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发言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研究和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和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同志要到会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还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三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和《*市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总体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请大家认真讨论。刚才,源城区、东源县、连平县介绍了做好“三农”工作的经验,讲得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年,是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战胜了严重的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和周边地区禽流感疫情威胁等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呈现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增多,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

--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现增加值47.22亿元,增长4.3%。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实现营业总收入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15元,比上年增加192元,增长5.8%,是近年来增幅较高的一年。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播种面积194.9千公顷,比增2.1%;粮食总产101.28万吨,比上年减产8.48万吨,水果种植面积54.6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0公顷;水果大幅增产,总产量达24.39万吨,比上年增长17.9%。肉类总产量10.47万吨,比上年增长4.5%;水产品总产量3.2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了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99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0.2万户,户均增收1990元。新增3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种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

--林业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9千公顷,迹地更新面积16.2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56.5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61.2%、11.3%和9.6%。全市已批准的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8个,面积达26.58万公顷;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89万公顷。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建、加固堤围14.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1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210公顷,治洪、治涝面积2500公顷。完成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工程12宗。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1.38万千瓦,在建小水电项目66宗,装机容量3.8万千瓦。全市11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竣工1宗、在建8宗、完成规划设计待批2宗。市区水利防灾减灾示范工程荣获“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一等奖。

--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从7.49万户减少到6.74万户,比上年减少0.75万户,下降10%;贫困人口从37.65万人减少到33.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9万人,下降10.1%。投入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资金2.08亿元,完成农房改造6262户,在建6140户。投入移民房改资金9800万元,完成省属水库移民危旧房改造7400户。加强了农民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46万人,新增外出务工人员1.23万人,增长2.65%。省属水库移民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税税率由6%下调到3%,农民人均税负从14.6降到7.18元。“并村、并校、并镇和减员”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撤并行政村132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妥善解决“老人、老账、老粮”问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活力增强,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新增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市投入资金389.9万元,为农村困难家庭子女10.4万人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启动村通公路硬底化改造大会战,完成通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870.7公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市84.14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占应参人数的33.9%。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力度,解决了农村5.3万人饮水困难的问题。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98个乡镇均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设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00元以上。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了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我市4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政策及工作部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给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不动摇,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坚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动摇,不断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必须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不动摇,不断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启示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区域特色产业不突出,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弱。五是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整体上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六是林业管理体制不完善,护林队伍不健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条件。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四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标志着“三农”发展进入了政策措施更加有力、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战略机遇期。我市作为山区市和农业大市,必将得到更大的扶持和更多的实惠,为农业和农村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二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积累的成果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商品粮基地、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正在逐步消除,农村经济活力大大增强;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一批优势产业加速成长,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加强。这些都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是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近几年来特别是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以工促农,统筹发展。四是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五是我市自然和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环境优良,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年,是完成“*”计划、编制“*”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不低于”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实施“六子一水”项目和“二三六八”工程为抓手,下大力气做好增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三篇文章”,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增长6%以上的目标。

二、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夯实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做好了这些工作,就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繁荣。结合我市实际,围绕这个重点,要抓好“八个加强,八个提高”。

(一)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各地要继续把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措施,确保今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全面落实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价格监管等惠农政策,扩大种粮直接补贴范围,将补贴种粮大户的年播种面积标准从30亩调减为20亩,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面积落实到村和农户,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田产出水平。结合连平、紫金、和平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建立10个市级农田标准化示范区。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考评责任制,开展创粮食优质高产示范活动,市、县、镇各级分别抓好5000亩、3000亩和1000亩的示范点。认真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巩固完善优质稻基地建设,优质稻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2%以上。正确处理增粮与增收、粮食与结构调整的关系,鼓励、扶持种粮大户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发展粮食加工、流通,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抓好超级稻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依靠科技逐步提高粮食单产。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

继续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省有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税收奖励、用地优惠等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河委发〔*〕22号),下大力气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内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要发展至105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至25家,并重点培育8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其中,市直培育2家,每个县区培育1家),确保今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2.6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产出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批面向珠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重点抓好水果、茶叶、蔬菜、畜禽、优质稻、商品林六大基地建设,加快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区域和特色产业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好绿色农业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年内力争新增8个无公害农产品和3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农业名牌产品认证。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新增4个以上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强化农产品营销和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支部加协会”的做法,年内力争发展8个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继续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依法治水管水,以确保水利安全为重点,以保障饮水安全为第一任务,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全市11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续建和新建防洪堤31.5公里,其中市区要完成东江东岸河职院至河紫桥和新丰江宝源桥上游堤段的10公里防洪工程建设任务。抓紧做好新丰江直供水工程的论证、立项和规划工作。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抓好面上木石陂改造、小型水源工程及渠道“三面光”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面上水库移民、农村小水电建设、农村机电排灌工程建设等4个议案,确保今年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56宗,解决面上水库移民560户3000人住房困难,续建和新开工建设小水电38宗,建设机电排灌工程30宗的任务。抓好市区风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确保今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36平方公里的任务。扎实推进东江航道*段五级航道整治。切实抓好三防工作。加大水利执法力度,规范河道采砂的管理,抓好河道清障工作,坚决刹住河道“四抢”歪风,确保行洪安全。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创建林业生态镇(村)、林业生态县(区)、林业生态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积极创建林业生态市县。今年营造商品林60万亩,新造和更新竹林20万亩。加快以铁路和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京九绿色长廊建设步伐,抓好东江新丰江水源涵养林和东江绿竹长廊工程建设,抓好市区周边、县城周边绿化工程,今年在市区周边营造风景林1.5万亩。加快生物防火带营造。进一步深化国营林场和森工企业改革。积极做好新丰江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工作。加强林地林权保护管理和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大力整顿木材加工、经营、流通市场,依法关闭和取缔无证经营的木材经营加工厂。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用材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健全护林防火队伍,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五)加强扶贫和移民工作,提高农村协调发展能力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农房改造和技能培训为重点,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结合“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和行政村水泥硬底化建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开展“领导挂点、工作队驻县(镇)、单位包村、干部挂户”的挂钩扶贫工作,重点扶持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户和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3万元的行政村,确保贫困农户数从*年底的6.74万户减到6.07万户以下,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增加200个以上。进一步加大小康示范村建设力度,每个县区重点抓好1?2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创办小庄园,开辟增收渠道,努力促进贫困农户增收。积极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大禹杯”竞赛活动,努力改变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做好与深圳市对口帮扶的对接工作,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省属水库移民生产就业基地建设,年内完成13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任务。加强对扶贫、移民资金和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扶贫、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扶贫、移民项目的管理水平。

(六)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充分发挥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扶贫技能培训中心、农函大、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民农业技能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失地农民、水库移民和务工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农民非农就业能力。按照“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要求,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力争每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实现新增外出务工人员2.5万人的目标。继续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做好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就业登记管理范围。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继续抓好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市级专业镇技术创业中心的培育和建立工作。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继续完善36个乡镇农技中心站的建设工作,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产地检验检疫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动物疫病检验、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药残监控、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系统。全面理顺市、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队伍,落实“三定”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力争今年50%的乡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进一步完善水务体制改革,理顺乡镇基层水利会的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体系,进一步做好重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加强气象部门对农业的服务。

(八)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升级能力

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推动农业的全面提升,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着力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平台,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各地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山区发展力度的有利时机,充分把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和珠三角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交通条件日趋完善,逐步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策划,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和引进成功率。农业的招商引资,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为重点,围绕构建产业链的思路来进行,围绕优势产业、优势产品来开展,围绕农产品基地来配套。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农口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农业也要突出抓项目的观念,用项目来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善于发现项目,捕捉项目信息,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重点引进、开发一批有比较优势、有区域特色、能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市委、市政府拟于今年下半年在深圳举行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不断强化“统筹”意识,认识“统筹”规律,探索“统筹”新路,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局面。就目前我市的情况看,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人力、财力和时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大会战,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应保未保问题。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社保相衔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今年起,把全市15万农村应保未保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提高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救助标准,每人每月补差额由原来的20元提高到30元,着力解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新建、改造和完善30所以上敬老院,全面解决农村近5000户“五保户”应保未保问题。

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步伐,解决住房难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坚持农户为主、政府引导、政策推动、部门支持的方针,实行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引导农户量力而行建设安居房。至2008年,基本完成农村危旧房和水库移民危旧房改造任务。今年要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创办40个安居工程示范点;重点帮扶5000户贫困户和7000户水库移民搞好危旧房改造。

加快村通公路水泥硬底化建设,解决行路难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发动群众;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确保质量,降低造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原则,加快实施村通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提高农村路网基础水平,努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落后状况。至2010年,全面完成665个行政村3947公里道路建设,实现全市乡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今年,全市力争完成村通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1100公里以上,新增280个行政村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

大力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解决看病难问题。继续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农村医疗市场,加快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从今年起用4年时间,分批分类改造68所乡镇卫生院,每年改造17所乡镇卫生院。完善以大病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确保本年度全市常住农村居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0%以上,2010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制度,切实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保持低生育水平,确保今年人口计划的完成。

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解决读书难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长负责制,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切实执行教育收费“一费制”规定,按时足额返还书杂费,积极完善有关管理和监督制度。继续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2007年前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抓好山区、老区中小学改造工作,至2007年,每个乡镇建设1所规范化初中和1所镇中心小学,进一步改善433所片完小的办学条件。加快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的步伐,降低辍学率,确保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

加快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步伐,解决饮水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农村改水力度,把农村饮水安全和解困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集中力量打好农村饮水解困攻坚战,切实解决农村饮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要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项目立项工作,搞好工程设计和施工准备,确保今年完成65宗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任务,解决13.4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同时,要做好《*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总体规划和“*”规划》,争取用5年时间解决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今年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推动“三农”的工作不松懈,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以“重中之重”的认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统一全市各级干部的思想。决不能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就放松农业这个基础,决不能因为农业人口逐步减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就忽视对农民的关心和保护,决不能因为现在工业立市就放松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我们不能因为粮食减产了才重视农业,农民收入下降了才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出现问题了才重视研究解决农村问题;也不能因为去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形势好,就放松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确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繁荣农村放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统筹安排。

(二)要切实落实农村各项政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支农措施的力度不能减弱,已实行的好政策不能改变,给农民实惠不能减少。要按照这“三个不能”的要求,把“一免两补”等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继续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深化农村税费及其配套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化解镇村债务。要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积极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扶持力度,“真金白银”支持农业。去年,我市各项支农资金在项目资金安排上,按照原有渠道不变的原则“捆绑”使用,扶持了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项目,效果很好。今年,市财政在原有支农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名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各县区也要整合财力,安排配套资金,切实提高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比重。要积极争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切实解决农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要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开发,提倡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农业投入渠道多元化。

(三)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的执行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以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完善“六子一水”项目考核制度,继续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对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认真实施“两推一选”工作,选好配强农村“两委”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增强农村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的本领,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两手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本领。

(四)要切实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水平。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真正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所盼、所急、所需,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把“三农”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好。要转变农业农村工作只是基层和涉农部门的工作的片面认识,牢固树立重农、扶农、富农、强农的意识,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认清和摆正自身在“三农”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找准工作切入点,进一步转变职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涉农事务,要协同研究,齐抓共管,献计出力。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热情服务基层,热心服务群众,努力为群众送政策、送项目、送科技,积极为企业引市场、引人才、引资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继续推广龙川县登云镇天云村“六无”经验,积极探索依靠农民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减少纠纷的新途径。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路子,变“堵”为“疏”,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要建立健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要严厉打击“六合彩”、吸贩毒以及“两抢一盗”等违法活动,大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同志们,做好全市“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正面临着“三农”工作的好环境、好机遇和好政策。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好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力打造“后发*”,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