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思想教育演讲稿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思想教育演讲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育局思想教育演讲稿

这次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研究讨论如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战略任务;二是总结20*年我省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20*教育工作。放平同志代表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将要做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决策上来

去年底,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富民强省、建设教育强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我们理解建设教育强省,是新一届省委准确把握湖南的基本省情、依托湖南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着眼“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转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新一届省委积极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落实科教兴湘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心。作为教育系统的每一位同志,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教育强省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湖南未来发展的全局,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新一届省委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推进湖南教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如何推进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首先还是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凝聚才智,凝聚物力,形成建设教育强省的广泛的基础和合力。

第一,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战略意义。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国家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先行模式,受到各国普遍重视。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年至*年间国民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发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日韩两国成功实施教育先行模式,被誉为国际上后起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典型。*在二战结束后仅用10多年时间就进入了新的经济起飞阶段,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教育先行战略,为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年*的GDP还只有*的46%,至60年代末超过了*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年之前没有工业化基础,教育基础十分薄弱。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十分重视发展教育,70年代初制定了教育立国、科技兴邦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国民教育水平。这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从60年代至90年代一直保持8%以上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年的人均87美元增至1995年1*23美元,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就湖南而言,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寄托于教育的发展。湖南地处中部,面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国内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要想在发展上赢得主动,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与沿海东部地区相比,我们缺乏区位优势,与西部地区相比,我们缺乏国家宏观政策上的特殊支持,就是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我们的发展基础较差,经济建设尤其是对外开放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另一方面,我们是人口大省,而且具有重文重教的历史传统,这是湖南省情最鲜明的特征。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一下湖南的省情,要实现省委九届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省目标,必须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坚持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优先发展领域,通过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以教育优先发展推动“三化”发展,取得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因此,只有加快实现人口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才能加快实现人口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由此可见,新一届省委提出建设教育强省,是在综合分析湖南的客观实际之后,着眼全局、立足未来,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做出的科学决策,是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的信心。当前,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一些同志对建设教育强省还心存疑虑,缺乏信心。认为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对教育的投入还很不够,这样的经济实力难以建设教育强省。从某种方面看,不能说这些想法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们更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育强省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而“建设”的本身就是一个克服困难、由弱转强、向上提升的过程。如果等经济能力强了再来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就永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不仅经济难以上去,教育也难以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对建设教育强省抱有疑虑,实际上是没有正确看待优先发展教育、适当超前发展教育的问题。过去,我们提出在上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就当时的条件来说,难度不能说不大,经过

10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今年我省还将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这也充分说明,只要坚定信心,积极创造条件,教育事业是可以获得适度超前发展的。从现在起,建设教育强省,可以依靠的条件和已经具备的基础,比起当年实施“两基”工程应该更为有利。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尽管我省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但这几年我省总体经济形势趋好。“十五”以来,随着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的加强和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我省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政实力稳步增强,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20*年,预计GDP达到745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9%。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省经济实力比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对教育发展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撑能力。其次,从教育自身看,与全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比较,目前我省教育确实存在一些差距,有些差距还比较大。比如,教育基础设施较弱,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某个层次或类别的教育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有相当一部分的教育发展指标已经居于全国前列。比如,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8.92%,高出全国平均8.8个百分点,居第8位;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具有一定规模,有9所高职和11所中职学校被遴选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30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69个,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9位;3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第8位,科研项目数、科技成果获奖数及转让金额等分别居全国第11、6、8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院士和专家数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总体来看,我省教育整体实力已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据有关学者按照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教育产出等六个方面对“九五”期末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我省教育竞争力在全国各省市排第11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挖掘内在潜力,增创发展优势,把我省教育做强是大有希望的。

第三,要明确建设教育强省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建设教育强省,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手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眼全国大局,立足我省实际,坚持全民兴教,广开思路,充分发挥各类教育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教育体系,使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为加快富民强省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知识支撑。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处全国前列,实现全省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总体目标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普及程度全面提高,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职业与成人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十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教育形成充满活力的知识创新与科技服务体系,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十强。目前,省教育厅正在研究建设教育强省的具体规划方案,初步提出了教育强省的目标、思路和具体指标,也经过了几次论证。应该说,省教育厅是态度积极、行动迅速的。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建设教育强省不能高高在上,必须以教育强市、教育强县为依托,只有市州、县市区和乡镇的教育都发展起来了,解决了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教育强省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各市州、县市区和乡镇都要在建设教育强省的大目标下,提出自己的规划和实施意见,要像过去实施“两基”工程那样,加快推进建设教育强省的步伐。

二、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进程

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意味着未来的发展之路必须打破常规,放开思路,多条腿走路;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推出新措施;要把创新思维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去。

第一,观念要创新。观念新才有思路新。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湖南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传统,发展教育同样需要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几年来,湖南教育工作在改革探索中积累了一些典型经验,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应当继续加强和发扬下去。比如,在教育督导方面,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特别是在开展县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实绩考核评估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有效的制度措施,今后要进一步抓彻底、抓落实。其次,发展教育必须要强化开放意识。要克服封闭保守的“内陆意识”,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加强与东部地区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与国外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使教育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基础。目前,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和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高等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条件相对较好的本科高校,要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工作,吸引境外生源,抢占国际教育市场,提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规模、层次与质量,在开放合作中发展自己。其三,要树立和强化竞争意识。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办学质量的竞争。要讲求办学质量、注重学校声誉,增强以质量取胜、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从教育发展整体格局上看,当前的教育工作已经处在从硬件建设为主转移到重点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在基础教育方面,既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但发展的重心要转到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在职业教育方面,要面向市场需求,准确定位,重点是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的改革,要产教结合,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逐步建立半工半读制度,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创品牌、创特色,以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争取更多的生源,扩大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已经不可能支持规模上的大发展,发展的重心在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发挥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建设创新型湖南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现在起,各高校要把握好发展节奏,注重抓管理、抓教学、抓科研,练好内功,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办学竞争中赢得主动。其四,要树立和增强法治意识。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手段要靠法治。要彻底改变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用法律规范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体制要创新。体制创新是一种制度创新,是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所在。创新教育体制,就是要变革不适应乃至阻碍教育发展的制度。一是创新办学体制。要抓住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合作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迁移的机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各类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办教育,积极进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办学试点,吸引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人士来湖南投资办学,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真正构建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要提倡和鼓励优质学校兼并和托管薄弱学校的办学形式,让优质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制度、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薄弱学校。二是创新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确立学校的法人地位,明确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落实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构建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同时还要发动社会参与,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要加大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后勤管理改革,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变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效率低下的状况,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学校内部管理科学、高效运行。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配合当前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内容改革,健全评价制度,完善督导体系。三是创新投资体制。要坚持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的非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在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大力吸引社会投入和重组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投入机制。建立并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投融资办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同时改革教育经费拨款办法,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第三,工作方式和手段要创新。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像抓“普九”那样,把建设教育强省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来,加强领导,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要加大建设教育强省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真正做到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要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行政部门要自觉尊重教育科学规律,在重大的决策出台前要组织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教育科研人员要树立为教育决策服务的意识,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围绕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新对策,为教育决策当好参谋。要加强督导和检查,把建设教育强省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检查、通报和奖罚制度。

三、全面落实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对20*年的教育工作,会议已印发了工作要点,放平同志还会进行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这里,我着重就几项全局性的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1、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教育决策,是惠及亿万学生和家庭的大事、好事。今年是第一年,非常关键,各级都要十分重视,务必确保把这件大事、好事做好、做实、做到位。一是要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要按照“明确各级责任、各级政府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办法,明晰经费分担责任,确保由各级政府完全承担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新机制专项经费实行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目前,省政府已做好了相关统筹工作,包括统筹安排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统筹确定省级及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当务之急是落实经费管理以县为主的措施。县级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州政府以及乡镇政府,也要按照国务院和省级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履行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应有职责。二是要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要认真做好规划,精心制定好本地区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抓紧调查预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探索建立既符合当地特点又确有成效的好体制、好经验、好做法。各地要对改革资金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将建立新机制的资金挪作他用。要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建立专门的审计制度,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对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三是要加强调查,及时发现、反馈新机制执行中的问题,研究提出新的应对措施。

2月1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座谈汇报会上强调,中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大,是改革的重头所在,要在今年春季开学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中东部各省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力以赴把这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办实办好。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关键是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倒计时安排好每一个环节,在春季开学前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一是落实政府统筹责任,确保改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在开学前预拨资金,确保学校正常开学和运转。二是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改革资金要从当年新增财力中安排,对义务教育的原有投入不能减少。三是加强对县级工作的指导,注意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要做好预算编制、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工作。四是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新机制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督导,查找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我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到位。

2、切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

当前,“两基”迎国检是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教育部的安排,我省4月份要接受“两基”国检。通过“两基”国检,实现“两基”目标,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实施科教兴湘和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对我省“两基”实施水平的全面检查,更是对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力推动,同时也是对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的一次检验。我省“两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两基”国检标准与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经费投入尚未完全落实。国家和省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都有明确要求,但在一些县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由于“普九”起点低,各级财力有限,大多数地方的“两基”工作带有明显的突击性,校舍建设质量不高,教学设施和图书配备不够齐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设备需要更新和添置,校舍需要维修改造。三是师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省政府明确中小学教师队伍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规定在一些地方还没有落实。四是义务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较大,残疾少年儿童和流动人口中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仍是薄弱环节。此外,一些地方在“两基”初步达标后,对巩固提高工作有所放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我省“两基”国检验收,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我省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去年12月,省里召开了“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前不久,省“两基”迎检办公室组织人员到了10个市州检查,发现有的地方工作抓得扎实,有的地方就比较马虎,存在侥幸心理。还没有动起来的地方,或者工作力度不大的地方,要切实按照省长的要求,健全领导机构,定期研究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两基”迎国检工作责任制,将“两基”国检的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教育部门要承担起“两基”迎国检的日常工作,并重点抓好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出了问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积极自查整改,对照“两基”评估验收标准逐校、逐项自查,并对县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省政府在春季开学初将对各地“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督查,并对省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各地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凡20*年底以来拖欠的教师工资,必须在春节前补发到位;凡中小学D级危房,必须在春季开学前拆除;凡初中辍学率超过“两基”国检控制标准的,必须在春季开学时降低到控制标准以内;凡中小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必须在寒假期间全面排查并予以消除。要加强督查指导,特别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将这次“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纳入“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积极进取、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地方,给予支持奖励;对消极等待、工作不力、进展迟缓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在国检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3、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教育强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创新能力,都要依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一切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满足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一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进一步完善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当前,特别要关注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我省小学学龄人口从20*年开始回升,义务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普及阶段,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应对的措施。二是要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流失较多,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同时鼓励吸引教师和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三是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良好的师德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四是要大力提升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要求每一位教师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自觉推行素质教育。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学基础工作和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基础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4、切实化解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在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存在着管理松懈、纪律松弛、人员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低下、工作秩序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种现象在我省同样存在,各地各学校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从严格管理制度和建立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入手,严明工作纪律,规范教育行政管理行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要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要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前,极少数教育部门和干部中仍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干部要为教育系统作出表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抵制腐败现象。在学校基本建设、书报刊征订发行、大型设备采购和招生就业等方面,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扩大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要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全面清理、规范和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教育收费及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防范各种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的行为,做到收费和经费使用规范、公开,并让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参与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完善教育收费监督和举报体系,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要加强办学资金管理,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提倡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好学校安全稳定。今年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各行各业都要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今年重点要抓好学校校舍安全、校车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既要突出安全教育,又要完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哪一级工作出了问题,就要严肃追究责任。

要重视和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高校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高校应急管理体系,认真落实责任制,妥善处置校内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确保教育系统稳定的大局。

同志们,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开局之年。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春节将至,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