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供销社工作指导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全市供销社系统,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加强系统指导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拓创新,务实工作,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总社《关于进一步加强系统工作指导,加快推进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现将系统工作指导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市供销合作社自1952年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积极搞好农村商品流通。在历经计划经济时代的繁荣和市场经济改革的短暂阵痛后,从2004年开始,逐步走出低谷,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全市二区八县供销社机构健全,共有工作人员173人。全系统共有独立核算企业82户,在岗职工4184人;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直营店、加盟店5508个,其中农资经营网点1128个、农副产品经营网点180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1908个、再生资源收购点1310个、烟花爆竹销售网点566个。去年全系统实现经营服务总额54.8亿元,其中商品销售总额33.3亿元。销售各类化肥14.5万吨,销售金额2.47亿元。全系统汇总实现利润7088万元。
二、系统工作指导卓有成效
(一)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2007年,市供销合作社荣获国家人事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五年一次联合表彰的“先进集体”,是全省20个市州供销社中唯一的一个。2010年,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又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先进单位”,也是全省20个市州供销社的唯一。市供销社还连续9年获得省供销社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其中7年排位特等奖第一,两年特等奖第二。在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四年评为一等奖先进单位,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扎实务实推进系统指导工作
1.狠抓企业改革,全面实现“三个百分之百”
由于供销社是一个老系统,人员多,经济包袱重,加之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又不适应市场经济,从93年开始全系统亏损,逐步跌入低谷。针对这种情况,高县供销社率先从1997年开始,对企业进行改革。其改革成果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主任白立忱“思改、敢改、会改,改出一片新天地”的高度评价。各区县供销社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高县经验,全力推进企业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完成了“百分之百置换职工身份,百分之百明晰产权,百分之百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任务。尤其是我们市供销社直属七个公司的改革,从2003年10月开始,在政府没有投入改革成本的情况下,市供销合作社通过盘活处置存量资产,筹集改革资金2800多万元,对七个公司实施了“三个百分之百”的改革,妥善安置了788名职工,确保了整个企业改革在稳定中推进,没有发生一次职工群体到市委、市政府上访的事件。
2.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市供销社结合实际,狠抓农资连锁配送网络体系、农副产品分购联销网络体系、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体系、再生资源分购联销网络体系以及烟花爆竹连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5508个,其中农资经营网点1128个、农副产品经营网点180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1908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310个、烟花爆竹销售网点566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农化服务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镇、乡、村社区综合服务社617个,庄稼医院154个。到2015年全市要建成镇乡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850个;县镇(乡)村级庄稼医院850个以上,从而基本实现“农化”服务建设全覆盖。
4.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合组织发展成效明显。市供销社以国家级龙头企业高洲酒业、省级龙头企业早白尖茶业等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工业总产值5.1亿元、销售收入6.19亿元,利润总额3500万元。同时,专合组织发展又好又快,已发展专合组织267个,其中工商注册专合社已达142个,总社示范专合社1个,省级示范专合社8个,市级百强示范专合社25个,入社农户3.15万户,带动农户8万余户,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达到1.51亿元,实现助农增收3320多万元。
5.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常态化。从2008年开始,市供销社按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工作要求,已经对2900余名专合组织负责人、专合组织市场营销骨干、农产品流通市场中介营销人员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村社干部开展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获取职业证书1710人(其中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职业经纪人中级证书1508人,高级证书202人)。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开拓市场的农产品经纪人,仅2011年实现农产品交易额3.5亿元,为服务新农村、致富新农民做出贡献。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仅2011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组织培训农民配方施肥、配方用药实用技术骨干3979人,开展农资、农技服务宣传和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000人次。
6.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恢复重组市、区、县回收公司12个,新建和改建镇(乡)再生资源回收站266个,新建和改建村级回收点650多个,网点总数达1310个。
三、务实创新,强基固本
市供销合作社抢抓中、省《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的机遇,积极争取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帮助,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1]10号),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营造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出台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专门文件,给予供销社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供销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着力提高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市委、市政府把供销社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工作统筹安排。把供销社列入全市农村工作相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把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与其他部门的为农服务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增加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珙县等三个区县社得到区县政府支持,承担辖区内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主要职能和工作。
(三)市委、市政府给予供销社工作资金保障。一是建立农资淡季储备贴息制度。从2005年以来,每年都安排32万元农资淡季储备贴息资金,支持供销社搞好化肥、农药、农地膜淡季储备。二是市级财政建立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专项补贴。从2008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30多万元,支持供销社开展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和农产品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市级财政“新网工程”、“农化服务”专项配套资金。从2011年起,市财政配套安排30%专项资金,支持供销社搞好“新网工程”、“农化服务”两项工作。四是加大涉农项目专项工作经费的投入。市级财政在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时,每年给市供销社机关安排涉农项目专项工作经费20多万元,支持市供销社搞好为农服务工作。
四、细化措施,科学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供销合作社将系统工作指导摆上重要位置,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强化系统工作指导。
(二)改进工作方式。一是突出规划引导。市社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总体发展规划以及流通网络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了经营网络薄弱县振兴规划。二是注重典型示范。根据分类指导要求,着力培育一批基层组织建设、社有企业发展、经营网络构建等各种典型,引领和带动系统工作开展。三是加强调研,上下联动,促进系统发展。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检查督导机制,确保系统指导工作落实和务实。
(四)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大资金扶持争取力度。积极与发改、财政部门协调,继续争取扩大“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规模;二是搞好政策协调。继续抢抓贯彻落实好国发40号文件精神机遇,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解决企业财务挂账和银行债务,落实土地出让金返还和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推动经营网络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加灵活、宽松的措施;三是认真履行对区县供销社指导,服务,监督,培训的职责;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大力弘扬新时期供销合作社“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精神,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五)强化队伍建设。开门开放办社加大引进人才,要逐步扩规模、分层次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带领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能力。
五、面对现实,抢抓机遇
全市供销社系统通过改革、重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全市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一是基层组织薄弱。经过“三个百分百”改革,基层社空白乡镇、空白村在一定范围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部分区县基层社组织涣散。二是资金短缺,软硬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三是供销社队伍人员老化,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四是部门利益化,部门间协调难度增大,供销社系统外部发展更加严峻。五是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自身企业实力较弱,项目培育申报困难大。
我们将立足系统实际,抢抓机遇,同时恳请总社、省社继续关心重视和支持市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工作,在“新网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六、加强指导,强化服务
(一)抢抓机遇,加快供销社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好市政府〔2011〕10号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务实工作。做好项目规划筛选、培育储备、申报实施。整合资源,提值增效,加快企业发展,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二)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逐步建成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烟花爆竹连锁配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发挥网络实效。特别要搞好农村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强力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市供销社继续高度重视“农化服务建设”,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抓好落实,强化考核,确保到2015年全市要建成镇(乡)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850个;县级和镇(乡)村庄稼医院850个以上,从而基本实现“农化”服务建设全覆盖。
(四)着力增强三大服务功能。一是着力增强服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能力。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巩固壮大酿酒专用粮、水果、茶叶、蓄禽、辣椒等种养基地。二是着力增强农村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建设。三是着力增强行业协会服务功能。重点抓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再生资源流通行业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