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卫生局长事业改革会总结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卫生局长事业改革会总结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卫生局长事业改革会总结发言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根据市政府关于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的要求,这次会议是三会合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全市中医工作会议和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一起开。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届六中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市政府四届五次全会的精神,以及今年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回顾去年工作情况,表彰先进工作者;分析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我市卫生事业新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卫生工作回顾

*年是“*”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卫生事业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事业发展的全局,以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目标,以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全面实施卫生事业“一大一小”发展战略,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卫生事业“一大一小”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先,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卫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市政府“一大一小”的发展战略和年初的工作部署,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址新建项目、新建市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均于去年12月份顺利开工,新建市滨海医院项目正在加紧完成前期工作,市眼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于*年底主体封顶。其他建设项目如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大楼项目、市中医院住院楼项目、市心血管医院迁址重建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内科综合楼项目、儿童医院二期扩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扩建项目等进展顺利,大工业区医院建设项目已通过项目建议书审批。此外,根据宗衡市长的指示精神,在宝安、龙岗、南山等区各新建一所市属综合医院,新建市精神病医院、市肿瘤医院及各区的卫生建设项目也正在落实建设用地和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出台配套政策,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服务。*年7月,市政府正式颁布《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成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建设中人员编制、举办经费、维持经费、工作用房等一系列长期困扰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问题,为今后我市社区健康服务向更高目标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了加快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建设速度,我局修订了《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置规划》,并把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卫生局。全年共批准设立11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市社康服务机构已经覆盖人口974.3万,服务对象803.4万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全年完成诊疗人次1290.4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27%,次均费用52.63元。社区首诊制度取得较大进展,目前我市95%以上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被纳入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全市有343万劳务工参加了劳务工医疗保险,常见疾病67.5%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100%在社区医院就诊,初步建立了分级医疗与第三方付费机制,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顺利开展。*年2月,盐田区又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此外,我局和宝安区政府还共同承担了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基地工作。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初见成效

为了办理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重点建议案和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提案,*年,我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稳步推进各项卫生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稳步增加,全市卫生机构总数达到2172家,全年新审批医疗机构925家,实际增加医疗机构742家;全市病床17553张,比上年增加4.3%;卫生人员52380人(包括已签订劳动合同的聘用人员和返聘人员),比上年增加18.5%。二是政府对卫生事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政府对卫生事业总投入22.3亿元,比上年增加21.2%,其中卫生事业经费16.3亿元,固定资产投入约6亿元。三是全市第三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顺利完成,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四是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行新的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切断个人收益与科室收入的联系,乱收费、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被有效遏制,医院的经济导向行为初步得到纠正。五是改革医院传统的服务模式,简化了医疗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六是统一了全市门诊病历,方便患者就医。七是组织编制了《深圳市疾病诊疗指南》,大力推行适度医疗政策。八是制订完善了《深圳市卫生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14个规章制度,强化医院管理。

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是:一、医疗卫生服务业务量明显上升,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量482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出院病人59.1万人次,增长8.4%。二、医疗机构收入得到适当控制,全市政府办医院医疗机构业务收入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市属医疗机构医疗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51%,其中医疗收入比上年下降0.22%,药品收入下降6.38%。三、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24.9元,同比下降9.6%,每住院人次费用4654.3元,同比下降10.9%;其中政府办医院两费分别下降10.9%和10.7%,社会办医院两费分别下降7.8%和4.7%。

(三)以抗击人禽流感疫情为重点,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制工作,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提高

*年6月,我市及时处置了一起人禽流感疫情,成功救治了我市首例人禽流感患者,得到卫生部、省委、省政府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行的高度评价。以应对这次人禽流感疫情为契机,我市加快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首先,卫生应急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市区两级卫生应急管理部门开始正常运转,基本建立了各种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专业队伍,初步建成了市、区、街道三级卫生应急工作网络。其次,组织制订完善了相关卫生应急预案,编印了《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手册》,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第三,卫生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卫生应急处置效能进一步提升。基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多部门合作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了与香港卫生应急部门的合作。第四,加强了卫生应急培训和卫生应急演练。组织了3万余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各种卫生应急培训,提高了各类卫生应急人员的危机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参加了国家长城3号反恐演习、市政府反恐综合演习和大面积停电联合演习,组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并进行了考评,检验了预案,锻炼了队伍。第五,加强了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四)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劳务工用餐安全基本得到保证

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是落实市人大《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议案的办理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市政府必须抓好的食品安全“五大工程”之一,我局作为该“工程”总牵头协调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制定了《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方案》及其实施计划,以及《*年度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考核评分标准》,对有关部门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工作进度安排进行了细化分解;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调研,督促和推动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年全市共新建工业区集体食堂808间,整顿规范原有工厂食堂和工业区周边餐饮门店7321家,75%的大中型企业(工人数300人以上)已配套有工人就餐场所,劳务工就餐总数为308万人,占工业区工人总数79%,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初步建立了我市工业区工人安全就餐供应和保障体系。

(五)成功举办了世界牙科联盟年会,为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梁市长亲自指挥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具体牵头协办了世界牙科联盟*年年会,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9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年会,其中境外参会代表4500多人,国内参会代表5000多人;吸引了35个国家和地区363家厂商参加了相关的展览;年会邀请了国际和国内的90多名专家举办各种讲座及会议共121场。此次年会得到了国内外参会代表、参展商及社会的高度称赞,并被世界牙科联盟主席誉为世界牙科联盟百年历史上最成功的年会之一。此次年会是我市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为了办好年会,很多医疗卫生单位服从大局,抽调工作人员参与筹备工作,组织口腔医生积极参与年会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展示了我市卫生界的风采。更为重要的是,年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我市的国际知名度,对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各项卫生工作上了新台阶

*年,我市不但在完成卫生系统中心任务、重大工作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而且,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整体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在医院管理方面,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创新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全市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努力探索和实践医院管理“五个创新”和“五个改革”,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改革医务人员奖金分配办法。二是创新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建设,改革医疗机构发展模式。三是创新医疗业务服务流程,改革医疗机构业务流程。四是创新医疗机构文化建设,改革医务人员服务观念。五是创新医疗机构绩效管理,改革医疗机构绩效观念。医疗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继续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探索对全市社会医疗机构进行量化管理。医疗急救网络更加健全,有83家医院成为急救网络单位,急救反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急救工作,显示了医疗急救统一、协调和高效的急救能力。组织开展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检查评估工作,加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监管工作,举办了全市护理科研和护理技术革新成果展,组织了医院感染的专项检查。在中医药工作方面,重点抓中医内涵建设,中医药强市工作顺利推进。中医立法纳入了市人大立法调研项目,经多次修改,已形成了《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送审稿。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方、名药”工程,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首次评选出深圳市67位名优中医。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中医“四大经典”培训学习。组织开展了中药处方、中药饮片质量大检查,加快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中医管理、中医科教工作逐步规范化,中医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市中医院肝病专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建设验收评估,成为我市卫生系统第一家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进社区工作发挥了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特色,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中医药强市工作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拟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医药强市工作在全市铺开。

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坚持依法防治和科学防治相结合,全市传染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防控。制订了各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了对各级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培训,提高了防治能力。加强了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和疫情监测,提高了传染病预警水平。*年全市全人口甲类传染病病例零报告。在疾病与健康因素监测与预警方面,加强了SARS、流感、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艾滋病性病防治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及“四免一关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规范运作,积极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全年检测样本530700份,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622例。加强了孕产妇梅毒监测及阻断先天梅毒工作,检测孕产妇174791人,检出阳性805人。全市建立结核病防治二、三级督导点811个,开展了学校等重点单位和人群结核病筛查和控制工作。加强了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继续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及异常反应监测得到巩固和加强,基础免疫接种率95%以上。

慢性病、精神病等防治工作也不断加强。全市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治社区374个,新增35个,登记高血压病人23914人,同比增加23%。登记管理糖尿病人7698人,同比增加33%。学校学生口腔保健及恶性肿瘤、脑卒中和伤害监测工作不断加强,其中恶性肿瘤监测纳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网络。完成了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总结和分析,为我市精神卫生的立法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初步建立,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试点工作。市民对心理卫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升。

在卫生监督执法方面,加强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水平,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整治成果,净化医疗市场。大力治理非法医疗广告,提倡诚信行医。加强有证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了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了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覆盖全市六区共45个监测点,监测13类食品20个品种的150个检测项目。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监督检查有毒有害企业13833家,监测生产环境有害因素点27299个。继续开展三氯乙烯、正己烷、宝石行业粉尘、蓄电池行业重金属等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宝安区作为卫生部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首批试点单位,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在妇幼保健方面,以加强项目管理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年我市妇幼保健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全市活产数已达109020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6.23%,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5.00%。孕产妇死亡率14.19/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35%;婴儿死亡率3.8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1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1.67%和6.50%;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46‰,连续三年控制在1‰以下。满分通过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督导评估,获得了省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降消”项目工作成果不断巩固,“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顺利实施。全市有福田、盐田、宝安和龙岗四区实施了免费婚检工作,全市婚检率比2005年提高了4.16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以孕期保健为基础的产前筛查网络,改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儿童心理保健取得新进展,继福田、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后,市妇幼保健院、罗湖、南山和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儿童卫生心理保健示范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健康教育示范项目创建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等,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知识普及率。

在卫生科教工作方面,继续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医”战略,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我市卫生科教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了全行业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年全市共获国家级立项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78项,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6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00项;市卫生局立项52项。加强了医学科研项目结题管理,对近年来医疗卫生类的一些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清理。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合同制,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全市第三批15个重点学科承建单位领导及学科带头人签订了建设责任书。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拨付制度进行改革,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将经费拨付与建设成效和业绩挂钩。根据市财政部门的要求,对全市医学重点学科专项经费进行了绩效检查评估。大力推进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全市范围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顺利开展。积极推进深港两地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就深港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合作事宜进行了广泛交流并达成了合作协议。

在党建工作方面,以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按照市委的部署,积极在全系统开展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加强了责任体系建设,加强了党的组织队伍建设,围绕卫生中心工作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发展新党员。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了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圆满完成局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班子换届,民营医院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基础年”工作扎实开展,干部下基层驻(挂)社区工作取得实效。遵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完成治理商业贿赂各项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此外,全市干部保健、卫生扶贫、综治维稳等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平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系统3万多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归功于广大市民、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努力开创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党的*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四届五次全会,都对卫生事业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作了充分阐述,明确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指导原则,我们要认真地、全面地加以贯彻和落实。卫生系统的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握机遇,努力开创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要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卫生事业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一环。党的*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突出强调了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成为今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去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的第35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总书记就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鸿忠书记多次过问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在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报告中强调,要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利益问题上下功夫;宗衡市长在一年时间内两次到卫生系统调研,协调解决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提出了卫生事业“一大一小”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规划中,卫生建设项目达83个,其中21个纳入市政府的重点投资项目,所有项目总投资达150多亿。市委四届五次全会颁布的《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首次把全体市民的健康、教育、环境等作为民生净福利指标具体化,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今后决策的“指挥棒”。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同时更是一次发展卫生事业的难得机遇。我们每一位卫生工作者都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深刻认识发展卫生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起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把握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全力推进我市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正确认识我市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正如高强部长所说,深圳的卫生事业发展与深圳的特区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卫生事业发展与市民的健康需求存在矛盾,各区之间、特区内外的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医疗卫生改革没有取得根本上的突破,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需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三是公立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医院管理制度不落实、管理责任不到位,医疗机构的经济导向行为没有完全杜绝,乱收费、乱检查等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对社会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不够,非法医疗广告、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医疗机构信誉度需要大力提高。五是防控人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形势不容乐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某些传染病、职业病、慢性病的防治任务也相当繁重。六是“医闹”“医托”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医院正常秩序。医患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和信任,部分医务人员之间缺乏精诚团结与真诚合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医关系任务艰巨。造成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上的,也有机制上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是单由卫生系统能够解决的,但我们首先要查找和认清自己的不足。不能清醒客观地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卫生工作就难于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不能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就缺乏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第三,要正确认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发展卫生事业,人才队伍起着关键作用,是决定性因素。没有一大批思想和业务素质高、富于战斗力的人才队伍,就难于挑起发展我市卫生事业的重任。因此,要顺利实现卫生发展“*”规划的预定目标、全面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就必须加强卫生队伍的建设,包括加强卫生系统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当前我们卫生系统这支队伍总体情况是好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和医护人员能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发展我市卫生事业、维护市民健康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但去年以来,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指责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舆论较多,医务人员社会地位下降;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以卫生系统为重点,医务人员尊严受到影响;“医闹”现象无法有效解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太高,医务人员执业热情低落;单位工作量增加,但医务人员个人实际所得确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有少数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做着一些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事情,这和我们卫生工作者的天职、和我们医疗卫生服务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要树立崇尚以人为本、以人为上、竞争向上、友爱仁义的风气。要大兴敢抓敢管之风,从全局出发,敢于面对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在改革和发展中求和谐的发展,以改革创新的作风和方法去解决在发展前进中的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广泛调查,聆听一线医务人员的声音,要善于在基层中发现问题,并帮助基层解决复杂的问题,尤其要善于发现并解决信访中的焦点问题。要大兴勤俭廉洁之风,牢记“两个务必”,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会议、出国考察和医院运行的支出。要大兴团结协作之风,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同事之间要真诚相待,认真听取、采纳不同的意见,提高决策水平。

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建设也至关重要,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尽可能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把好人才质量关,以对深圳卫生事业负责,对深圳市民健康负责的态度,引进我们最需要、最适用的人才。

第四,要正确认识卫生事业改革创新的紧迫性。深圳是改革之都,改革是深圳之根、深圳之魂。深圳的医疗卫生改革也曾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改革的步伐落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领域,一些瓶颈问题未能突破。高强部长在深圳卫生系统干部座谈会上有感而发,他要求深圳卫生改革要有突破、要走出一条新路。并对深圳提出了六点希望:一是率先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二是率先建立最先进的卫生服务体系,三是率先倡导最优良的思想道德作风,四是要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卫生服务,五是构建最和谐的医患关系,六是要创造出最辉煌的、一流的业绩。高强部长对深圳的期望并非过高,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卫生改革与发展理当走在全国的前面。我们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卫生改革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改革创新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深圳医疗卫生的改革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走出一条新路”,“在上游当中争上游”。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应该共同扛起医疗卫生改革的大旗。要通过改革创新,争取在全国率先取得各项改革的新突破,探索出医疗卫生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为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