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松毛虫灾害防治措施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松毛虫灾害防治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松毛虫灾害防治措施

松毛虫隶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中国四大林业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可使大面积松林枝叶枯干甚至死亡,直接影响了松树的生存生长。分析松毛虫对林木的影响及危害,制定切实可行的松毛虫害防控与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松毛虫发生规律及其灾害的特点

松毛虫是中国最重要的林业害虫之一,平均每10a左右爆发1次,松树一旦遭受松毛虫害,第一年停止生长,第二年就会死亡,危害不亚于森林火灾。中国松毛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具有危害面积大、危害严重和灾害频率高等特点。

2造成松毛虫为害的主要原因

2.1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低,抗性差

某些林木片区单一种植松林,松毛虫缺少天敌,导致其迅速繁殖蔓延;其次某些松树林分质量低,郁闭度低,抗虫能力弱,一旦发生虫害,就会导致整片松木枯萎死亡。

2.2人畜活动频繁导致生态失衡

由于人口数量剧增,在松林内放牧、采伐过度,造成林内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松毛虫在没有足够天敌的控制下,此起彼伏,每隔几年又暴发成灾。

2.3防治方法不当,防治技术落后

目前对松毛虫灾害的防治意识和能力都还比较低,以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造成松毛虫害发生蔓延。在防治技术上,长期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方法,尽管暂时控制了松毛虫害,但同时也大量杀伤了天敌,并严重污染了环境。

2.4虫害预报技术落后

我国在松毛虫害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过不少方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松毛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还比较落后,仍存在着研究与生产结合不紧密,技术不系统,高新技术应用不多等问题。

3松毛虫害综合防治思路与措施

3.1松毛虫害综合防治思路

松毛虫是产生虫害的主体,所以防治措施应首先针对虫源,在其生活史的脆弱阶段采取有效手段重点铲除,以减少虫口密度和数量;其次是针对林木结构及生长状态,松树的树种质量和树势的强弱是决定松毛虫是否发生的重要条件;第三是环境,任何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松毛虫生长。

3.2松毛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3.2.1以预防为主,抓源头防治。营造针阔混交林以增加松林的生物多样性,为松毛虫天敌提供充足的食物。林下补植补造、适当间伐以改造纯松林,改善松林的林分结构,增强松树的抗虫能力,进行封山育林,提高松林的郁闭度。通过以上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松毛虫害的发生。

3.2.2因地制宜,分类施治。以松林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划分类型,实行分类施治的原则。根据我国松毛虫发生的地理类型,可将现有松毛虫的发生地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及无灾区3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灾区,应因地制宜,分类施治,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在尽量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下,推广生物制剂,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面积发生时采用生物制剂,小面积、团块状发生时采用敌杀死等广谱高效杀虫剂,严禁使用剧毒有机磷类农药。

3.2.3建立松毛虫害可持续控灾机制。松毛虫害具有突发性、顽固性、控制难度大等特点,这与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做好虫情调查和测报工作,强化病虫灾情的监测和通报制度,建立健全监测队伍,严格执行监测预警制度,强化灾情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建立松毛虫害可持续控灾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4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贯彻生态优先原则。采取林业防治措施,改善虫源地生态条件。尽量不破坏天敌种群和数量,并尽量营造出适宜天敌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虫灾严重时以生物杀虫剂为主,化学药剂为辅,力争将虫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5加强松毛虫害防治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松毛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实现松毛虫害的可持续治理,首先要加强松毛虫害防治的科研攻关力度,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围绕松毛虫害工程治理原则,对综合防治、预测预报、检验检疫等技术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组织协作攻关,加快防治成果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防治虫害。

3.3松毛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3.1营林技术措施

加速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增强森林“免疫功能”。马尾松毛虫之所以经常蔓延成灾,根本原因是林种过于单一,不利松毛虫天敌繁衍,而有助于松毛虫孳生。因此,在虫灾多发区应因地制宜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缩小马尾松林比重,增大阔叶树种比例,并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适地适树将部分生长不良的马尾松林改造成桔橙、小水果等经济林或穿插营造部分阔叶林。

建设防虫隔离带。松毛虫一般有在羽化后由虫灾区向周边迁移的习惯,但有效迁移距离一般在1000m左右,因此,应在虫灾多发区,尤其是与临近虫灾区临近区域建设宽1km以上的生物隔离带即非马尾松林带,以期起到有效阻隔作用。

适当间伐。从现有情况看,虫灾区多是林分密度过大、林种过纯的区域,因此,高密度的马尾松纯林应进行适度间伐,一方面去劣留优,有利提高林分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林下阔叶、杂木树种生长,促进生态平衡,有效抑制松毛虫繁衍。

保护和更新复层林下灌木。在灌木较少的地方,可播些胡枝子等豆科植物,以增加灌木植被,提高土壤肥力,丰富森林植被群落,使其尽快形成乔灌混交。

合理密植。林木稀疏郁闭度小的松林,虫群分布集中,受害严重,所以造林时要根据立地条件与土壤肥力适当密植。对林分稀疏的林木,迅速补植阔叶树,并加强幼林抚育,促进树势生长,提早郁闭,增强抗虫性能。

3.3.2物理机械防治

根据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适时进行人工捕杀、采卵、摘茧、灯光诱蛾等方法进行防治。

3.3.3化学药剂防治

马尾松毛虫大面积猖獗发生时,采用化学药剂能迅速控制虫情。地面喷粉每公顷用林丹粉剂12.0~22.5kg。在水源缺乏,地形平坦的幼林和低矮的疏林,可在1~2龄幼虫时,用手摇式动力喷粉器喷撒,最好在露水未干或雨后喷粉,药粉易粘附于松针上,有利于提高杀虫效果。

在虫口密度大,树高山陡集中连片,密度大的松林中,可在4月初和9月上旬施放烟雾剂,防治越冬后幼虫和初孵幼虫。药剂选用741-敌敌畏插管烟雾剂1kg/667m2+插管(90%敌敌畏油,约20ml)。

3.3.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把害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数量之下,省工、省钱,防患于未然,防治效果持久。

4小结

控制防治松毛虫害关键要做好松毛虫越冬代防治工作。越冬代松毛虫是全年松毛虫发生的基础,因此抓好越冬代松毛虫防治工作是整个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许多地方,松毛虫害的防治仍处在“有虫防虫”的被动局面,对松毛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清楚,监测预测机制不完善,因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显得尤为重要。

在松毛虫综合防治中,要以生态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调节和控制生态平衡,更应该着眼于经济效益,力求生态与发展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尽量以生态因素控制松毛虫,减少人为调节功能和不确定因素,降低防治成本,选择成熟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中国松毛虫的综合防治工作从总体上来说有了长足发展。随着对松毛虫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的观念己从过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来保证松林的生长繁殖转变到了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对其采取生态治理,但防治技术和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预测预报机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加强松毛虫害防治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建立松毛虫害可持续控灾机制,依靠科技进步防治松毛虫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