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街道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街道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报告

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现状和对策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主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在这些企业中广泛建立团组织,是当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对更好的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职工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一、现状及特点目前,街道产值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家,其中符合建团条件的家,已建家,创建率达%,其中单独建团的家,占%,联合建团的家,占%。为了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组织建设,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⒈抢抓机遇,加强领导,加快非公有制团建步伐。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大批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为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我们及早调整工作思路,连续几年将非公有制团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基层团组织抢抓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的有利时机,加大团建工作力度。平时,我们经常分赴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努力做到“四清”(企业底数清、类型清、职工人数清、职工需求清)。

⒉试点进行,探索创新,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日趋灵活。为了更好的搞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建工作,我们采用试点先行、规范推行的原则,努力探索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建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我们屡屡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努力从加强领导、宣传发动、组织设置、建立阵地、完善制度、开展活动等方面入手,开展试点工作,率先在基础好、实力强、人数多的企业中建立团组织。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

⒊立足服务、活动引路,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工作日渐活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结合企业实际,“为企业所需、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欢迎”为出发点开展活动,以活动求活跃,以活动求深化,取得实效。近年来,我们积极发动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团支部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和文体活动,同时还开展岗位操作比赛和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规模上,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小型、灵活、多样;在活动形式上,借助企业文化活动开展活动;在活动时间上,把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各种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⒈创建滞后,覆盖率不高。止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创建率不到。共青团中大量已建团组织集中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无法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发展。分析原因,一方面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中小企业为主,面广、量大,构成复杂,所有制性质及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原有构建模式与之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团组织创建力度不大,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⒉观念滞后,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表现在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不理解、不支持团工作,还有个别业主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团组织是政治组织,担心多一个机构多花钱,怕增加开支并影响正常管理和生产经营。其次,由于一些团干部对党政组织的依赖思想很强,党政领导支持,团工作就能干好,党政领导不支持,团工作就没法干的观念和认识严重影响了一些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⒊服务滞后,团组织向心力、凝聚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拥有的职工群体具有层次不同,需求多样的特点,而广大基层团组织缺人手、缺经费、缺时间,没有真正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没有营造出有利于职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因而散失了有效地凝聚、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的基础,导致部分职工对团组织没有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不强,团组织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⒋教育管理滞后,广大职工的团体意识不强。由于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资产规模小、人员流动快、企业作息时间灵活,职工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对职工的教育管理难免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实效。加之不少企业的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市场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开业、关闭此起彼伏,使团组织对职工的教育管理呈现不稳定性。⒌规范巩固滞后,缺乏行之有效工作运行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治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团的工作的接纳度较小,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制度化的安排,限定了团组织的活动空间。加之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都是出于政策性的考虑,工作受业主的认识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经济效益一旦出现波动,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也同样随之起伏,难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建工作的对策⒈强化源头参与,加大工作力度,优化两个环境一是坚持党建带动团建,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要通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队伍上、作风上全面带动团建,以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团的思想建设,以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团的组织建设,以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团的队伍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团的作风建设,做到组织同步抓、教育同步搞、活动阵地同步建、班子同步加强、工作同步考核的“五同步”,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进一步提高对非公有制团建重要性的认识,优化内部环境。针对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对非公有制团建的担心和疑虑,各级团组织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看得见、听得着的典型,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使之了解团组织的性质和任务,充分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团建工作对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以及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赢得他们对非公有制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认同团工作的宽松环境。⒉坚持因势利导原则强化四个创新不断扩大团工作覆盖面一是团组织设置方式创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团建以“该独则独,能联则联,宜统则统”的原则,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不断提高团组织的覆盖率。要逐步形成“打破地域、条块结合、动态创建”的新模式。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创新。能否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工作,干部是关键。要按照“重在素质,合理兼职”的要求,努力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在选拔配备上要积极倡导“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挑选一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同志担任团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出点子,想办法,加强工作的指导,同时,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要做好“荐才”工作,为团组织的干部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赢得更大的发展。

三是队伍建设创新。要适应企业中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探索建立以流动管理为重点,动态、开放的管理机制。要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原则,加强管理,克服基层组织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的状况,使团员队伍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的稳定。要积极拓展联系渠道,最大限度地方便和加强个体与组织的联系。要加强职工的教育工作,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开展学习十六大精神,从培养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创业观念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把教育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四是团组织的活动创新。要按照增强适应性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活动方式,找准团工作、企业发展和职工需求的结合点,围绕生产经营、职工的需求,以活动促活跃,以活跃促发展,主动服务,增加效益,立足创新,扩大影响,使团活动真正融入到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环节,深入到广大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的活动难度较大的实际,活动方式要以“小型、业余”为主,统一主题,化整为零,见缝插针,走团活动业余化的路子。同时,积极拓展视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⒊突出重点强化三项措施建立教育、活动、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强化教育,增强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阵地,采用座谈、讨论、演讲、联谊等多种切实可行、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创新载体,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组织要从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入手,开展青工岗位培训、创新创效、科技攻坚、节能降耗、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要以“科技、创新、奉献”为主线,坚持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科技兴企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狠抓服务,促进广大职工成长成才。成长成才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根本需求,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积极开展职业技术以及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才不断涌现。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