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疗救助完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我省部分县市开始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工作。年起,省市县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并逐年加大投入。平均每个县每年救助资金由当初的十几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几百万元,救助人次由起初的年几十人,逐年递增到几千人,今后救助资金和保障范围将更大。两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离群众的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愿望仍有一定差距。
一、存在问题
一是救(补)助手续繁。目前医疗救(补)助业务办理沿袭手工操作,所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相对较多、较繁。二是救(补)助运作时间长。救助程序采取家庭申请、村(居)评议、乡镇审核、县局审批再打卡发放的办法进行,时间跨度较长,个别重病患者尚未领取到救助金已去世,“救命钱”变成了“丧葬费”。三是救(补)助实效慢。对于本身无钱看病的低保、五保户来讲,医后救助无法解燃眉之急,大多是用于还债,即使目前实行医前医中救助办法,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做到及时有效。四是救(补)助面有限。由于宣传不够到位等原因,还有的群众担心隐私暴露不到乡镇申请,从而影响了医疗救(补)助政策作用的发挥。
二、解决办法
针对医疗救(补)助存在的问题,肥东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财政主动投入37万元,建立医疗救(补)助“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开展“一站式”管理服务,顺应民意,对救(补)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实行“随到随治、随走随结”,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取得实效
一是简化了救(补)助手续。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后,只要救(补)助对象患病住院,出院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管理和资金结算,这样做,使业务人员从原始单据核对等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简化了救(补)助程序,节约了行政成本,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救(补)助时效。
二是提高了救(补)助透明度。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杜绝了人为操作不公正因素,减少了人工操作误差,有利于防止滥用职权、优亲厚友、人情救助、关系救助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有效地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管理,打消群众不必要的猜疑,使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公信度得到了提升。
三是扩大了救(补)助面。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只要生病住院治疗,通过信息化管理,救(补)助资金自动生成,不管个人承担费用多少,都能平等地按比例享受到政府的救(补)助,从而维护了救助对象的隐私,扩大了救助面。
四是减轻了救(补)助对象负担。各医疗机构为救助对象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优先、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适宜诊疗技术,对困难群众减免相关费用,努力减轻救(补)助对象的负担,从而树立医院救死扶伤的良好形象。
五是实现了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积极为民政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做好医疗救(补)助“一站式”服务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无缝衔接,实现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