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长在农村大会上的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长在农村大会上的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长在农村大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规模较大、级格较高、内容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雁冬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报告,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上7个典型作了表态发言,很有代表意义,反映了我县“三农”工作的各个侧面,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就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形势

当前,我县“三农”工作正处于转变经营方式、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处在加快发展、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全县上下必须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变化,为全面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经济强。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农业一直是我县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更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我县有48万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没有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新跨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县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把握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必须准确定位“三农”工作的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奋斗,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先后被评为省级高产创建示范县、省级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县“三农”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综合竞争力不强。受生产条件落后、生产方式粗放、投入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县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突出体现在:水资源瓶颈难以突破,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农机具不配套,大型农机具利用率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不明显。二是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基地和农户联结不紧密,还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买卖关系上,缺乏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化任重而道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功能与实力不强,内部运作欠规范,服务层次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规模经营推进不快。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流转速度不快,总体规模偏小;个别乡镇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土地规模经营采取放任自流态度,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部分农民观念意识落后,把土地视为“活命田”,不愿意轻易流转。四是农民收入增幅不快。尽管农民连续获得丰收,以农为主的传统收入格局仍未打破,种植业仍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渠道,农民增收速度不快;粮食价格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水涨船高,丰产不增收时有出现;非农收入比重小,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宽。

(三)必须科学把握“三农”工作的历史机遇。虽然我县“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但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具体地说体现“三新”一是外部面临新机遇。国家重视粮食安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了强农惠农政策,其中: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等政策,方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对我们产粮大县极为有利。同时,花园水库列为全省重点推进项目,必将破解我县水利瓶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发展具有新起点。近年来,我县农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群众发展生产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随着财政形势的不断好转,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县农业农村的基础更加夯实,后劲更加充足,潜力更加巨大,加快“三农”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三是目标锁定新阶段。在县十五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粮食增产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斤,力争达到70亿斤。这是新一届县委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举全县之力,夯实农业基础,强化科技保障,扎实推进农业工作上规模、上水平。

总之,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不断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推动全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三农”工作发展方向

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三农”工作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以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全力发展新农业。要适应新形势,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就是要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化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决择。当前,我县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突破各种瓶颈和困难,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发展工业经济的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二是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产业化是用工业谋划农业的主要体现。要全力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在扶强扶壮中粮、飞鹤、元盛三大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引进水稻精加工、杂粮深加工、猪禽屠宰、林果加工等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要全力抓好基地建设,要依托龙头企业,紧跟市场需求,全面壮大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基地与龙头、市场的有效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把基地建成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三是用市场化思维提升农业。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让农民既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要培育市场,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扶持力度,力促市场整合,提档升级,增强拉动能力。要加快新兴市场建设步伐,对历史形成的粮食、瓜菜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步到位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新市场。要灵活运营机制,加快构建市场完备、主体活跃、经营灵活、运作快捷的流通体系。要打造品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今年要重点加大水稻品牌的整合,在打造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上狠下功夫,在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和品牌宣传上多想办法,创建富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四是用规模化发展引领农业。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竞争力。要通过规模化发展,促进大水利、大农机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注重典型带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的原则,以大小机械互补为手段,积极推广合作社经营、土地入股、托管等适合旱区农业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村屯、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培育规模养殖大户,通过大户带动,使畜牧业由“零星散落”向“块状聚集”发展,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加大政策扶持,从主动适应、积极支持的角度,出台激励扶持政策,对规模化发展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五是用科技化手段支撑农业。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真正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带到农村,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坚持农机与农技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作物和不同积温带,在选种、育苗、播种、施肥以及田间管理、作物收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落实规范化增产技术措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益。六是用合作化模式富裕农民。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大风浪”,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强化合作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的发展,大力推广山泉镇大型农机合作社等成功模式,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水平。当前应依托优势产业,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基础上,加快合作组织建设步伐,逐步使其成为市场主体。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和解决合作社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向上争取合作社扶持项目和资金,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通过扶持和培育,真正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目标。

(二)大力建设新农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城镇化是启动镇村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总体要求,坚持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路子。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乡镇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位置好、基础好和潜力好的“三好标准”,选择主要村屯实施重点推进。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模式,形成明显发展特色,努力推动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是农村加快发展的象征,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的基础。要重点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盼望、最需要的事情,加大公共投入,落实各项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医疗、救济保障等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实现农村真正意义的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完善交通、供水、供电工程为重点,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大力加强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现代科技装备。要抓好农村绿化、美化工作,突出抓好环境整治,重点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努力培育新农民。“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把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放到“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加强科学文化、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广大农民培育成有知识的文化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知法律的守纪人、讲道德的文明人。一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培育知识型农民。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培养的原则,依托各乡镇产业发展特点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农民创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营培训、创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每户农民都掌握一项以上致富实用技术,最终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目标,造就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企业家。二是加强法律宣传服务,培育守法型农民。将信访维稳与普法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并通过办班学法、以案说法等形式,使广大农民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以此约束村民“法律管不到、政策不涉及”的行为,促进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型农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完善乡村文化设施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争创文明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崇高的道德风尚和清正的社会风气。

三、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做好“三农”的根本保证,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第一,要强化支持“三农”工作的合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县级班子领导要齐上农村经济主战场,按照“统筹抓分工、系统抓产业”的原则,打破分工界线,突出协作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大步迈进。非农部门要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支持“三农”工作就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就是推进全县中心工作,就是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坚持把支持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作为共同责任,各尽所能,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本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紧跟时代节拍,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涉农部门认真研究和探索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规律,努力吃透上级政策,掌握各项科技知识,用新理论、新知识指导农村工作,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各乡镇要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村规民约和乡规公约等制度建设,实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的目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勤于思考,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指导农民致富的本领。广大村级干部要紧紧围绕“富村富民”这个目标,理思路、寻门路、找出路,通过参观借鉴,拓宽视野,认真审视村情,分析优势,扬长避短,找到适应市场、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第三,要创新推进“三农”工作的方法。方法不对,必定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把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作为推动农村工作的突破口,认真研究,探寻良法。首先,要抓住工作重点,在基地建设上,要把水利化、机械化和奶牛扩张作为重点;在龙头企业建设上,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在流通建设上,要把环境建设作为重点,通过抓重点带全局,使农村工作不偏离方向。其次,要抓好典型引路,注重挖掘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和推广典型,多利用典型扩大带动力和影响面。最后,要注重检查落实,把其作为关键性措施,开展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着力解决工作落不实、落不靠的问题,确保县委各项思路和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得到实在效果。

第四,要改进服务“三农”工作的作风。作风胜于能力,态度决定一切。当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无所事事,找不到自身的位置,改不掉“管人”的作风,这种风气必须下力气扭转。要坚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呼声,及时掌握农村工作动态,做“三农”工作的“知情人”;要坚持研究政策走向,明晰自身潜力,拿出应对之策,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做“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坚持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把工作重点放在示范引领上,做农民致富的“引路人”;坚持关注民生,扶危济困,带着情感到农民中去,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做农民的“贴心人”。

第五,要健全促进“三农”工作的评价体系。按照“客观公正、注重实绩、扩大民主、群众公认”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要取消不合时宜的考评内容,按照县委要求什么就考核什么的原则,突出各乡镇主项,使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成为衡量干部能力、兑现奖惩、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贡献突出、业绩优良的干部,要优先重用。对不思进取、干不成事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和淘汰。通过严格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发奋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用新理念催生新举措,用新举措促进新变化,用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全面开创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