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长财政管理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长财政管理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长财政管理发言

各位代表:

一、经济社会延续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年是本届政府履行使命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更大突破的重要一年。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挑战,科学破解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快速、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进步、活力增强、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2亿元,增长14.6%;实现财政总收入92.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6.5亿元,分别增长50.6%和41.3%;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1亿元,增长24%。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实际到账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处于全省领先位次,*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工业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平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23.2%,增速连续3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增长6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提高10.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全年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2个、增加8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增加7个,翔盛粘胶纤维、德顺纺织、*服饰、*新能源、*实业、金鑫轧钢等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6亿美元的可成科技项目成为建市以来单体最大的外资项目。针对部分企业因宏观环境影响导致的生产经营困难,及时研究出台鼓励扶持措施,提前兑现奖励补助政策,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678家、增加352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86家、增加22家。洋河酒厂、双沟酒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15亿元,增长52%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机械电子、金属冶炼与压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木材加工、化工医药等6大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全市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3.5亿元、增长31.5%,*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等5个专业园区获批为省级特色产业园,6个与苏州合作共建的工业园区全部获批为省级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加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全年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20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洋河“蓝色经典”成为*第四个中国驰名商标。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42%,实际到账外资增长*.3%。

城市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升。*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两个三线船闸实现通航,骆马湖水上搜救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省道245、发展大道延伸段等地方干线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国际商贸城精品街一期、苏北五金汽配城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超市、苏果河东平价店、*一百、国泰百货开业运营。海关、国检综合服务楼建设进展顺利,*滨水核心区的宝龙城市广场开工建设。三个县城也分别建成了沭阳新世界商业广场、*江淮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泗洪第一街等重点服务业项目。积极实施“低房价”战略,采取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等手段,有效控制房价,拉动市场需求,促进人气集聚。全市新开工房地产面积680.9万平方米、竣工504.5万平方米,总体价格稳中略升,商品住宅实际登记销售面积为苏北五市最高。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到46.2万人,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中心城市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成送水,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沭阳第二取水口、*第二水厂等重点水务工程快速实施。新(扩)建污水处理厂6家、铺设污水管网91公里,*、*截污整治、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按计划推进。*、*经济开发区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基本完工,500千伏双泗开关站新上主变工程和220千伏卓圩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中心城市的城市色彩、城市空间形态、“一湖四河”水系沟通以及一些重点地段的规划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数字*”总体框架编制完毕,基础信息平台基本搭建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雪枫公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国家级检查,中运河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生产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高效种植业、高效渔业面积达到200万亩和42.6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3%和*.9%。新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97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5家、存栏千头以上奶牛养殖场4家。新引进农业种养加项目242个,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荷兰瑞克斯旺、广东温氏、*雨润、南京卫岗、天津宝迪、河北五得利等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龙嫂食品”成为全市第二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946个,总数达到1233个,带动农户33.8万户。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新立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总数分别达到249个、132个和16个。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100个康居示范村共新建住宅11256户。农村公路新建成通车里程536.7公里。洪泽湖周边灾后应急治理、泗洪西南岗水源、黄墩湖滞洪区安全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工,完成289条县乡河道疏浚任务。新解决36.4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25.1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5*0个、物业化沼气管理站5个、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处、秸秆气化项目2个,完成改厕3.5万户。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落实帮扶项目15549个,投入帮扶资金1.76亿元,22.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2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

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更大步伐。大力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下决心清理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市权范围内仅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1个、核准事项49个、告知承诺事项10个,保留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62个。积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难题。全市共新增挂钩周转土地11861亩,占全省的1/4以上。全力深化金融改革,市区信用联社组建为民丰农村合作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及3家县支行挂牌营业,沭阳县成立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4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3家获批筹建。全市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达到3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9.7亿元、比年初增长26%,贷款余额323.6亿元、增长28.2%,其中工业贷款余额61.4亿元、增长51.1%。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减少损失1862万元。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工程开标、评标资金平均节约10.5%,政府集中采购资金平均节约16%。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难题。不断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注重发挥各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民生议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和基层干群代表参加,并通过《网上*》进行网络视频直播,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坚持创业富民、就业惠民、保障安民,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51.1亿元、增长22.3%,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4.6%,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投入9.7亿元、增长16.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00元,分别增长15.7%和15%。实施“就业促进”工程,突出以创业促就业。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4259家、个体工商户3.25万户,吸纳就业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28万人,2.5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19%;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4.8万人,其中就地转移8.95万人、增长6.5%。市区推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经办管理机制,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合计新增11.8万人,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支付限额市本级提高到20万元、县(区)提高到1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元,失业人员最低保险金标准由176元提高到337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90元提高到120元,参保总数达到1*.6万人,参保率9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8.6%,最高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和110元。农村五保老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和1800元,集中供养率达到52%,并对百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城乡医疗救助、惠民医疗分别惠及困难群众13.4万和1.2万人次。为2*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对437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训练。全市建成经济适用房36万平方米,市区竣工蓝领公寓23万平方米。筹集廉租住房1*9套,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1.85亿元,农村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由2*元、350元提高到*0元和500元。按照不低于国标工资5%的标准提高了教师津补贴。农村中小学债务化解基本完成。新办“春蕾班”32个,6.5万农村留守儿童住进寄宿制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9%,连续第四年保持苏北第一。高考本科达线9413人,净增1528人。*致远中学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四星级验收的民办学校。市技工学校通过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验收,*技师学院获批挂牌,9所职业学校通过省四星级和三星级验收。市骆马湖示范区职教园区在校生超过2万人,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11.9万人,占全省比例提高到9.6%,普职比调整到4.5:5.5。市中医院建成使用,市人民医院升格为三级乙等医院。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0个、乡镇计生与卫生服务中心45家,计划生育率达95.2%。建成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89个、“农家书屋”133个,新增通有线电视行政村388个、新发展农村用户18.6万户,在苏北率先完成乡镇达标文化站建设任务。成功举办了全国小轮车冠军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籍运动员胡道亮、王莎莎在北京残奥会上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坚决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建立实施了“河湖长”制度,全面推进秸秆禁烧,新栽树木1100万株,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4771吨和1013吨,万元GDP能耗下降4%,市区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31天、良好率90.4%,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大力推进法治*、平安*建设,高分通过公安部、科技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考核验收。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连续第四年被省评为优秀等次。食品药品监督得到有效加强。全国“两会”、北京奥运期间实现进京上访“零登记”。精神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统计、审计、档案、人防、物价、气象、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工青妇、地方志、无线电管理等事业也都取得新的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全市共为灾区缴纳特别党费955万元,向灾区捐赠款物4709万元,先后组织两批医疗专家队伍赴灾区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完成1000套活动板房安装任务。抽调精干力量在对口支持的绵竹市绵远镇设立前线指挥部,已拨付农房重建资金2*7.5万元,学校、幼儿园、医院、市政道路及1850户永久性住房正在加快建设。此外,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论坛、首届西楚文化节、第二届中国·骆马湖渔火节、第三届*创业文化节、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年会、中国·*生态农产品展销会、沭阳中国软件发展高峰论坛、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等重大活动,当选为“中国改革开放*年优秀集体”,*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新的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持续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和省驻宿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宿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在*投资创业、经商务工的海内外客商,以及所有关心与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容回避。对照一次会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虽然GDP现价增幅高达24.5%,按可比价计算在全省排名由上年的第10位跃升到第2位,但可比价增幅比预期目标差了0.9个百分点。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外向型经济仍然是短腿;实际可用财力依然不足,财政保障能力亟待增强;城市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人气商气有待进一步集聚。同时,少数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还不强、办事效率还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个别工作人员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确保实现促增长、促发展目标

今年是建国*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坚持好快干、跨越不动摇,确保经济增长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促增长、促发展的“双促”主题,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立足扩张总量调优经济结构,强化项目推进增强发展实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创新活力,严格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分别增长25%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4.6%,COD、SO2排放总量在20*年基础上分别削减6.8%和2.4%。确立这样的目标,既充分体现了增速继续在全省领先的总体要求,也充分预计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不可控因素,更充分考虑了*的实际情况。就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总的趋势仍然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省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投入中,我们已经争取到4.54亿元,今年仅中心城市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就达345亿元,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一批即将投产达效的投资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航母”型项目,一批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大中型企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整体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扶持效应不断放大,也将促使更多的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加速集聚。我们只要牢牢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奋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具体工作中将着重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始终把总量扩张作为促增长、促发展的首要任务。*最大的矛盾仍然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没有足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等指标就不可能达到全面小康要求,调整结构、扩大就业也缺乏回旋空间。必须进一步鼓劲加压,奋力追赶,使经济保持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迅速做大经济总量的“蛋糕”,进而在总量扩张中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二是始终把项目推进作为促增长、促发展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以项目推进为主线,以有效投入为抓手,全力引进建设一批支柱型产业项目,全力争取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高投入拉动高增长。三是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促增长、促发展的根本动力。抓住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在金融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一体化格局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采取更具突破性举措,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四是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促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前提。全面推进生态市创建,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生态*、绿色家园”的金字招牌擦得更美更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能减排设施,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五是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促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全力推动创业就业和保障富民。进一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办好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好事、实事。以民生的有效改善,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提振群众消费信心,形成以消费扩内需、以内需促增长的传导效应。

三、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紧扣发展第一要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抓项目、增投入、扩内需,全力保持和巩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实现更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矢志不渝引大培强,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支撑作用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在重大项目引进、骨干企业培育上取得新的突破,确保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全力以赴引进和建设重大项目。按照“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要求,深入开展“亿元大项目推进年”活动,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春季攻势”,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抗风险能力强、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大项目。全年确保协议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坚持招大引强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围绕重大产业、重点企业和重要客商,大力招引合作伙伴和配套企业,力争落户一个大项目、催生一个大产业。加强在建重大项目帮办服务,全力推动德顺纺织在二月份、翔盛粘胶纤维在一季度、金鑫轧钢在上半年、林通化工在八月份、可成科技在九月份实现投产。尽最大努力争取林浆纸一体化、燃料乙醇等特大型项目获批落户,并早日开工建设。

集中力量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深入开展“企业发展促进年”活动,加大“规模企业上台阶”、“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实施力度,重点扶持50强企业和50户成长型微小企业发展,确保年内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20亿元企业2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新增350家。多形式、多渠道推动银企合作,允许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骨干企业临时周转,努力保证有市场、有效益、有产能企业的流动资金合理需求。建立完善煤电油运紧急调度制度,优先保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生产需要。健全完善工业经济预警分析制度,及时了解运行状况和发展走势,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等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化解困难。

全面提升园区建设发展水平。借鉴苏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理念和标准,对各开发区特别是城区其它四个开发区的规划进行修编和调整,不符合总体规划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确保一般区域达到“八通一平”、重点区域达到“九通一平”、重点项目实行“量身定做”。大力推进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年内苏宿工业园区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个,其它园区确保1个以上。按照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专业特色园区建设,市区着重打造恒力纺织、洋河酿酒、箭鹿毛纺、宿豫钢铁、彩塑包装、娃哈哈饮料、翔盛化工、可成电子等八大专业特色工业园;沭阳县围绕*电池、科技软件,*县围绕节能灯具、纺织服装,泗洪县围绕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双沟酿酒,也要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特色园区。促进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健康快速发展,年内新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乡镇工业集中区2个、超5亿元的乡镇工业集中区5个。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实施好*个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个省市科技创新项目、*个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全年新增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家、高新技术产品50个。加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第三幢孵化楼年内开工,总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各县(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年内建成。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年产值*00万元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正式产学研合作关系、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继续加强地产品配套信息平台、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启动建设外贸进出口信息平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努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境外招商活动,主攻港台及珠三角地区,在巩固拓展对港招商的同时,精心筹办苏台经贸洽谈会,组织赴台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境外资本和产业向*转移,全年确保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家。鼓励更多生产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展览会,寻找市场空隙、拓展市场空间,全年新增进出口经营企业80家以上,新增年进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企业2家。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重点支持秀强玻璃、特力机械、精科公司等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鼓励*嘉隆公司、*铭豪公司、*建设集团开拓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加快海关、国检大楼建设,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力争*经济开发区建成保税仓库、尽早获批为出口加工区。加强*经济开发区、市骆马湖示范区服务外包集聚区以及沭阳县软件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确保全年服务外包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

(二)着力推进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抢抓国家和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历史性机遇,结合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和县城的配套功能。

完善交通运输功能。全力争取宿宿淮铁路上半年开工建设,*高速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加快国道2*段、省道245沭阳至泗洪段、省道249*至靳桥段、省道3*段等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步伐,完成宿城区张刘线、民便路南延段建设改造任务。超前谋划并积极开展徐宿铁路、徐宿连运河、苏北城际轨道交通、宿连一级路、*中心港物流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宿豫区黑龙江路、宿城区五路八桥一河、苏宿工业园区四路以及市府新区道路维修、*经济开发区道路配套等工程年内全部完工,运河一号桥启动重建,黄河三号桥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文教卫体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完善市职教园区基础设施,按计划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宿舍楼及康复楼、市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中心、水利文化博物馆、粮食博物馆、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暨青少年创业园,以及市人民医院病房楼、沭阳县中医大厦、钟吾医院病房楼、市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建设;市委党校综合楼建成使用,市民政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年底前封顶,市110指挥中心、市国土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水务大厦、*银行*分行营业办公楼、民丰农村合作银行营业楼启动建设。加快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消防防灾等工程,市第二水厂正式启动建设,市骆马湖示范区自来水厂9月底前投入运行,泗洪县地表水厂及相关配套设施年底前竣工;市域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苏源热电改造工程尽快启动,凯迪热电厂两台机组上网发电;城区通信工程年内竣工;宿城新区消防站、宿豫区城市防洪、区府广场人防建设等工程年内主体完工。制定更加灵活有效政策,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年内全市新开工房地产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分别为236万平方米和94.4万平方米,已建在建高层建筑超过180栋。启动建设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和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打造“数字*”。

完善商贸配套功能。着眼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快发展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积极引进新型流通业态和新的流通方式,培育建设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进一步优化消费硬件环境。年内中心城市启动建设一座五星级宾馆,各县(区)新建一座四星级宾馆并筹划建设五星级宾馆。加快推进宝龙城市广场、*国际商城、凯林瑞·*都市、金田国际广场、中闻商业广场、*1897、苏豪银座、城市雅居、沭阳财富广场、*财富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市骆马湖示范区商务大厦及城市展览馆按计划推进,金莎大厦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宿豫经济开发区商务中心投入使用,金柏年广场正式营业;*粮食物流中心、城北农贸市场、苏州路商业街、果园街综合开发、泗洪县中国洪泽湖水产城年内基本完工,温州家具城一期、淮海建材城二期、*国际商贸城精品街二期分别完成10万平方米市场开发,渔文化商贸街、晓店镇区商业步行街分别完成2万平方米土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景区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创建骆马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改造修复乾隆行宫景区,加快建设骆马湖休闲目的地、周圈生态休闲度假区、湖滨中德度假村、穆墩岛度假酒店等重大旅游设施项目,抓紧做好骆马湖水上(戴场岛)旅游开发前期工作,积极申报洪泽湖湿地生态水景苑、沭阳苏北花卉园为4A级景区,确保新创建4A级景区1家。

完善环境保护功能。突出中心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尽快启动实施“一湖四河”水系沟通工程,加强民便河、*整治,实现湖水进城、水质提升。投入25亿元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1.5万吨/天,全年削减COD排放量5000吨。宿豫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步工程确保年内完工,市骆马湖示范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年底前投入运行,洋河镇污水管网工程年内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工程量的70%;古山河、六塘河水质断面达标整治工程年底前通过验收;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建成提升泵站2座,铺设截污管和尾水输送管29.8公里。环境预警平台及第二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控系统上半年投入使用。国电(*)热电有限公司、苏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脱硫工程年底前完成。加强市区环卫设施建设,新(改)建公厕28座、垃圾中转站5座。大力实施居住区、道路、公园、河滨绿化工程,推进省第七届园艺博览会园博园建设,启动环湖景观一期、运河湾自然农园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积极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年内确保创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三)切实加大“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多渠道增加对“三农”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年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0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办好生态农业博览会及花木节、杨树节、螃蟹节等相关节会,全年完成农业招商引资任务32亿元。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调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各县(区)着重在“五个一”上下工夫、上水平,即启动建设1个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打造1个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引进1个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培育1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1个万亩以上优势产业核心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强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年确保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2个。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上半年投入使用,各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年内全部建成。积极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新创建农产品著名商标2件、知名商标15件,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4件。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完善畜牧兽医体系,切实保障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

大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继续完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高标准完成379公里道路、59座配套桥梁、24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确保年底前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消灭“断头路”,所有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开通农村公交线路。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大中型灌区改造、丘陵山区水源、洼地圩区综合治理以及防汛岁修等农村水利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94条、整治村庄河塘1791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全年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以上。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村低压电网建设与维修工程,提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年底光缆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40%以上。

大力优化农村生活环境。科学调整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把总数控制在2000个以内。着重抓好市级康居示范村、环境整治村建设规划的深化工作,更好地指导村庄开发建设。重点加大对中心镇的投入,积极引导小城镇创建精品街区,提高开发品位,繁荣农村市场,不断增强集聚和带动作用。每个乡镇按照康居示范村标准至少再启动一个集中居住点建设,确保启动村总数达到2*个,年内新建农户住宅*00户。按照“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全、服务优”的标准创建乡村为农服务社100个。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已建康居示范村年内全部进行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完成25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建成省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10个以上。加强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对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逐步配套大型沼气设施,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利用,年内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个、实施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10处、建成农村物业化沼气管理站6个、完成改厕3.5万户,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植树1000万株。高质量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78.5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动力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力争再有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到*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银行*分行增设3家县级分支机构,推动各金融机构到开发区和乡镇设立营业网点,争取再组建村镇银行4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5家。引导和激励各商业银行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贷款投放规模,确保年末贷款余额达到416亿元、增长28%以上,其中工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25%以上。大力推进投资融资机制创新,利用城建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水务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平台,整合资源、有效运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创新银企合作方式,按季度组织银企洽谈会,强化银企直接对话,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整合优化担保资源,利用财政资金注入,引导多方面资金进入担保领域,做大担保公司规模,年底前全市担保金总额实现翻番、达到14亿元,亿元以上规模担保机构达到8家。积极探索开展各种新型农业保险业务,满足多层次的农业发展需求。

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年新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0个。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强化耕地保护,结合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加强土地复垦开发整理,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今年每个县(区)分别启动1个农用地整理规模在1000公顷以上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全年确保新增耕地*00亩,持续保证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有余,积累更多的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调整城市保障性住房销售政策,鼓励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和新就业群体购买经济适用房、定销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降低进城入住成本,集聚城市人气商气。认真落实征地制度改革政策,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先保障、后征地”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深入实施“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抓住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赴海外招聘、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海外高层次人才*行等活动。按照“项目+人才”的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引进更多拥有创新成果、通晓先进管理、善于资本运作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全年确保引进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名以上、领军人才(团队)20个。全力支持*学院发展,鼓励其招生向本地生源倾斜,年内力争使*籍学生比例超过50%。推动技工学校建成国家级高级技工学校和省级技师学院,培养更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针对本土企业的发展需求,办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研班、“企业家课堂”,引导企业家参加各类系统培训,提升本土企业家及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四、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感受更多公平正义,体验更多和谐幸福。

更大力度地推动创业、稳定就业。全面弘扬创业文化,重点对*00名下岗失业人员、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实行免费创业培训,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6万户、私营企业2800家,新带动就业4万人以上。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完成再就业培训2万人。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关注可成科技、*服饰等用工大户需求,积极帮助返乡务工人员寻找就业岗位,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努力帮助新失业人员和“4*0”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给予被征地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扶持。年内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其中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2000人。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和维护。切实加大就业资金投入,今年市、县(区)两级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及贴息,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更高标准地加强社会保障。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今年预算安排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将超过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善“五险合一”经办管理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全年“五险”扩面合计新增10万人以上,按政策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市区实行统筹管理,逐步提高待遇水平,确保全市参保率达到96%以上。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比例,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和1*元,并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市儿童福利院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各县(区)分别建成一所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以上。加强残疾人工作,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给予生活救助,为不同类型残疾人提供手术、康复及用药等服务,年内市和县(区)各建成一所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深入开展慈善助孤、阳光助学、希望工程、明天计划等行动,新创办职业技术“春蕾班”10个。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年内确保建成经济适用房(蓝领公寓)3500套,落实廉租住房667套,切实保证困难群众住房需求。继续全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全年完成实物工作量不低于*00万元,帮助*00户灾民住进永久性住房。

更加协调地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内涵提升和特色建设并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始终旗帜鲜明地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年内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7%以上,普职比达到4.3:5.7。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待遇。全面实行职业教育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全年鉴定4万人以上。继续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基层,年内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覆盖率达到*%以上。严厉打击无证、无资质、超范围行医以及虚假广告等非法行为,严肃查处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开单提成和各种乱收费现象,维护广大患者切身利益。坚持依法治育,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年内新改建县乡“世代服务”中心8个,70%的村级服务室完成改建任务,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认真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组织好明城墙遗址保护、大运河“申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申报等工作,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开展“绿色网吧”创建和文化“三送”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建成“农家书屋”*0个。认真备战省十七届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更加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咬定2012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继续深入推进“千村万户帮扶”、“牵手致富”工程,全年落实扶贫小额贷款2.6亿元以上,确保26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其中254个省定薄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26%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高度重视泗洪西南岗脱贫攻坚工作,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畜禽、蔬菜、蚕桑、林果等高效农业发展。完善激励机制,推进2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努力使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经济薄弱村实现村企挂钩全覆盖,每个村都有一个以上“三来一加”项目。加强扶贫培训,采取政府或后方单位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年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万人以上,努力保证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治安防范和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下大力气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高度重视维护企业稳定,坚决执行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管理和工资支付担保暂行办法,积极防范、及时处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所引发的问题。深入开展“阳光信访”推进年和信访秩序规范年活动,认真落实“大调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五、努力打造尽责有为的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第一追求,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抓落实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效能革命和管理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发展。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力推行“条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现场会办制,强化工作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建立以实际工作量为标准和依据的量化考核机制,让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目标时限要求和奖惩考核手段。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在形势变化中把握新机遇,在破解难题上拿出新举措,尤其是更加主动地服务企业、服务投资商、服务项目推进,坚持多服务少检查、多指导少罚款、多支持少收费,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在“寒冬”大环境下创造“温室”小环境,确保促增长、促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恪守为民之责,办好民生实事。始终把服务人民贯穿于履行政府职责的全过程,把新增的可用财力主要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多举利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多解困民之忧,努力从制度层面、以项目方式,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围绕民生改善,今年确定了6个方面6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在民计民生方面着重办好10件事情,包括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安居保障、夕阳关爱、爱心援助、农村道路通达、农村饮水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平安建设等内容。对这些实事项目,将集中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加快推进,确保如期如实完成。同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继续办好“网上*”公众交互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高度重视来信来访,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正确履行职权,依法高效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权,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健全重大问题、重点事项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完善和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强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使用。巩固和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严格控减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大力推行限时办结超时默许、并联审批缺席默认和上门办理、先办后理等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行政效能。切实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减少事务性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放在议大事、抓难事、办实事上。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治政。深入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及市委《具体意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将体系建设的要求寓于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之中。各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凡涉及公平、公正和公开之事,坚决做到不打招呼、不徇私情,自觉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管理,深化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事前、事中监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大力发扬艰苦朴素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确保今年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保持零增长,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各位代表,*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合力攻坚,全面开创后发快进、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