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流行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流感由于病毒抗原的变异,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流行,为社会和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中,其均为多阶段的单链RNA,在复制酶中缺乏核对活性,且复制过程中缺少自我复制校正,导致在人群免疫压力的情况下,出现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1],进而导致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性变异。一旦基因组节段发生重组,加之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等,就可能会出现新的病毒亚型,引发流感的大规模流行[2]。学校作为人口密集场所之一,是流感疫情高发场所,为更好的重视学校流感样病毒疫情,改善现有控制预防措施,现对5起流感样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资料来源:我地区2015年~2018年共发生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5起,涉及病例共124例。
1.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流感样病例,且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②患者于我地区医院、社康中心等就诊;③调查资料完整可靠;④1周内出现5例以上或集体单位中发生10%以上病例[3];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但是未经确诊,有合并其他可能导致发热、咽喉疼痛等病例;②调查资料不完整,可信度较差。
1.2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患者的鼻咽拭子、血清标本、含漱液标本等,及时进行流感PCR快速检测,并给予病毒分离培养,规定时间内完成疫情上报。
1.3质量控制:所有监测患者均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并准确填写基本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学校、家属或本人联系电话、临床症状、并发症等。并统计确诊时间。且确保样本在24h内完成检验。
1.4数据处理: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患者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进计数资料(%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当P<0.05时,为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情况:2015年~2018年,共发生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5起,涉及病例共124例。均无死亡病例。未分级病例共57例(45.97%),一般疾病疫情共67例(54.03%)。
2.2发病时间:5起124例病例中,2015年2起(40.00%),2016年1起(20.00%),2017年1起(20.00%),2018年1起(20.00%);以2015年发病人数最多,2018年发病人数最少,两年度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月份方面,2015年2起分别发生在3~4月、11月~12月;2016年1起发生在11月~12月;2017年1起发生于3~4月;2018年1起发生于11~12月;以11~12月最为多见,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学校分布方面:5起流感样病毒爆发中,小学共2起(40.00%),共发病61人(50.81%);初中1起(20.00%),共发病22人(17.74%);幼儿园1起(20.00%),共发病21人((16.94%);高中1起(20.00%),共发病20人(16.13%)。农村学校4起(80.00%),共发病103人(83.06%);城镇学校1起(20.00%),共发病21人(16.94%)。
2.4临床特征:124例学生中,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101例(81.45%),咳嗽99例(79.84%),咽喉疼痛61例(49.19%),流涕32例(25.81%),有头痛头晕21(16.94%),有四肢酸痛15例(12.10%),打喷嚏11例(8.87%),呕吐8例(6.45%),腹泻6例(4.84%),其他症状3例(2.42%)。
2.5实验室检查结果:经实验室检测确定疫情病毒中,5起有1起(40.00%)为B型流感病毒所导致,涉及人数为36(29.03%);2起(40.00%)为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分离后确定为H3N2型1起(20.00%)(涉及人数为20人,占16.13%),H1N1型1起(20.00%)(涉及人数为25人,占20.16%);B型流感病毒混合支原体感染1起(20.00%),涉及人数为22(17.74%);流感病毒、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1起(20.00%),涉及人数为21(16.94%)。
3讨论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为一种由病毒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且出现高热和肌肉酸痛,多伴有头痛不适等情况,并有咽喉头痛,多数患者能够在2周内恢复[4]。而流感病毒的潜伏期较短,可以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且传播速度快,抗原容易发生变异,且人群对变异菌株缺乏抗原,因此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流感的大规模流行[5]。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发生流感感染病例可达到6亿~12亿,而其中300万以上会形成严重病例,有25万以上病例会由此疾病导致死亡[6]。流感病毒中,甲型病毒及乙型病毒对人体威胁较大,其中甲型病毒的变异更频繁,会引起大规模流行,目前调查显示其病毒颗粒表面糖蛋白血凝素有16个亚型,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有9个亚型,各个亚型均广泛存在[7]。本研究中5起有1起(40.00%)为B型流感病毒所导致,2起(40.00%)为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分离后确定为H3N2型1起(20.00%),H1N1型1起(20.00%),B型流感病毒混合支原体感染1起(20.00%),流感病毒、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1起(20.00%),说明导致流感疫情爆发的病毒类型较多。为更好的预防学校流感样病例的爆发,本研究对5起爆发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特征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124例均无死亡病例;未分级病例共57例(45.97%),一般疾病疫情共67例(54.03%);2015年发病人数最多,2018年发病人数最少;发病月份以11~12月最为多见;5起流感样病毒爆发中,小学共2起(40.00%);农村学校4起(80.00%)。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社会及政府、家庭重视了流感疫情,而小学生的免疫力较差,学生在发病后担忧耽误课程仍继续上课,导致疫情扩散[8];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较差且重视程度不如城镇,容易引发疫情的爆发;而幼儿园等多进行了晨检,可以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的状态中。根据病原菌检查结果显示,甲型流感病毒仍为主要流感病毒,但是同时也检出了支原体、腺病毒等,提示流感疫情爆发的病原菌是较为复杂的,需要进行强化干预[9]。鉴于以上情况,提示在控制措施中,需加强以下几方面:首先学校及社会,在秋冬季节前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知识的健康宣教,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板,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并在疫情爆发后及时采取停课和隔离措施[10],并调整补课时间,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各个学校和班级要加强晨检工作,避免学生带病上课;针对农村地区要加强预防性干预并给予各项政策扶持。同时要积极检测病原体的流行株,鼓励家长进行疫苗接种。
综上所述,我地区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主要集中在每年冬季和春季,且以小学最为多见,农村学校发病率较高,需要针对以上学校地区加强预防控制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