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长会议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总结经验,统一认识,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
进入新世纪,*农村水利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全省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长期以来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两工”政策被取消,*的农村水利建设在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全省水利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顺应形势要求,知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投入大幅减少、农村水利建设相对处于低谷的时期,我们将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发展的调研作为农村水利工作重点,组织市县水利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调研,完成了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的调研报告,客观分析现状,提出对策建议。*4年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狠抓规划制定,突出建设重点。在农村水利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依靠规划指导建设。先后制订了《*省县乡河道疏浚规划》、《*省村庄河塘疏浚整治规划》、《*省大型灌区改造规划》、《*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省丘陵山区水源工程规划》、《*省里下河腹部地区圩区治理规划》、《*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坚持按照规划组织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首轮县乡河道疏浚规划任务,村庄河塘开了好头,灌区节水改造效益明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实施。
三是落实政策精神,争取资金投入。全省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精神,坚持“多予少取”,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特别是省级财政近年来对农村水利的投入规模不断刷新。今年已达到6个亿。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中央项目,省级足额配套,在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0个亿。在中央、省级资金的带动引导下,地方财政投入也大幅增加。
四是规范建设管理,打造优质工程。在投入规模、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级都采取扎实措施,严格资金项目管理。省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资金分配上做到“透明”、使用管理上做到“规范”、社会监督上做到“公示”。在工程建设方面,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自身特点,参照基本建设程序,推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规范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当前,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农村水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的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全省各地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按照新要求,大胆创新,扎实工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对几项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始终把农村河道疏浚摆在突出位置,务必抓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已将农村河道疏浚列为农村新五件实事内容,明确了目标任务。这也是水利部门负责的唯一的新五件实事。最近,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和张连珍副书记、黄莉新副省长都对这项工作又作出了重要批示,特别是省委张连珍副书记、省政府黄莉新副省长亲自参加这次全省农村河道疏浚现场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农水阵线工作人员要全力以赴。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面广量大,且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长效管理,保证效益的全面发挥。
二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水利部在解决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后,提出要在全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省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有关工作,进行了现状调查,通过了水利部的复核。按照国家的标准,我省现有不安全饮水人口的数字还是很大的。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明确了“十一五”治理目标,省里也在认真研究。各地要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清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扎实做好农村水系规划。当前,全省水系规划工作已启动,农村水系规划是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在县乡河道疏浚规划、村庄河塘疏浚整治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农村水系规划。要及早谋划,拓展思路,有条件的地方全面开展乡镇水系规划,其他地方要搞好试点。
四要锐意创新,加快完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投入力度,在多渠道增加投入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农村水利投入总量仍达不到税费改革前的规模,更不能满足建设需求。要进一步认识农村水利的公益性,加强宣传,做好汇报、沟通、协调,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地方特色的工程要做好。要在引导群众一事一议兴办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开发水土资源上再下功夫,加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受益农民合理负担、积极鼓励社会投资经营、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多元化的农村水利投入新机制。
二、突出重点,抓好水利立法;统筹兼顾,做好政策研究
*6年我省的水利法制工作,坚持依法治水,加快水利法制化进程,不断完善水法规体系,强化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水利立法取得可喜成绩,水法规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建立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树立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文明执法理念;全省各地广泛深入水法制宣传,认真编制“五五”普法规划;水利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7年全省的水利法制建设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突出重点,抓好水利立法工作。一是省厅要积极配合省人大农委、法制委和省政府法制办,做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的调研、协调和审议,并颁布实施;要适应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做好《*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要着手《*省取水许可管理实施办法》、《*省水文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二是各地要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的原则,从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饮用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等,加快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力度。三是要不断完善水利立法机制和立法程序,严格遵循立法权限和程序,广泛听取有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切实做好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水利立法的质量,不断提高水利立法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第二,统筹规划,做好政策研究工作。水利政策研究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水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抓住薄弱环节,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破解难点,回答热点。各地要明确各阶段的政策研究工作任务,安排好工作进度,分步实施,深入推进,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撑。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对农村水利改革的研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创建节水型社会,加强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逐步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围绕加大对水利投入,继续开展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的研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各地要通过重大课题深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第三,开拓创新,做好法制宣传工作。*7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之年,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普法办的统一部署,尽早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具体安排,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推进水利系统普法工作。在普法过程中,要坚持“共用普学、专用精学、急用先学”的原则,优化内容,确保质量。各地要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宣传主题,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努力把宣传日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第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开展工作;要以深入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把各项水行政管理职能纳入法治轨道;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水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健全长效的后续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监督检查效果,切实改??开,提高水利工作的透明度,畅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三、充分认识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一年来,全省水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共查处水事案件2642起,通过对一大批重大案件的查处,有力维护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和形象。二是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成效显著。沿江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非法采砂得到了有效控制,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得到了水利部和长江委的充分肯定。三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围绕执法能力建设,全省连续开展了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省水政监察总队十周年纪念、文明执法暨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水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活动,水政监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综合执法改革初见成效。坚持一支队伍对外,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城市水务等新的执法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基本将水行政执法活动覆盖所有水事活动。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水行政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全社会的水法规意识还不强。不单单是老百姓,也包括一些地方行政领导,甚至出现一些行政干预和政府违规违法现象,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抗法现象突出,缺乏有力且有效的处置手段。二是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执法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队伍的性质、运行方式、人员编制没理顺,装备和经费等不能满足水行政执法工作需要。三是执法能力不强,存在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不会执法现象。四是水利系统内部运行不规范,管理与执法有时会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不重视不行,不抓紧不行,不下大力气抓也不行,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关键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关键在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一是要克服重硬轻软的观念,努力使水利工作向硬件软件一起抓,软件建设适度超前的方向转变;二是努力克服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的观念,努力使水利工作向既重行政手段更重法律手段,最终实现依法治水的方向转变;三是要克服重立法轻执法的观念,努力使水利工作向立法和执法并举的方向转变。为此,要努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采取扎实措施,全力推动水行政执法工作。执法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认真抓。要主动检查执法工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对执法中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帮助化解矛盾,分担压力,当好后盾。处理重大水事案件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严格把关,出现错案要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执法机构建设。要将水政监察队伍的建设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理顺内外关系。目前全省水政监察队伍性质不一,运行方式不一,各地要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机遇,按照“队伍专门化、人员专职化”的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好队伍性质、运行方式和人员编制问题;要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参与行政审批会签的制度,特别是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取排水等,使立法、执法、管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要着力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实行综合执法是我国行政执法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两个相对分开”、“权责一致”、“精简、统一、效能”综合执法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水利部在总结上海、山东等地经验的基础上,今年8月出台了全国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意见,提出了“统一行政处罚、统一行政征收、统一行政许可”的综合执法改革思路。各地要按照这个思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加快推进。
第四,切实加强执法保障建设。加强管理必须要增加投入,要执法必须有装备。要想方设法为执法队伍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认真解决好执法队伍的工作经费问题。目前各地水政监察队伍的工作经费一般从水费、水资源费和征收的其它经费中安排,但渠道不稳、不畅,保障性不够。执法所需的巡查、办案等经费应当在各级财政安排的水利事业费中解决。执法队伍的装备和解决水事纠纷的经费除财政安排外,与基建相关的可视其情况争取列入基建投资项目。南京市水利局通过努力已将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执法巡查、办案三项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水政监察工作经费有了主渠道就有了可靠保障,值得我们大家借鉴。
第五,要认真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冬春季节极易发生非法圈圩、违章围网、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执法巡查工作。要特别重视对长江、骆马湖、洪泽湖、太湖等重点地区的巡查,防止出现新的违章圈圩和设障。最近,沂沭泗地区河湖非法采砂问题举报不断,情况较为严重,各有关地区一定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沿江各市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非法采砂的防控措施,始终保持对非法采砂的严打高压态势,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禁采成果。
四、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我省农村水利工作之所以能够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加大投入、群众广泛参与外,另外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农水科研工作。厅党组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了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农村水利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工作。几年来,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看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重视农村水利重大技术研究。技术研究要针对发展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仅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还要抓好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好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今后几年,在继续深化传统灌溉试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要在农业节水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探索不同作物高效灌溉制度,同时,要着手进行农村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要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资金,整合资源,联合攻关,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试验所站的作用,争取尽快拿出一批有份量的成果。
二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供水事业,提升水利社会服务能力。乡镇供水作为农村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不仅是水利行业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能提升水利部门的地位和形象。要抓住当前农村安全饮水这一契机,调整好水源,尽快延伸管网到村到户。市县水利部门要主动关心,乡镇水利站要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组建乡镇供水企业,规范运作,服务社会,稳定队伍,自我发展。对省级已经参股的一些供水企业,市、县水利部门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加强管理,确保效益。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现在的灌区改造、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安全饮水等项目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这既是我省农水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央项目管理的要求。农发中心对这些项目进行技术审查、实地指导,是厅党组交给他们的任务。农发中心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田头,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各市、县水利部门的项目业主单位也要积极配合,共同把这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