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长会议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长会议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水利长会议发言

“*”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始终把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经过五年的重点推进,连续攻坚,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全省所有州市县和水管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全部出台;8个州(市)、97个县(市、区)和381个水管单位通过省级验收,分别占州(市)、县(市、区)和水管单位总数的50%、75%和85%,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20*年基本完成国有水管单位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的目标。总结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任务重。建国以来,我省共建成大中小型5324座,积累了100多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水利工程长期作为“福利设施”使用,管理无责任,维护无资金,导致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衰减,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许多水管单位收不抵支,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很难承担起管好用好庞大水利资产的历史责任,迫切需要全面开展水管体制改革。根据《*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范围,这次纳入全省水管体制改革范围的就有1028件水利工程的451个水管单位。同时,我省是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各级财政十分有限,在改革中落实水管单位管理经费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启动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省各地就在理顺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把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省水利厅20*年召开全省州市水利(水务)局长座谈会,部署安排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后,经省政府同意于20*年10月印发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而正式拉开了全省水管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战的序幕。

三是效果好。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省的水管体制改革的成效已得到充分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增强了水管单位的活力。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建立责任效益优先的分配机制,水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如我省水务改革第一县的蒙自县,在改革中对3个管理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将领导职数由62人减至22人,并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开展多种经营,使3个管理处的总收入由改革前的250万元增加到20*年的510多万元,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其次是促进了水价改革的到位。全省451个水管单位已有180个单位开展了水价改革,108个水管单位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实行新水价,其中8个单位的水价达到核定成本、100个单位平均达到核定成本的5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管单位经营困难的局面。第三是节省了地方财政的支出。我省纳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范围的451个水管单位,根据国家标准测算需从业人员8924人。我省实际定编7623人,每年减少财政开支3000万元以上。全省落实人员经费4610万元。第四是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去年我省发生的严重干旱灾害中,由于强化管理,服务到位,调度科学,在短短数月内,全省水利工程就为全省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近45亿立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

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得益于水利部的指导帮助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回顾近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及时摸清家底。20*年1月开始,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就结合*实际,对国有水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测算,摸清了全省水管单位管理所需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等家底情况。二是科学编制方案。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我省就立即组织编制省级的实施方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30多次的反复修改,4次厅长办公会议的讨论斟酌,在水利部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年10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各地执行。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在编制方案时突破现行“一个工程一个管理单位”或“一些工程没有管理单位”的体制,以县乃至以州市组建工程管理局,整合现有的水管单位,全省将原有的829个水管单位整合为现在的451个,既解决了水管单位多的问题,又解决了水管单位无的问题。三是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简报等手段,积极主动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和宣传,争取他们对水管体制改革的支持,并向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水管单位的职工宣传,讲清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具体措施,使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同时,一些地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职工和有关部门领导到外地学习参观,邀请专家到本地讲学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及全社会的理解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搞好水管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狠抓“四个环节”。我们深知,水管体制改革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难事,必须要下大决心去做、花大力气来改。为此,我省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狠抓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财政厅厅长、水利厅厅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财政、人事、社会保障、水利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政府研究室),负责协调解决水管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省水利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和落实水管体制改革的具体工作。20*年省编办批准将我厅的水利经济管理办公室更名为*省水利工程管理局,20*年省人事厅又批准*省水利工程管理局依照公务员管理。同时,全省所有州市和有改革任务的县(市、区)政府都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水利部门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二是狠抓配套政策。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并批准出台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特别是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结合*实际有许多创新和突破。在划分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上,把我省一些“既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农业灌溉任务,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收益较少的水管单位,各地可视情况确定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在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上,虽然*省目前没有省管水利工程,但为保障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明确“省、地(州、市)、县(市、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的来源为同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和同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岁修经费。各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事业单位管护资金的来源,按‘收支两条线’原则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加强管理”。我省已于20*年开始从省级水利建设基金中划出30%(1800—2000万元)建立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中型及其以上水利工程、无中型水利工程的贫困县小㈠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岁修补助,并要求州(市)县(市、区)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已到位1828万元)。三是狠抓督促指导。从20*年起,我省共召开6次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现场、座谈)会议,每次会议都是由厅长作主题讲话,使水管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了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同时,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督导组,定期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四是狠抓考核奖惩。从20*年开始,把水管体制改革目标任务作为全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各州市水利(水务)局签订责任书,进行定量考核评分。对水管体制改革进展快、效果好的州市,在水利投资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对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慢、效果差的州市,在水利投资和项目上予以扣减,做到以投资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投资。

三、坚持“五个结合”。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广大水管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过程中,我省始终做到积极推进、稳步前进。一是坚持试点先行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本着“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确定了144个水管单位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试点工作,其中:省级试点单位3个,州市试点单位34个,县(市、区)级试点单位107个。省级在20*年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昭通市渔洞水库工程管理局、楚雄州元谋县、文山州邱北县红旗水库管理处,作为省级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对这3个试点单位,省厅组织力量和所在的州(市)、县水利部门一起,多次深入到试点单位参加改革的全过程,与他们共同学习文件、研究政策、测算经费、编制方案、寻求对策。二是坚持水管体制改革与水价、水利投融资改革相结合。我省水利改革的任务相当繁重,但当前最紧迫、最关键的是水管体制、水价和水利投融资“三项改革”。省政府在20*年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水利投融资改革这个核心,突破水价改革这一难点,搞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这件大事。厅党组明确近期水利改革就是要咬定“三项改革”不动摇,狠抓“三项改革”不放松,并在实际工作使“三项改革”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水管体制改革中把水价改革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并对小型水利工程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和农民经济组织等形式进行管理。三是坚持争取外部支持与深化内部改革相结合。我省在改革过程中既防止一些水管单位“改革就是增加财政补助”的倾向,也反对一些政府部门“改革就是减轻财政负担”的思想,做到内外结合,多措并举。对外方面,积极争取发改、财政、人事、编办、税务、社保等部门在定编、定岗和落实经费、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内方面,积极开展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以绩效挂钩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单位和系统内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并彻底打破原来以职务为主的工资制,把职工工资划分为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两大类,岗位工资根据岗位的责任大小和任务的轻重来确定,效益工资则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收益多少来确定,体现了责任效益优先的按劳分配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建立健全了以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落实公益性包括准公益性中的公益性部份的各项费用时,针对地方各级财政十分困难的客观实际,我省采取了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压缩财务支出和财政补助一点、水价提高一点、多种经营增收一点等办法,既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又尽量减财政轻负担。四是坚持动真格与动真情相结合。动真格表现在该撤并的管理机构下决心撤,该分流的人员下决心分。但在实际操作时,各地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如临沧市的双江县参照“村改委”中安置村干部的做法,筹资10.47万元对14名长期临时工进行一次性安置。文山州的邱北县对工龄满25年、年龄50岁以上的职工,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安排提前退休;对于落聘人员,积极为其拓宽就业领域,进行妥善安置和分流。五是坚持改革过时水管体制与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相结合。在抓好已建工程水管体制改革的同时,做到对新建的大中型水利项目,凡是没有管理方案的,不能立项;凡是管理方案不落实的,不予验收。

我省水管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用水利部的要求来衡量,与其他兄弟省市区相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省市区的先进经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