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府工业化发展会议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工业化发展会议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政府工业化发展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强力推进三大战略重点进程动员大会,再动员、再组织,强力推进我市三大战略重点的发展。规模很大,规格很高,目的也很明确。等一会儿,何书记将作重要的指示。我在这里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现状;二是形势分析;三是工作对策。

一、我市三大战略重点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推进三大战略重点的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加快以工业化为龙头核心的“三化”进程,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决定》等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三大战略重点,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上下一致求发展,始终把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第一生命线来抓的浓厚氛围。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市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招商引资办公室,成立了驻穗招商引资办公室和行政审批中心、外商投诉受理中心,健全了机关效能监察职能,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为外商提供“保姆式”的全天候服务;加大了宣传推介力度,成功举办了首届“马蹄节”暨经贸洽谈会、*(东莞、温州)投资环境推介会,积极参加了各种经贸洽谈会,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宣传推介力度;建立和推行了招商引资责任制、市领导挂点重点企业、行风评议、税收返还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如对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和“一厂一策”的优惠,以“十不准”规定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履行了“四个一”服务制度;出台了工业园区内用电、用地、用水优惠政策,部分减免了新引进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1月至*年4月,全市招商引资共新签合同项目342宗,实际到位资金36.12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4792.9万美元,内联到位资金32.34亿元。曾一度跃居韶关市招商引资排行榜第一位。*年荣获韶关市内联招商一等奖,外贸出口二等奖;*年获韶关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三等奖,外贸出口和内联招商二等奖。

在民营经济方面我市于*年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将发展民营经济摆上了与招商引资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从业人员广泛、经营范围拓宽、经营方式改进三个显著特点。至*年底,全市有个体工商户8128户,比*年增加803户,在职就业人数18337人,增加5105人,注册资金3.45亿元,增加2.33亿元;民营企业301家,增加167家,从业人员5825人,增加3737人,注册资金3.65亿元,增加2.62亿元;上缴国税1.29亿元,占国税总税收的85.4%,上缴地税5611万元,占地税总税收的59.1%。民营经济逐步占据我市经济的主导地位,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在城市建设方面突出了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成功运用了城市经营办法,大力推进了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城市建设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从*年到今年4月份,我市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达到2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1.2万平方米;建成了城市生活(商住)小区44个,同时还改造了旧城A、B、C区,修筑了城市防洪河堤;修建了沿江文化广场、职工文化广场;修缮、改造、美化、亮化了城市道路、桥梁、广场。随着南出口、体育馆、博物馆、“一江两岸”沿江路与景观带建设以及人民路、金融路改造等工程相继完成,一个个亮丽的城市景观呈现在市民的面前。尤其是在城市经营方面,我市先行一步。*年以来,我市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3宗,土地总面积为19.8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1.99亿元,除去旧城改造房屋拆迁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费用外,共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5000多万元,实现了以地生财、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目的。

(二)三大战略重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同志们,我市的三大战略重点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我们回过头来认真总结分析时,我们却发现,在三大战略重点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

1、招商引资履约率不高,效益不明显。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也引进了许多很好的项目。但是,不是因为跟踪落实不够到位,就是因各种矛盾纠纷阻碍而迟迟动不了工,造成项目资金到不了位,履约率不高,效益不明显,有些甚至眼睁睁看着它泡了汤。另外,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不明显,不仅区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不明显,而且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政策对比周边地区也还有较大的差距。政务环境还不够优化,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够,全市“一盘棋”为企业办实事、好事的氛围不够浓厚,工厂与附近农民的矛盾时有发生。招商引资体现出“六多六少”的特点,即内联项目多,外资项目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粗放型项目多,高科技项目少;粗加工项目多,劳动密集型项目少;考察项目多,落户客商少;合同资金多,到位资金少。

2、民营经济规模不大,素质不高,融资艰难。在8126家民营企业中,规模较大的只有301家,占3.7%,301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平均每家只有120万元,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只有十几家,产值超亿元的只有3家。许多民营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缺少产业定位,短期化行为严重,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结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处于被动的局面。大多数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设备技术含量低,产品的质量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内部各项制度不健全,统计上报资料不准确,生产过程中缺少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多。许多改制企业仍然沿袭旧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偏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改制后没有寻求新的定位,更谈不上实行现代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还有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贷不到款。据调查,我市民营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有160多家希望得到银行贷款支持,解决部分流动资金困难问题,需贷款达1.5亿元,但大部分企业得不到贷款。从*年至今,信用社贷给各类企业共计2亿元左右,其中贷给工业企业只有14家1027万元,商贸企业6家4092万元,建筑企业4家1010万元。商业银行由于审批权限上收,对企业几乎不贷款。另一方面,我市金融机构又存在存贷比例极不合理的现象。至今年3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07亿元,贷款余额为12.57亿元,存贷比例3:1。说明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工作的主动性、开拓性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成效不尽人意。

3、城市建设缺乏内涵品位,工作的前瞻性不够。我市虽然将城市定位为“工贸旅相结合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但是,这几年来的城市建设管理融入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特点还不够,人居、商业、工业区的规划建设还没完全贯彻“山水园林生态城市”这一主题,城市的文化内涵、特色品位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城市建设工作的前瞻性不够,对政策和形势的把握不足,因而在旧城改造、城市拆迁上花费了大量功夫,扩大城区面积,建设城市新区却用力不足。当我们意识到要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并且提出“南北延长、东西扩展,降低门槛、增加人口”等思路和政策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便出台了,土地这一闸门被关紧了,许多以前能办的事情现在不能办了,反映出我们的发展思路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

这些问题的出现存在,有客观上的原因,更有主观上的因素。

客观上,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控制经济增长过快过热的措施的实施,整个经济发展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和问题。据《南方日报》对广东省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长情况的分析来看,整个广东工业经济的发展均因煤电油运紧张而拉低了增长速度,面临着电力供应紧张、生产要素涨价、企业资金短缺等三大问题的困扰,全省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9%,回落了7.2个百分点。这三大具有共性的问题的影响波及全省甚至全国,我市工业经济受这方面的影响尤甚。

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主观方面。一是思想上有松懈情绪,还存在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没有带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部分单位和乡镇强调工作繁忙,经济困难,时间紧张,忙于事务性的东西,抓不住工作的重点和主线,走不出去招商,招商渠道少甚至没有,坐等外商投资从天而降。仍有一些单位的领导至今还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只是招商办和分管领导的事。有的则认为现在政策变了,地方可为之处少了,还是顺其自然,部分放弃了主观努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从一季度招商引资完成的情况看,我市新签项目11宗,合同引进资金1.0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72%!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尽人意,作风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表现为一些部门没有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该放弃的权力不愿放弃,也没有放弃。有的部门办事作风拖拉,衙门习气浓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上层建筑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予以革除。

二、认清当前我市的发展形势和目标任务

总的来说,世界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但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经济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呈现合理回归态势,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年,全国各省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中,广东的竞争力增幅排在全国第6位,5年来增长了52.23%,但只有浙江与北京的一半,排在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及江苏之后。以内源型经济为主的浙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近两年来竞争力指数都以400点的速度快速提升,在长三角地区独领风骚;江苏混合型经济在*年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竞争力指数同样增加了近400点,让人刮目相看。相比之下,广东省经济增长后劲问题比较突出。以*年为基数,7年来经济增长累计落后于浙江30个百分点,落后于江苏与山东2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虽然我省经济也在增长,但增长后劲不如江浙。

从省内的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全省21个市中,工业增幅15%以上的有12个市;增幅20%以上的有4个市,分别为:河源38%、清远37%、佛山27%、惠州22%,而韶关仅为4.4%,我市更低,仅3.2%,增幅比上年下降了46.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增幅下降了75.7个百分点。河源、清远市的发展之所以迅猛,就在于近年来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较主动,使工业和财政增长都直接受益。韶关市的GDP增速在全省8个山区市中排名第4位,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却与湛江市并列排在倒数第一!相比红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韶关也是最慢。江西的赣州市*年实现生产总值398.01亿元,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湖南的郴州市去年实现生产总值384.4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5.0亿元,增长17.0%。韶关市去年实现生产总值325.02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16.41亿元,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对比赣州少了6.43亿元,对比郴州少了8.59亿元。

我市这两年来奋起直追,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GDP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跨越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达到18%以上。但是,我市的人均GDP占有量还很小,经济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状态,尤其是县域财政相当薄弱。我们回过头来看,撤县建市后的八年间,即从1995年到*年,我市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4933万元增长到6610万元,只增收了1677万元。从*年到*年两年间,虽然增收了2990万元,但总量仍然偏小。我市*年的人均生产总值6760元,相比全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人均GDP7784元,少了102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3.5%,比全省平均数18%少了14.5%。江苏省县域财政33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3%,平均每个县为5亿元,比我市多了4.04亿元;浙江省县域财政为280亿元,占34%,平均每个县为4亿元,比我市多了3.04亿元。广东省县域财政9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平均每个县是1.4亿元,比我市多了4400万元。

“追兵就是标兵”,目前,我市前看有众多“标兵”,后已无“追兵”了。能否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市能否跟上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也是全市52万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年初,我市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和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了争当韶关市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实现GDP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坪石B电厂三期和各项重点项目建设的上马,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给我市发展带来一片大好形势。我市提出的大力实施基础优先、工业强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和协调发展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和城市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促进“三化”进程的工作任务,十分切合我市实际,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尤其是三大战略重点方面,我们确定了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上新档次、促进城市建设上新水平的目标任务,以及优化环境、创新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为我市推进三大战略重点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不辱使命,勇于进取,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推动三大战略重点实现新跨越。

三、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三大战略重点实现新跨越

(一)环境为先,机制为重,努力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铺平道路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推进,外来资本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之一,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在抢抓机遇,争夺外资,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展开了优惠政策大竞赛。然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市场和生产要素两大引资要素相对处于稳定,各地的优惠政策差距已基本不存在,阻碍招商引资工作的症结在哪里?从我市的情况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基础设施的局限和生产要素竞争力不强,也不在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而在于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这是决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要重点转向环境优化方面,努力为投资者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为企业搭建理想的创业平台。

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土壤”,也是“阳光”。近两年,我市通过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但我们看到,我市的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地改善。一是要降低办事成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职能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公开、公正、规范的工作程序,开辟绿色通道。要多铺路、多搭桥、多设路标,以“办事最快”为追求,能快的快,能赶的赶,实现办事效率全面提速。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企业头上的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的行为。对一些地方政府无权减免的收费项目,要想办法采取其它方式返还。二是要减少审批程序。坚持“能减都减”的原则。地方无权减的,要争取上级,或通过其它方式减。减少审批时既要减少审批事项的数量,更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打“花拳绣腿”,只减无关紧要的项目,而那些“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却紧抓不放。在审批时,既要坚持程序,又要善于变通,绝不能批一项就卡一项。对无需前置审批、只需行业监管的,可以改为登记备案。三是要强化信息服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招商信息。广泛收集、整理、分类、招商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地举行各类项目对接活动。同时抓好对中小企业经营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培训,抓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企业用工的协调,为企业做大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对那些干扰破坏招商引资工作的要采取强硬措施,专项治理,重拳打击。对“三乱”问题,要从查、处、改入手,做到查要及时,有诉必接,接诉必查,查而必处;处要严厉,对乱执法、滥执法、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负责的人和事,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手软姑息;改要彻底,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五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继续加大对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网配网、一江两岸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做好省道S248线、梅乐公路、武广客运专线以及县通镇、镇通村等公路交通项目的跟踪落实,要使重点项目尽快上马,尽快受益。

2、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搭建宽阔的发展平台。要更新招商引资观念,树立招商引税的新理念,立足于引进地方税源型大项目。工业园区可以集聚信息、技术、资金、人流、物流,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平台。要以联办产业转移园区为手段,加快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省政府已出台《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我们要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强与珠三角在共建产业园区方面的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把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抓好企业转制重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创立品牌等,促进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规模。要大力推行委托招商、招商,努力加强与粤港澳三地以及长三角发达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商会之间的协作,共同搭建新的招商平台,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形成企业集群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要发挥我市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北乡马蹄、张溪香芋、九峰水果、沿溪山茶叶、廊田优质米、白石板栗、坪石天堂姜等特色农林产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广阔的经营舞台。

3、加大制度建设和落实的力度,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是制度的健全。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政府管理方式更符合市场经济和外商投资的要求。要继续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市四套班子成员挂点联系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招商引资考核考评制度、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使每个人都有一分招商引资的“责任田”。要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的充分开放和公平竞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资本市场等方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是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强化行政问责制、责任追究制、行政效能监察、政府督查等制度的落实,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对作风恶劣,服务态度生硬,刁难服务对象的;对“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者,要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相应的责任。要进行严格的年度考核,把能不能招商引资,支持不支持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的成效如何作为选拔干部和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努力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要围绕营造“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投资回报快、创业成本低”的投资环境,在“放开、扶持、引导”六字上出新招、求实效。

1、放开。就是要给民营经济发展“松绑”,取消各种限制。企业依法想干的事政府不阻拦,企业不想干的事政府不强迫。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分表明:放开的领域有多宽,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我们要突破一切思想桎梏,放开手脚发展民营经济。一方面,要最大限度降低资本进入的门槛。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人都可申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不在前置条件、前置审批上设障碍。要放宽注册限制,可实行直接登记制度,允许投资者先登记注册,再申办项目,允许新设立的企业注册资本实行分期注入、分批到位。温州市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板,“生之者众,食之者寡”,所以经济发达。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外商和民企能够轻易地进来,能够顺利地发财。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市场的冷热变化,企业比政府知道得早、了解得多。要把市场的大舞台向企业全开放,对民营企业想干的事,坚持“两个凡是”、“四个不限”,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允许民资进入;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不该管的不管,不该限的不限,最大限度地给足企业发展的空间。要允许民资建设和经营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其他社会事业,不论成份重发展,不限比例看效益,把民间的创业激情充分调动起来。

2、扶持。一是帮融资。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适合企业特点的融资服务,对有规模、有技术、有盈利前景的企业要加大借贷力度,扩大贷款规模。允许符合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后,直接到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相担保或联合担保的方式筹集资金。要按照“政府资助、民间参与、企业出资”多元化筹资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担保中心。二是给政策。上级有的政策要坚决落实,上级没有但外地有的政策要比照实行,上级和外地没有的政策要结合实际大胆创造。能给的政策要给足,能优惠的空间要尽量放宽。要加大对企业在财政、税收、用地、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依法保证企业的发展用地。三是扶大户。大户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浙江非常重视扶持大户,早在1997年就开始大力扶持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园区、民企著名商标。他们连续开展“走千家民营企业、访万家个体工商户”等活动,帮助民企解决实际困难。2000年浙江民营企业集团只有194家,到*年则跃升到650多家,其中170家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我们要继续开展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对纳税大户、投资大户、创汇大户要重点跟踪、重点服务,还要专门出台一套政策给予扶持。

3、引导。重点引导企业在三方面着力。一是扩大规模。我市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要鼓励企业大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各种方式搞好兼并、联合,特别要引导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制,实现低成本、高速度扩张,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工业化进程“231”工程,主要是引导企业打造昌泥、坪B两大产业群,壮大制衣、化工、家具三个支撑点,培植机械铸造为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市机械铸造企业有23家,产值超过2亿元。这些企业都在增资扩产,形势看好。我们要在强化服务、扶持龙头上下功夫,通过一两年的努力,把机械铸造培育发展为*的又一工业支柱。二是创新管理。我市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要引导民营企业打破家族管理模式,重视培养和吸纳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制,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打造品牌。品牌是实力,是竞争力。对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品,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创精品、创名牌。要通过联合、嫁接等方式,吸引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落户*。

(三)理顺体制,突出重点,打造粤北魅力山城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市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此,我们要积极应对,采取适应政策的措施。新形势下我市的城市建设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努力打造城市精品,提高城市品位。

1、突出规划这个龙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也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之所在。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尤其要注意解决好五个矛盾。一是解决好专门性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的统一要求。二是解决好发展过快与发展后劲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城市近期建设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对长远发展要留有余地。三是解决好规划的科学性与领导主观意志之间的矛盾。要从机制上保证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我市已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和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这些制度的作用。四是解决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既保护农田,又保证建设用地;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五是解决好城市建设中点与面之间的矛盾,重视城市设计,提高城市品位。要注重城市风格设计,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创建风格城市,把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2、抓好管理这一重点。首先,要把体制理顺作为突破口。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系统化的问题。管理职能分散,造成城市管理的混乱和城市经营资源的浪费,甚至经常出现推诿和争利的现象,影响了城市管理效能和效益的发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把城市管理部门作为城市管理唯一的执法主体和第一责任人,使城市执法与管理得到统一。同时,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改进垃圾收集方式,实行上门收垃圾。要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入户条件。要充分发挥坪石的区位优势,树立“大坪石”的规划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坪石的城市规划,拉大城市框架,改变城镇规模小、商业网点密度大的现状。加快坪石镇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切实改善坪石的人居环境。以工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业,把坪石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物流基地。要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的论证和实施,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和特色城镇,做到一镇一特色,一镇一景点,一镇一风情。其次,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为此,在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一时的发展。要引导企业进入园区,采取“总体规划,集中排污”的办法解决排污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通过人大会议的形式确立环保规划的法律地位。今年内要确保建成乐城污水处理厂。要健全机制,加大对城区大气、水质、垃圾、噪音的监管力度,依法处罚关闭超标排污的企业,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贯穿经营这一理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单靠拮据的财政来负担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做好土地经营这篇文章。我市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做活土地经营这篇文章,坚决走经营城市的路子,是加快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一是要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我市目前的土地储备仅有500亩,土地储备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力度。二是要实行土地“两挂钩”制度,即将项目用地数量和投资方投入资金数量挂钩,将项目开发时间和用地使用时间挂钩,做到既为外商投资提供土地保障,又避免外商对土地圈而不用的现象发生。三是要努力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要依托城市固有的资源、政策、环境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由财政投入、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4、抓住文化建设这一关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血液,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准,城市文化就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城市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城市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的一街一景之中,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园林式街道”的创建活动,建成一批园林景观丰富的主题公园、绿化广场道路、灯饰亮化等城市形象工程。要充分挖掘佗城文化遗址、*公主、大瑶山、金鸡岭、红军长征路等文化底蕴,将这些历史文化和著名品牌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从而以生态园林建设为出发点,以旅游观光为落脚点,建设城外有景点,城中有景观,城中园林与城外山水融为一体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要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一中、新时代学校、*职中等品牌学校,把*一中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新时代学校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中建设成为一所享誉粤北、闻名湘粤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用文化教育品牌擦亮我市的城市名片。

同志们,主攻三大战略重点是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发展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时,我们一定要发挥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我们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埋头苦干,一定能实现三大战略重点的新突破,争当韶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