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种植稻田蘑菇引发的思考

抓发展、促增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农村工作的核心工作,把抓发展、促增收贯穿于新农村建设令人深思。我们必须面对把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稳定增收的切入点放在何处这一历史性课题。否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小康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人民生活依然举步维艰。

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都在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未能实现富民一方的目标。致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发展促增收遇到了新的挑战,各级干部既不想抓,又不会抓,更不敢抓;农民群众既不能干,又不会干,更不能有效地干。2005年,广纳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大胆尝试,与巴中富康菌业公司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稻田蘑菇200余亩(实际种植110亩)。目前,公司已收购14万斤,还有一个月的盛产期,可望再收购10万斤,亩均产量可达3500斤,每亩产值达4000余元,亩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个别可达5000元以上。种菇农户得到了切实的经济利益,真诚感谢党委、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好事和实事。实践证明,种植稻田蘑菇是低山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使我们看到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切入点,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看到了农民增收的希望。同时,一年的生产实践,也使我们更加深入思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抓发展、促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干部群众就会在历史的阴影中徘徊、犹豫、举棋不定,就会产生畏难、怕烦和无处着手的情绪,就会产生发展不发展与我无关的消极情绪,群众就会产生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情绪,从而失去发展机遇,导致农民增收无望的后果。原创:为此,广纳镇党委、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催粮催款、催种催收转移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来,把狠抓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工作,从机制上、体制上、利益上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增收。首先,要求各级干部思想上大解放、观念上大更新,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领导干部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不能抓、不会抓发展的干部就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的观念,为顺利实施稻田蘑菇项目,党委政府组织了四次集中宣传动员会,邀请富康菌业公司、县科技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镇村干部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首先让各级干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种植稻田蘑菇的决心和信心,联系村镇干部对各村的稻田蘑菇项目实行包干负责,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奖励办法,逗硬检查验收,将检查结果纳入镇村干部的政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检验干部称职、合格与否的依据,从而解决不愿抓的问题。其次是重抓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成果的直接受益人,但目前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村的劳动力状况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以会代课的形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特别是对实用技术的培训,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通俗性。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山区意识、小农意识,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意识,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树立风险意识,树立技术是生产力的意识,形成主动求发展,主动找市场,主动学技术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主体、主人、主动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为此,镇村干部不遗余力地狠抓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一是深入村、社、院户召开动员会,与他们谈发展、谈增收、谈市场、谈种植稻田蘑菇的可观效益和良好前景,激发群众抓发展、促增收的热情;二是注重示范引导,村社干部带头实施,让一部份思想先解放、观念先转变、积极要求发展致富的农户率先实施,让生产实践中很好的经济效益来激发其它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三是通过以会代课、送学上门、田间指导、技术咨询的方式加强对种菇农户的培训,教育他们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意识,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正确掌握种植稻田蘑菇的各项技术。2005年,稻田蘑菇在全镇11个村成功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种菇农户从生产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从而消除了各级干部想抓不敢抓,试抓不敢大胆抓的疑虑,也提高了农民种植稻田蘑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农户积极申请2006年种植稻田蘑菇。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正确引导,没有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和大胆偿试,稻田蘑菇这一产业将很难在我镇顺利实施,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选准项目,突出效益是“抓发展,促增收”必须解决的关

键问题

要促进一方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必须选准发展项目,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的方针,既照顾传统习惯,又充分考虑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一是要结合镇情,科学分析气候、资源、土地等自然因素,找准最适合本地乡情民意和自然条件的发展项目。二是要注意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啥则啥。三是选择效益好、生产周期短的发展项目,让老百姓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较高的收益,用实实在在的效益激活他们发展生产的主自觉性、主动性。四是能够防范市场风险,降低投入成本,解决市场流通领域过多占有生产利润的问题,为实现增收项目的生产、管理、销售、收入提供保障。为此,党委政府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科学比选和深入论证,确定稻田蘑菇为全镇抓发展、促增收的潜力产业,因为广纳湿润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稿杆资源非常适宜稻田蘑菇的种植,而且种植稻田蘑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管理较粗放,很容易掌握和操作,符合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实际;蘑菇市场行情好,供不应求,市场前景乐观,风险相对较低,增收有保障;生产周期短,很快可见效益回报;走“定单农业”路子,公司解决了投入、技术、销售难题,老百姓不愁市场,不愁销路、不愁技术,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激发他们种植稻田蘑菇、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种植稻田蘑菇是我镇抓发展、促增收闯出的一条好路子,完全符合广纳镇情,有很大发展后劲,是广纳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潜在的优势产业。

三、政府主导,政策支持是“抓发展、促增收”必须解决的动力问题

在群众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不能简单从事,一推了之,群众虽有求发展、增加收入的强烈愿望,但缺乏主动意识、风险意识和投入意识,在商品经济面前无所事从、束手无策,各级政府不起主导作用,群众很难靠自身力量闯出一条致富路。为此,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领航人的作用。一是要帮助农民找市场、选项目,避免农民发展生产的盲目性,规避市场风险。稻田蘑菇项目完全是靠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才引进广纳并形成产业。二是提供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做好种菇农户与“公司”的组织协调工作,党委政府参与了稻田蘑菇的规划、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并与公司和种菇农户保持紧密联系,适时协调解决各个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保证选项、生产、管理、销售的顺利进行;原创:三是监督公司和农户生产合同的履行,为农户提供政策、法律支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对种菇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亨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履行生产合同的能力和自觉性,保障厂方的利益;四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用项目带动和以奖代补的方式,连片发展,偏向大户,对种植面积在0.5亩以上的种菇农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方面的支持,鼓励规模生产、专业经营;五是制定政策,强化管理,提高各级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指导、督促、服务等作用,为“抓发展、促增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没有政策的支持,稻田蘑菇生产很难在我镇取得成功,很难达到公司、农户互利互惠、双方赢利的目的。

四、改变方式,创新模式是“抓发展,促增收”必须解决的手段问题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发展方式方法上,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新型模式解决产品市场,成本投入、生产技术,产品销售,利益分配一系列问题。在当前,“订单”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首选模式。2005年,我镇种植稻田蘑菇,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其具体的运行方式是,村委会与富康菌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镇政府监督合同执行,厂方垫付菌种、辅料等生产物资(1200元/亩),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现场指导和村技术员培训),农户每亩缴纳10.00元保证金,投产后厂方一村一点按市场价(不低于保护价1.2元/亩)统一回收,厂方扣回成本后向农户兑付现金。公司的产前市场论证,产中技术培训、指导,产后的销售服务步步跟进,一环扣一环,有效解决了市场选择难、技术指导难、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市场风险,种菇农户收入有保障,使农民吃上“定心丸”,增强了他们放心放手大干的信心。实践证明,发展“定单农业”是适应农村产业良性发展,降低农业市场风险,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最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