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创建法治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领导创建法治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领导创建法治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创建法治市活动动员会议,是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的重要会议。*市司法局对我市法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特派*副局长出席今天会议并进行指导,请同志们认真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开展法治市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规划的明确要求,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促发展、保民生、求稳定、建和谐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法治实践活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时俱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风气更为浓厚,为推进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全市发展大局营造了较好的法治环境,20*年先后荣全获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省平安县市、*市依法行政先进市等殊荣。我省今年启动这项工作,把我市列为*市试点县市之一,这既是上级对我们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信任,对于加快我市依法治市步伐、塑造*形象意义重大。下面,我就开展法治市创建活动强调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注重实效,把法治建设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

近年来,我们只争朝夕干工作,坚忍不拔谋发展,许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乃至全省都在争先进位。像新农村建设工作,首次荣获*市综合奖;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我们处于落后,去年荣获省、*市进步奖;今年2月召开的*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作流动现场会,*流动现场活动不但圆满成功,而且还荣获城市化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最近,我们又成为全省32个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先进县(市)之一,省政府奖励100万元,等等。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件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改变了各级各部门对*旧有的看法,树立了新的形象,赢得了支持。抓创建法治市试点工作同样如此,要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依法治市新路子,为市法治建设创造有益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在创建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三个结合”:

一是把法治市创建活动与“三保”工作结合起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法治建设要为“三保”服务,并贯穿于“三保”工作的始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对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虽然目前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各种不安定、不确定因素可能进一步增多,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还将进一步暴露。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要通过开展法治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法治的价值和功能,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化解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建立起和谐的经济社会秩序。

二是把法治市创建活动与创优发展环境结合起来。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法治与其紧密结合。如果法治建设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城市必然会遭遇发展瓶颈。今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开展法治市创建活动,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基础,是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平安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这次创建活动,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和社会氛围,打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为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三是把法治市创建活动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当前,我市正全面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有利契机,在推进法治市创建过程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在法治市创建整体部署上、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以及在行政与司法重点领域、法制宣传教育等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法治市创建过程变成解决我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过程,变成进一步提高我市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变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法治建设科学发展的过程,使创建工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提升新境界、取得新成绩。

二、抓住关键,强化举措,在法治建设重点领域取得明显突破

创建法治市,是依法治市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普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诸多环节,包括了推进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等十项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创建工作的重点,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力争每年选取几个重点,有所突破,取得成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实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市创建要紧密结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始终突出依法行政这个重点,推进依法治市。行政机关在国家机关中权力最大、机构最多、人数最众,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百分之八十都须行政机关执行。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执法态度、执法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法治市创建活动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市法治环境建设。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当前,尤其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认真查摆重点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切实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对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执法依据、过程和结果,都要依法予以公开,特别是要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对执法单位行政裁量权要予以量化、细化,并向社会公开,给执法设置一道缓冲程序,实行服务前置、执法后置,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的,实行首次不罚、限期整改制度,杜绝执法主体的粗暴执法、人情执法。

二是要突出群众法治这个基础,打实创建基础。法治市创建中,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只有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制环境才能改善。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坚持以学习宣传为先导,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动员、吸引群众加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服务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认真落实法治惠民举措,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检查,依法整治食品安全、拖欠工资等不法行为,依法加大民生领域的执法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要善于运用法治的手段维护群众合法权利,从行政执法和司法等环节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大民生案件的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探索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对接机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弱势群体,加强对社会薄弱环节的救助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要探索建立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执行救助与社会救助的对接机制,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弱势群体获得公正平等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凡事要从苗头抓起,从细节抓起,从平时解决群众切身利益抓起,从社会公平、正义抓起,做到依法、用心、用情善待一方百姓,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所有的困难、矛盾都将迎刃而解。

三是要突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键,提高创建水平。首先,要增强运用法治手段调整市场经济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切实用法治来引领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用法治来保护市场经济主体的正当利益,用法治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用法治来保障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其次,要增强用法律调节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积极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法律等手段,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对经济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善于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表达诉求;对涉企突发性事件,迅速依法开展工作,全力疏导化解矛盾;对破坏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置;对涉企案件,要对照“是否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否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平安和谐”的标准,依法积极妥善处理。第三,增强法律服务能力。要依法对各类企业进行法律指导,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交易经营行为、降低交易经营风险。要加强对困难企业司法救助,主动提供各种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三、要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创建法治市工作,涉及范围广,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确保法治市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明确时间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制,全力把矛盾化解在始发地,处理在萌芽状态,防止大小矛盾都一并上交,增加市里的压力。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有力、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法治城市创建推进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法治创建的配套措施,筑好创建工作平台,高起点启动,高标准推进。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要明确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专门工作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夯实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

同志们,开展法治市创建,推进依法治市,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一个中心”、推进“四个打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