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共青团政治教育会议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刚才,*同志站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城市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成绩,科学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给城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强调指出了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阐述了调整工作指导体系、建立区域化的工作运行体系、以社区团建为工作基础等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了实现重点突破、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开放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春华同志的讲话要求,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学习贯彻春华同志讲话精神,就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以青年为主体的人口流动,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务工青年等青年群体大量、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城市青年在青年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团员青年流动性不断增强且大量涌入城市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共青团工作上来,切实履行团的基本职能,扩大城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城市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就能更好地把团员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城市青年群众基础。可以说,城市愈来愈成为全团极为重要的工作区域,城市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
团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春华同志和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城市共青团工作。今年年初,团中央书记处基于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地位,着眼于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把指导社区青年工作的职能划归团中央青工部,并决定将青工部改为城市青年工作部,负责统筹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在今年的全团大调研中,团中央又把城市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为研究部署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本次会议的召开特别是春华同志的讲话,标志着城市共青团工作已进入了战略转型的新阶段。学习贯彻春华同志的讲话和他关于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思想,我认为,这个战略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工作理念的转型。即实现从过去根据青年身份来确定工作领域向根据青年聚集地域来确定工作领域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前提。过去我们一般是根据青年身份,将青年划分为青年职工、青年农民、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别由团的领导机关的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等部门进行指导、管理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工作。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向城镇转型,大量农村青年成为产业工人,同时,青年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日趋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已经很难用青年职工和青年农民来界定青年的身份,区分谁是城市青年、谁是农村青年,很难划清城市团组织和农村团组织的工作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不再简单地以青年职工和青年农民的身份作为划分工作领域的标准,而是要从区域上、按照城市和农村来划分工作领域,不论团员户籍关系,不讲团员管理隶属,不分其到底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努力做到只要是在城市工作、学习、生活的团员青年,就由城市团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只要是在农村工作、学习、生活的团员青年,就由农村团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春华同志提出的从“盯人”转为“盯地”的要求,实现工作理念从身份化向属地化的转变。
第二,这是指导体系的转型。即实现从团的领导机关多个部门分头指导城市共青团工作向由现在的团中央青工部统筹规划指导城市共青团工作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当务之急。过去城市共青团工作是由团的领导机关的组织部、青工部、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志愿者工作部等多个部门分头指导,形成了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分头推进工作的局面,难以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优势和工作合力。为改变这种局面,团中央决定在指导体制上进行改革,由现在的团中央青工部统一规划、指导城市团的工作。目前已有省级团委对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指导体制做出了相应调整。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尽快作出调整,明确城市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责,确保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为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这是推进方式的转型。即实现从传统以“条”为主的工作方式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化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型,这是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大举措。过去我们主要是依托单位体制和行政区划来设置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大量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下岗失业青年、“两新”组织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既有的团建格局难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联系和广泛覆盖。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团组织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特别是要突出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区域化的思维”,推动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的区域共建和区域整合,将区域内的团员青年尽可能地纳入团组织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共青团对团员青年的区域性组织和工作覆盖。同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设计、推进城市团的工作,着眼于单位、区域共青团工作的统筹推进和融合发展,整合工作项目、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形成各类团组织既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能形成工作合力的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
第四,这是评价模式的转型。即实现从以单位评价、项目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向以区域评价、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模式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手段。我们过去在评价工作时,主要是进行单位评价、单项工作评价和战线评价,较少考虑区域性、系统性的评价渠道。比如,我们在评价一个企业团组织是否符合“五四红旗团委”标准时,很少会把该企业团组织参加所在区域团建和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评价某个地区团组织工作时,很少会把社区团的建设和工作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评价某个青年集体是否符合其申报的“青年文明号”标准时,很少会把其参与所在区域团的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新的实践中,我们要转变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转型、符合区域化整体推进要求的评价机制。比如,要把团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价考核各级各类团组织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单位团组织时,要把其参与区域团建和工作的情况及区域团组织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在评价区域团组织时,要把社区团建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形成积极有效的工作导向。
第五,这是运行机制的转型。即实现各类团组织由自建、自转向区域内团组织整合共建、联动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有力保障。过去城市中的各类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往往是各自推进,单兵作战,缺少横向的联合和纵向的互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既自成系统,同时又在市、区、街道、社区等不同层面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像一个人的五官,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同时在皮下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不仅要找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准其在不同层面上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还要着眼于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找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机理,探索形成以区域性组织协调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管理服务机制等为基础的“横向共建、区域覆盖,纵向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比如,今年上半年,团中央书记处决定在团中央青工部增设社区工作处后,对青工部来说,绝不是原有的三个处与社区工作处简单的工作叠加,而是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探索建立处室之间、工作项目之间全新的运行机制。
实现城市共青团的工作转型,并非易事,需要全团的共同努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春华同志的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上来,自觉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共青团工作放到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格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努力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区域化整体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
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转型,既是当前城市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又是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宝贵机遇。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战线思维,实施区域化整体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社区平台,构建项目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区域化整体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建功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1打造区域化整体推进的社区平台。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现代化建设导向战略带来了城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大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在了街道特别是社区,社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也成为城市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集聚地。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把社区内各类团员青年有效联系、动员和组织起来,是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抓好《共青团社区工作条例》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切实发挥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要打造项目集聚的社区平台。要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需求,推动城市团的工作项目向社区延伸,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面向青年“一体化”地开展活动,形成聚合效应。比如,开展社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帮扶等活动,帮助社区青年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更加自信地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比如,开展“青年文明号助万家”等活动,成立青年文明号社区服务队,在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等;比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青年积极参与扶贫帮困、义务家教、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比如,开展“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社区建设和生活中健康成长。城市团组织要在社区积极探索实施一些阵地化的服务项目,使团员青年主动来找团组织,而不是团组织总是被动地去找团员青年。
二是要打造队伍发展的社区平台。工作力量不足是制约社区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筹配置城市团的工作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团内基层民主,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配方式,积极稳妥地推动社区团干部的“直选”、“海选”等工作,把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热爱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到社区团的工作岗位上来。要抓住中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选调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有利契机,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从事团的工作。要探索形成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的引导和培养,使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成为开展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有生力量。我们还要看到,随着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团组织要争取把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开发的总体序列,提高其专业化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使之成为社区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骨干。
三是要打造资源整合的社区平台。资源是基础性的工作要素,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水平。以社区为平台来整合各种资源,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推动社区团的工作、促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整体活跃的必然选择。要积极争取党政资源支持,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积极承担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和政府青少年事务,努力拓宽获取党政资源的渠道。要积极整合团内资源,通过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项目在社区的实施,引导团的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资源向社区倾斜、集中。同时,积极探索区企联建、区校联建、区队联建、区会联建等模式,动员引导青联、少先队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为社区共青团工作开展提供帮助和支持。要有效吸纳社会资源,准确把握社会化运作这一社区工作的本质特征,充分发挥团的组织联络优势,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及社区管理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选准社会需求的兴奋点,加强与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动员更多的社会机构、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区共青团工作,构建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机制。
2构建区域化整体推进的项目体系。近年来,城市各级团组织坚持项目化运作,实施了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社区、青年创新创效、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好的工作项目。根据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思考、整合、深化已有工作项目,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开放性的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体系。
一是要优化项目布局。要着眼于服务城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不同类别的工作项目,通过完善项目体系,形成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群,努力使团的项目覆盖更多的青年,使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青年能够选择到愿意参与、适合参与的项目,充分发挥城市共青团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比如,通过实施思想教育类项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巩固城市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比如,通过实施建功立业类项目,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主题活动,投身创新创效、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安全生产实践,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贡献。比如,通过实施素质提升类项目,帮助青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青年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能力结构,帮助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通过实施需求服务类项目,满足青年在就业创业、学习培训、权益维护、文体娱乐、民主参与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年特别是困难青年群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实施公益互助类项目,引导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助万家等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体系是开放的,应根据工作环境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深化已有项目的内涵,积极探索、补充新的工作项目。当前,特别是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为城市共青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要深化品牌项目。品牌项目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具有示范、带动效应。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努力打造和深化党政认同、青年需要、为共青团所特有或主导的城市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要深化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联络优势,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开展“中央企业牵手高校毕业生”、“百城万企进校园”等活动,并通过开通大学生(青年)就业服务热线、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依托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网实时就业信息等途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继续实施“成功创业计划”,通过深化“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工岗快递行动、SYB培训等途径,引导帮助青年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就业创业行动是全团十二项重点工作之一,总书记、党中央书记处和王兆国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把这项事关青年切身利益的工作抓实抓好。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不断抓出新的成效。要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推行“青年技能卡”、“技能培训学分制”等载体,开展菜单式、应用式、研究式、体验式、拓展式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抓好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典型选树等工作,实现青工技能培养、竞赛选拔、鉴定评价、表彰激励等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量化、通用、受益面广”的优势,让更多的青年从中受益。同时,要在巩固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在国有企业的覆盖面,积极推动该项目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开展,特别是要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延伸到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实现其与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的有机结合。要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重点在深化活动内涵、加强规范管理、拓展工作领域等方面下功夫,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青年文明号促和谐行动、青年文明号迎奥运服务行动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彰显青年文明号的品牌优势。着眼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团中央将联合有关部门,按照组织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的要求,启动实施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实现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要改进实施方式。要按照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调整项目实施重心,改进项目实施方式,进一步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比如,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工作领域要从国有企业向“两新”组织、服务业拓展;工作对象要从青年技术工人向“白领”、“灰领”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延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阵地要面向城市青年开放,为城市青年提高技能素质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城市各级团组织的共同任务,需要整合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应该说,“中央企业牵手高校毕业生”、“百城万企进校园”、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同一领域的项目往往不只一个,需要我们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提高项目的关联度和工作的集约化水平,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
3优化区域化整体推进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制度建设,可以为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工作保障。城市团组织要把加强制度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积极争取党政等各方面支持,为城市共青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一,要积极推动青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推动制定城市青少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城市青少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争取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积极参与本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充分考虑、及时反映青年在学习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切实抓好政策衔接、政策落实和政策创新等关键环节,为青年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一些城市团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青年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团组织学习借鉴。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发挥行业部门的政策、管理优势,制定出台具体的工作意见,把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措施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第二,要认真抓好青年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关于青少年的专门法律,是城市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依托未保办、预防办,切实抓好这两部法律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共青团、青联界别政协委员在政治参与、建言献策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反映青年利益、诉求的组织化渠道。要强化法制建设意识,积极推进青年工作法制化进程,逐步完善青年法律体系,为城市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第三,要切实做好法律法规中有关青年条款的宣传和落实。青年利益涉及各个方面,很多法律法规都有关于青年的具体条款。比如,《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对青年接受教育、劳动保护、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宣传、协调落实好与青年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条款,帮助青年了解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依照法律法规享有应有权益。明年,我们要集中力量,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宣传好《就业促进法》,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三、完善与实施区域化整体推进相适应的城市共青团组织格局
组织建设是城市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基础。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对城市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的思想、组织、队伍、作风和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抓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城市团的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基础。
1逐步减少团建空白点,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区域覆盖。目前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突出表现在大量进城务工青年、“两新”组织青年没有被团组织覆盖,存在一些团建空白点。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区团建,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区域覆盖。要把握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趋势,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内各类团组织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团组织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团的建设,紧紧抓住党组织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机遇,将团组织建设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建团率。在社区和“两新”组织中,有党组织、又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就一定要尽快建立团的组织;没有党组织、暂时又不具备建团条件的,要采取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公寓建团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开展区域性的活动来覆盖团员青年。我们还要广泛动员具备条件的青联委员所在单位、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建立团组织,为团建工作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要在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商业楼宇等青年较为集中的区域,积极探索建立团的组织,开展团的活动。在推进团建工作时,我们要把团员青年置于团建工作的中心位置,把解决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和互动作为核心问题,充分认识团员青年强烈的参与诉求和发展愿望,充分尊重团员青年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积极探索发展团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而不是仅仅依靠团组织单向度的动员手段,单纯地借助外部效应或引入外生变量,从而使团的建设与工作产品成为尊重、集聚青年智慧和愿望的“市场选择”,促进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
2强化传统领域团组织优势,探索区域团组织共建发展模式。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基础较为扎实,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是城市共青团的传统优势领域。要在巩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工作的同时,发挥他们在整体推进城市团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形成区域性的团组织共建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团建模式,明确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使企业团组织不断得到积极的调整、巩固和加强。要积极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和建设好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提高团组织在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的基层团组织之间探索建立区域共建委员会,加强区域内团组织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单位团建与区域团建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团组织之间跨行业、跨单位、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联动。在区、街道和社区,要强化团区委的作用,探索建立以街道党政领导为召集人、街道团(工)委书记为秘书长、辖区内各类团组织为成员单位的街道共青团或青少年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团组织负责人轮流担任轮值主席,在任期内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和本区域共青团工作,形成区域性、协作性、开放性的团组织网络。
3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区域青少年组织体系。当前,城市青年的分布更加广泛、流动更加频繁、需求更加多样,传统的联系青年的渠道在弱化,仅仅依托团的组织体系开展青年工作,依靠单一方式来组织动员青年,已经不能适应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要求。要在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强化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大力加强团属青年社团和工作阵地建设,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和联系,努力把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纳入团组织领导和青联、学联组织联系合作的范围,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逐步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区域青少年组织体系。
一是要加强团属青年社团建设和对其他青年社团的引导管理。青年社团是城市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有效渠道。要重视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建设,积极支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青年社团发展壮大,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联系、覆盖城市青年。要重视发挥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在青年中有威望、有影响的成功人士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拓宽联系、影响、引导青年的渠道。要加强对其他各类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成为城市团组织联系、凝聚青年的有效渠道。
二是要加强对城市青年自组织的指导与联系。城市青年自组织是城市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民间组织,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为其所联系的青年表达意见、反映诉求、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渠道,在联系和动员青年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深入,城市青年自组织大量涌现,呈现出持续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此,城市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辖区内青年自组织的性质、特点、规模和活动情况,密切关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动向,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要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通过建立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沟通联系制度、做好青年自组织核心成员的引导培训、联合开展活动等途径,将青年自组织纳入城市共青团工作格局,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成为共青团联系、凝聚青年的新纽带。
三是要加强阵地建设。要大力加强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积极探索青年中心的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强化青年中心的阵地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其自我运转和服务青年的能力,广泛开展“到青年中心去”等主题活动,增强其对城市青年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城市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牢固纽带。要加强青少年宫、团校、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团属阵地建设,不断开辟社区青少年空间、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新的工作阵地,同时,争取党政和社会支持,依托团外阵地开展工作,实现阵地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强化团组织服务、联系、凝聚青年的阵地依托。在互联网对青年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城市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网络阵地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一支掌握网络技术、熟悉青少年工作的人才队伍,把团的组织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设立手机短信平台、QQ群、电邮、网络论坛等便捷手段,更加快捷广泛地联系动员青年,从而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张团的组织网络,构建起联系团员青年的网上新型组织纽带。团中央将在互联网上实施“青春互助超市”项目,努力构建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新平台。
4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区域共青团工作有序发展。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是一个新课题,要求团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当前,无论是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管理,还是团组织对团员的管理,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区域共青团工作实现有序发展。
一是要实施属地化管理。城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管理架构,明确不同层级区域团组织的管理协调职责,形成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区域内的团组织,无论组织隶属关系在不在本地,都要根据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所在区域团组织的协调,积极参加、支持所在区域的共青团工作。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切实加强团组织对团员的管理。比如,通过加强与街道、社区户籍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派出所等单位的合作,实时了解区域内团员情况,对团组织关系在辖区的团员,实行直接管理;对在社区居住、其所在单位不在辖区且已有团组织的团员,与其所在单位相衔接,实行委托管理;对本辖区内已建团单位的团员,实行协助管理等等。
二是要实施扁平化管理。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切实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按照春华同志提出的“团的领导机关要直接面向青年服务”的要求,经常深入街道、社区,直接听取街道、社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意见,加强对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通过实施具有示范导向性的工作项目、为基层团组织争取各种工作资源等途径,帮助街道、社区团组织解决实际问题,为团员青年提供切实服务,增进团的领导机关与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的联系和互动。团的领导机关要高度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把直接抓好团干部教育培养工作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要着眼于减少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结合本区域工作实际,合理地确定协调管理职责和组织隶属关系,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团中央青工部要通过发挥钢铁、港口、汽车、重工等行业共青团工作年会、联合会和开发区共青团工作年会的作用,加强城市团组织的横向联系,延伸工作触角,使团的组织和工作更加贴近团员青年。
三是要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团的管理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团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实时动态管理,为团的组织管理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城市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积极利用互联网络,构建以城市团委工作网站为龙头、各类团组织工作网站为节点的网上工作平台,切实加强领导机关和基层团组织、基层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放大管理规模,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团的基层组织可通过开设团组织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探索建立“网上团支部”,通过网络开展网上团员注册、日常管理、团课培训、学习交流等工作,在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建立直接、经常、便捷的联系渠道。
四、确保城市共青团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各级团组织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1要迅速行动。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统一思想认识,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本地区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采取召开本省(区、市)城市共青团工作会议等方式,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尽快把工作推动起来。各地情况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同,工作进度和质量可以有所差异,但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要加强定期检查和专项督察,及时掌握各地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各城市团组织要细化工作方案,整合工作资源,配强工作力量,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协同有力,确保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要总结经验。多年来,城市各级团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开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实践,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为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益借鉴。比如,以提高城市青年综合素质为主线,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青年人才支撑。比如,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等活动,在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以实施基层团建创新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两新”组织团建新模式,为加强新时期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进程中,各地团组织还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为城市共青团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城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认真总结经验,善于把实践中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感性的经验理性化、外地的经验本地化,努力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成果,指导、推动本地区、本单位共青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建立经常性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工作研讨等途径,推动城市团组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总结推出一些“能够学、用得上、推得开”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3要求实创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利益群体多元化的客观实际决定了不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不同青年群体的具体利益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共青团工作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标准。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根据团中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不同工作区域、不同组织形态和不同工作阶段,切实加强分类指导,通过细分区域类型、细化推进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按照王兆国同志在团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要坚持重心下移,始终把重心放在基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青年,认真听取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愿望和诉求,坚持求真务实,尊重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贪大,不求多,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切实做到思想务实,措施切实,作风扎实,成果真实。要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鼓励基层团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4要把握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善于把握规律,抓住本质,不断增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准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工作定位和着力点,努力把城市共青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探索城乡共青团互动机制,促进城乡共青团工作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同志们,明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城市共青团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团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