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厅长道路运输管理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官,国家明确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已列入优先发展战略,交通部在*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讲要加快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做好“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省委、省政府也讲“*”期间要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研究落实国家、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推动交通运输业由传统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大局,关系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落实,关系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身体力行。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大的范畴,我在这里从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着重围绕把道路运输打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工作思路和重点,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要求和我省道路运输市场化进程。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年9月党的*大报告中,*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届五中全会,在“*”计划纲要中又一次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在国家“*”规划中,又专章论述了服务业的发展。今年3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文件,明确讲了:“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及“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上海、天津、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和主要港口。加强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和集疏运的衔接配套,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枢纽城市强化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在传统商业、服务业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是在高科技技术、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管理支撑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型服务业态。其内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交通运输作为传统服务业,必须运用现代经营方式,依托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的机动性、便捷性,降低运输成本,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运输服务,促进整体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交通运输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交通由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以生产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向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发展转变,促进运输服务领域的拓展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客运快捷化、货运物流化、行业管理智能化。
(二)我省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道路运输市场的发育、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步,其市场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向个体、集体开放道路运输市场(*-*年)。*年,国家经贸委和交通部联合发表声明,实行“有路大家行车”、“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开放政策;*年,个体、集体拥有的营运货车数量超过了国有运输企业的拥有量,改变了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占据主导的运输格局。
第二个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放权企业,国有运输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个时期:全面市场化(*年至今)。*年,我国正式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两个转变。*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全面建设过程中,道路运输市场全面实现市场化。*年,我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道路运输业全面开放,道路运输法规体系进步建成并更加完善,基本形成了道路运输市场体系。
在这三个历程中,我省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九五”期间的规模增长和“*”期间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年以来,不断开展结构调整、运输信息化建设和规范运输市场,我省道路运输生产一直保持高速、持续增长,运输信息化建设和运输市场整治取得突破,行业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和运输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提高,为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至*年底,全省客货营运汽车已超过100万辆,约占全国的11.5%,其中高级客车达2万辆,占全国的13.6%,位居全国第一;货运车辆逐步向重型化、特种专用化、普通厢式化发展,车辆结构趋向合理。公路运输客货运站场共807个,其中:一级客运站31个、二级客运站81个,一级货运站21个、二级货运站32个;共有4.5万多家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占全国的12.6%,已基本形成了辐射全省、遍及城乡、门类齐全、分工合理的维修市场体系,充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确保了春运、黄金周和煤炭等重点时期、重点物资运输任务的完成。广东历年春运旅客运输量居全国之最,同时又是煤炭等重点物质输入、建材等输出大省,为适应这种大运量的需求,公路运输在关键时期全力以赴,确保了各项运输任务的完成,没有发生过严重旅客滞留和重点物资供应不足的事件。
二是行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运输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有16家道路客运企业进入全国道路客运100强企业行列,16家道路货运企业进入全国物流100强,所占比例居全国第一。全省跨省客运班线2292多条,覆盖了除新疆、西藏和东北地区之外的所有省份和港澳地区,属全国之最。4S维修企业和品牌连锁维修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三是运输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公路运输管理法规及其配套规章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交通部门加强了运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依法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全省50个交通稽查站,加强动态监管,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运输市场联合整治,维护了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个运输秩序明显好转。
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车辆超限超载率下降,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已降低到5%左右。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因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因车辆超限超载引发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减少,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年死亡人数较*年减少了1083人;“大吨小标”车辆已全部得到更正,更正数量达到22万多辆,更正率100%。共取缔非法改装车辆企业56家,查处超范围经营车辆改装业务的企业73家。目前,全省治超点的布局规划基本完善,采取综合治理手段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各项措施正在逐步推进。
四是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引导运输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更新服务理念,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满足了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五是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开展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逐步建立了运政执法联动机制。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发展粤港澳合作,对加强粤港澳经济合作和交往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六是行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着力推进运输信息化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交通公众网站和全省四级运政信息系统。实现全省交通、公安、保监等部门车辆、驾驶员等信息共享;实施非税系统与运政信息系统联网,实现了运管费征收网络化、智能化,方便了经营者。
回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省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大大改善,高等级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并形成网络,为运输提升服务和提高效率提供了条件;二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规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行成了各种投资结构和企业形态的市场格局,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参与市场竞争;三是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四是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为提高效率和转变增长方式创造了条件。我们应看到优势,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中增强信心,率先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三)我省道路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道路运输业虽然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但就行业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然处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状态;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是初步的、不稳定的。无论是基本设施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运输效率、服务和市场监管的水平,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如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今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讲:我们的服务业正在由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迈进,交通是传统产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还没有破题,还未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还未探索出积极促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途径,还未满足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新的更高要求。道路运输业离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运输效率不高,现代物流发展落后,配载水平低,流通成本较高。我国货运车辆的空驶率很高,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二是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比较突出,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恶性竞争导致价格扭曲,非法营运、漏逃税费、超限超载仍然存在。三是交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消耗多,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交通面临的环境压力增大,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有差距。尤其交通运输业仅占GDP得5.4%,但其与成品油的关联度却达35%。四是法制还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五是交通行业管理水平还不高,与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差距。这些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出行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已成为热切的期盼。目前,农民出行还主要依靠摩托车、农用车、载货汽车等作为出行工具,由此造成的事故占了交通事故的23%。见到有路不能坐上安全舒适的客车出行,“只能走上水泥路”,有的地方农民群众集体上路请愿,要求把班车开到村。可见,我们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有很长的距离。
“*”期间,中央已经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同时,交通运输正处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型期,交通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必须抓住机遇,加强运输市场建设,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运输市场信息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保障运输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交通运输业转为现代服务业。因此,摆在交通面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树立当好行业领头人的责任感,迎难而上,在推动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要求上开拓前进。
二、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道路运输业要建设成现代服务业,需要很长的时期,“*”期间是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期,发展目标是:运输行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环保节能型发展转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品牌效益主导作用明显增强;车船装备和站场港口设施明显改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车船能耗水平持续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运输行业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运输市场机制和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环保的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立,形成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建设和谐广东,争当排头兵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间的发展目标是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具体要求,要实现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主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把运输行业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一)树立优先发展理念,增强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紧迫感。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在目前国家经济转型,工业化速度加快,全球产业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期,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势在必行。一是发展运输服务业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公路运输量在我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运输量大约占到了七、八成,对全省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作用。二是发展运输服务业是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公路运输的发展是基础设施投资回收的重要源泉,关系到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货运输快速发展,客货车辆才能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才能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才能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才有经费保障。三是发展交通运输服务业不仅能扩大就业,而且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公路运输关系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期间,国家明确讲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部门必须将发展农村客运作为重中之重。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区域协调发展,交通运输必须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构建方便、快捷的运输网络,注重运输安全管理,降低事故,方便群众出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中央已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拉到内需、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把解决城乡不协调、地区不协调作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把解决民生、解决群众出行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推进交通运输优先发展,创造条件,推进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二)树立全局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交通系统内部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公路运输在大交通体系中的关系。交通运输按照运输方式分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针对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我们要充分发挥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通用性强、实效性强、门到门”的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在中短途的主力军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交通发展的意见》,我们必须打破行业分割和部门阻隔,从方便旅客和减少运输成本的角度,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妥善处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在发展中的关系,注重衔接和配合。比如,我省轻轨建设将给公路运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珠三角地区运输行业必须迎接挑战,适应这种大格局的变化,及时研究对策,切实搞好公路与铁路、公路与民航、公路与港口、城内公交与城际运输的衔接,处理好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关系和衔接,努力构建分工协作、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收益、服务高质量。
二是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内部关系。在交通运输发展和行业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建设、管理、运输”这三项任务开展工作。做一个负责任的交通部门和交通行业,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建设、管理和运输”三者的关系。交通部讲的“建设是基础、发展运输是目的”,“建设是基础,养护是保障,运输是目的”等这些理念对交通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才能为运输提供便捷通道,运输才能提高效率;管养是保障,尤其是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不仅对公路造成严重损坏,据有关测算,我省每年因超载造成公路损坏损失近30多亿元,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把运输搞好了,人们出行方便了,货物流通了,客货车辆才能不断增加,交通规费才能不断增加,交通事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以,一个称职的交通部门的领导,必须有全局观念、大局观念,全面抓好建设、管理和运输工作,纠正“重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输”的思想,牢固树立“建运并举、和谐交通”发展理念,坚持“建设服务运输、运输服务经济、管理服务市场、运营服务公众”,努力做好建设、养护、管理、运输为一体的交通产业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交通运输保障。
三是正确处理公路运输各行业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公路运输中客运、货运、维修、从业人员培训、汽车租赁以及各种服务业的关系,使各项业务协调发展,解决结构性矛盾中突出的问题,解决行业管理力度不均衡的问题。
(三)树立市场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交通经济增长方式。
“*”期间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期,以市场为导向,调配资源。交通主管部门干什么?总的来说,就是提高政策制定、信息引导及监管的能力。具体任务是: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供符合市场经济现实的信息引导;加讲研,深化改革。政策法规滞后,管理粗放,对运输市场研究不深,在运力结构配置审批上处于被动状态,培育、驾驭市场能力不强,是导致管理混乱、失控的重要原因。运输业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转变行业管理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行业宏观调控,把运输市场做活、企业做强、管理做精。重视现代运输高层次的结构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将结构调整重点转向产业的优化升级、企业经营结构的转移、运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运输经济对社会经济保障能力的提升上,建设安全型、质量型、环保型、节约型运输休系。
一是理顺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的职责,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的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不能越位、缺位、错位。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制定政策法规,从政策上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行业发展的主宰者和控制者,更不是企业发展的代言人。要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市场中竞争、发展。目前,我省在运输市场管理中,有的地方还未能真正建立公开、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部分地方政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交通部门和企业未能彻底脱钩;有的地方交通部门的领导在客运线路安排、进站排班等方面存在操作不公开、不公平现象,缺乏公信力,已引起企业的不满。这些是造成不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
二是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落实三个方面责任:投资主体责任、经营主体责任、安全主体责任。对承包、挂靠车辆的经营行为,企业要负全部责任,真正使企业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诚信体系。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将市场准入的行业评估、企业诚信考核、行业经济运行、专家考核等工作委托或转移给协会承担,鼓励和支持企业诚信服务,不断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管制。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利益来调控和管理市场,让服务水平高的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使其发展壮大。让服务水平差的企业难以生存、逐步衰亡,最终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整个行业服务水平。
(四)树立依法治运理念,规范行业管理。
运输涉及点多、线长、面广,投资主要来源于民间社会资本,市场运作和经济效益是运输市场发展的前提。这几年虽然运力投放控制很严,没有大的增长,但随着高等级公路建成网络后,运输能力大幅提高,运能的增长远远超过运量的增长,形成了运力相对过剩的局面。并且,运输市场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矛盾。作为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法规授权的行业管理职责,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代表民意,切实解决当前行业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要加快省道条修改的进程,切实解决与上位法有冲突和实际管理工作缺乏应有法规的问题,并加快治超源头管理、出租车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步伐。在运输市场管理上,要严防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所谓不作为就是对非法经营视而不见,有的地方黑站点充斥市场,非法营运猖獗,黑恶势力控制运输市场现象严重。所谓乱作为就是不按法定程序进行监管和许可。
“*”期间,在处理发展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和线路优化调整、治理超载超限等工作中,必须依法进行行业管理。发展农村客运,要量力而行,合理规划运营线路和配置运力,避免运力投放过多引发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站场建设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统筹考虑与铁路、航空、城市公交的衔接,建设综合性枢纽,注重新旧站场的关系,避免出现新站建好后因旧站难于撤消致使新站不能正常开业经营的现象。客运线路调整和运力投放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原有经营者之间的经营利益,避免出现矛盾。治理超载工作要坚持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违章处罚和卸货转运要符合规定,严防出现违法处罚和“三乱”行为。在依法依规进行行业管理的同时,要加强运政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精、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规范、精干高效的运输管理队伍,为做好行业管理提供保障。
(五)树立创新理念,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是新时期交通部党组着眼于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讲的一项事关交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传统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改革管理手段、改造传统交通运输产业,提高运输市场信息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一要完善运输发展政策,进一步明确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二要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网络化、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村客运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客运的扶持力度,解决好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问题。三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建设运政信息系统、治超信息联网、IC卡等,改革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四要积极引导运力结构调整,注重依托信息技术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实载率;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传统运输企业,促进运输服务领域的拓展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五要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网站和公众出行网站建设,公路长途班车、公交线路、轮渡、客轮航线班次等信息要进一步整合,为群众出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运输市场供求状况,引导投资,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交通发展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指明了发展方向,交通运输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交通部门必须坚持一个主题:优先发展运输业,处理好两个关系:交通运输与大交通的关系、交通运输内部的各种关系,促进三个提高: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努力将道路运输业建设成现代服务业。
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网络,铁路、民航、水路运输也将加速发展,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已初步具备条件,可支撑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要结合实际,着眼未来,科学规划,突出发展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将道路运输业建设成现代服务业。
(一)着力抓好规划,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网络体系。
交通运输作为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输网络,尽快制订道路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正确引导有序发展。在规划中,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兼顾前瞻性的原则,目的是构建更加完善的客货运输网络,这是涵盖建设与运输的大系统。就运输而言,一定要努力实现便捷的客运网络和货运网络,实现“零换乘”,科学构建六大运输网络:
一是构建高速干线运输网络。根据运输通道理论,运输干线是国家经济命脉,大量的客流、货流、车流集中在干线公路上。干线运输代表道路运输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道路运输的制高点,大力发展干线运输,能快速带动整个道路运输行业协调发展。高速干线运输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运距300公里交通圈、运距500公里交通圈、运距800公里交通圈。在300公里最佳运距之内,道路运输具有绝对优势,应对票价、班次、发车时间实行一体化管理,将等待时间缩短为零,发挥公路运输快捷、直达、方便的优势,增加班车周转次数,减少班车车辆数,提高实载率。同时,应对轻轨的发展,未雨绸缪,制定足够的应对措施。在500公里交通圈内,道路运输具有较强优势,需要特别重视提高客运服务水平,实现票价便宜、方便、快捷、直达、门到门的优势,大力发展豪华直达班车。在800公里交通圈内,可考虑适当增加班次,实行一体化管理,不互相压价,从收费技术上对公路运输提速,充分发挥公路运输优势。总之,高速干线运输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的直达、便宜、方便、门到门的优势,实行一体化管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占领市场,实现整个道路运输的产业升级和优化。
二是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按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要求,合理规划城乡交通体系,整合城市公共交通资源,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城市综合性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和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切实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三是构建安全可靠的农村客运网络。农村客运已经多年的实践,在珠三角实现村村通班车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粤北山区、东西两翼还未探索出一条能实现村村通班车的好路子,其中原有是多方面的。就运输组织形式而言,目前是以县通镇线路带动式的发展,经营这些线路的公司对发展通村班车积极性不高,班车发班方式落后于群众的需求,造成效率低,效益差,落后于现实需要,站场节点建设管理缺乏刚性要求和市场化手段。按照农村客运网络化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片区专营是今后农村客运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供大家参考。其基本思路是:以县为重点,实现管理片区化,运营公司化,服务人性化。并按各级交通部门的职责,建立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村村通客运工作。
一要改革现行管理模式,推行区域专营,实现管理片区化。各县(区)要根据当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公路现状,把县划分为若干个片区,以中心镇辐射带动一般镇,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班车的目标。每个片区建立一个中心站和中心交管所合一的站场,站场建设采取省、市、县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办法,由企业负责建设和管理;候车亭由省、市、县负责补助,县级交通局负责建设,企业和当地村委会负责管理;以站、候车亭为节点,打通断头路,行成通班车的网络。中心镇交管所对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经营行为和安全生产进行日常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二要改革现行经营模式,推行公司化经营,实现运营企业化。以原有县通镇线路为基础,整合资源,科学制定村村通客运的班车发展规划,通过公开招投标等多种方式,形成一个片区一个公司经营的模式,投放车辆数量由公司根据客源情况决定,报县级交通部门许可。
三要改革运输组织模式,推行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实现服务人性化。农村客运班车可不局限于“四定”、“两定”经营的模式,突破现行客运车辆一车一牌一线路制度,扩大企业对农村客运车辆的调配权,由企业根据当地群众出行情况,调整通村班车开行时间、班次,实行班车预约、包车等多种形式的运输服务,重点满足农民赶集、学生上学、外出务工的需要,提高通村客车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真正实现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
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省重点抓好准入条件、服务标准、政策研究和规范市场的工作,总结表彰先进,指导推动各市开展工作。市重点抓好各县的规划,协调处理好县之间的关系,督促检查落实工作。县重点做好片区站场、线路规划,组织专营公司投标和站点建设,并对农村运输市场进行管理。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客运发展计划,将年度发展目标分解县、市,并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推动农村客运发展。
以上农村客运发展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实践,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开创一条切实可行、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办法,圆满完成村村通客车的目标任务。
四是构建现代物流网络。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主要内容。交通运输是物流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交通运输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体现。交通运输业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一要致力于建设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是高速公路、骨干道路与站场枢纽、港口泊位。二要致力于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行业政策,为物流业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坚持按照《道条》和配套规章的要求,打破地区封锁,明确准入条件,规范许可程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束缚。坚持加大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保护合法运输。坚持引导运输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研究建立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鼓励诚信经营。三要致力于发挥公路运输优势,努力培育适应现代物流的市场主体。探索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条件,鼓励传统运输民营运输企业进入物流市场,扩大经营服务领域,增加物流功能;扩大中外合作,促进我省与世界物流业的融合,尤其注意引进一些知名品牌的物流公司;大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省性的经营网络,提高竞争能力。四要致力于发展快速货运业务和以客带货等快递业务,积极构建快速货运网络,提高货物时间价值。五要致力于优化运力结构,努力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发展高效低耗运力,节约社会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运输效率,这是交通部门的重要目标。要不断引导重型多轴货车和厢式货车的发展,优化运力结构;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降低运输成本。根据交通部的信息,全国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增加1300亿元的社会财富,这是大有作为的领域。同时,要按照货物运输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甩挂车运输、集装箱运输、危险品等专用货物运输,建立多式联运系统,满足货物运输的市场需求。要按照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放射性物质等危险品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危险品货物运输,制定危险品货物分类、检测、包装标准和储运规则,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发展危险品专用设施和专用车辆,逐步建立完善的危险品货物运输网络。
五是构建汽车维修救援服务网络。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小轿车进入家庭,对汽车维修技术、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讲更高的要求,维修业必须适应车辆技术和人民安全便捷出行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维修业。一要建立诚信服务动态监管体系,开展诚信服务,提供优质服务。二要鼓励发展汽车维修、汽车保养、配件供应等一体化以及专项维修、特约维修等品牌经营模式,形成分工合理的维修市场体系。三要鼓励发展汽车连锁快修网络,满足现代车辆技术和车辆保养的市场需求。四要逐步建立监测网络,负责营运车辆及维修质量纠纷仲裁检验,提高维修服务质量。五要建设汽车维修服务网站和维修救援电话系统,构建覆盖全省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的车辆维修与救援网络,为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技术保障。
六是构建与综合交通相衔接的站场网络。目前,站场规划、建设已经滞后,给运输和谐发展带来不少隐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结合运输市场的需求和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实际,根据城市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站场网络布局规划,积极构筑与城市发展和市场变化相适应的站场层次和网络布局。注重国家枢纽、省级枢纽与乡镇客运站点之间的层次和联系,注重与铁路、轻轨、港口、机场等运输枢纽统筹协调与衔接,注重城际客运与城内客运、城市交通与农村客运之间的无缝衔接,减少换乘次数,实现零换乘,促进综合运输的发展。
(二)着力搞好结构调整,促进道路运输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建设好现代化的道路运输系统,必须抓好结构调整,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需求,为客运快捷化、货运物流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带动整个道路运输业快速、协调发展,企业是主体,政策是关键。由于市场发展的局限性与盲目性以及利益的驱动等因素,企业难以自发进行主体合并、存量整合,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作为交通主管部门,就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规划、行业政策、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企业改制、兼并、重组、联合,促使中、小运输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采取有力措施,限制政企不分的运输企业的发展,限制挂靠车的企业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公车公营的目标,提高运输生产力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科学合理调控运力和运输网络,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的运输梯次格局。根据高等级高速公路网络和农村公路网络,结合城市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客运网络和运力结构,引导企业在同样线路实行捆绑经营或组建多元化投资的线路客运公司,减少恶性竞争,提高实载率,节约能源,实现城际和城市群间的旅客运输快速、安全、优质,打造客运专线服务品牌,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是鼓励车辆更新改造,进一步优化运输装备的技术结构。直达班车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方针,鼓励使用高档次、舒适性好、低能耗、安全可靠的车辆;货物运输要根据市场变化,引导使用集装箱车辆、箱式车辆、大运量甩挂运输车辆等;农村运输要结合本地区运输市场特点,选定合理的技术装备车辆,使整体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是优化客货运输产品结构。运输产品要适应多极化、不同层次客货运输用户的要求。货物运输要满足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散货运输等专业化的运输需要,在干线运输实行货物运输组织的“客运化”。旅客运输要根据客运需求的特点和变化,以人为本,不断调整运输产品结构,为不同层次与不同需要的旅客提供运输服务,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出行的需求。
(三)着力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是运输业的第一要求,是政府和从业人员的首要职责、行动准则和业绩判断标准。一是理顺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落实企业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安全主体三个方面的责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安全管理中着重抓好“三把关、一监督”,即:把好企业资质关、从业人员关、车辆技术关,搞好站场监督,严防出现由于把关不严造成的交通事故。二是要大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切实办好驾培学校。根据公安部统计,*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4.5万起,造成9.8万人死亡,其中75%的事故与驾驶员违章超载、超速、违章占道、超车、疲劳驾驶、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造成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占74.5%,在各种因素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责任占92.7%。因此,驾驶员的素质关系极大。要以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为契机,严格按部的规范对营业性驾驶员重新考核,不合格的不发资格证。要下大决心办好驾培学校,采取坚决的态度和科学手段,加强驾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确保驾驶员符合要求。三是规范经营行为。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车辆运行动态安全监管。客运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要建立内部安全监控系统,鼓励在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切实加强动态监管,减少驾驶员超速和操作不当,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五是进一步深化“治超”长效机制,切实抓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要坚持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综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加快省政府批准的治超点规范化建设和治超队伍建设,尽快组建并启动流动治超队伍,实行固定点与流动执法相结合的办法治理超载。要完善治超网点的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货运企业和司机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推广实行计重收费等措施,不断提高超限超载车辆的营运成本,为现代物流发展和建立有序的货运市场创造条件。
(四)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提供优质服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本质要求。道路运输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行业竞争能力。一是建立行业服务标准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结合我省的实际,对直达班车、客运站、维修、驾培、货运分类制定服务标准,建立健全行业发展的服务质量体系,引导行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根据行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开展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优秀的企业,优先发展线路和扩大经营范围,从政策上鼓励做大做强;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企业,要限制发展,直至退出市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三是建立企业服务质量内控体系。在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下,引导企业讲信誉、树品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企业服务质量体系和岗位服务标准,健全企业服务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加强服务质量动态监管,使企业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四是建立行业服务自律体系。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公约、诚信公约、开展信用考核,培育发展好行业协会,发挥协会自律作用,推动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五是建立道路运输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旅客出行、货运交易、运输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公众信息系统,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建立车辆维修和救援信息系统,为车辆提供车辆救援和维修服务。
(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管理。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道路运输要从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增长,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作支持。一是要以贯彻《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为契机,重点抓好危运从业人员、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驾驶教练员和驾驶员,全面落实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二是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抓好司乘人员、站务人员、安技人员的培训,着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中高级人才培养。要依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引导社会培训机构,抓好运输经理、车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等重要岗位的运输理论、运输组织、运输政策法规的培训,为我省交通系统培养更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交通专业技术人才,为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着力推进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因此,推进信息系统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要继续推进运政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省运管数据的实时共享,不断提高办事透明度和市场监管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目前运输统计工作和运输市场供求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高新技术特别是IC卡智能管理系统、计算机联网售票系统、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运输企业的应用,智能运输系统的技术和应用更加普及。三是积极引导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
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交通运输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运输网络,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安全、更便捷、更可靠、更智能、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三个服务”的要求,努力实现道路运输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