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加强经济区建设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就决定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全面部署20*年全区经济工作。春节前,区委、区政府已专题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和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我着重围绕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商贸服务业有关情况,讲四个问题,就是“肯定成绩强信心、认清形势快发展、明确任务突重点、形成合力抓推进”。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
建区四年来,经济发展中主要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迅速壮大。(略)
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略)
三是外向带动作用明显。(略)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略)
五是节能降耗有效推进。(略)
六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略)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首先要把“好”摆在首位,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又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照中央提出的这一要求,我们既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和优势,振奋精神、趁势而上,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困难和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立足于“好”,20*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经济已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局面。总体上看,当前我区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不仅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努力践行,广大企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制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模总量小,区域竞争力弱。我区产业总体规模较小,除纺织业及金属制品业外,没有规模超10亿的产业。我区和三县一区做一个比较分析,在规模企业的数量方面,全市有规模企业2175家,*区拥有326家,占15%;*区拥有459家,占21.1%;*县拥有455家,占20.9%;*县拥有415家,占19.1%。从规模企业资产情况来看,全市规模企业总资产984.4亿元,我区为171亿元,占18.9%;*区为168.1亿元,占18.1%;*县为213亿元,占23.2%;*县218亿元,占23.7%,也就是说,按平均数算,*区达不到20%。但是*区规模企业比我区多,总资产比我区少,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量都比我区大,销售收入要比我区高出113亿元,利税高出7.1亿元,利润高出3亿元。这说明*区规模企业的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成本利用率都好于我区,我区规模企业在结构上、管理水平上、科技含量上都有差距。二是产业层次低,企业扩张力弱。我区产业以低层次的传统产业为主,特别是产业链很短,传统的纺织行业没有形成纺织、印染、服装等较长产业链带动的整体发展行业,这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全区20家规模最大企业中,仅有德马物流一家代表新兴产业企业,纺织类企业占到六成。我区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18.2%,*区占26.8%,*县占21.5%,*县占18%。在工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水平上,我区徘徊在第三、第四的位次,而且单个行业超100亿元的仅金属制品及压延业,超100亿是道坎,是整体实力、竞争力、科技水平、管理层次的体现。三是科技资源少,自主创新力弱。我区科技创新步伐还不够快,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全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只有1.37亿元,仅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0.6%;*区为23.58亿元,占8.1%;*县为51.5亿元,占1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占比,我区为27.1%,*区为30.6%,*县为28.7%。从资源利用上我区占有优势,但从带动发展力上看,我区还存在差距。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我区国家级7家,省级22家;*区国家级8家,省级33家;*县国家级9家,省级22家。在拥有研发中心方面,我区省级8家,市级12家;*区省级9家,市级15家;*县省级7家,市级14家。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我区447件,*县567件,*县484件。在科技进步奖方面,*县2家,我区1家。多项指标均落在后面,说明我区的发展还是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产品附加值低。从长远角度看,我区企业在竞争力及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是有差距的,对经济、社会以及国家、政府的贡献也是有差距的。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间产业和技术关联不高,产业集群度偏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导致研发成本偏高。我区高校、科研单位资源匮乏,科技人才偏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仅有11家,远远不能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要素制约紧,项目承载力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国家将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推行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土地和人才将是今后制约我区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国家对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仍保持高压态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监督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强,我区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特别是东部新区,面临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调整的全局性问题,项目建设中的土地瓶颈制约逐步显现,亟待缓解。据统计,我区20*年第一批急需农转指标的重点工业项目有43项,急需农转指标1853亩,目前尚有近1000亩的缺口。企业受担保资质和准入门槛限制,加上银行紧缩银根,仅*年全区规模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就近20亿元。此外,乡镇工业功能区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承载“大好高”工业项目的能力还很薄弱。五是发展转型慢,持续发展力弱。产业结构不理想,发展转型慢的问题仍较突出。20*年我区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产出GDP1.7万元,落后于先进县区。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仍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形态。可以说,这种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发展格局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另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对全区能耗、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粗放式增长已难以为继。这些困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充分估量,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立足于“快”,一方面,放眼世界,经济可望保持较快增长,增长格局继续发生变化,增长动力更趋多元化,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势头良好。综观国内,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基本稳定,特别是下半年党的十七大要召开,国内的发展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将进一步趋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年国内GDP将增长9.6%左右。再看*,国家发改委正在启动长三角和环太湖区域经济圈“一核六带”发展规划,我区作为*中心城市所在地与其中沿(*)湾发展带、*(*)杭发展带、沿(太湖)湖生态服务带存在联系,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即将全线贯通,*加快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优势。经过四年的发展积累,我区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平台优势开始显现,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人均生产总值已跨越4000美元。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业龙头企业开正始显现,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正逐步形成,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我区处在一个提速增效的发展周期,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信号将更加强烈。
但另一方面,我区加快发展面临着较多因素的制约和竞争压力。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些企业解放思想、敢于做大做强的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烈,小进则满、不思进取。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缺乏谋划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统盘考虑不多,如何抓经济工作、如何指导企业发展、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不足。三是一些部门干部缺乏全局意识,服务经济、指导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服务水准和质量有差距。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国际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深,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土地、资金等要素紧张不可能有大的缓解;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艰巨等等。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既给我们增添了竞争优势,更增加了竞争的压力。据统计,20*年长三角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逼近40000亿元大关,占到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9%,16个城市平均增速达到14.7%。但从16个城市完成情况看,形成四大方阵:第一方阵是上海,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第二方阵是超过2000亿元的*、*、*、*、*5个城市;第三方阵是总量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南通、绍兴、常州、台州、嘉兴、扬州、镇江、泰州8个城市;第四方阵则是总量低于1000亿元的*和*。再看我区与周边发达县区的比较,*年,省内萧山区GDP总量是我区的4倍,增幅达到18.7%,江苏*年GDP总量是我区的2.5倍,增幅达到17.9%,远高于我区15.2%的增幅。从*年指标安排来看,萧山、*GDP增长指标分别安排为16%和17%,也均高于我区14%的指标安排。这些数字充分表明,我区发展可以说慢进也是退,常规发展只会与这些发达县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同样,*年的指标安排,市内兄弟县区也十分积极,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为此,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差距。可以说,发展的成绩喜人,发展的机遇催人,发展的压力逼人。面对“先行者已领风骚、后来者志在居上”的逼人态势,我们唯有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加快发展不动摇,准确把握发展大势,顺应发展环境变化趋势,自加压力,提升标杆,敢于超越,奋勇争先,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推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的带头率先崛起,
三、明确任务,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区第二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全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的总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经济支撑显得更为重要,工业经济重中之重地位将更为突出。城市化进程要靠工业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要靠工业带动,现代农业建设要靠工业反哺,社会事业发展要靠工业支撑,弱势群众救助要靠工业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主力军作用,一马当先,勇挑重担。为此,*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带头率先崛起、努力走在前列”战略取向,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总抓手,加快结构调整,加快项目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加快节能降耗,加快平台完善,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运行质量,着力做大做强做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要“紧扣一个中心、明确三个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紧扣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工业经济重中之重中地位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紧贴中心,抓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中心,抓机关作风的转变,确立中心,抓经济强区的创建。
(二)明确三个重点:
一是扩量,就是加速扩张经济总量。*年全部工业超70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超300亿元;力争1家企业超50亿,3家企业超30亿。为实现“双千亿”目标奠定基础,即全部工业总产值3年达到1000亿,规模工业销售收入5年达到1000亿,年均增幅达到34%。一批竞争能力强、产品国内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涌现,5年内1—2家企业超100亿,20—50亿企业3—5家,一大批企业规模超10亿元。织里童装、埭溪机械五金等块状经济规模效应显著、特色优势鲜明。
二是提质,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高一低”的增长方式逐步向“三低一高”转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区项目投资效益显著改善,*年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同比提高8%以上。全区能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集约型、循环型和生态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7%。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规模销售利润率提高10%以上。机械电器、绿色食品制造等新兴行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金属制品规模以上第一大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28%。
三是增力,就是显著提升竞争能力。金属制品及压延、新型纺织、机械电器、绿色食品加工等制造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浙北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地位突显。工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力争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45%,规模企业家数达到500家。“科技人才四百工程”深入推进,财政科技投入达3.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基本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研发成功,一大批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年力争专利申报受理达到300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品牌1只,省级品牌8只。
(三)抓好五项工作:
按照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1、着力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发展。一是优化存量结构。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核心做大做强做高金属制品产业,力争规模以上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5%以上。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加快推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整合提升童装产业。二是提升增量层次。严把产业准入,合理布局产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发展高效低耗和高新技术项目。以自主核心技术为依托加强机电产品开发,以*食品加工园为载体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力争年销售收入均增长35%以上。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政策引导和资源的有效倾斜,加快培育高新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着力引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力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达88%。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态。
2、着力推进项目,力求加快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要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力争*年全部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20亿元以上,增长20%;规模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12亿元以上,增长30%。进一步加快工业强镇建设,提高工业集聚度,织里、八里店两个工业强镇规模工业总量均达到100亿元以上。要做优支柱产业,加快推进新型纺织、金属制品及压延、机械电器、绿色食品加工等先进制造中心建设,力争*年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新型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提升织里童装、埭溪机械配件等块状经济层次,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力争织里童装总量超90亿元。要做强规模企业,帮助企业科学制订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集中政府有限的资源,优先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壮大;鼓励企业强强联合,促进现有资产存量向优势企业集聚,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联合、兼并、股改上市和资本经营等手段,实现快速扩张。*年重点扶持10家行业龙头企业、20家特色优势企业和20家科技中小型企业。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年全区工业性投入总量完成67亿元,力冲70亿元大关,力争20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具体做到“五个抓”:要健全机制抓推进。继续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重点探索建立项目业主座谈会议制度、区领导现场办公等新的项目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强化协调,加快项目推进。要缓解制约抓推进。坚持向上多争取和对内挖潜相结合,做到有地可用、有地优用;要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努力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水平。通过搭建银政企沟通平台等途径,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要完善平台抓推进。加快工业功能区的资源整合、布局调整,加强与区域内各项专业规划的衔接。加大东部新区建设力度,确保投入13.88亿元。继续推进埭溪、东林等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建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项目平台。要严格管理抓推进。切实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的领导,落实责任,分解目标,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任务,确保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要进一步完善工业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提高项目投资强度。要强化前期抓推进。加快项目各类审批手续办理,加大对下政策处理的力度,狠抓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速项目的开工建设。
三是强化外向带动。*年力争合同利用外资达到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6亿美元;工业项目利用外资占比达到70%以上,其中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项目利用外资占比达到60%以上。总投资超千万美元大项目18个以上,其中超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和世界500强或著名公司投资项目力争2个以上,引进项目平均投资密度比*年上升10%以上。要提高招商质量。坚持招商引资“质量优先、工业优先、效益优先”三个优先,继续推行“四不招”原则,围绕提升纺织童装、发展金属制品与机械五金、培育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导优势企业,挖掘企业自身优势,大力引进资本、先进技术和装备、先进管理与人才,力争企业招商合同和实到外资占比分别达到30%以上。要转变外贸方式。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手段,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出口品牌,扩大童装、金属制品、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力争*年我区进出口超8000万美元企业1家,超5000万美元企业1家,超1000万美元企业10家,进出口总额递增20%以上。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窗口,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同时要进一步寻求劳务输出的有效渠道,积极搞好宣传发动,发挥桥梁作用,输出更多劳务资源。要排出一批适合对外投资转移的企业,积极寻找对外投资合作的机会,逐步实施产业转移,腾出发展新空间。要加快融入步伐。切实发挥驻上海办事处的桥梁作用,深化与上海卢湾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加强企业与上海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科研基地,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以西山景区战略合作开发为契机,鼓励知名服务业企业参与东部新区的城市化建设,力争*年引进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项目不少于3个。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吸纳*、温州、台州等地区资本,密切关注苏昆地区投资准入门槛落差出现的新商机,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中。
3、着力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四百工程”,积极鼓励企业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引进一批我区急需的人才、技术,促进高科技与我区产业经济的有效结合。20*年,新增企业与高校联姻30家以上,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30项以上,企业家高校深造30名以上,引进高层次专家40名以上。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改造提升纺织童装、金属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扶持壮大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行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产品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鼓励创新创造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和专利技术的引进、转化和应用。三是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度。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区科技创业园的规划建设,打造高新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试平台。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织里童装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创新公共平台的服务功能,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积极搭建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健全网上技术市场。
4、着力节能降耗,坚持集约发展。一是积极实施循环经济项目。以列入省、市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实施进度。列入省“991”行动计划的长三角建材和绿叶公司两个项目抓紧实施二期工程,织里童装工业园生态化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加大*年列入市循环经济及节能节水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积极推广节能节水新技术。以纺织印染、金属制品等传统行业为重点领域,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用水、废水资源化等节水新技术,推广高效节能型电机等节电新技术,积极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加强对耗能1000吨以上企业的监管力度,按照节能降耗责任书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指导强化企业节能基础工作,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三是加快推广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荐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申报省市绿色企业,力争7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省级审核验收。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工作,着力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依法整治关闭一批小冶炼、小电镀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5、着力规范管理,构建和谐发展。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引导和发展好广大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健全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完善政策体系,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在支持和保护企业取得合法利益的同时,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让集约经营、合法经营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获得更多利益,让粗放经营、非法经营的市场主体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坚决防止各业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零增长”。
四、合力推进,着力营造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务必要在抓好落实上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为抓手,结合*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对企业、乡镇以及部门各提三点要求:
(一)我们的企业家要树立“三个心”:
1、要树立做大企业、成就大业的事业心。要做大做强一个企业,需具备四个要素:一要有一位好的老总;二要有一只优秀的团队;三要有一个好的产品;四要有一套好的制度。我们的企业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赶超意识,摒弃“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明确发展思路,找准定位,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树立成为本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头兵的发展决心。要以开放的视野,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发展,正视存在的巨大差距。要勇于向国内著名企业家学习,学习它们敢于做大做强的坚定信心,善于打造品牌的先进理念,不断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不再满足在区内、市内称老大的现状,视差距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知难而上着力进取,更好的发展企业。
2、要树立抢抓机遇、敢于拼搏的进取心。机遇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家都是公平的,关键是要能善于发现和捕捉。我们的企业家要时时刻刻充满紧迫感和危机感,随时准备应对挑战,敢于参与竞争,勇于实现跨越。国家的宏观调控越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是机遇,在宏观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是摆在我们广大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3、要树立回报社会、推动和谐的责任心。企业家除了要创造利润、增加财富、对股东负责外,还应承担四大责任:一是经济责任。要做大做强做高企业,做优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法律责任。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劳动用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三是道德责任。要严格恪守商业道德,公平交易,诚实守信;要关注生态,推进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四是慈善责任。要有爱心,支持社会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地区和困难弱势群体,多做回报社会、行善积德之事。
(二)我们的乡镇干部要增强“三种本领”:
1、要增强推进工作、狠抓落实的本领。这是一个强调执行力的问题。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要狠抓全年目标任务的科学分解和落实到位。目标任务要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具体办法和措施,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另一方面要狠抓重点工作推进。要在全年工作中着力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两项重点工作,创新招商思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要下决心抓好科技进步,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要下决心抓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和谐的统筹协调,加快发展模式转型;要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动真格上下功夫,拿出一半机关干部的精力抓经济工作、抓企业服务。
2、要增强处置难题、化解矛盾的本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新形势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针对当前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前期处理难、开工落地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举措、创新手段、创新服务。对于征地拆迁中的钉子户,要敢于采用合理合法的经济、行政手段,切实为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3、要增强把握政策、善谋实干的本领。按照“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的总体要求,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工业强区这个总体战略上来,把乡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为加快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强化发展保障。同时各乡镇必须紧密结合本乡镇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具体管用的措施和抓手。
(三)我们的部门干部要提升“三种能力”:
1、要提升精通业务、科学指导的能力。区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更好地为经济加快发展服务,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指导经济的能力。要深入企业,广泛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我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业务指导,必须深入到重点骨干企业,深入到项目难推进、形象进度慢的乡镇和项目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今年至少要有1/3的机关干部联系企业,为企业服务,使干部真正成为服务企业的指导员,狠抓落实的督导员,对上联系沟通的协调员,区委区政府决策的参谋员。
2、要提升协调各方、高效办事的能力。抓经济工作必须讲效能、重效能,区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一切工作围绕发展转、围绕经济转、围绕项目转,形成合力扶工的浓厚氛围。要结合实际问题,围绕部门职责、围绕任务落实、围绕项目推进、围绕招商引资、围绕服务发展,认真梳理本部门在服务效率和工作成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办事效率,着力解决难题,切实提高善于协调、高效办事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好对上争取、对下协调等各项工作,积极为项目的落地投产、为企业的加快发展做好服务。
3、要提升攻坚克难、创新服务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障碍,区级各部门要以加快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把上级政策和我区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协调经济发展,特别是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有效性,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业绩。要进一步增强攻坚克难的决心,为经济发展大局放手大胆地工作。要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沟通难问题,做到政策明确的迅速办,多头审批的联合办,遇到障碍的创新办,上级要求的沟通办,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为全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全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为“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