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结业典礼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建设结业典礼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农村建设结业典礼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乡镇党政正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从6月1日开班至今,共举办8期,进行专题讲座192场次,共有全省1412个乡镇的2392名党政正职全部参加了学习。按照省委的要求,经省委组织部的精心牵头协调和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积极热心的承办,以及全体学员、教员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培训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专题培训,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开局起步阶段的一大举措,也是我省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对于我省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必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所有参加学习、顺利结业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做出贡献的省委党校和行政学院,以及所有参与组织、教学、服务的保障的同志们,特别是向承提讲课任务的同志们,向组织员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我听了颇感欣慰,很受启发。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本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特殊而重要。大家一致反映,在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局之际,省委对全省乡镇党政正职进行集中培训,非常必要,非常重要,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体现了省委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培训内容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学习认真,施教负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同志,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端正态度、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自学遵守纪委,认真听课,认真钻研。有的同志还带坚持学习,表现了较好的精神面貌。承担授课任务的同志们能够高度认真负责,以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教学,认真备课,精心讲授。有的同志尽管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场必讲,学员反映普遍较好。

三是组织得力,安排周密,确保了培训紧张有序进行。开班以来,专题培训联席会议和各有关部门多次研究部署,认真谋划,周密安排,精心操作。特别是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省农委等单位,在党员调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有关单位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保证了整修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是管理精心,保障有力,创造了较好的学习条件。这次培训规模大、人数多、时间紧,教学管理的任务比较繁重。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学院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安排、党员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组织员同志,跟班全程指导,既严格管理,又热情服务,安排党员生活细致周到,工作非常辛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综合党员们的反映,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不虚此行。主要表现在:一是认真更高了,任务更明了。通过学习,同志们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政策措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思路更清了,措施更实了。学习期间,同志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清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许多同志表示,回去以后要积极谋划方案,制定具体措施,使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更加符合实际。三是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许多党员表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如此重视新农村建设,回去以后一定不负重望,下真功、求实效,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四是重点研究了,难点探讨了。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党员、教员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深入研究,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本次学习培训虽然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序幕刚刚拉开,形势催人,任重道远。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步地推进农村建设,努力做好开局起步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稳步实施,各项规划建设开始启动,村容村貌整治有所开展,联系帮扶工作正在落实。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选准切入点,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总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通过乡镇干部,通过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全省新农村建设开局起步的总体状况、发展执着是好的。

当然,以上这些工作还仅仅是初步的。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繁重,许多矛盾和困难逐步显现,特别是工作中、思想上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从工作实际年,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高度重视,组织有力,推进较快,而有的地方启动较慢,工作相对滞后;二是机制不够健全,农村基层工作机制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乡镇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是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够明显,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存在“干部热,群众冷”、“上面热,下面冷”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

从思想实际看,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等”,一些地方和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和消极畏难情绪,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够;二是“急”,少数地方和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三是“偏”,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偏离中心和核心,“生产发展”上加力不足,“生活宽裕”上用心不够;四是“高”,有些地方和群众对上级政府支持的期望值过高,个别地方对下级提出的工作要求过高;五是“同”,有的地方村镇规划建设没有体现分类指导,喜好一刀切,特色不鲜明,模式雷同化;等等。

以上这些工作差距和认识偏差,虽然只是一些局部性的问题,但是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同志的注意。有的问题,在我们这次培训班的少数学员身上也有所表现。这次培训,绝大多数学员表现良好,但也有极少数学员态度不够端正,个别党员表现不好,受到严肃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克服和纠正,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局,影响下一步工作的健康发展。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同志们,不断提高认识,努力改进工作。

本次学习培训之后,同志们将回到各自岗位,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请战场和前沿阵地。针对当前情况,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一定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要求积极自觉地落实到工作中。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一定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和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备地位落到实处,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统揽能力和工作艺术的重要标志。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乡镇一级处在基层基础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在服务“三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乡镇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正职是,务必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下功夫掌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领,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重中之重”要求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好、实施好。

第二,一定要突出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中心”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优先位置。不加力发展生产,不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必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

一是搞好产业的规划。规划是引领新农村建设、承接城乡统筹的软件基础。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乡镇一级的规划应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村庄布点和镇村建设规划等。这其中首要的是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以乡镇为单位,把产业规划制定好。要注重谋划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有效,把产业规划制定好。要注重谋划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有效措施,把规划生产与规划村镇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展农民发展空间,帮助农民找到增加收入的新门路。

二是抓好东向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东向发展,是我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条重要出路。长三角地区有1亿多人口,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仅上海市每年农产品消费需求就高达1000亿元,其中约有800亿元要靠外地输入。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农产品在上海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而目前不足5%。安徽农业只有东向发展,直接参与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各地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东向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努力实现产品东进、劳务东输、资金东引和产业东接,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厣和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壮大或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开拓市场的能力;要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民劳务收入水平。

三要抓好队伍建设。要大力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队伍,鼓励农民参与“全民创业行动”,引导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动员外出有成人员返乡创业,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示范农业技术、引导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活跃农村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建强建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基层组织促进生产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四要抓好环境建设。以水(水利)、路(道路)、电(电力)、气(沼气)、网(互联网)等为重点,上下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要以为民服务全程制为抓手,推进农村基层为民服务工作,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优化乡镇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五要抓好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不管抓什么、怎么抓,终究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来才能开花结果。一定要抓住具有牵动性、引领性的工作和项目,咬紧牙关,出硬招、拿实招、求实效。面对“大海”,必须“抓住若干大项目,顶上几条硬措施,组织各方下苦功,务求取得大效果”。

第三,一定要牢牢抓住城乡统筹这个基本途径,努力形成工农并进、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城乡统筹既是一个战备方针,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慢不得、也急不得。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积极推进。

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近年来,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也不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并着手进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目的就是为了从外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力。各乡镇也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会使用外部资源和力量建设新农村,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切实管好用好各项支农资金,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二要坚持把以工业为龙头,带动新农村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脉,把加速推进工业化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连结起来、互动起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这方面经济实力较强的市县郊区、城关镇、中心镇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资源,抓好本镇的工农结合、城乡互动,率先谋求突破。

三要坚持以联系帮扶为纽带,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新路子。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以“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载体,组织省直单位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联系帮扶工作,不少市、县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有关乡镇要主动搞好对接。开展联系帮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更好地积累经验、完善政策、推动面上工作,绝对不是“垒大户”。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搞好新农村建设联系帮扶的同时,要继续高度重视抓好扶贫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做好下派村支书到村任职工作,帮助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和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统筹、讲扶持,绝不等于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练好内功、强化自身,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如果依赖外援、抱定“等靠要”的思想,必定会裹足不前、难有作为。

第四,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体制机制动力。抓住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机遇,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动力的根本举措。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第三轮重大变革,核心是服务,关键是机制创新,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乡镇组织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

去年以来,我省在18个县部署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和成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试点。经过上下一致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初中证明,改与不改大不一样,只要下决心、真改革,农村发展的活力就会不断激发、迸发,基层工作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宣城市、芜湖市、庐江县、南陵县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实际上,当前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困惑,如乡镇职能问题、乡村债务问题、考核考评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才能解决。

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将在总结先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在全省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还要专门作出部署,各地务必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任务,以培育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为改革主线,突出强化乡镇组织服务能力这个关键,努力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最重要的是通过完善的机制,把乡镇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大家满腔热情、锲而不舍、尽心尽力地搞好为农服务。比如,之所以提倡乡镇发书记和乡镇长“一人兼”,主要是考虑到乡镇一级宏观决策的事情比较少,执行性的事务比较多,实行“一肩挑”便于工作的指挥、协调和推进,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监督问题。如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核心是要从工作出发,调动大家积极性,有序地开展工作,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监督制度,来保证党政正职“一人兼”的同志能够科学妥帖、全面有力地履行职责,既不削弱党委的工作,又不挫伤行政副职的积极性。这既要靠制度建设,也要靠境界提高,关键靠自己领悟把握。

第五,一定要积极稳步、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和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等同于新村建设,但新农村建设绝不能没有新村建设,因为新村建设情况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最突出的标志。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验表明,在新农村建设的起始阶段,开展村庄治理、改善村容村貌,既是农民要求非常迫切的事情,也是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之一。从我省实际看,农村建房较乱,“空心村”大量出现,有的自然村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闲置,大部分自然村不通公路,近一半的农户没有改厕,只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大量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一条路、两排房、垃圾堆、臭水塘”,这是一些村庄目前的现状。农民对村庄规划整治有着强烈的愿望。同时,村庄治理、改善村容村貌,也是组织农民自己可为、立即可干、花钱不多、容易见效的工作,是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各地一定要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尽快制定好村庄规划,引导农民逐步或一步建设到位,改变农民现在有钱建房娶媳妇,再有钱拆房子、再建房、再拆房这样严重浪费的状况。要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开展村庄借、整治和建设,同时一定要避免大拆大建、强迫命令,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第六,一定要努力推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同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搞好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要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依法有力地查处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七,一定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定要善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同志*年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时有一段精辟论断:“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一定要花大力气、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深入到群众当中去,组织、发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第八,一定要在实践中加强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追求,也是几代农民群众的昼夜期盼。谱写好这一鸿篇巨制,艰苦困苦、玉汝于成,事在人为、大有可为!希望同志们并通过你们组织教育广大乡村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本领,努力锤炼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实现和谐、维护稳定的基本功。具体来说:一是努力提高谋划创新的能力,善于理清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努力提高统一思想的能力,善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把党委、政府的主张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三是努力提高工作推进的能力,善于抓落实,组织大家齐心协力,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努力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五是努力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增强信心,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善于处理棘手问题;六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丰富知识、提高境界、增强才干,做到为人要真诚、干事要投入、修养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有效地组织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然,失信于民,大事办不成,小事也办不顺。同志们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一定要把握好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困难,正确地对待群众,正确地对待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埋头做事、一心为民,把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作为最大的奖赏、最大的欣慰、最大的幸福。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省委、省政府对大家寄予厚望,江淮父老乡亲对大家寄予厚望。同志们一定要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浓厚感情、满怀对三农工作的强烈激情,努力在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为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