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土民俗话说清明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它处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时节,所以古诗里有:“佳节清明桃李笑”的描写。清明两字,早在大禹庆贺治水胜利时就出现了,即水患平息,浊流清明之意。清明扫墓始自秦代,到了唐中叶朝廷才定为制度令民间施行,宋明清之时才日益盛行。清明节扫墓与春秋时寒食节的习俗相似,且两者只隔一天,所以唐代以后寒食节就合并在清明节同一天举行。不过寒食节的一些特殊活动,有些地区还保持下来,如门前插柳或植树等。现代莆仙人扫墓,多数保持传统的做法。家家户户做红龟或红团、面包,煎菜饼、插柳、栽树……人人理头发,穿新衣等,以每家或以每家有关同系统的人,备办丰厚的礼物,带着扫墓的工具,由长老率领,男女老少都到墓场去扫祭;先锄草,劈荆斩棘,后整理墓场,修理墓围,然后挑上红龟,饭菜等祭品,点香烧纸(钱),由长者主祭,晚辈随着行礼同祭,表示对祖宗的孝敬。有些新墓,主妇祭扫时还会有流泪啼哭状。这在古代就盛行了,很多古诗都作过描述,如宋代高王圭的《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清明日》一诗里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就是描写清明扫墓的情景。莆仙扫墓时在墓头和土地(公)牌上还必须压住一份四五寸长,两寸宽的红纸条(红白纸三、四张相迭剪成的),表示此墓有主人,有后代,否则就是无后代,无人管之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变化,传统的作法,也有所革新,如有些地区原来墓葬改为火葬。那么清明祭扫就必须到骨灰盒安置的殡仪馆或
安置所在地去祭扫、行清明节应行之礼。一些工厂、矿区企事业、机关单位、学校等对革命烈士很敬仰和热爱,往往也在清明节或前数天,负责人带领本单位成员到烈士陵墓去瞻仰或送花圈,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烈士的精神,把事业或学习搞得更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好。清明时节正是阳春大好时光,万木吐绿,百花盛开,欣欣向荣,人们还可以利用这时机去春游(也叫踏青),观赏大自然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