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新农村建设经济观摩会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这次新农村建设观摩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通过观摩各区县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新变化和今天大家的座谈,我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有两点: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太重要了。80%的山场土地和70%的农村人口是我市最大的市情,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始终是大事,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太必要了。凡是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凡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进,凡是农民致富的典型,无一例外地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好的地方。对此,我想大家会有更深的认识、更新的共识。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福宏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这里重点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谈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经验,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这一次新农村建设观摩点大都是我市农业产业化示范之作,可以说是: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各地不仅有亮点,且这些亮点在拓展,发展势头强劲;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呈现争艳之势,各地都有特色,且这些特色精彩纷呈,成长优势明显。
首先,在规模上,形成了“五个一批”。
一是打造了一批主导产业。我市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雏形已就,尤其是茶业、竹木业、蚕桑业、养殖业、果蔬业、中药材业等产业构筑了黄山现代农业的基本格局。在这些主导产业起着支柱作用的同时,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去年接待量达841万人次、总收入32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二是建成了一批特色基地。全市建成了70万亩茶园、655万亩商品林、91万亩竹园、8万亩油茶、3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桑园、19万亩果园、13万亩商品蔬菜、8万亩中药材、31个养殖小区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94万亩。全市已有2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18家,省级农家乐示范户9户。三是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0家,营销收入22.74亿元;其中营销收入超5000万元达12家,超亿元龙头企业达5家。目前,已有省级龙头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70家。四是发展了一批专业组织。全市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65个,会员4万余人;发展订单农户17万余户,占全市农户数的48%。这些专业组织的服务领域涵盖了茶叶、水果、蔬菜、畜禽、蜂业、粮食等行业。五是创建了一批知名品牌。现有1个农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14个农产品获安徽省著名商标,16个农产品获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6个农产品获安徽名牌称号。应该说,黄山的不少农产品已经在国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茶叶就占到上海市场份额的10%以上;有的还走出了国门,打入了国际市场。
其二,在特色上,涌现出“四类典型”。
一是引进型典型:如黄山德青源种禽有限公司、天工健康源果蔬生产基地、黄山蓝莓生态园等。这种类型的企业、基地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基地的10%、2%左右。二是嫁接型典型:如汪满田、谢裕大、松萝等茶叶公司与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进行合资合作。这种类型的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20%左右。三是内源型典型。如同乐生态养殖、强英鸭业、六百里猴魁、黟县蚕种场、谭家桥野生动物养殖中心等都是本土自生内源发展的典型,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左右,乡村旅游产业90%以上也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自身调整形成的。四是联动型典型。如坤沙、盐铺、华侨、官川、太平渔村等新农村建设,都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实现了与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可谓一举多得、一石三鸟。
其三,在效应上,实现了“三个促进”。
一是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变革。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山上”的在“下山”,“山下”的在“出海”,实现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单家独户向合作经营、由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的“三个转变”。*年,主导产业总收入达75.64亿元(含乡村旅游),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8.4%;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868万美元,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大提高,其中茶产业的商品化率高达95%以上。二是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提供了产业支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有21万户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农业产业化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30%,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达到14万人。三是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与二三产业链接在一起,把农村与城镇链接在一起,不仅自身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为农村加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推力。*年,全市农村三次产业比重已调整为21.2:54.1:24.7。
我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累累硕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困难还很多、问题还不少、任务还很重。就问题而言,有这么四个字:“小、散、弱、低”。小,就是生产基地规模小。受山区耕地资源匮乏所限,以及山区气候、土壤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差异性大的影响,除茶叶、木竹以外,我市农产品整体呈现“种类繁多、规模不大”。散,就是农业生产组织散。当前,我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5.8%,农业生产大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即便现有的农民合作组织联结协作的紧密度也不高,市场运作的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还没有与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还没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真正发挥组织作用。弱,就是龙头企业实力弱。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仅有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仅占全省龙头企业数的5%;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5%,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企业一家也没有,龙头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对整条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低,就是主导产业效益低。目前,发达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已达到50%以上,而我市仅为15%左右,不少农产品还停留在“第一车间”,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如我市茶园亩产值仅1238元,而福建安溪、云南普洱等地的茶园亩产值已达到3000-6000元。
成绩和问题不仅告诉我们,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在做得怎么样,还促使我们深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认识: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走开放式之路。如汪满田茶叶公司开阔视野、开放胸怀、开拓市场,与上海光明集团合作,借助它的品牌效应、资金实力、市场网络等,以求改造升级、创新发展。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走出去、引进来,内外嫁接、借力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是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的新途径。
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走创新型之路。如绿康保健公司和黄山金竹竹业公司,从地方资源出发,不局限于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初加工,坚持技术创新,以创新研发、深加工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商品附加值。这种创新性研发、精细化加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从而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的成功经验,是对我市农业产业化竞争力的新提升。
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化之路。如盐铺农庄、木坑竹海立足于各自的自然与文化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各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地方特色产业,是我市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格局。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注重错位经营,形成优势产业,打出特色品牌,对我市农业产业化优势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走联动性之路。如响潭农庄、太平渔村等新农村建设,大多是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这种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促进优势互补,形成联动发展,既是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市需要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新任务。
总体来看,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基础较好、态势趋好、发展看好。这是我们加快产业化发展的信心所在。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有清醒地认识、有准确地把握、有能力去解决,这是我们加快产业化发展的信心所致。
二、正确把握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这次观摩会的成果非常明显,重要的经验在于:只要农业产业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就有活力、就有动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就有后劲、就有保障。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而抓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又是第一位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抓农业产业化,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这次观摩会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党的*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发达地区加速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规律抓农业,依靠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更大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生产规模、经营效益,真正把农业产业做成富民强市的支柱性产业。到2012年,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1122”计划,即:培植十大产业基地,培育十大龙头企业,争创20个知名品牌,争上20个重大项目;全市主导产业的总收入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50%;农民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第一,必须抓基地、打基础。重点建设十大基地,即到2012年,建成10万亩高效生态茶园基地(另有60万亩普通茶园)、100万亩竹林基地、14万亩蚕桑基地、25万亩干鲜果基地、1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12万亩中药材基地、6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0万群蜂业基地,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家禽600万羽、肉蛋总产12万吨的养殖基地,以及拥有19个国家级旅游示范点、72个旅游示范村、558个“农家乐”示范户的乡村旅游特色基地。围绕建设十大基地,首先要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区域化布局。以规划为先导,以要素集中为引导,抓紧调整、充实和完善全市农业产业化规划纲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瞄准市场,顺应需求,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产业带、产业块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导、全面完成生态茶园“双十”工程、养殖业“451”工程、林业产业提升工程的实施。到2012年,全市优势农产品集中化生产格局基本确立,区域化生产布局基本形成。还要引导好“生态园”、“后花园”的打造,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森林公园、果园农庄、科技园区、渔港渔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力发展与生态化、旅游化互动联动的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功能,延长增值链条,提高综合效益。其次要加强利益联结,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公司+农村经纪人+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明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达到400家以上,其中新组建40家以上,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达30%左右。其三要加强机制创新,抓好产业化改革。加快林改步伐,明年要全面完成林地确权发证主体改革,用3年时间完成其它配套改革,为林业基地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要完善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用2-3年时间,使我市规模经营的比重再提高10个百分点。
第二,必须抓企业,强龙头。到2012年,培育超亿元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其中争取2-3家年营销收入超5亿元),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收入达50亿元。到2009年,超亿元龙头企业达6家(其中争取1-2家营销收入超2亿元),5000万元的企业1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销收入达34亿元。为此,一要扶强做大龙头企业。按照“大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强带动”的要求,全力组织实施产业化“125”提升行动,积极扶持、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要在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促其快速发展壮大。二要壮大领军人物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层面,加快培育一大批创业主体。到2012年,全市要形成百名实力雄厚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千名优秀的农民创业带头人和2000名农民经纪人队伍。
第三,必须抓品牌,抢市场。到2012年,全市要争创省级以上知名品牌20个以上,同时要申报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要以品质赢得市场。品质是品牌的基础。要以农业科技化促进农业产品品质提升,确保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要以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品品质提升,在全市建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以及标准化示范企业和市场。抓紧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2010年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规模以上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100%。到2012年,全市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万亩,大宗农产品“三品”认证达80%以上。二要以资源整合市场。当前,要围绕“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9个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推进茶叶品牌资源的整合,拓展品牌空间,放大品牌效益。还要围绕我市其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鼓励和引导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延伸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地获得品牌溢价。三要以营销抢占市场。要像抓黄山旅游促销一样,千方百计抓好农产品品牌营销。各地要踊跃推荐优质产品参加国家和省级名优农产品评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展示、展销活动。当前,尤其要抓紧做好明年茶叶产销的谋划和安排,抓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交易会的营销策划,搞好营销配套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办在家门口的“经济奥运会”,也是我市农产品展示营销的最好舞台。要大力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把黄山名特优农产品进一步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第四,必须抓项目、硬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大项目做支撑,到2012年,全市要建成20个超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中,明年10个重点产业化龙头技改项目就要启动实施,完成投资6亿元。还要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个、资金12亿元;争取国家和省里涉农扶持资金10亿元。为此,一要抓好项目的编制。要紧紧围绕“1122”计划和主导产业规划,围绕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黄山优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把农业产业化项目谋划得更深、编制得更准、包装得更新,从而确保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能够早日上马实施。二要抓好项目的争取。最近,为搭上国家扩大内需“这班车”,我们已编制了108个农业农村项目,总投资93.7亿元。其中,市里已上报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20.8亿元。这些涉农项目,有基础设施,有特色产业,有社会事业,特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农村沼气以及茶叶“双十”工程等项目,要作为我们着力争取的重点、着力突破的方面,一定要盯紧盯牢、盯出成效,努力让2009年成为农业产业投资年、农村产业突破年。三要抓好项目的引进。要立足招商引资上项目。重点面向长三角、环渤海和韩日及台湾地区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密集区,紧盯境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顶尖企业,针对自身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要求,重点关注那些能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的企业、能提升现有产业和产品品牌的企业、能带动基地整合发展的企业、能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企业,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做到补缺式承接、提升式承接。在注重“外引”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引”,抓住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引导他们在家乡创业兴业。要立足出口导向上项目。要落实好市里出台的支持工业企业渡难关保增长的意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大力引进出口型龙头企业和项目,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明年,全市农产品出口要确保增长8%以上。
第五,必须抓服务,优环境。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大家的共同任务和责任,特别是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要千方百计服务于、促进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要改善政务抓服务。进一步把“四大整治”引向深入,进一步落实好市里一系列关于保增长的要求,扭住关键环节,着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执行上,要强化发展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创造性地执行好上级政策。在简政上,要大刀阔斧地精简会议、培训、检查、评比,减少非经济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要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在减费上,要全面开展一次涉企收费大清理,特别是对于涉企处罚,一定要立足早提醒、先教育、重纠正,必须处罚的,有关部门也必须事先报知当地政府。二要强化政策抓服务。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都要做到一个产业一个规划。要以有力的政策保证规划的实施、促进计划的落实。市里初步考虑,从明年开始,在原有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以及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专门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十大主导产业。各区县也要配套拿出专项资金。中央、省里与产业化相关的优惠政策,必须整合好、利用好、落实好。三要创新金融抓服务。要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通过小额信贷、短期信贷、中长期优惠信贷、专项信贷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信贷组合,提高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信贷规模和比重。要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融资互助和信用合作,抓住政策机遇扩充担保公司实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明年开始推进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四要深化改革抓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加大农村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再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在全市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农村信息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全程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还要着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物流体系,以推进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20个特色镇发展。
同志们,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篇系统的大文章,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需要创造性地工作,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局面,为持续快速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