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新跨越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主要思考对象,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贯彻于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推动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什么”的思想认识问题。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过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核心思想是强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问题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

第一,这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被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一个原本强大的封建帝国不断走向衰落,成为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对象,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水深火热的生活。在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救亡图存”这一真理,并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探索。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后来一段时间“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与资本主义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战争和冲突仍在世界一些地区局部地存在。但是和平、安全、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也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主流共识。世界充满发展的氛围与机遇,也充满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力地维护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只有发展,才能有效地增强综合国力,为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第三,前进中的问题需要靠发展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将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首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经济不发达,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只有发展才能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其次,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差距仍很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遏制和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发展关乎国家统一和安全,只有发展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战胜种种风险和考验,掌握国际斗争主动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的发展,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进步的过程,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企图跨越生产力发展必经阶段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任何做法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受到历史的惩罚。这一方面,我国在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走过弯路,有着沉痛的历史教训。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于新阶段的实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搞急功近利,不搞盲目开发,不搞泡沫经济,不搞政绩工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规则经济,客观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要明显、都要强大,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给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性也更明显、更严重。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就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我们要发展,不仅要认识和把握对人类社会全部历史过程及所有国家都起作用的规律,而且要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我国进入21世纪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规律。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党的十六大既定部署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十分珍惜并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经济社会各方面矛盾相对集中并逐步显现,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都给我们以启示,要求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和主动精神,善于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过程。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人类的经济活动既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也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任何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大计。因此,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沙尘暴、水旱灾害、城市环境质量迅速下降等不良后果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构筑新惠州

同志提出,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中共惠州市委的领导下,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各种问题和矛盾仍比较突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联系惠州的发展实际,求真务实地走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一,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存在“高增长低发展”甚至“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目前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加快速度与提高效益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等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总量、质量和后劲。

第二,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惠州目前仍存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不够快,农民增收难度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不改善,势必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影响到惠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分类指导,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加大对山区发展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力度,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大力开展“帮村富民”和“固本强基”工程,发展壮大山区经济实力,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努力克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注重社会的发展。要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经济发展创造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要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布局合理的教育结构,满足社会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四,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在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成绩明显,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但随着我市经济发展的深入,新一轮发展潮的铺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显现。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更加关注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处理好控制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各项文体事业,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要注意克服对我市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认识误区,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观念,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的控制污染排放制度。坚持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设环保型产业体系。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创建“四块金牌”的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利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的成果,构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