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领导工业会议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提速前进,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全县工业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号召全县广大干群,牢固树立“工业崛起”的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确保“工业强县”这个第一战略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在全省率先崛起构筑新平台,创造新优势。下面,我就全县工业发展情况及今年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主要任务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工业崛起的信心与决心
工业经济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践已充分证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要靠工业作主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靠工业作支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要靠工业挑重担,抓好了工业经济,就是抓住了全县经济发展的主线。因此,我们要按照县十一届一次党代会“两个阶段,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省率先崛起的新目标,始终突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用工业崛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我县工业经济高速、高质、高效发展。
(一)实现工业崛起,必须肯定成绩,看出优势,增强发展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工业经济保持高速运行的好势头,工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从20*年的统计数据看,工业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一个“快”字上:
一是增长速度快,工业总量不断扩大。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8.5%;完成增加值6.01亿元,同比增长69.29%;工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32.23%。
二是结构调整快,经济结构不断趋优。2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0%,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县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基本退出经济领域,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初步形成七大支柱产业。
三是工业投入快,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投入总量实现新突破的基础上,呈现出内资外资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全年引资实施工业项目91个,协议引资17.9亿元;同时,科林木业、独秀纺织等一批县内民营骨干企业通过新建项目、技术改造,纷纷加大工业投入。
四是效益上升快,经济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28.4%;利税总额8751万元,增长12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5.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接近60%。
(二)实现工业崛起,必须正视差距,自我加压,坚定发展决心
在充分肯定我县工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这些差距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0.1个百分点;目前,我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20强县的13位左右,工业经济在近几年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仍是县域经济的“短退”,*要跻身20强县的第一方阵前列乃至在全省率先崛起,工业发展水平每年必须保持递增1至2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支柱产业规模不大。在全县七大支柱产业中,20*年水泥制造业产值最高,达4亿元;板材加工业企业个数最多,约30多家。而江浙等先进地区支柱产业大多拥有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产值、数百家乃至数千家的企业。我们的支柱产业,既无铺天盖地的集群优势,也无顶天立地的总量优势。此外,产业层次较低,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已经呈现出低水平层次上的过度竞争和高技术上的“短缺”现象;产业集聚不快,企业杂乱分散,基础设施难以共享,发展优势难以集聚。
三是重点骨干企业不强。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桐城的工业发展情况,与近在咫尺的桐城相比,我县骨干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规模经济上,桐城有6家企业集团,12家企业净资产超千万元以上;在名优经济上,桐城有“鸿润”、“丹凤”等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优势产品和企业;在资本经营上,桐城重点骨干企业积极争取股票上市,加快资本运作,已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我县除招商引进的县外企业,本土企业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产品档次、品牌创建都相当滞后。
四是发展要素聚集不快。融资仍是制约工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一方面受金融政策影响,民营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我县不少民营企业自身帐务管理混乱,难以开展资信评估,加之缺乏联合自强的合作意识,民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制尚未建立,自我造血功能不足;人才仍是工业发展的紧缺要素,家族式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使得人才难以引进,特别是资本经营型、科学管理型、国际贸易型人才严重缺乏;科技仍是工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大多数企业科技投入经费偏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
(三)实现工业崛起,必须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拓宽发展空间
推动新一轮工业发展,就必须用战略眼光来审视客观形势,用战略思维来把握发展方向,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抢抓机遇。从我县发展的走势看,工业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有难得的机遇。
新一轮工业经济竞争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宏观政策趋紧。中央连续执行多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今年已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反映到经济运行中来,意味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更主要地依靠消费和出口,走内涵式、集约式的路子来调整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引导消费;双稳健的经济政策也意味着财政资金、金融资金更主要地投向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行业和领域,传统的工业化路子将越走越窄。我们必须在较低的基础上对传统工业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造与提升,才能适应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区域竞争加剧。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越来越大,竞争实力越来越强,使我们欠发达地区在区域竞争中,更加处于劣势;周边县市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争先恐后发展,我们的“洼地”效应将被日益弱化,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沦为招商引资的边缘地区。
应对这些挑战,就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准确预见和把握形势,用好一切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机遇。首先,要用好产业政策机遇。为支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特别是省里出台了“861”行动计划,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能在一些新建、扩建、技改工业项目上争取获得政策扶持。其次,要用好资源后发机遇。利用发达地区资本加速向内地扩张的机遇,加快县内优势资源开发。再次,要用好知识经济崛起机遇。随着科技成果加速向生产力转化,技术生产要素参与经济活动程度提高,我们要大力借助先进适用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
总之,通过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县工业经济已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资源开发、载体建设、特色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综合环境继续改善,城乡面貌不断改观,我县工业经济具备了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正视差距,科学应对,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扩张性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明确目标,狠抓关键,夯实工业崛起的支柱与载体
适应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业发展形势与发展要求,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提高支柱产业竞争力和加快城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咬定目标,强力攻坚,为尽快实现工业强县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这个要求,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5%;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20%;技改投入4.5亿元,增长18%。
实现全年目标,工作中必须着重把握“四个原则”:
(一)坚持以极点带全面,注重统筹推进。我们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去认识和把握。不能把统筹发展与均衡发展等同起来,不能片面强调四平八稳、齐头并进。工业化滞后是最大的县情实际,统筹发展必须突出以工业化为主导,要立足要素趋紧的现状,在战略思路上突出“一体两翼、三大基地、七大支柱”的极点开发,走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培育增长极,带动面上发展。
(二)坚持以增量求质量,注重持续发展。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存量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的空间极其有限。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快速度,以增量推进为主,在增量推进中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没有速度,就没有规模总量;没有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就缺乏载体,就没有质量和效益。为此,只有抢抓机遇,能快则快,迅速扩张总量,才能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但必须注重可持续性,特别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资源环境规划保护和有序开发,提高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坚持以投入扩总量,注重投入效益。我县经济正处于急需投资建设的时期,抓投入,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抓投入,就要鼓励民营企业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抓投入,就要持续不断地引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抓投入,就要加强工业项目“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项目投产率”的四率考核;保证工业投入持续强劲增长。同时,要加强对投入效益的研究,要着重解决好投入质量,着力提升项目档次;要把握好投入方向,既要注重生产性投入,又要注重解除发展瓶颈的基础设施投入和要素保障投入;要强化投入载体,适度调整投入重点,重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投入,增强载体容量。
(四)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注重内外并举。我县经济欠发达,自我发展能力偏弱,更需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借力加快自身发展。而开放,首先是思想开放,要敢为天下先,不断破除观念性、体制性的障碍,要创造性地执行各项政策,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其次是领域开放,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再次是区域开放,扩大视野,强化招商引资,深化区域协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在更广空间里借助外力,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同时,充分激活内力,培育一批小型巨人企业和企业集团。
实现全年目标,工作中必须着力做好“四篇文章”:
(一)以水泥制造为龙头,推动矿业经济大跨越。充分发挥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石镜乡要全力以赴服务支持*海螺三期和余热发电项目,顺利完成总投资3亿元的目标;月山镇要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在今年千方百计引进年产500万吨以上大水泥项目落户月山。20*年全县要实现水泥工业产值6.2亿元,增长55%。有关乡镇要围绕大水泥,积极盘活水泥企业闲置资产,大力发展水泥粉磨企业。各级各部门要把矿产资源开发置于工业崛起的先行地位,抓好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产勘查、矿业项目储备等基础性工作,加紧开发石膏、白云岩、方解石等优质矿产资源,依靠矿产资源的高投资、高回报,保持工业经济的强劲扩张和工业总量的大幅攀升。
(二)以加速创新为动力,促进传统产业大提高。板材加工、塑料编织、轻纺服装、纸及纸制品这四大传统产业在支撑县域经济克服改革改制、结构调整等阶段性困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产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巨大压力。马庙镇要引导扶持板材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档次,发展新型环保板材产品,规模以上板材工业企业今年要全面申报环保、质量、管理三大认证,尤其是环保、质量认证必须在一年内申报通过。马庙镇要积极引导马庙板材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严格约束同业不良竞争行为。今年,板材加工业要实现产值2.8亿元,增长15%。金拱镇要扶持塑料编织加工企业创新扩张方式,带动家庭作坊式生产,壮大产业基础、产业规模;要引导塑料编织企业今年组建行业协会,20*年塑料编织加工业要实现产值2.3亿元,增长14%。高河镇要把纸及纸制品加工业作为镇域经济的首要抓手,大力支持万邦高森造纸高透成型纸扩建项目开工。今年,纸及纸制品加工业要实现产值1.2亿元,增长20%。黄墩镇要依托独秀纺织并发挥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从事轻纺服装加工人数众多的优势,放手发展个体私营轻纺服装加工企业。今年,服装加工业要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14%。
(三)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带动特色产品大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加工业具备良好基础,培育出了“稼仙米业”、“三官肠衣”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稼仙大米”、“皖山栝蒌籽”、“绿意茶油”、“顶雪贡糕”等一批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副产品,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创新滞后,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使得市场占有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企业难以快速扩张。石牌镇要发挥老县城存量资产丰富的优势,搞好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布局规划,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石牌集中,形成集聚发展的优势,并积极为企业租赁、购买厂房搞好协调服务,降低企业扩张成本。平山镇要从机制入手,加快土地流转,引导镇内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促使栝蒌籽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加快规模扩张,更大范围占领国内市场,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工商、质监部门要支持“稼仙大米”、“华玉美”、“绿意”、“皖山”等特色产品创建国家及省级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今年,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实现产值4.8亿元,增长16%。
(四)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推进支柱产业大集聚。我们要正确理解清理开发区和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精神实质,将它看作规范园区运作,防止无效投资、微效投资,加大扩容提质力度,加快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上午,我们重点考察了桐城市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他们真正是创造性地执行政策,有效破除了土地瓶颈,各乡镇要切实深入学习研究,大胆借鉴创新。要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园区调整和整合工作。对保留的园区,要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创新园区发展机制,特别是马庙民营科技园要切实搞好园区开发的市场化运作,确保今年完成园区规划和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以板材加工为主体,促使一批镇内企业迁入园区。石牌镇及206、318国道沿线乡镇要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政策,抓紧时间将工业功能区列入小城镇规划体系,特别是石牌农副产品、金拱塑料编织、黄墩轻纺服装、石镜建材等四个已有规划和基础的工业功能区在今年要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设施用地先征,工业功能区用土地留作工业用地实行即征即用;其他乡镇要在今年6月份之前重新修编小城镇规划,安排好工业功能区,落实工业发展空间。各乡镇要大力向县工业园引进项目,尽快凸现县工业园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布局,着力实现三年内“产值10个亿、税收1个亿、就业1万人”的发展目标。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确保工业崛起的力度与成效
(一)突出总量扩张。围绕做大总量主线,坚持大投入、强投入、有效投入,努力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网络,激活招商手段,创新招商方式。注重资源招商,加强矿产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规划保护和有序开发,留足发展空间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为大项目落户奠定基础;注重产业招商,抓好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扩张延伸,以产业配套吸引投资;注重项目招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加快工业项目库建设,有重点、有层次、有梯度的储备一批重大工业项目集中推出招商;注重统盘招商,各级各部门要建立重大项目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效协调机制,提高引进重大项目的成功率,重点抓好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的引进。继续加大企业技改力度,选择一批优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配合企业及时申报技改项目,积极争取省、市技改贴息支持及无偿资金,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着重抓好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对县级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强化政策引导机制,整合资源向其倾斜。确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优秀成长型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批量大、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有重点地组织企业纳入省、市企业团体,参加境外各类商品交易会,拓展境外市场。
(二)突出规划龙头。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在工业强县战略决定的指导下,尽快编制水泥制造、板材加工、塑料编织、轻纺服装、机械制造、纸及纸制品、农副品加工等七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鼓励重点企业制订完善企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特色明显、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要树立大规划理念,注重纵向和横向规划的衔接包容,既要与省、市规划配套,又要确保我县的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发展规划等之间的衔接和互融,提高各专项规划的兼容性和协调性。
(三)突出要素供给。把解决要素供给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缓解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着重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障碍。金融部门要发挥金融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主动搞好金融服务,牵头组织并定期召开银企对洽会,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完善财务、帐务管理,大力开展金融援信活动,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突出人才培养,着力壮大企业家、研发人才、技术工人等三支队伍。发挥人事劳动部门优势,用好国家引进智力政策,积极引导企业以讲学、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智力。各企业要推进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有人曾形象地说过,企业长久发展5年靠的是机遇,10年靠的是管理,15年靠的是机制,几十年可持续发展要靠企业文化),营造“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环境。
(四)突出科技创新。把技术进步作为促进工业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增强工业持续增长能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平台,建立新型科企协作关系。今年,要力争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开发省级新产品2个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个以上;培育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各1个以上。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宽带入园入企步伐、鼓励规模企业上网,建立自己的网站(网页),推动企业产品网上交易,开展电子商务,使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开放式链接,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突出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和稳定有机统筹起来,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和生态建设,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和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事故防范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边、到底、到角。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资源节约和保护力度,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和产品消费的全过程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工业经济。坚决抵制和淘汰一些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工业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突出行政效能。把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切入点,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作为完善机制、优化发展的突破点。一是建立工业发展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将对工业发展情况进行单独考核,严格奖惩,以增强各级各部门工业发展责任感和调动各级各部门工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特别对重点项目,要指定专门的联系跟踪服务小组,实行一对一的对口服务,及时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分期投入的项目,要建立追踪监督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协议承诺投入按期到位。三是强化亲商安商宣传机制。注重创业氛围,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劳动执法,切实保障企业家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明星企业”评选活动,加大表彰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四是注重发展环境追究机制。强化经济“110”投诉中心职能,在正面引导的同时,要加大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惩戒力度,追究当事人责任,以保障我县良好发展软环境。
同志们,今年工业经济工作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又遇到不少不利因素和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前进,加快发展,以工业的强劲崛起带动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进而实现*在全省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