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贸局加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加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经贸局加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杭州市招商引资大会、民营经济大会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五年工业经济工作,表彰先进,部署*年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克难攻坚,迎难而上,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更好地发挥加快桐庐发展的引擎作用。

今天,县四套班子在家的领导都参加了会议,会上,县委、县政府将对*年度工业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资金总额突破1500万元,其中县财政出资近1100万元,这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为了精简会议,今天把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与两项活动等几项工作统一在会上作布置,以便使大家统筹考虑,整体部署。

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等一下,邵胜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简要回顾过去五年我县的工业经济工作

五年来,我们坚持主攻工业,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突出扩量增效,狠抓工业投入,大力招商引资,强化工业服务,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缓解要素制约矛盾,工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1、规模快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年全县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77.57亿元,比*年和*年分别增长34.8%、185.8%。工业企业上缴税收6.37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27.1%、195%。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453家,比上年和*年分别增加131家、33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57.39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46.3%、360.6%,规模工业占工业总量比重从*年的34.1%提高到55.7%,实现利润4.3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13.9%、561%。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1家,比上年增加16家,是亿元企业增加最多的一年,比*年增加25家,亿元企业销售产值达64.11亿元,占工业总量的比重从*年的7.4%提高到23.1%;外贸自营出口企业128家,比上年和*年分别增加36家、99家,自营出口总额达到3.07亿美元,比*年增长274%。针织、纺织、皮件服装、箱包玩具、制笔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医药化工、健身器材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2、块状特色明显,区域竞争力增强。我县的经济主要是由块状经济构成,针纺织服装、箱包玩具、制笔、机械制造等块状特色产业产值达到209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30.6%、142.2%,而且在地域分布上,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继分水镇、横村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制笔之乡”和“中国针织名镇”之后,最近我县又被命名为“中国蜂产品之乡”,富春江镇的水工机械制造在业内知名度不断提高。随着企业技改和研发力度的加大,企业的更新改造得到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3.8亿元,其中*年投入17.6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20.5%、401%,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达到52.5%。名牌产品从无到有,到去年止创成4个浙江名牌、4个省著名商标,6个杭州名牌、9个市著名商标。

3、与标兵的差距有所缩小,对全市的贡献有所提高。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县与周边一些县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差距有了缩小。*年,我县工业销售产值和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是临安的76.7%和86.6%,而*年这两个指标分别是他们的64.8%、49.3%,差距分别缩小了11.9、37.3个百分点,与建德相比,工业总产值从*年高出他们13.47亿,到*年已扩大到36.45亿。*年我县工业的国税收入超过临安市4868万元、超建德市8840万元。特别是*年,工业销售产值增幅列杭州七县(市、区)第一位,比临安、建德分别高12.7和8.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幅比临安、建德分别高11.7和9个百分点。通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占杭州市总量的比重有所提高,从*年的2.2%提高到去年的2.9%,虽然只增长了0.7个百分点,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的工业都在发展,而且杭州市工业的总量比较大,整个杭州的规模工业销售产值是5300多亿,我们在这个蛋糕中有所扩大,说明我们对杭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也有贡献。

4、支撑作用增强,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9%,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62%,工业提供了全县54%的就业岗位。从这三个数字来看,桐庐的经济中工业经济占了半壁江山。同时,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人口集聚,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到去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6.7%,五年来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工业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6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14.3%、82.3%;第三产业增加值31.09亿元,比上年和*年分别增长16.5%、99.2%;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超过1万辆,近两年新增车辆超过了建德、淳安两个县市之和;移动电话用户我县达23.25万户,比建德(总人口50.7万)多3万户、比淳安(总人口45.3万人)多10万户,这些都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回顾五年来工业经济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抓了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2001年,我们根据桐庐经济发展的现状,审时度势,作出了“主攻工业”的决策,确立以投入来扩量,在扩大总量中优化结构的理念,采取强化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金“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2002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工业总产值“三年翻番”目标,并明确要以招商引资、狠抓投入为工作重点,全县上下对工业经济地位和作用认识得到统一和提高,发展工业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日益高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化了“工业立县”战略。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营造氛围、配强工作班子、强化工作督查、狠抓工作落实、优化工作服务,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从而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2、招商引资,加大投入。五年来,我们坚持招商引资是“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不动摇,分解落实任务,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各级领导联系招商引资项目制度,落实“一月一提醒,二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核查,全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创新招商形式,鼓励异地招商,开展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工业功能区招商,努力做到有人招商、有钱招商、有地招商、有办法招商、有政策招商、有项目招商,全县上下招商氛围明显增浓,引资渠道不断拓宽。“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县外招商引资项目1568个,协议引进资金245.16亿元,实际投入资金76.5亿元,是“九五”期间实际投入资金的6.5倍,其中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73个,合同利用外资2.73亿美元,实际投入1.37亿美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6.62倍和8.45倍;工业生产性投入累计达1*.77亿元,比“九五”增长5.24倍。

3、建设园区,促进集聚。2001年,着手调整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和工作重点,把经济开发区的工作重点切实放到“主攻工业”上,提出“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的建设要求,实行“封闭运行,滚动开发”,经过四年多的开发建设,当年的荒山和农田变成了今天充满活力的工业区。2002年,我们又确定五个重点工业园进行重点开发建设,支持有关镇建立园区开发公司和担保机构,按照“适度负债、多元融资、滚动发展”的思路和工业项目“引得进、安得下、提得高、留得住”的要求,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环境完善配套。从而形成了工业经济“一区五园”主战场。*年又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提出了“适度超前考虑、分步有序实施”的要求,对五个重点工业功能区进行全面规划,整合土地资源,拓展“一区五园”的用地空间,同时,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功能区集聚,不断增强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十五”期间,“一区五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4亿元,开发面积20454亩,*年实现销售产值101.75亿元,占全县总量的36.2%。

4、出台政策,加大扶持。我们先后出台《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投资加快桐庐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桐庐县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加快技改做大做强,激发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热情。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出台《关于加大针织和制笔扶持力度积极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施办法》。为扶持新合乡发展工业,制定了“一乡一策”扶持政策。为规范医疗器械生产,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我们出台关于鼓励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行“一业一策”的扶持。为鼓励金融单位优化信贷投向,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设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加强考核,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完善乡镇(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原则,加大对“一主一副四极”及凤川等镇的工业考核力度,鼓励山区乡镇发展资源型工业和特色产业。建立招商引资专项考核办法,并列入乡镇(街道)、部门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开展乡镇(街道)工业分组竞赛,设立乡镇工业投入考核奖。开展工业企业五十强竞赛活动,根据入库税金、销售收入、职工工资分别计算得分,每季度公布一次具体情况。我们这次评出来的五十强也好、十强也好,都是按照这三个指标来综合打分、评选出来的。从而形成了乡镇(街道)之间、企业之间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氛围。

五年来,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业经济工作中仍旧要牢牢坚持,并且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工业经济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产业层次偏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自有品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招商项目中高质量、上水平、上规模的项目不够多;部分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强,影响环境、损害职工合法权益、不自觉依法纳税、不注重安全生产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要素制约的矛盾突出,部分干部出现畏难的迹象,合力兴工的氛围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在一些地方有所动摇。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后五年的目标思路和今年的工作要求

县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和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后五年我县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创业为途径,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强化招商引资,注重自主创新,鼓励二次创业,努力打造具有桐庐特色的“制造工业”基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工业销售产值达到583亿元,年均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工业生产性投入达到58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工业技改投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2%;规模企业力争达到800家,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占全县工业总量的80%以上,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争取实现国家级名牌“零”的突破,省级名牌产品达到10个、市级名牌产品达到20个。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关键是要开好局、起好步,因此,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0%,达到33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6%,达到195亿元;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2%,达到37.5亿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增长15%,达到28.8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600万美元;自营出口额增长15%,达到3.5亿美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统一对“工业强县”战略的思想认识。

县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提出由“工业立县”战略向“工业强县”战略转变,这个转变既是对“工业立县”的坚持,又是对“工业立县”战略的发展和完善,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形成共识。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我县的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低、小、散”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就是要在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业经济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实现从“做大块头”向“做强体质”转变,从数量的扩张向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通过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从“加工经济”向“制造经济”再向“创造经济”转变;通过促进企业集约、节约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推进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富民强县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富民强县,对工业企业而言,就是要扩大利润空间、提高盈利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的积累,才能够增加职工收入,增加县级财政收入,达到“企业发财、地方发展”。当前,我县的工业总体上处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我们不否认我们的制笔块状经济,但制笔业,主要还是靠量的增长,产品附加值低,税收贡献小;针织业,也主要是贴牌生产,赚了点加工费,绝大部分的利润被品牌持有人和销售商拿走了;石材加工等资源型工业,资源的稀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税收的贡献还不高,且环境影响大。群众中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玩具厂的一个集装箱抵不上医疗器械厂的几个密码箱”,意思就是一个集装箱的玩具、箱包也不过卖了十来万元钱,企业利润可能只有几千块、万把块,而医疗器械厂的人手中拎两个密码箱,装几套医疗器械,就可以卖几十万元钱,利润就是十多万。因此,我们的工业经济要进一步发展,提高工业对富民强县的贡献率,出路只能是在“强”字上的文章,引导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增加职工收入,增加税收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

3、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两大制约,一是要素制约。存在缺地、缺电、缺资金、缺劳动力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我县用工缺口在2.2万名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针织、服装、箱包、制笔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针织工、缝纫工占64%,女性占需求总量的75%;全县有贷款需求的工业项目84项,需新增贷款6.14亿元;用电紧缺的状况虽有所缓解,但高温季节时段性的拉闸限电仍不可避免;用地指标与用地规划的矛盾很突出。二是环境承载压力的制约。生态优势是我县最大的优势,是桐庐的“命根子”,是打造“山水福地,人居佳境,旅游胜地”的基础,也是区域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保护和张扬生态优势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立足桐庐实际,只有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之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经济效益,才能缓解甚至摆脱用地、用工、融资、用电等要素制约,才能减小环境承载压力,为后人生存和发展留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工业经济主战场建设。

发展工业不能没有土地,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就在工业功能区。要高度重视“一区五园”的规划和建设,加快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发挥其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主战场、主阵地作用。

一是要因地制宜,完善“一区五园”规划。桐庐经济开发区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核,下一步要按照批准的四至范围,认真做好园区规划,提高档次,形成产业特色,发挥示范带动和领跑作用。五个工业功能区所在镇(街道)要在城镇建设总规指导下,结合土地利用总规修编,抓紧修编工业功能区规划,留足发展空间,并细化控规和详规。江南镇、瑶琳镇要抓紧规划好启动区块。国土部门要根据省政府的文件精神,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确实保障全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用地空间。要按照集聚发展的要求,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功能区集聚,鼓励山区乡镇发展资源型工业和特色产业。

二是要集中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了,招商引资才有吸引力。已经有一定开发基础的工业功能区,所在镇(街道)要宁可少上几个其他工程项目,也要集中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新项目落户拓展空间。尤其是江南、瑶琳工业功能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配套,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把工业经济搞上去了,第三产业、城镇建设才会繁荣起来。特别是江南镇工业功能区,前期已经明确了管理体制调整的意见,把规划、开发、建设、招商、管理等工作全部划归江南镇,责权利相统一,也明确了扶持政策。希望江南镇把握机遇,尽快统一镇村干部的思想,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根据已经确定的规划,抓紧启动实施。

三是要落实措施,优用、快用、活用、严用土地。县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优用快用活用严用工业用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并要继续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深化工业用地清理,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要引导社会业主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为小企业落户、项目孵化提供平台,县里已经明确了扶持政策,各地要用好政策,这也是培植一批成长型企业,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1、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要注重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支持、产学研相结合。首先要突出企业这个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事关企业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必须确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把自主创新的工作重点落实到企业上去。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年我县企业技术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0.576%,工业新产品产值仅为8.76亿元,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占3.16%。由于投入不足,制约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县现有的7000多家工业企业中,只有34个企业研发中心,市级以上的只有12个。我们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扶持行业性、区域性研发中心建设,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其次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一流的人才创办一流的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培养、积极引进人才,推进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创新;要切实落实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形成鼓励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和宽容失败“三敢一宽”的创新精神,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条件。再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研究制定鼓励创新的有关政策,从服务上、信贷上、财税上予以重点支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增强企业创新后劲,县经贸局要抓紧研究,提出意见。同时要培养全社会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调动创新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要重点抓好“一区五园”的自主创新,努力使之发挥创新的示范作用。

2、着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企业生存的希望在于不断技改,不技改迟早要消亡。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少企业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比如说,去年县政府专门出台对针织和制笔业的技改扶持政策,但是响应的企业很少,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只用掉了173.5万元。随着要素成本的提高,我们的不少企业特别是我们传统的块状经济已经进入了“薄利时代”。块状经济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优势,这也造成企业往往不太重视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去赢得竞争优势,更多的是盯牢成本与价格之间的竞争,导致优势不断变弱,利润下降,不少企业出现生存危机。更要命的是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一旦有新产品出来,仿冒变得十分容易,块状经济最终成为自主创新的“杀手”,出现“不创新慢死、一创新找死”的怪事。对此,除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外,只能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提高装备水平,才能消除简单模仿,才能消化要素成本的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生命力。

3、积极打造自有品牌。品牌是一种替代性战略资源。在产业链中,利润主要流向两头:生产领域流向研发,销售领域流向品牌。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末流企业出卖劳动力”,最赚钱的也就是制定标准、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我们在座的企业家最有感触,为他人贴牌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都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但是我们赚取的只是一些劳务费,客户拿到我们的产品后,只要贴上他们的商标,有些甚至是我们为他们贴好商标,身价就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而且,品牌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也标志着制造业的水平,品牌云集就是实力的象征。对企业来说,品牌代表形象,能够展示企业的信誉和实力,也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从贴牌向创牌转变。要鼓励企业创立品牌,打造品牌。加大对现有品牌的宣传力度,适当“包装”,特别是对已经成为省、市级名牌的,要加大培育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4、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通过经济、法律、教育、行政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县建设。要抓紧制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政策,启动实施“1234”工程(确定1个乡镇或街道、2个工业功能区、3家规模企业为我县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确定40家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要推进节约降耗。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大程度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重点推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要推行清洁生产。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原则,在重污染行业、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企业中推行强制清洁生产,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抓好招商引资是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今后仍必须牢牢坚持,坚持做到开明不“精明”、开放不降格。尤其是在要素供给紧张的形势下,更要做好借力借脑发展自己的文章。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和企业的主体力作用。要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在杭州市招商引资大会上,王国平书记讲了,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务、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我们对乡镇也是这个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的主要领导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用更多的时间、精力,亲自招商,真正做到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亲自洽谈重点项目,亲自协调项目引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招商引资的主体。我们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以民引外、二次创业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杀手锏,也是招商引资的杀手锏,企业主要解放思想,舍得拿出股权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企业要怕的是失去市场、被市场淘汰,而不是怕失去股权。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企业上市是更高层次上的招商引资。目前,有桦桐家私、富力纺织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这对我县是一个突破。县里下一步要研究政策,对我县企业上市给予奖励,加大扶持力度。

2、开展“敲门招商”,拓展招商领域。现在外地到杭州招商的很多,到我们桐庐来找老板谈的也比较多,但是暗中到桐庐来考察的老板也有,我们要及时捕捉信息,主动对接,主动出击,广泛开展“敲门招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通过抽调、选拔、雇佣等形式,组成一支懂业务、懂法律,能吃苦耐劳的招商队伍。要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素质,最近县外经局和县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一期乡镇(街道)招商人员培训班,这种方式值得肯定。“一区五园”在这方面要挑起大梁,真正把素质最好、能力最强的干部安排到招商岗位上去,并给予最好的待遇。要整合资源。县政府在上海设有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一些企业也在部分城市设有办事处、销售中心,还有很多的桐庐人在各大城市经商、办企业、从事快递业务,这些都是我们的情报员和招商员,外经、经贸部门和乡镇街道要研究怎样整合这些资源,发挥他们的作用,及时了解所在地投资信息,经常开展“敲门招商”。要拓展招商领域。今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招商引资任务是,国内招商协议资金20.9亿元,实际到位7.5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00万美元,目标是很艰巨的。我们要在着力抓好工业招商的同时,包装好“十一五”时期的“十大工程”,推出工业、旅游、商贸、农业、房地产、文化产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招商,特别是要做好滨江区块城中村改造、新区综合(农贸)市场、桐庐综合码头等大项目的招商。

3、从以政策招商向更加重视环境招商转变。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基本差不多,在政策门槛相近的情况下,决定招商成败是环境的好坏,而且,越是有实力的投资者,越加看重环境的因素。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在华为杭州研发中心项目签约仪式上讲了一番肺腑之言,他说:“我到杭州来投资,绝不是感情用事,绝对不是因为和杭州的领导关系好,关键是杭州的投资环境好”。因此,我们招商既要讲政策,更要讲环境。从政策上讲,我们要开明,算大帐。对投资密度高、产业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社会贡献大的好项目、大项目,我们要削平门槛,人家能给的政策我们照样全给。从环境上讲,一方面要宣传桐庐的环境,把桐庐良好的环境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要始终不懈地抓好环境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好硬件环境,改善生活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以环境优势缓解要素制约,降低商务成本,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业。

(五)重视文化建设,促进和谐创业。

和谐创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和谐创业的主战场,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在推进和谐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家要以和谐的心态去创业,特别要重视处理好创业与文化、与创新、与社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1、创业与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养成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百年企业的生命内核。《财富》杂志评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实现了企业百年不衰。我们都说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其实就是文化的竞争,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必须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培养共同愿景,这是形成团队精神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家与员工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都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标和愿望,并且自觉地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对此,我们的企业家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注重积累,以逐步养成具有自已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还要培养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为创业提供动力源泉,创业为创新提供物质支撑。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高原缺氧”、“高原反应”以及“千万元”现象,如果我们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如果能创新、创业,就能克服“高原反应”,开创一片新天地。所以,我们的企业家要破除小富即安、小富即满、不思进取的小家意识的束缚,树立干就要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新风尚。以干大事、成大业的气魄,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推进二次创业。

3、创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尽到社会责任。企业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不仅是个人的事业,也是社会的光彩。要处理好创业与社会的关系,必须做到这几点:一是依法纳税。今天表彰千万元纳税大户,就是一种对企业社会贡献的肯定,今年是第一次搞,今后要年年搞这个奖励。这方面一些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确确实实还不够强,其中也包括少数知名的企业。二是安全生产。重不重视安全生产,体现的是企业家有没有公德心。现在一些企业为了赚钱,置职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不重视员工培训,造成事故,既影响了企业自己的效益,更给职工及其家庭带来了痛苦,这不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企业发展要以人为本。三是环保意识。创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通过教育引导,建立“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保护环境者得益、损害环境者受罚”的机制,促进企业家的环保意识养成。

4、创业与员工的关系。职工是企业主的衣食父母,企业的利润是靠职工创造的。所以企业家要关爱职工,这样员工才会关心企业。尊重劳动,首先要维护职工创造的价值,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主不能克扣职工的工资,不能让职工在环境很差的地方劳动,职工的利益要靠企业家去维护,企业家的利益主要靠党委、政府去维护。但是现在还有企业经营者做不到,去年县劳动部门受理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投诉430件,其中拖欠工资的占60%以上,在这个方面,要逐步改进。在此基础上,要尽力改善职工生活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增强凝聚力。现在,有不少外地人才引进来了却留不住,一个因素就是他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不够好。

(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

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这是政府要努力的方向。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我们要坚持抓大不放小,既要扶优扶强,培养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又要扶持培育成长型的企业。杭州市民营经济大会上,王国平书记讲了,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是百姓经济,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要做好服务,就是要建好以下几个平台。

1、建好服务平台。政府部门要把为企业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要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继续推进审批事项进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着力营造“好办事、办好事”的氛围;鼓励发展为企业服务的中介、物流、信息及其他第三产业,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

2、搭建创新平台。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试验田,吸引科技人员来桐创业。要深化专利试点县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运用、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要推进产学研合作,用好现有载体,创新合作形式,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要加强科技信息提供,及时为企业提供科技扶持政策、最新科技动态、新产品开发情况等信息。

3、拓展融资平台。发挥贷款担保组织的作用,县企业贷款担保促进会经过整合,担保能力得到提高,要带头发挥好作用。各乡镇(街道)的贷款担保机构和工业功能区贷款担保有限公司要积极挖潜扩容,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要调整完善金融贡献奖考核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功能区建设和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支持。要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到桐庐落户,拓宽融资渠道,深化银政、银企合作,加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沟通,畅通信息传递,金融单位要主动提供服务,推介金融产品,为企业融资和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参考。

4、营造发展环境。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发展非公经济的36条政策,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要切实维护和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使企业家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名誉、法律上有保障。要大力培育创业文化,让创业者多上报纸,让企业家多出镜头,让纳税人多受尊重,让全社会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摇旗呐喊,为他们鸣锣开道。

三、以“两个年”活动为抓手,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成

在前几年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开展了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服务月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充实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总结完善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工业服务和项目推进工作作为两项常年性的工作来抓,建立长效机制,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两个年”活动作为落实工业经济任务的重要抓手,对工作举措深化、细化、经常化,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的落实。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两个年”活动的现实意义。

1、开展“两个年”活动是开好局、起好步的需要。实践证明,抓经济重点要抓好工业,抓工作重点要抓项目。加大工业投入、保障企业生产,加快推进“十一五”十大工程项目实施,不仅是开展“两个年”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确保“十一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的需要。

2、开展“两个年”活动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开展“两个年”活动,通过加强政府为市场主体的服务来促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体现了“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有利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我们要通过实施“两个年”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政府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3、开展“两个年”活动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作为“十一五”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提出要加快推动工业从“加工经济”向“制造经济”再向“创造经济”转变,实现从“做大块头”向“做强体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主体是企业,前提是投入,载体是项目,关键在于构建政府的引导力、市场基础力和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政府的引导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基础力和企业主体力的作用。

4、开展“两个年”活动是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提出“环境立县”战略,这是“四大战略”中的核心战略,环境立县不仅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硬环境,更要重视服务软环境。目前,投资者和企业队政府服务不满意的地方还有不少,而且企业发展中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为他们搞好服务、排忧解难。比如规划、土地、供电、市场秩序、劳动力组织等,都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加大解决的力度。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推进成熟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是“两个年”活动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

1、围绕成熟项目早开工,做好报批服务工作。对已经签约的项目,发改、国土、建设等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把关工作,通过把关后,要加快项目用地报批、图纸设计审批等开工前期各项审批。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乡镇街道要帮助企业做好开工准备工作,对涉及土地征用和拆迁问题的,要做好群众工作,及时交地。

2、围绕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做好“无障碍施工”服务。

对已开工的项目,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做好施工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的保障工作。对出现阻碍施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影响项目建设的行为,有关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及时处理,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严厉打击。对向投资者敲诈勒索、干扰投资者生产生活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从严从快处理。基本建设完工后,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竣工验收服务,加快房产证、土地证、生产许可证等各类证照办理。项目投产后,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劳动力的服务、供电服务、融资服务,为企业的投产创造条件,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见效。

3、围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做好要素服务工作。

要组织好银企合作恳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企业和金融部门双向沟通,搭建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缓解融资难。要充分发挥劳务输入基地作用,紧密劳务协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用工来源,尽最大可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并为企业提供员工劳动技能培训、技术工人岗位培训等提供有效服务。要做好有序用电工作,进一步完善用电方案,科学调度,减少停电对企业的影响。

(三)加强领导,着力推进。

1、健全组织。为切实加强对“两个年”活动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领导小组,由县领导挂帅,在经贸局、发改局设立综合办公室,在监察局设立效能监察办公室。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门组织,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排出“两个年”活动的具体方案。

2、明确步骤。“两个年”活动共分三个阶段:1—3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做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工作。活动领导小组综合办以及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排出今年首批要服务的重点项目和服务内容、完成时限,明确联系的县领导,并将服务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4-11月为组织实施阶段。为切实提高“两个年”活动的实效性,对工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明确每个月的服务重点:4月份为人才引进月、5月份为项目开工及建设进度督查月、6月份为安全生产服务月、7月份和8月份都为有序用电服务月、8月份还是外来投资服务月、9月份为“百日奋战”服务月、10月份为项目投产推进月和缓解要素服务月、11月份为项目推进活动督查回头看、12月份为总结提高阶段。

3、加强督查。要按照“年初建帐、年中查帐、年底交帐”的要求,加强“两个年”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领导挂钩联系、协调推进两项制度,联系企业和项目的县领导要经常抽出时间,了解项目推进和服务工作,并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协调事项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个月了解一次项目推进和服务进展情况,并联合效能监察办进行通报,对没有按计划落实服务事项,效能监察办要查明原因,对属乡镇(街道、开发区)和部门工作不到位的,要视情追究责任。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一次专题研究项目推进工作,协调解决问题、督查进展情况。综合办要研究提出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考核具体办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后,纳入机关部门、乡镇工作业绩考核。

4、深化服务。两项活动将贯穿全年,各地各部门要克服厌烦情绪,做到善始善终,避免出现虎头蛇尾、“前热中温后冷”的现象。根据项目推进和服务进展情况,对完成推进、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要及时了解后续服务内容;对已经解决了困难和问题的项目要继续予以关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要及时充实到服务项目中;要建立为工业企业服务和项目推进工作长效机制,真正做到“落户一家服务一家,服务一家解决一家,解决一家退出一家,退出一家跟踪一家”。

同志们,今年的工业经济目标已经明确,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充满挑战。我相信,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新的成绩,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