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省管企业新跨越会议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深化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7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是在国内外形势出现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对于开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王仁元常务副省长明天上午将出席会议,并着重就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会上,斌昌同志还要就加强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希望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省国资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省管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生产经营呈现良好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面对国际经济下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煤电油运形势紧张等不利因素,各企业积极应对,调结构、提质量、降能耗、控成本,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利润总额172亿元,同比增长50.2%;上缴税金179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6月底,资产总额达到5210亿元,同比增长27.3%;所有者权益达到911亿元,同比增长32.3%。济钢、莱钢等钢铁企业,努力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供电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调整生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改进技术工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兖矿、枣矿等煤炭企业,抓住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生产,创新营销模式,盈利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重汽、潍柴等汽车及机械制造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完善营销网络体系,产品产销量创出历史新水平。其他大多数企业也都精心组织生产经营,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集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有力地保证了正常生产经营和基本项目建设,一批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了一批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和工艺装备水平提高。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措施,层层分解任务,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二)企业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展开,发展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
一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大。交通工业集团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商业集团、交通运输集团制定了公司制改造方案。鲁信集团积极推进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改制上市,华东数控成功上市,另有两个项目已上报首发申请材料。济钢股份、金岭矿业增发,山推股份、银座股份配股,山东国托、齐鲁证券增资扩股等工作顺利完成。商业集团通过竞拍成功成为ST万杰第一大股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正式启动海洋经济产业基金筹设工作。二是完善治理结构扎实推进。淄矿、临矿、浪潮集团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运作更加规范有效,淄矿、临矿董事会并建立了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省管企业监事会工作进一步加强。由企业身份专职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组成的淄矿、临矿、浪潮等监事会成立后,及时熟悉了解情况,着重提高履职能力,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展开。鲁信、兖矿、新矿、黄金、商业、枣矿等六个监事会,积极探索创新,加强过程监督,认真组织本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出资人监督作用进一步体现。潍柴、莱钢、山工集团等企业,借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办法,依法向权属企业派出了董事、监事。三是三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黄金集团全面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建立了“黄金伯乐”推荐人奖励制度、集团首席工程师和技术创新带头人制度,并按照市场化方向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枣矿集团创新人力资源能绩薪酬管理与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作为确定薪资水平、职务晋升的综合依据,有效调动了人才工作积极性。龙矿依法与全民合同制、聘任制、协议工全部签定了劳动合同,劳动用工更加规范。
(三)调整重组进程加快,经济布局结构得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
各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和省国资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和企业重组,优势资源集中和劣势企业退出步伐明显加快。山钢集团完成组建后,边建章立制边开展工作,编制了集团公司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内部资源优化整合。高速集团根据大交通产业的发展定位,对省地方铁路局、齐鲁建设集团、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省财产保险公司筹建工作有序进行,在完成股东确定、资本金落实、总经理选聘等必要程序和工作后,公司筹建申请已被中国保监会正式受理。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的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省管企业需分离改制的*个辅业单位中,146个单位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困难企业改制退出工作稳步实施,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解决,困难和负担进一步减轻。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除枣庄外基本完成任务,已分离71所中小学和11个公安机构,涉及在职及退休人员7950人。临矿、龙矿、新矿完成了职工医疗保险移交地方管理工作。皮革公司20户权属企业中,目前已完成18个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丝绸集团、医药集团、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等企业的改制退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有7户企业新进入政策性关闭破产法律程序,4户企业终结破产法律程序,我省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四)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得到重视,管理创新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纵深发展
各企业把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国资监管、强化企业管理的关键措施,在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理顺产权关系、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兖矿通过开展清理整合工作,已规范下属公司6个,注销公司10个,另有70个公司进入注销程序。黄金集团完成了26户企业的清理退出工作,并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全面推行受报人制度,集团公司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鲁信对现有投资和管理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清理退出了其中的10个项目。潍柴、华鲁等企业结合清理整合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二是产权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产权登记普查工作顺利完成,企业产权底数更加清晰,为加强产权管理、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清理规范职工持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5户省管企业涉及的155户下属企业中,已有31户完成清理规范工作,68户企业正在进行清理规范,12户企业准备在破产清算或集团公司改制时一并清理。全省统一的国有产权交易机构整合工作全面完成,产权转让进一步规范。省产权交易中心上半年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0笔,实现交易额1.94亿元,其中有1个项目溢价率超过*%。三是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有效落实。27户省管企业*7年度业绩考核工作全部结束,考核结果为A级的10户,B级的16户,C级的1户。27户企业与省国资委签订了*8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和三年任期考核责任书。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对权属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落实经营责任。新矿本着责任、风险、压力和贡献相一致的原则,修订完善权属单位业绩考核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四是管理创新有序推进。济钢、莱钢、淄矿等6户全面预算管理试点企业,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8年度预算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潍柴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黄金集团推行全面预算、财务支出联签制度,推行资金池结算,提高了精约化管理水平。兖矿、新矿、龙矿等企业通过网上银行、银企互联等手段,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有效节约了财务费用。五是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鲁信、兖矿、黄金集团等8户全面风险管理试点企业,按照《省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莱钢、枣矿等企业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建立了投资损失责任追究制度。鲁信、兖矿等企业建立健全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严防控制业务风险。高速集团以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业绩考核等为重点,强化监督约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建立对现金流、担保等财务状况的定期分析制度,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较好地防范了财务风险。重汽在重大项目合作、商务谈判中请律师提前介入,法律风险防控及时有效。
(五)企业党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作用有效发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加积极主动
各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重视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证。“七一”前夕,省管企业中有9个基层党组织、8名优秀共产党员和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委表彰。在全国“两会”期间、奥运会前夕,各企业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各企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参与各种救灾活动,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省管企业捐款捐物合计3.05亿元,其中“特殊党费”3689万元,“特殊团费”123万元。重汽、潍柴、山工集团等及时提供救灾机械设备,济钢、莱钢等企业加班加点完成了活动板房生产任务,高速、机场、山航、交运集团全力保障救灾设备、物资和人员运送,莱钢、济钢、高速、重汽、潍柴、山工集团等企业还派出员工赶赴地震灾区,实地参与救灾及重建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管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国资委,向省管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省管企业在经济运行、抓工作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经济运行方面,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工业产品成本加大,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部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突出,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个别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9.19%,超过全国同行业标准值(63.2%)近6个百分点,偿债能力较差;企业效益受政策性调整因素影响较大。在抓工作落实方面,有的企业对省国资委年初工作安排意见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贯彻措施,有些重点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有的企业对国资监管有关政策和制度执行不力,有些投资、担保、对外借款等事项没有按规定履行报批程序;有的企业工作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摆布不合理,成效不明显。这里我还想重点讲一讲财务管理问题。近几年,通过监事会监督检查、专项审计报告、财务总监工作报告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审核,省管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暴露。有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财务问题,但实际上反映的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有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债权较多,但参股比例低,不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而且多数被投资单位多年没有分红,投资回报率较低,有的甚至管理失控,投资损失较大。*7年底省管企业汇总应收账款总额达到173.66亿元,其中三年以上应收账款31.55亿元,占总额18.17%。有的企业涉及委托理财投资、商品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对外担保等各种风险业务较多,且管理极不规范,部分企业风险意识差,风险业务涉诉案件较多。*7年省管企业涉及诉讼案件348个,涉及诉讼案件金额达10.43亿元。多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失真问题。有的企业货币资金存有长期未达账项,存在公款私存,出借银行账户等现象,个别企业公款私存达2.48亿元;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有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在建工程转资不及时;有的企业内部往来对账不及时,存有较大差额;有的企业人为调整事项多,财务信息失真;有的企业执行会计政策不统一,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有的企业存在变相集资问题。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省管企业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历史任务,为省管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解决矛盾、突破难关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思想基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紧密结合省管企业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思路,推进省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推动省管企业由大变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选择,是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山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省管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省管企业实际,切实把省委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努力增强实现省管企业由大变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深刻认识推动省管企业由大变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举措。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文化建设的单元,没有大而强的企业作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省管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必须首先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才能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要深刻认识推动省管企业由大变强,是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大与强、快与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由大变强是现阶段省管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的形势下,加快强企建设,实现由大变强,是抓住发展机遇,攻克发展难关,赢得发展空间,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要求。
要深刻认识推动省管企业由大变强,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世界是平的”,“世界是新的”。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规律,省管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大而强、好而快,才能在经济一体化中始终取得领先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省管企业与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要求相比,目前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思想保守、固步自封,甚至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有的小富即满、小成即足,沾沾自喜于已取得的成绩,跟不上瞬息万变的时展步伐;有的甚至夜郎自大,遇事张扬,骄娇二气盛行,忘记了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有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等等。这些观念是实现省管企业由大变强新跨越的严重障碍,必须坚决摒弃。从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及效益指标对比情况看,在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排名最好的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分列全国第2位、第3位,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分列全国第5位、第7位、第5位,最差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列全国倒数第7位。这种现状表明省管企业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在许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省管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把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推动省管企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推动省管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二)把握优势条件,坚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企业领导人员能否把握大势、引领方向,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面对当前比较复杂的形势,大家尤其要增强全局意识,看大势、谋长远、把方向,充分看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坚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省管企业发展的大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潮正在兴起,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走势没有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尽管短期内对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影响,但长远看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一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将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为目标而灵活把握和实施。从省管企业发展基础和水平看,经过多年的竞争和发展,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对复杂局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和适应能力显著提高,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依然强劲。实现企业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全局、准确判断大势,自觉把省管企业的发展放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全局中来把握,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定搞好企业的信念,努力实现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做久的目标。
(三)正视问题和差距,明确由大变强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总结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规律,真正大而强、好而快的企业一般要具备三个主要标准:一是管理方式先进,二是产品核心技术领先,三是工艺装备一流。与这三个标准相对应,要求企业的决策要科学、运行要高效,人才要适应。对照这些“强”的标准和要求,省管企业差距较大,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一定行业竞争优势,但核心竞争力总体上不强,没有形成由科学的组织架构、制度设计、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构成的完整的核心竞争力体系。产业集中度低,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管理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优势不突出。从产权登记普查情况看,省管及各级权属企业达到2500多户,散、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不高。企业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外延式扩张为主,获利来源主要靠市场机遇、价格博弈,企业研发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科技投入偏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和产品开发较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较大,企业缺乏持续竞争优势。三是企业产量大但装备水平不高。有的企业不少产能已列入或将逐步列入淘汰落后范围。四是战略管理没有形成,普遍缺乏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7年省管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报告》,对省管企业*7年度的财务绩效,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并将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划分为优、良、中、低、差五种评价类型。财务绩效定量分析中评价类型为优的企业只有3户,评价类型为良好的也只有8户,其他企业处在中等及偏差的位置。总体看,省管企业经营盈利增长较快,但经营优劣差距较大,困难企业相对偏多。*7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1271户企业中,亏损企业547户,亏损面达43.04%,亏损额33.08亿元。这些情况说明,省管企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距离大而强、好而快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既要看到优势和有利条件,又要看到问题和差距,切实增强紧迫感,着力推进强企建设。
(四)推进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完善并落实好推动企业由大变强的思路措施。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坚持并不断完善构建“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和国资监管体系的思路,着力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以体制、机制、管理创新为重点,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努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管理创新,为企业由大变强奠定体制基础,增添发展活力。要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为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在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更加自觉主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铺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立足现有基础,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扩张上;从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现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上;从主要依靠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加强管理上;从主要追求速度和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在省管企业中广泛开展“对标”活动,通过对照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标准,深入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要以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综合评价和责任追究体系为重点,切实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努力在增强监管工作实效上取得新成效。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省管企业由大变强。强化机遇意识,充分看到顺境是机遇,困难中也有机遇,关键是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努力推动省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强化创新意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善于在创新中谋划正确思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的手段培植新的优势。强化市场意识,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善于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各企业要居安思危,自我加压,积极进取,奋力争先,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
三、下半年要全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年初我们对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抓好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企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贯彻落实。姜大明省长在省委工作会议上,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增效益、促民生、保稳定”的总体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握形势变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省管企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机遇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力争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一要把握好投资的力度。目前资产负债率过高是部分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各企业一定要把投资规模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二要保证现金流安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要加强银企沟通,积极营造企业良好融资环境。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降低“两金”占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态势和行业景气程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确保企业健康、稳健、持续发展。
(二)抓紧制定完善三年规划。*8年至2010年,是省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实行任期考核的首个任期。筹划安排好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意义重大。这次会议,下发了《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对今后三年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初步提出了目标任务、原则要求、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希望大家认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使三年规划目标符合企业实际。同时,各企业也要按照省管企业总体规划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
(三)全力推进任期考核重点工作的落实。在确定这次省管企业任期考核任务时,我们把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三项制度改革、集团公司管控、人才队伍建设和自主创新等七项工作纳入了考核范围。这七项工作也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工作,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确保按时、全面完成任务。突出抓好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认真学习借鉴国内不同行业企业的经验,完善集团发展战略,准确把握集团定位,积极探索符合本企业特点的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全面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强组织领导、舆论引导,强化工作措施,力争在这一企业改革老大难问题上取得突破。把自主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列入重要议程,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力争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
(四)切实抓好企业内部清理和产业整合工作。从产权普查情况看,省管企业产权管理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成立企业或变动企业产权,多数企业管理级次过多,交叉持股现象普遍,导致出资人管理不到位,无法有效行使股东权利;有的存在投资方向不合理、行业分布过宽、业务范围过广、与主业关联度低等问题,导致内部产权板块不清、主业不突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要以产权登记普查为契机,理顺内部产权关系,围绕主业板块建设,做好内部整合。建立健全产权、投资管理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整顿,属于主业的要做大做强,对非主业的非正常经营企业,该关闭的要关闭,属于辅业的要纳入辅业范围实施主辅分离。要继续加强产权登记工作,对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要抓紧办理,做到应登尽登。今后,省管企业发生的不符合产权登记的行为,委里将按季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补办、撤销等相关手段,纠正此类行为,坚决杜绝违反规定程序变动产权的行为发生。要切实加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尽快研究确定最低持股比例,对可能导致国有持股比例下降、丧失国有控股权的并购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反并购预案。要坚决防止采取不规范手段稀释国有股权比例的行为。发生此类问题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认真清理规范管理层和职工入股主业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已征求了各地关于清理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入股主业的意见,即将下发正式文件。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企业管理层持股、投资行为,严格限制职工持股企业范围,限期清理企业主业中的职工入股问题,防止通过不当行为向职工持股、投资的企业转移国有企业利益。已经制定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的企业,要继续抓好组织实施。一是对入股主业时国有资产未进行资产评估的,要按原价退回。二是对以往来账款等形式挂账,按股权分红派息的行为,要立即停止。三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在权属企业、关联企业入股的,要作出选择:或者退出持有的股份,或者离开管理岗位。以上三条措施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落实。对合法合规的入股行为,由集团采取回购等合法方式尽快加以解决。对表面退股实际转为有利益关系的人代持的现象,要一律严肃处理。
(六)切实加强预算、投资等重大事项管理。*9年全面预算管理要在省管企业全面推开,各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取得实效。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已经省政府同意,各企业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编制预算报告、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要切实加强财务风险防控,规范企业财务部门机构设置,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力,逐步实现财务、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投资管理权限,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高风险领域投资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损失。结合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信息化整体规划,认真梳理和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抓好标准化体系建设,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对各层级企业财务、资产、人员等的实时动态监控。
(七)积极推进企业党建和人才工作创新。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积极探索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的有效途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探索建立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推进企业领导人员交流,形成人才的正常流动和合理配置。研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市场认可、出资人认可、职工群众认可相统一的企业领导班子、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立足于推进企业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着重在舆论引导、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七个不准”的规定。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对国资监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省管企业联合办案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省委对支援北川恢复重建工作高度重视,在省委工作会议期间专门进行部署。各企业要按照省里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履行好应负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做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做到思想上真正重视,行动上真正负责,对重信重访等问题要亲自研究解决,确保不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和进京到省滋事丢丑事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维护全国、全省稳定和谐的大局。同时要按照上级要求,抓好“新闻采访线”工程,做好有关新闻宣传工作。
同志们,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难而上的锐气、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省管企业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