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200财政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200财政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财政讲话

(一)财政收入逆势增长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组织财政收入遇到困难和挑战最大的一年,面对困难,全市财政系统以积极培植税源为根本,狠抓收入征管为手段,全年财政工作实现逆势上扬。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2.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03亿元,同比增长26.6%。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6.32亿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为82%,实现8月份全省财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比重82%、不收过头税”的目标。综合0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加之我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大的实情,取得2.7%的增长是个来之不易的成绩。

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0298万元,同比增收69348万元,增长26.6%,高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23.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二是总收入呈止跌企稳回升走势。受益于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一季度为1.3%,二季度负3.0%,三季度负5.8%,四季度2.7%。自5月累计财政总收入负增长4.9%,连续6个月累计财政总收入均为负增长,其中1-7月为最低,下降6.5%。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全市经济逐步回暖,降幅呈缩小趋势,11、12月累计财政收入增幅转正,全年财政收入实现了逆势平稳增长。三是主体税总体减收,但降幅逐月收窄的趋势。1-12月,增值税完成204484万元,下降19.9%,较11月环比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增值税完成37116万元,同比增长40.2%。

(二)县乡财政总体稳定发展

2009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达到33亿元,超过市本级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8.3%,比2000年的2.23亿元增长13.8倍,比2008年增加2.81亿元,同比增长7.0%,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的2.6倍。其中:分宜县完成125450万元,增长14.01%;渝水区完成116016万元,增长14.0%;仙女湖区完成17016万元,增长16.5%;仰天岗区完成12216万元,增长71.7%;经济开发区完成62105万元,下降16.9%。

2009年全市乡级财政总收入达到20.6亿元,是2000年1.24亿元的15.6倍,比2008年增加2.5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6.4%,其中过亿元乡镇共9个(钤山镇、分宜镇、湖泽镇、袁河办、仙来管委会、分宜工业园区、城北办、双林镇、良山镇,新增:分宜工业园区、城北办、双林镇)。

县区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主要是县(区)本身加快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努力培植财源的结果。市财政在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财政体制等方面,加大了对基层的财力倾斜和扶持,县乡财政受惠程度大大增加,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财政支出保障有力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中资金非常紧张的一年,财政部门筹集资金的压力非常巨大,但是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化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挖掘潜能,努力筹集资金,促进财政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为全市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民生改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支出规模首次超过收入总额。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8.7亿元,首次超过财政收入总额,比上年增加14.1亿元,增长31.5%,增幅位列全省第4位,其中市本级支出19.5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增长25.6%,县(区)支出39.2亿元,同比增长10亿元,增长34.4%。二是财政支出增幅高。财政支出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28.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支出结构好。我市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财力继续向民生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25.4亿元,新增投入5.3亿元,增长26.5%。其中: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增幅超60%,分别增长60.7%和89.2%,分别高于全省16.4、55.9个百分点。

(四)保增长措施扎实有效

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各项政策举措中取得三个集中成效:一是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坚持从大局出发,宁可财政暂时受些影响,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依法依规为办理各类退税18371万元,减免规费1400万元;二是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钢三期技改、赛维、力德风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各项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基建专户的方式投入资金4.95亿元;向江西省信用担保公司**分公司等几家担保公司注资2.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手段,支持重点企业上马,使重点支柱财源不断壮大;三是项目投资进一步拉动。2009年为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来抓,通过项目快速推进,实现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7.48亿元,增长43.1%。按照扩大内需政策要求,我局积极支持、配合、协调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审核、申报和资金分配工作,争取上级资金14.44亿元;四是社会消费进一步带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1060万元,活跃农村市场,扩大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同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平稳实施,成品油价格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五)支农政策落实有力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我市“三农”投入总量、增量、增幅明显高于上年。2009年我市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8837万元,较去年的16801万元增加2036万元,增长12.12%。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10035.1万元,较去年的8472.84万元,增加1562.26万元,增长18.43%。2009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完成544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224万元增加10196万元,增长18.73%;二是惠农补贴进一步增加。及时拨付各直补农户惠农资金5431.228万元。其中:水稻、玉米、棉花、奶牛良种补贴2812.388万元,退耕还林粮食1072.85万元、现金补助101.84万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450.93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993.22万元。所有直补农户的资金均通过“一卡通”发放,确保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三是现代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本,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龙头,2009年实际拨付扶持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资金569万元,在新农村建设费中安排500万元扶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市财政共安排100万元水利专项资金,省财政安排我市300万元实施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同时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直接统筹和间接统筹两条渠道,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点300个,每个点财政补助16万元,补助资金达到480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

(六)财政改革继续推进

一是积极推行公务卡试点改革。公务卡改革上线成功是我市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又一新的举措。它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2009年,公务卡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市本级共发行公务卡1070张,其中,注销10张,发生业务1557笔,办理公务支出503万元。下一步,我市将在市本级试点基础上扩点试面,并积极督导县区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二是落实完善“一卡通”改革。为切实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制度改革,目前进展顺利。三是全面启动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分宜县、渝水区于2009年1月1日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市国库集中支付金额22.1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20.3亿元,预算外资金1.8亿元。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机制。采购范围和规模,从物品采购逐步扩展到服务采购,政府采购预算金额8151.08万元,政府采购规模达到7087.69万元,节约资金1063.39万元,节约率为13.05%。五是完善津补贴制度。将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列入重点保障范围,保证离退休老干部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2009年市本级财政安排补助县(区)农村中小学津补贴650万元,并按40%的配套比例予以拨付到位,市本级义务教育教师(含托管的中央、省属企业离退休教师)绩效工资已全部拨付到位。

(七)行政成本控制得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我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措施。2009年全市党政机关车辆运行费用压缩了791.06.万元,在近3年的平均数5161万元基础上降低了15%;会议费支出2509.93万元,相较于08年2540.95万元,实现了零增长;因公出国(境)支出280.49万元,在近三年的平均数529.26万元压缩了248.77万元,压缩了47%。

(八)“小金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在市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全市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小金库”27个,金额2319万余元;重点检查和举报件核查发现“小金库”8个,涉及金额252万余元;对21件举报件中逐一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回顾过去,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同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我们也深有体会,概括为五个“坚决”:

第一、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服务大局。财政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主动服从和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供财力保障,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从全局的高度定位财政工作,跳出财政做财政,加强对基础性、机制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自觉将财政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全局工作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既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和社会账,找准定位、主动融入,统筹政府性财力支持我市实施工业1500亿发展大战略、中心城市建设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坚决支持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做大财政“蛋糕”必须着眼于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加大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是财政的重要工作。2009年,全市财政部门通过资金扶持、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支持了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三、坚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为民理财。公共财政是百姓财政,以人为本是公共财政的精髓。近几年,我市各级财政通过建立惠民、惠农资金落实机制,每年集中新增财力解决好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反映了公共财政的本质属性。

第四、坚决狠抓工作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办大事,有计划、有步骤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实事,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我市财政每年都集中一定财力,落实一系列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钢铁和光伏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等。

第五、坚决坚持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工作不断进步的法宝。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必须革故鼎新。近年来,我市财政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迈出了科学理财的坚实步伐;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公务卡试点改革,财政惠农一卡通改革、乡财县管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建立了“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政府采购改革也稳步推进,等等。这些改革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2009年全市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与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受欧阳局长委托,向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付出的辛勤劳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因为多年在欧阳局长严于律己、勤奋敬业、甘于奉献的带领下,通过强化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践行八项服务承诺,全市财政系统的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为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欧阳局长一直在财政工作,对财政系统的干部职工怀有深厚的感情,我提议大家对欧阳局长的敬业和荣升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

二、2010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关于今年的财政工作,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安泽在听取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汇报会上对我市今年的财政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等下何萍高常务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总的来看,在全国、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我市经济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主要是: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必将有力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省重大历史机遇,我市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国家将给予财税、金融、重大项目等综合政策支持,必将成为江西加快崛起的新引擎,也必将为我市争取国家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投资等创造了新的重要机遇;我市各项重大项目建设陆续竣工投产,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工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效益持续回暖,都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基于以上因素,今年我市财政形势将好于去年。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料的因素仍然很多,直接从财政收入上看,2009我市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大幅下滑,以及非税收入增长较快的影响,全市财政收入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确保农业、教育、科技支出法定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还需要大量的新增资金。今年财政仍将十分困难,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立足全局,加强分析判断。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和风险;要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应对,乘势而上。

2010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培植壮大财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四个倾斜”,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节约;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建设江西亚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10年预算安排的总体原则有四项:一是积极平衡,尽力而为。努力开辟财源,积极平衡预算。充分整合财政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重大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各方面需要,优先解决困难群众的突出问题,保障法定支出和各项重点支出,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三是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坚持依法理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财政监管,强化绩效考评,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当前我市经济财政发展情况,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安排34.69亿元,比上年增长5.0%;财政总收入工作目标安排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安排3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体会,全市财政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好一些基本点,概括为“四个持之以恒”:

一是持之以恒创新财政发展理念。理念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全市财政事业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上探索出的一系列好方法、归根结底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的结果。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更加牢牢把握财政工作主动性,跳出财政看财政,善于把财政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善于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善于把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上来。

二是持之以恒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实践证明,在应对经济波动期乃至危机时,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起到“相对稳定器”效应,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更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不断推动小财政向大财政转变,消极安排型财政向积极发展型财政转变,被动落实型财政向主动服务型财政转变。

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坚持让发展的成果公平、充分地惠及广大群众,是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财政事业始终追求的目标。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财政部门贴近基层、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虽然今年我市财政仍将十分困难,但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毫不动摇地坚持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坚持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坚持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想人民所想,解人民之忧,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四是持之以恒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服务是金、作风是旗”。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既是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市局在欧阳局长的带领和组织下以践行“八项服务承诺”为主题,着力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文化,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效能建设以及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县(区)财政部门也在推进财政文化建设中硕果累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打造丰富财政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我们宝贵精神财富的积淀,各级财政部门务必常抓不懈。要以“心系群众、财政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从自身岗位职责做起,从服务群众小事做起,着力优化作风,提高效能,在推进财政事业蓬勃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充实、升华。

三、领会要求,为圆满完成2010年财政工作任务而努力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衔接“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实施建设江西亚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扎实做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全年的财政工作:

(一)支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落实好中央、省、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措施,把减税、清费、奖励、担保落到实处。一要全面落实国家对企业减税政策;二要全面清理对企业各项费用;三要制定鼓励企业发展的财政奖励政策;四要利用好担保杠杆;二是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规模,继续对工业园区企业招收员工进行免费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农民和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进行补助;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鼓励和促进创业。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稳定增长;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增强收费政策透明度。四是扩大和促进消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重点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及时审核兑付补贴资金,并积极推广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扩大农村消费;加大对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旅游消费。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住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二)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和强化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推进重点县(区)建设,使小农水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完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加大财政扶贫开发投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同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先安排中央、省预算内补助投资、市基建投资、市财政性专项资金等,重点扶持小城镇建设,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好2010新农村建设点。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贯彻好市政府今年提出的70件为民实事。在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李市长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明年民生工作重点围绕七个方面,着力为民众办好70件实事,努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切实注重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到到公共财政的温暖。二是民生建设配套资金确保进入2010年财政预算。要足额到位,不留缺口,保证需要。三是调度好资金确保工程进度。对于中央和省安排民生资金要做到及时下拨,市配套资金及时跟进,按照时间与计划均衡拨付,适时掌握工程进度。四是强化民生工程资金监管。建立健全民生工程资金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杜绝任何挪用、截留、占压、浪费民生资金现象,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资金使用绩效

围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单位和资金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大力推行公务卡改革,建立“使用方便、操作规范、信息透明、监控有力”的公务卡管理新机制;拓展政府采购规模,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实行优先采购;将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扩大至全市所有县(区);积极推行“一个漏斗向下”的涉农专项资金监管机制。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办法,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投入特别是大额资金的实效性、安全性。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认真实施《江西省财政监督条例》,完善和创新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要加大专项投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扩大内需、国债等新增投资的监管,开展非税收入征缴和财政票据管理情况专项检查。

(五)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结合我市实际,为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继续完善预算编制办法,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健全机制和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二是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成各级财政机关内部、财政与同级相关部门、上下级财政部门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资金和政府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打造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加快建立运行维护体系。同时,努力完成市、县两级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任务;在全面掌握全市外债规模、分布、结构及动态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市政府外债的统计、监测信息系统,提高政府外债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强财政支出均衡性。各级财政部门要努力提高本级财政年初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和年度预算执行中代编预算的下达进度,并加强资金调度,国库资金要确保预算执行的支付安全;各级预算单位应当加强预算支出的研究分析,提高项目支出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管理的协调性,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用款计划的要求以及项目的进度支付资金;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支出的均衡性和时效性,严格防止违规操作和前松后紧现象。四是要强化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加强支出标准和项目库建设,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并研究建立预算单位项目库。认真落实省财政厅《关于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干部职工就地和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建立健全乡镇辖区内项目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台账、抽查巡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加强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市局将组织力量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基层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队伍基本情况,建立基础资料档案,逐步改善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乡镇财政所人员培训,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片区中心财政所改革。

(六)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

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是狠抓项目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必须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作为进一步践行“八项服务承诺”,提升“效率.温馨”财政的重要契机,加强领导、把握要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精心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环节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优势产业、高科技、低碳经济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创业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要深化“八项服务承诺”内涵,提升财政文化理念,塑造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团队精神,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同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把群众最关心以及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逐步推行财政预决算情况公开、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公开、预算执行过程公开、专项资金分配和拨付情况公开、政府采购程序公开。切实做好“创业”服务者。

春节将至,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照顾好困难群众,迅速地将各种救助资金送到他们手中,体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借此机会,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同志们,我市正处在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的关键时期,全市财政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面对新的环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进一步鼓足开拓创新的勇气,进一步树立进位赶超的信念,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建设江西亚中心城市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