡引长江水作备用水源的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要加强科技攻关,采用自来水深度处理技术,坚决执行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水质实时监控,提高紧急处置不合格原水的能力,做到不达标不出水厂、有异味不进管网。省建设厅要迅速组织力量,对全省所有取水口和水源地,进行拉网检查和全面监测,有隐患的要及时清除,有险情的要及时上报,对污水侵袭要有保安全供水方案。五是完善应急预案。调水、引流、关闸、截污、限排、捞藻、防汛等要统筹考虑、周密安排,水利、环保、城建、经贸、农渔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靠前指导,人力物力财力要给予充分保证,蓝藻动态监测要充实力量增加密度,水源地水质预警体系要抓紧健全完善,对可能出现的水环境突发事件要作最坏的准备,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确保沿湖城市饮用水安全不出问题。

三、铁腕治污,科学治太

彻底治理*,治水是治标,治污是治本。我们要对*实行全面、系统、科学、严格的治理,科学规划、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一手抓减少入湖污染物总量,一手抓增强湖体自净能力。

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污染。铁腕治污,必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标准更严格。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是必定要付出代价的,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帐,哪怕gdp下降15%,也不过相当于苏锡常的增长放缓一年,为了免于给后人留下更大的损失,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一是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首先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批污染超标的各类项目,限批污染总量超标地区的项目,停批向*大量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禁止含磷洗涤用品在*地区销售和使用。其次要提高工程治污标准,*流域所有城镇都要限期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和老厂工艺改造都要达到脱氮除磷要求。再次要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开辟常年引江济太的经费来源,倒逼污染企业关停并转或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全面节制城乡居民向*排放生活污水。二是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第一,痛下决心抓调整。*区域的gdp增长不能再主要靠产业的总量扩张,而是主要靠产业的转换升级。要用低污染、少占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替代普通制造业,确保流域内增效、减员、减污互动并进。要通过提高环保门槛和排污收费,让流域内高耗能、高排放、高占地的工厂疏散出去,将占用土地和环境资源少的产业置换进来,用更多的环境空间和容量保证城市和人居。要大力发展清洁农业,用自然养殖取代*围网养殖,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第二,追根控源抓关停。严格执行新的*产业环保标准,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不达标的企业要立即停产,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淘汰。第三,严格执法抓查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敢于动真碰硬,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依法从重从快处罚,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要追究刑事责任,彻底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三是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污染治理和监控全覆盖,强化专业监管队伍建设,整合现有监测力量,推广科技监控手段,环保、水务、气象、渔政部门之间,要协同建立*水污染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对重点水域、重点河道段面、重点排污企业、重点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行全天候在线监控,监测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要坚持截污活水、生态修复并举,加快改善*水环境。一是严控排放总量。根据*环境容量,控制污染排放总量,科学确定入湖河道污染物排放限量,并相应确定沿河企业的排放减量,凡是超量排放的企业要一律停产,凡是超量排放的河道经过警告仍不达标的要予以关闸,真正做到“谁污染谁受害,谁治污谁得益”。二是实行污染隔离。禁止向*直接排放污水,*流域凡是没有入湖节制闸的河道都要抓紧建设防护河,对污水进行拦截、收集,确保污染物进入*之前就得到控制和治理。三是加快开河活流。鉴于望虞河、梁溪河的功能已调整为调水、防汛,要尽快新辟第二“*一长江”通道,已经列入国家规划的新孟河、新沟河、走马塘等水利工程,要争取提前开工建设,促进梅梁湖、贡湖水体加快流动。四是积极修复生态。在*一级保护区内加快退耕退渔退养、还湖还草还林还湿地,积极建设生态滨湖带。对*重点水域、重污染地带及入湖河道闸口,抓紧进行生态清淤。科学试种扩种水生植物,推广清水养殖,促进湖体自净。

四、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久治未安,值得深入思考。要完成好治太这一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第一,转变观念。现在看来,我们的许多工作思路滞后于生态环保的形势和要求,观念不转变,*难治理。开创*治理的新局面,必须以环保优先的理念引领*治理的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推动部门工作指导思想和服务重点的转变。在水利上,要把区域工作重点由重水量转到重水质,发挥好水利工程防汛供水和改善生态的双重功能,现在*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但防污防藻标准连一年一遇都达不到,水利建设重点不调整不行。在环保上,要从重微观达标转到重总量控制,不能只管单体排放达标,不管湖体总承受能力。在市政建设上,工作重点要从保障用水供给转向保障供水安全,不仅要让老百姓喝上自来水,还要让老百姓喝洁净水。在产业发展上,要由重货币化成本转向更重环境和资源代价,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我们的指导思想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了,各项工作才能以人为本,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创新机制。彻底治理*,必须要建立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一系列长效机制,把治污控源纳入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一是法律保障机制。年内要修订出台《*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确保*水环境整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行政管理机制。制定相关配套的行政管理规章,完善新上投资项目的环评、审批和排污、排水许可制度。三是科学规划机制。要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科学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并实施《*省*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对规划方案的完成情况要严格考核、定期公布。四是政策扶持机制。把环保投入作为政府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的重点,为综合整治、科学整治、工程整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五是市场投入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进一步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政策导向,增强企业减排治污的内生动力。六是科技支撑机制。组织*富营养化消除机理、蓝藻生长和暴发规律、水体自然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组成跨地区、跨部门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措施的科学论证,加大科学治太的工作力度。七是优化产业机制,制定环*地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发展目录,引导企业和投资“走出去”,扶持科技型服务型企业和节能环保型产业加速发展。八是干部考核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指标在全面小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将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九是领导协调机制。省已有省长挂帅的*治理委员会,苏锡常三市都要建立*水污染防治领导机构,切实负起*治理统筹领导协调的责任。十是公众监督机制。这次*水危机只持续了三天,但社会舆论震荡了一个多月,造成了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反映了我们公共信息不及时,政府主导社会舆论的声音弱。要尽快完善公共信息机制,扩大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切实增强党委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同时,正确发挥社会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广先进经验,揭露反面典型,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第三,明确责任。这次蓝藻暴发引发的无锡供水危机,既有天灾也有人祸。长期以来,*治理一直依赖国家,多头分治、职责不清,出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落实治太任务,要把领导责任明确起来。中央明确,“*治理的责任主要在地方”。我们要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全*统一部署,省以下一级管一级,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根据省委、省政府研究的意见,*区域治污控污由环保部门为主负责,*水域护水控藻以水利部门为主负责,城乡供水净水以城建部门为主负责,工农产业结构调整以经贸、农渔部门为主负责,规划和工程建设以发改委为主负责。各地都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环境安全、生态环保建设等责任。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各负其责,同心协力,服务大局,勇挑重担,同时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哪个地方、哪个方面出现重大环境事故,就要对哪里的领导实行问责制,失职的要丢官“下课”。

同志们,*治理功在当代,惠及千秋。这次会议是*治理新的起点,只要我们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治理的攻坚战,让*水活起来、清起来、美起来,让人民满意、让中央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