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17号文件)和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落实*3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总结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下阶段水利信息化工作,促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我们组织召开这次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汪恕诚部长的书面讲话,强调了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重申了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信息化工作和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水利信息化工作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的治水新思路,加快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特别是作为水利信息化“龙头”工程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国家批准实施,促进了水利信息化的进展。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水利信息网络、通讯网络、基础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一是水利信息网建设取得成效。利用低速公网,初步建成了水利部连接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为水情、雨情信息的实时数据传输创造了条件。水利部机关与长委、黄委、海委、淮委、太湖局5个流域机构实现了宽带互联。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普遍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北京、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等省市已初步建成了从省(市)水利厅(局)至各地(市)水利局、直属单位,甚至到县的全省(市)宽带计算机广域网,具备了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等功能,初步实现了水利信息的网络传输与共享。一些省(市)还实现了电视会议和ip电话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借助于省政府系统网络平台实现了全省水利系统计算机联网,节省了租线费用。
二是水利通信网初具规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的防汛、工管、水文部门,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分别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数字微波干线通信网、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网、无线接入系统以及800兆集群移动通信网,实现了程控交换机联网。全国已建成话音通信站和水文数据卫星站*多座。在一些大江大河的重点蓄滞洪区初步建立了无线洪水警报通信网和信息反馈系统。建成了部机关到七个流域的卫星通信网。
三是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实施了《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建设。目前绝大多数省已建立了水文数据库,80%以上的水文数据整编成果已经入库。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水利建设移民基本信息库、全国防洪工程数据库正在积极建设。随着水文基础设施、水土保持监测、水资源实时监控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水利信息采集设施得到了改善,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
(二)专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该项工程自*5年提出总体设计以来,历经8年时间,不断修改,反复论证,今年6月份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终于得到国家批准。目前正在组织初步设计,年内可以完成。今年应急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通过了水利部的审查,正在编制招标文件,即将开展大规模建设。明年汛期,连接水利部与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算机骨干网可以投入试运行。在此之前,中央于*8年和*9年先后2次投资1.52亿元,开展了应急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已经建成21个水情分中心示范区和4个工情分中心试点。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前期建成的工程项目在防汛抗洪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前阶段工作中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对于推动全国水利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加强了水利行政资源建设。水利部已经完成了水利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项目,实施了政务内、外网物理隔离,建成了水利部网站和水利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部机关与在京主要直属单位的内网互联。流域机构、多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已初步实现了以网上公文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一些单位之间还实现了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的联机管理。水利部机关与流域机构之间、流域机构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联网办公也在积极推进。黄委、长江委、淮委、珠委、海委、太湖局的电子政务系统(一期)项目已通过水利部审批,并开展建设。
三是水资源实时监控试点建设。海委、太湖局、*、辽宁、黄委五个单位已经启动了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各单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建设步伐。海委水资源实时监控平台已基本建成,建立了海委连接北京、天津、潘家口的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海委水资源实时监控中心,并可通过网络实现对潘家口水库闸门的实时监控;*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完成了一期工程;辽宁省中部地区水资源实时监控项目,以太子河流域为试点,对水资源监测站点进行了改造,已完成了2个水文分中心,3个水库分中心,16个遥测站的改造;黄河的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总调度中心已经启用;太湖流域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总体方案已经确定,正在完善实施方案,细化设计。前期的试点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四是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得到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期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了审查,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将在年内全部启动,总投资为1.37亿元。拟建设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委、黄委2个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及100个监测分站。
五是水利网站建设。全国有100多个水利单位和机构在internet上建立了网站,其中有水利部直属单位21个,流域机构7个,省水利厅(局)20个。这些网站在增强水利宣传、增加政务透明、增进信息沟通、提高办公效率、促进水利发展、优质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已逐步成为水利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网站在今年2月份“政府上网工程”优秀政府网应用调查活动中荣获了十大“政府上网工程网站建设示范单位”称号。这是对水利部网站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水利网站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水利信息化的保障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正式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标准化是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有效地运用标准化,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就会加快;不重视标准化建设,则会出现资源浪费,信息共享就会困难重重。《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提出了水利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对于开展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目前部国科司、部信息办正在根据这一体系需求,抓紧组织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是加强了组织建设和人才培训。各级水利部门都非常重视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0年我部成立了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部信息中心,是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等工作。各级水利机构也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信息化领导和管理机构,为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1年11月份,部信息办在河海大学举办了全国水利系统计算机网络开发应用和网站建设培训班,提高了水利系统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技术应用水平,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很多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技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流域和区域的系统工程,加强行业管理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部信息办和水利信息中心在加强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编制完成并印发了《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该《规划》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了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阐明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与任务。七个流域的信息化规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信息化规划已初步完成。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及建设项目建议书已通过部审查。由水利部有关司局牵头编制的一些专项规划也已基本完成。这些规划为今后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描绘了蓝图、打下了基础。
二是正式出台了《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实施将大大改变水利信息化建设“重建轻管”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规范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些流域机构和省市结合各自具体情况,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化方面的规章制度。黄河水利委员会出台了《“数字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北京市水利局出台了《北京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加强了水利信息?水利信息化工作简报》,及时交流总结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成果,通报各单位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并于*2年4月组织召开了水利信息化规划与水利信息标准化研讨会,就水利系统有关单位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编制情况和水利信息化标准问题开展了广泛研讨与交流。*2年10月,部信息办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就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水利信息标准化、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利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邀请了国内外著名it公司为水利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
二、工作体会、存在问题和几个关系
(一)工作体会
总结近几年来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工作体会有以下5个方面:
1、领导重视是关键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前沿性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人、财、物的投入,而且涉及到人们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习惯的变革,甚至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业务的重组和工作的协调。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水利信息化的进程。只有各单位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视,才能形成上下一致、协调发展的局面,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水利信息化建设才能迅速发展。
2、规划和标准是基础
规划和标准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是项目建设的依据。没有统一的规划、或不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建设,必然会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混乱局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和资源共享。很多事例已经很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凡是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并按照统一标准实施的信息化项目,其成效就显著,否则,即使建设者的热情再高、投入的资金再多,也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很难形成规模和实现信息共享。
3、资金投入是前提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要有正常的资金投入渠道,既要有建设资金,又要有系统运行维护资金,以保障系统建设的有序发展和系统的正常运转。资金投入必须与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相匹配,投资规模要合理。一些单位在系统建设中采取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4、工作机制和队伍是保障
水利信息化是一件新生事物。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不能沿袭传统的思路和做法,要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明晰管理流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的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熟悉水利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5、重点突破是途径
水利信息化覆盖范围广、涉及工作面宽、专业技术性高、发展速度快,各有关项目的建设不可能齐头并进,需要分轻重缓急开展工作,实施重点突破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显著进展。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第一期工程、水利数据中心等《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确定的近期工程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项目,要重点组织实施,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有关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认识不够到位
一些单位、机构的领导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与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对水利信息化在水利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投入的力量不够,紧迫感不强。
2、资金投入较少
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正常的投资渠道。一是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少,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形成不了规模。二是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费落实难。这与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非常不协调,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3、基础设施薄弱
全国水利信息骨干网至今没有建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尽管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基本观测资料,初步建设了一些水文基础数据库,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的水利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还很不完善。空间数据、水资源调度、工程现状、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其它一些专业的数据库建设尚未全面启动。信息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过低,致使信息资源共享困难。
4、应用水平较低
应用的基础是水利业务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和业务信息的数字化,缺少对水利业务流程的统一分析和规范,导致各级水利业务部门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应用软件,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应用软件资源。
5、建设管理滞后
这一问题明显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对项目建设与成果的管理相对较弱,对同一类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有的单位目前还没有明确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有的责权不明。
(三)几个关系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1、水利信息化、电子政务与金水工程的关系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政务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就是政务工作信息化。从严格意义上讲,电子政务只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除了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还包括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等其它非政府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水利基本上是社会公益型事业,在实现水利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行为在起作用,水利信息化主要是为履行政府职能服务,因此本次颁布的《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实际上就是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
早在两年前水利信息化建设即以“金水工程”来命名,早在两年前就已在内部使用了,这是因为国务院大多数部委出台的信息化规划,都以“金”字开头命名,并已形成了序列。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于*1年4月召开的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定名为“金水工程”,这一称谓一直延用至今。中办[*3]17号文也采用了“金水工程”的提法,并将“金水工程”建设列入了国家电子政务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
所以,《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就是《“金水工程”规划》,也就是《水利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这三者在近期是统一的,是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性、框架性、指导性文件。
数字流域和数字水利,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替代流域信息化和水利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只能是流域信息化和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这一点从目前一些省和流域所做的规划中也能看出。
2、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应用。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错误认识。认为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投资看得见、摸得着、有形象,舍得投入,常常在设备选型和网络构建上下工夫,花大钱。缺少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造成耗费巨资建设的宽带网上没有数据“跑”、建成的网站也很少有人光顾。软件在水利业务系统建设上尤其重要,要加大投入比重,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努力开发出高水平的水利专业应用软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信息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水利信息化的各项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实现。
3、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水利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新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管理的革命。要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管理创新势在必行。管理创新就要按照水利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并通过信息化优化管理模式和明晰管理流程,促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水利信息化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技术,认为“技术是万能的,技术就是信息化”。要充分认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从“管理创新是信息化之本”的高度,以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水利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地向前推进。
三、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要业务系统启动建设;*3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已将全面加强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列入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十大主要目标之一。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水利工作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急用先建、务求实效”的原则。
(二)建设目标
近期:在今后的两到三年时间内,广泛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基本建成水利信息网、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和安全体系,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体制,统一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基本完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和水土保??决策支持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以及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部署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在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
中期:从*6到2010年,深入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全面推进重点业务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水利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部信息办,最近水利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明确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的通知》(办人教[*3]126号),强化了部信息办的职能。各单位都应明确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并赋予相应的职能,同时应强调对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与管理,要落实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相应部门,真正做到信息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建、有人运行维护,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区、各单位的情况不一样,这里对组织机构不做统一要求,希望各地努力探索适合各自情况的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机构设置方案。
为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利部今年重新调整了该工程项目建设的领导小组,组建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并下发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强化各自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抓紧开展有关工作。
2、理顺投资渠道
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施。中办发[*3]17号文已经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渠道,即:“中央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从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安排,中央电子政务系统建成之后的运行经费,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在预算中予以安排。地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对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要纳入基本建设资金之中。
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优劣和现代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水利发展大局。要充分重视水利工程中的信息化建设,将其纳入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合理安排资金,并计入工程概算。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今后要与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3、加大软件开发与推广力度
目前,各级水利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热情很高,但“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普遍,导致应用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造成资源、人力、财力浪费。各地区、各单位对这一问题的反映十分强烈。这就需要我们统筹规划,加强经验交流、成果筛选,加大软件集中开发与推广应用力度。部信息办应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专门研究这一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并使其逐步制度化。
4、培训建设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水利信息化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水利信息化工作只是一句空话或仅仅是低水准的信息化。虽然近几年我们建设了一支信息化队伍,培养了一批信息化人才,但离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千方百计从制度和体制上入手,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化队伍,保障信息化工作高水平地健康发展。要注重本单位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提高水利职工的信息化素质,使水利信息化工作渗透到水利工作的每个环节,实现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5、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是信息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信息安全”。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紧绷“安全”这根弦,不仅要注重系统、设备、网络的安全,更要注重信息的安全和涉密信息的保密。水利信息安全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安全策略、安全法规、安全标准,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满足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服务。要结合水利行业的具体情况,加强规划、设计和协调,改进技术手段,全面强化管理,不断充实、完善水利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
(四)近期应重点抓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1、实施好《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已经正式颁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性、框架性、指导性文件。今后,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都要以该规划为依据。各级、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各流域机构要在初步完成的流域信息化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流域的信息化规划,并正式报部审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务)厅(局)的信息化规划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审批后,要报部备案。把信息化规划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2、贯彻落实《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水利信息化工作具有系统性强、集成度高和技术更新周期短等特点,建设、管理、维护困难。长期以来,水利信息化工作重复建设、“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各级、各单位要抓紧贯彻落实。部信息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办法》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3、加快制订水利信息化标准。标准化是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水利信息化标准工作是整个水利信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一套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作为各地区、各单位编制与落实水利信息化规划,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是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迫切需要。部信息办、国科司和部水利信息中心联合编制的《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已经水利部批准执行。这个体系中有350多项与水利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其中70多项需要制定。各级、各单位要按照部信息办和国科司的统一部署,加快水利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4、抓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不仅是防汛抗旱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金水工程”先期实施的“龙头”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第一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总投资约7.7亿元,拟用3年时间完成。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编制第一期工程的整体初步设计报告,拟于年内完成整体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明年开始按照初步设计全面铺开建设。在初步设计审批之前,今年开展应急工程建设。应急工程的实施方案已通过了水利部审查,即将实施,重点建设连接水利部到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的计算机骨干网,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网络平台。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水利部下发的该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部项目办的统一部署,抓紧组建项目建设办公室;抓紧完成第一期工程整体初步设计和应急工程建设;按照统一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项目建设各项管理工作;并抓紧研究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问题,尽早提出和落实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发挥预期效益。
5、加快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国家已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加快水利电子政务的建设。一是要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好《金水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尽快上报审批。二是要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做好国家自然资源与基础空间信息库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作。三是结合水利政务内网建设,抓紧完成全国水利办公业务资源网一期建设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安全高效、项目齐全、内容丰富的资源网。四是《国家水利数据中心项目建议书》已经通过审查,要抓紧审批和组织实施。要以部机关和流域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统筹安排,组织开发一批通用、高效的行政业务应用软件,并做好推广工作。
6、继续做好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的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做好项目的建设与验收工作,积极推广试点成果。继续做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7、组织水利信息化有关培训工作。中组部、人事部和国务院信息办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组通字〔*3〕1号),要求对广大干部进行电子政务知识培训,各单位可结合新制订的《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有关标准进行培训,也可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
8、抓紧重点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工作,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抓紧通用应用软件的筛选和推广工作,下大力气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继续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简报》的编制工作,组织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的经验交流。
同志们,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水利工作肩负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的重大历史使命。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要求,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