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总理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这次会议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回顾总结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认真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着重研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刚才,财政部的有关负责同志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做了全面汇报,与会同志谈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
党的*大以来的这一段时期,是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最大、农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开发成就较为显著的时期之一。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年,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75亿斤,粮食亩产提高200~300斤;通过支持产业化经营项目,使2200万农民受益,人均纯收入增加510元。我国连续3年粮食总产和单产实现双增、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业综合开发功不可没。第二,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近四年,改造中低产田超过1亿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近1亿亩,同时实施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成果。这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第三,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四年中,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4790多万亩,改良草原(场)1130万亩,同时支持了土地沙化治理、小流域治理和专项生态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好,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实惠,他们对农业综合开发交口称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柱、农业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在这一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各地既坚持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又积极开拓创新,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以更好地推进这项事业。概括起来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指导思想。即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的格局,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二是坚持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年至*年,中央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384亿元,引导各类投入1138亿元。三是坚持综合性的开发方式。实行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综合投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整体提高。这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有效开发方式。四是坚持严格的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办法,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五是坚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投入政策,分类确定不同地区资金配套比例。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各方协作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体制。以上这些经验,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实践的伟大创造和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处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概括为几个方面:即农业多种功能开始日益凸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转变,农村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农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在稳定增加农业投入中具有引导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增加投入。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数量可观而且在逐年增加,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笔实实在在的投入。同时,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资金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带动效应,可以成倍带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这是其他投入难以比拟的。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有助于加快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机制。
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中具有支撑作用。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虽然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一段时间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再次警示我们,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决不能小视。今后,我国人口资源矛盾将日趋突出,要以不断减少的耕地和水资源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必须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的基础。
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具有促进作用。构筑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建立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劳动力老化等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以“综合”性的开发方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策配合,既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又注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既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力地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业综合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日益广泛的深刻影响。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要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不仅不能减少,还要继续增加。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国家财力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认真研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举措,切实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明确目标任务,认真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
党的*大以来,在连续出台的四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对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几年来,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视察,并就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做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部署,与时俱进地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根据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更加注重支持粮食主产区,更加注重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指导思想,既体现了“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基本精神,也体现了近年来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部署、新举措。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几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农业综合开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在这四项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这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也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同时,在每项任务中也要明确开发重点。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水旱灾害趋于频繁,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关键是解决好水的问题,要切实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重点要放在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上,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的规模开发和批量生产,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稳步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原料供给能力,同时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稳定增加收入。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良种良法良饲的推广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努力把开发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条件较好的开发项目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发挥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始终要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这是一条基本原则。13个粮食主产省份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3%。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了主产区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解决了制约主产区农业发展的难题,就夯实了全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要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要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各项增产增收增效措施也要在粮食主产区集成投入,重点建设和提升现有项目区,提高项目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要支持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加大对粮食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地方经济,调动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新时期赋予农业综合开发新使命,新形势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保障措施,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活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再上新台阶。
一要完善统筹开发机制。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主动参与建立支农项目统筹规划、支农资金配合使用的开发机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要与扶贫开发、农业发展、生态建设、土地整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衔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要与其他农业资金相配合,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要通过科学规划重点开发区域、统筹安排开发项目,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二要完善投入增长机制。要按照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的要求,顺应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地方财政要按照规定比例将配套资金列入预算,确保足额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探索采用先建后补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拍卖产权等形式,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农民增加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继续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投资参股经营、有无偿投入结合、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形式,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和其他社会资金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
三要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资金管理讲规范,项目管理讲程序,一直是农业综合开发科学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健全科学管理制度,使资金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堵塞管理漏洞。要严格资金管理,改进财政资金的分配办法和风险控制办法,确保资金规范分配、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要不断强化优化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前期立项、中期检查、验收考评和监测评价机制,认真实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加强建后工程管护,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管护主体,完善运营体制,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四要完善部门协同机制。要继续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事项。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在研究制订工作重点、开发项目和建设内容时,要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做好投资和政策的衔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的要求,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健全完善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共同凝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量。各级农口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集中投入,共同组织好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
五要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农业综合开发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使之与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构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全体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改进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办好事、做实事;要加强学习,精通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好、管理好。
农业综合开发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综合开发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寄予厚望。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