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思考

在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努力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这是党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党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部署水利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会议将对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全国水利系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在此,我谨代表水利部党组和汪恕诚部长向获得表彰的青年科技英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第一线的水利科技工作者们致以亲切的慰问。

会上索丽生副部长将对水利科技工作进行部署,高波同志还要做工作报告。下面,我就水利科技人才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水利科技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上个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这是我国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展史,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依据我国国情,按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要求而做出的战略举措。“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科教兴国,以人为本,关键在人才。*2年,党中央又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予以高度重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水利大业,科技为先,人才为本。近些年来,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有关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水利行业积极实践新的治水思路,拓展了水利工作的新领域,实现了水利工作的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效。在*3年淮河防洪斗争中,大胆探索科学防洪新理念,实现了淮河洪水的科学防控和有效的社会管理,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夺取了淮河防汛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针对黄河水资源短缺和下游河床不断淤高的严峻形势,通过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科学管理,不失时机地进行调水调沙,推动黄河综合治理与管理的有益创新;张掖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效显著,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功进行一系列调水、补水工作,为缓解城市用水严重困难、修复生态做出了新的贡献;推进水利信息化,带动了水利现代化,为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成功实践使水利工作拓展了新领域,开创了新局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受到国务院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是广大水利工作者科学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实践证明,人是不断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实践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完成新时期水利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从为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组织、人才和技术保证的需要出发,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环境,积极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急需的高层次水利科技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四大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水利发展的状况同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同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繁重;水利科技含量还不高,水利人才资源匮乏,人才总量不足,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人才结构和分布也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严重不足,县及县以下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据调查,专业技术人才80%集中在部、省、市,县及县以下只占20%,有70%的县无高级工程师,90%的乡镇无大学生。由此可见,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而且急需培养一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队伍,急需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学治水方针,切实加强水利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树立科学人才观,加强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邓小平同志说过:“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善于发现人才是首要环节,善于团结人才是一种本事,而善于用人则是一门艺术。水利科技战线一直是人才荟萃的地方,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抓好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在水利科技领域率先破除论资排辈,引入竞争机制,发挥人才的潜能和价值;要加紧培养更多的适应于水利科技需要的人才,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针对水利行业科技人才的现状和特点,我们特别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理解人才。水利科技人才以科研人才为主体,同时还包括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企业的经营人才。不同人才,工作性质不一,需求不同,禀性各异,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人才,善于同他们交流和沟通,积极创造一种理解人才的社会环境。二要尊重人才。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这四个“尊重”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才。我们要尊重人才的人格,尊重人才的个性,尊重人才的选择,尊重人才的需要,尊重人才的劳动,尊重人才的创造。使各类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有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三要关心人才。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带着感情来关心人才,营造出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包括充满希望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受人尊重的社会环境等。其次要正确对待人才的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关心人才的事业和利益。四要保护人才。保护人才包括领导保护、权威保护、组织保护、法律保护和社会保护等多种方式,要在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对人才权利的保护。五要用好人才。以人为本做好人才工作,最终应体现在用好人才上。我们要打破用人上的陈腐观念,建立并完善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1996年我部表彰了10名水利科技青年英才,并对这10名青年英才加强培养,重点支持,这些青年英才现在都已经成为水利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担重担,如水利部刘宁总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等。今年,我部再一次开展了青年科技英才的评选、表彰,出台了《水利青年科技英才评选奖励和管理办法》,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这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举措。在做好水利科技青年英才工作的同时,还要大力实施“水利科技人才5151工程”,即要有计划地培养选拔50名在国内外水利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英才,100名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水利专家,500名在各自技术领域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中青年水利科技骨干。要在水利科研单位大力推行职称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水利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激发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工作热情的新机制;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庞大、水平一流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

水利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水利职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传统。要充分意识到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坚决抑制学术浮躁、学术浮夸和学术腐败等不端行为,加强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潜心做学问,认真搞研究。同时,各级水利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关注基层科技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提高主动为水利科技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治水新思路,以科技进步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规律科学把握认识的一次飞跃,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治水新思路是对治水??实践的重要方略。治水新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水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治水新思路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各项工作中去。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我们必须以科技进步来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我对水利科技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科学行政,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决策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中就是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要求水利各项重大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利科技工作要为水利的科学决策服好务,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决策能力。一是要强化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意识;二是要从国情、水情实际出发,着眼全局,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注重实效性,坚持水利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治水新思路,切实加强科技能力建设,为水利行业的宏观决策、科学行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的科技含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实现水利信息化,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就是对发展理念、思路的创新,治水新思路的提出就是近些年来最大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即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包括科学基础理论以及实用技术的创新。要通过技术改造来升级旧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创造新技术,通过扩大国际合作、扩大行业间合作引进新技术。管理创新,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当前已经初步完成的水利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的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和水利部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等工作,就是一种管理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要通过岗位学习培训、国际交流、引进高素质人才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水利科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三种创新,就必然能带动整个水利行业科技进步,提升水利行业的科技含量。

(三)知难而进,为水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当前,水利面临的技术难题很多,而民主执政及政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的监督力度也越来越大。水利面临的热点问题很多,这是好事情,这说明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意识不断增强,水利行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当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出来了,怎么办?不能回避,要知难而进,加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关于水电站建设与环境问题争议很多,但是一直到汪恕诚部长发表关于大坝与生态的论述之前,更多的是环境部门、电力部门以及一些群众团体在主导舆论,水利部门的声音不大。当问题出来了,不能及时的去面对,去研究,去回答,就会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汪恕诚部长《论大坝与生态》的报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人与自然、大坝与生态的关系,从国情出发,从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全面、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处理好大坝与生态关系的新认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读了使人信服,行业内外反映强烈,起到了统一思想认识和科学决策的积极作用。当然,面对新问题去研究,敢于说真话,敢于立新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冒一定的风险,面临舆论的压力,但是,只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拿出一种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就一定能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

(四)谋划长远,以水利科技进步引领水利事业的发展。

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当前社会已逐步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科技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水利事业也不例外,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的重要思想,以水利科技进步引领水利事业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说,这就要求水利科技工作者要有长远的眼光,战略性的思维和对全局的把握,按照科学发展观,探求水利的发展方向,谋划水利的发展未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既要研究发展方向,还要研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做好技术储备。从小的方面说,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这次会议上展出的水利科技新成就以及我们要参观的都江堰工程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古老的工程,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充分体现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要通过科技的引领,带动整个水利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大转变。

同志们,宏大的水利科技队伍,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希望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新的治水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发奋图强,锐意创新,在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不断铸造我国水利科技事业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