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部局长发言稿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部局长发言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深入细致工作,奠定改革坚实基础

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委结合黄河实际,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组织委属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实施意见》精神,把握实质,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办公室,由专门的办事机构和人员开展工作;四是注重调查研究,及时研究改革中的问题并提出意见,推动了改革进展。

其次,重点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定岗定员、经费测算等基础工作。第一,对所属75个县(区)河务局和分泄洪闸管理单位进行了分类定性。第二,进行了水管单位定岗定员测算工作。经水利部核定,黄委64个水管单位管理人员数为6151人。第三,完成了维修养护经费测算。每年需维修养护经费46277万元,基本支出24741万元。第四,完成《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后上报水利部。

第三,实行管养内部分离,进行改革新机制运行的探索。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20*年底,黄委各水管单位结合机构改革,组建了工程维修养护队伍,实现了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机构、人员的分离,并积极推动工程维修养护的内部合同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进行工程维修养护内部招投标管理的探索研究。20*年3月原阳河务局、孟州河务局和阳谷河务局成功举行了堤防工程和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招标,迈出了维修养护市场化探索的第一步。

二、强力推进管养分离,实现体制历史性变革

1、实施试点改革,实行管养彻底分离

黄委党组对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于20*年春节前后先后召开三次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工作,确定了“先试点、再推开”的工作方针。20*年3月至6月,黄委25个试点单位正式实施了管养分离改革。

首先,选择原阳、济阳河务局作为改革试点中的试点,反复研究确定了两个单位的改革实施方案,黄委直接批复两个县局的方案,改革时组成观察组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在黄委、省局的领导和新乡、济南河务局精心组织下,3月2日至3月18日,原阳、济阳河务局顺利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委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改革经验,认真研究、探索其余试点单位实施改革的方式方法,对其余23个试点改革工作的试点单位机构及人员分离、维修养护企业组建、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委属各有关单位结合试点单位实际情况细化了改革方案,建管、人劳、财务等有关部门精心安排,周密组织,规范操作,黄委和河南、山东两省局还分别成立了改革巡视组进行巡回监督指导。截至20*年6月13日,委属试点单位圆满完成了定编定岗、人员分流工作,实现了管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其它企业的人员、机构和财产的彻底分离,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整个改革过程达到了思想不散、工作不断和秩序不乱的目标要求。

改革后部分职工分流到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体制与机制的建立。因此,黄委积极落实水管企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解决维修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黄委水管企业6314名在职职工、1146名离退休人员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纳入所在省省级基本养老保险。

2、多措并举,确保管养分离顺利实施

(1)、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由于本次改革是黄河自明清以来在管理体制上力度最大、最具实质性的改革,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涉及人员身份的变化、财产的分割、隶属关系的调整等多方面复杂问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现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黄委党组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了“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改革工作方针。通过重点解剖麻雀,依照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改革,保证了管理体制的平稳过渡。

(2)、强化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协作

水管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黄委改革过程中,李国英主任多次主持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黄委和所属单位均成立了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管、财务、人劳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办公室,实行部门分工负责与沟通协作机制,由专门的办事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3)、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指导改革

注重调研,了解实际,及时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推动改革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我委在改革过程中多次进行典型调研,及时协调解决定员编制、经费核定、分流人员安置与社会保障等问题。先后印发了《基层单位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大纲》、《黄委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和《黄委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改革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改革实施各阶段多次派出巡视组进行巡回检查,确保了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

(4)、规范工作程序,实施“阳光”作业

在改革中,各(省)市河务局及时制定了各类岗位的竞争上岗实施办法,明确各岗位职责和申报条件,严格资格审查,规范工作程序。实行封闭命题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岗位人员。整个竞争上岗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岗原则,提高改革中各个环节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5)、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改革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及时搞好引导服务。为确保合理、有序竞争,及时做好协调工作,确保了职工队伍和群众情绪的稳定。同时,积极落实水管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尽力解决维修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积极构筑新的运行机制,规范管养双方行为

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迫切需要尽快建立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运行机制,制订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制度,使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按照新的运行机制规范运行,确保改革的持续深入开展。

在试点改革实施的同时,我委积极开展了新体制下运行机制的研究,打破了黄河工程管理长期以来的运行模式,按照水管体制改革后管理方与维修养护方合同管理关系,对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与管理办法进行了梳理,在全国水利系统率先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先后颁布了15个规范性文件,对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规范,初步形成了新的运行机制框架。

20*年7月,先后组织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对试点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单位的350多人进行了新的运行机制培训。目前,我委试点单位的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正按照新的运行机制规范运作,已经正式步入了新机制运行轨道。

四、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1、理顺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充满活力

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实现了管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其它企业的人员、机构和财产的彻底分离,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管理科学、运作规范为目标建立的新的运行机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畅通了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

水管体制改革后,过去长期制约黄河工程管理发展的经费问题得到解决。改革后,黄委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直管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20*年,黄委25个试点单位的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2.82亿元已经得到落实。

3、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工程面貌明显改善

管理体制理顺了,新的运行机制建立了,维修养护经费得到了落实,去年,各试点单位根据黄委党组提出的把防洪工程建成“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工程绿化、美化活动,一大批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防洪工程展现在黄河两岸。平坦的柏油堤顶,整齐划一的行道林,规整平顺的植草堤坡,带状的防浪林等等,使黄河工程面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五、坚持不懈努力,继续深入改革

1、全面完成管养分离,理顺管理体制

在试点改革通过验收后,今年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依据试点改革经验,按照确定的改革后的体制架构,完善其余水管单位改革方案,确定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和其他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工作。

2、精益求精,完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积极推进工程管理在新体制下科学、规范运行,按照已经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严格维修养护程序管理、计划编制、质量管理、项目验收、技术资料管理等环节工作。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地发展、补充、完善,建立适应新体制运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时反映与解决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黄河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3、推进维修养护专业化,提高维修养护技术水平

由于维修养护项目繁杂,小而全的维修养护企业无法实行专业化分工,需要重复购置大量养护机具,工作效率低下,养护成本较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利于维修养护企业资源充分利用和效益的发挥,下一步我们考虑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设备成立堤防隐患探测、根石探测、根石加固、堤顶柏油路面维护等专业维修养护队伍,提高工作效益和维修养护水平,提高维修养护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