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暑期就业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暑期就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暑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及行程安排

调研目的

针对以往电信系毕业生去向较为单一,集中于广州,深圳等地;大多数同学依靠外界公司来校招聘,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窄的情况,为了增进用人单位与我系优秀毕业研究生间的相互了解,我系研究生工作组与2004年8月组织了一次暑期就业调研活动:由教授带队,遴选一批优秀应届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6~10人的调研队,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与宣传,协助用人单位建立我系研究生的人才库,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配合其未来的校园招聘工作.

此次活动通过与单位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拓宽同学们的视野,给同学们更多的择业选择,主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择业地域的扩展:从热门的广州,深圳等地扩展到现在的新兴经济区域,并着重拓宽我校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地区的就业面.

2,多方向就业:突破单位的局限,从公司拓展到研究院所,高校;突破技术的局限,从单纯的研发到市场,管理等多个层面.

3,提供用人单位第一手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情况,在业界的地位,能给同学们提供的机会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获得相关地区,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动向.

4,对外进行本校本系的宣传:扩大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毕业生用人单位之中的影响.

考察内容

1,参观公司,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分工情况.

2,通过与单位人力资源部的人员的交流,获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

3,通过了解华工校友的工作心得和相关建议,就业不久的毕业生的感受体会,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4,跟研发技术部门领导和员工座谈,重点了解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5,向用人单位进行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宣传,使得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和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

6,通过传递简历和座谈,让单位了解我校同学的就业意向,为他们下一步的招聘工作提供信息.

7,为公司进行宣传,扩大其在我校学生中的影响.

8,洽谈与公司的其他合作项目,如实习生计划等,为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行程安排

上海队

上午

下午

8月10日

8月11日

8月12日

8月13日

8月16日

北京队

上午

下午

8月2日

8月3日

8月4日

8月5日

8月6日

公司简介及招聘信息(略)

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亚洲工程院

公司情况介绍

基本情况介绍

1998年11月5日,微软公司投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于2001年11月1日宣布将其正式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海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科研机构,也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微软研究院的使命是使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听,学,能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经拥有在数字多媒体,多通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及数字娱乐等领域的170多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他们中的许多领军人物是从海外归来的,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年轻学者.研究院成立五年来共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750多篇,并已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公司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如OfficeXP,OfficeSystem2003,WindowsXP,WindowsXPMediaCenterEdition,WindowsXPTabletPCEdition以及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

2003年11月4日,在庆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5周年的历史时刻,微软研究院在亚洲的另一重要职能机构--微软亚洲工程院宣布成立.微软亚洲工程院将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创造关键技术,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核心技术的孵化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微软亚洲工程院还将尝试开发满足亚太区用户"特殊"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改善和提升亚太区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体验.

公司主要研究和开发方向

"就象众多的学者一样,我热爱的是做基础研究,我多年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环境,能让我和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在一起,发明突破性的科技,造福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用户.……身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我的新使命是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研究环境,和有同样梦想的人合作,共创人类计算的未来."

——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张亚勤

组名

负责人

研究方向和项目

网络多媒体组

李世鹏

SMART音/视频编码解码器

SMART音/视频传输

协作流化传输

肖像视频

对等网络通信

数字版权管理及安全

多媒体数字水印

多媒体计算组

马维英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图象检索和数字影集

音频内容分析

视频内容分析和表征

基于内容视频编码传输

形象计算组

郭百宁

人脸识别技术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基于样本学习的卡通风格画像自动生成方法

个性化的卡通动画生成

基于样本学习的卡通风格画像自动生成方法和笔触模拟

英文手写体的分析,模拟与生成

人体运动分析与合成

形象建模

语音组

周明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语音驱动的信息检索

说话人特征化

多通道用户界面组

王坚

智能数字墨水

多通道人机交互装置

人机交互模型

无模式中文输入用户界面

自然语言组

语料的收集,分类和标注

统计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机器辅助翻译

文本挖掘

信息检索

统计语言学习

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

马维英

互联网搜索

数据挖掘和信息智能

移动信息搜索和浏览

图像搜索

照片管理

无线网络组

张黔

基于端系统的无缝漫游

基于端系统的自适应,协作式通信网络

低能量的WindowsMobileTM移动设备上的智能多无线电网络

认知,协作,环境有关,分布式控制下的无线电通信

网络和嵌入式系统安全

无线/因特网多媒体通信和网络

网络图形组

郭百宁

XBOX网络游戏

大型在线游戏

高真实感建模和绘制技术

系统研究组

张峥

zzhang@

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的核心技术

分布式计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适用于开发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先进的工具包

媒体通信组

李江

微软肖像

数字聚会/数字地铁

网络步话机

交互式多视角视频

交互设计中心

DavidVronay

快速原型开发

信息可视化和管理

LifestyleGaming

对公司的感受和印象

走进微软亚洲研究院,你不得不承认这里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从院长到研究员到实习学生,每个人都有着极高的热情,为技术的进步和成果的转化欣喜若狂.微软为这些精英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让每一个人都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的做研究.他们不再以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为追求,而是为学术界的认可和造福人类的成就感奋斗.这种精神很难描述,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在我眼里,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是研究者的天堂,开发者的竞技场.它的门槛很高,只要"最优秀的人才",但是一旦成为其中的一员,你会真正体会到与精英为伍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我走访的十家单位中,张益肇博士给我的映像最为深刻.他非常的质朴亲切,会随时向你请教问题,让人敢于在他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和一位世界顶级的专家交流.回想去年10月张亚勤博士来我校访问,给人的映像也是亲和谦逊,原来真正的精英都是如此爱惜人材,如此谦虚的.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反思.

人在微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迈得过它的门槛,但是每个有远大抱负得年轻人还是应该精心准备,放手一搏!

招聘信息

2005招聘计划

本年度工程院计划招聘70~80名新员工.校园招聘即将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预计将在11月初进行笔试.有意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提前投递简历(中华英才网),或者多关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去年他们曾经来过我们学校招聘,但是今年的校园行程目前还没有制定.

招聘流程

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招聘流程图:

在通过首轮简历筛选之后会进入严格的笔试环节,笔试主要包括逻辑,智力,数学和编程能力四个方面.通常笔试会淘汰绝大部分的人,因此有志进入微软的同学平时要多花些功夫研究以往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

笔试通过的人也只是成功了一小步,微软严格的面试只会让最优秀最适合的人通过.通常会在一天之内由多位员工轮番面试,每一位员工都要事先分配好任务,有的会出智力方面的问题,有的会考反应的速度,有的会测试创造力及独立思想的能力,有的会考察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团队精神,有的专家则会深入地问研究领域或开发能力的问题.每一位员工面试之后都会把他的意见,决定(必须雇用,应雇用,可雇用,弱雇用或不雇用),已彻底探讨的方向及建议下面员工可探讨的方向,用电子邮件通知所有下面的员工.最后,当所有的面试结束之后,面试官会集体做总结,挑选新员工.他们通常是在获得全体同意之后才雇用一个人.但是就算全体同意,仍会问申请者的老师,同学或其他可能认识申请者的人的意见.若一切都是很正面的,才会雇用这位申请者.

这样的严格组织,谨慎态度和深入面试代表了微软对人才的重视.据去年招聘情况统计,全年共有15000人向微软亚洲研究院/工程院求职,其中30人成为正式员工;其中华中地区校园招聘有3000人报名,1人通过初选,最后一轮面试时被淘汰.

应聘人员素质要求

我们这次北京调研小组有幸和微软亚洲工程院副院长,原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组主任研究员张益肇博士(EricChang)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张博士非常谦和,在他眼里我们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的栋梁,是潜在的巨大的财富.那么在微软高层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最适合微软的呢

最优秀的人:微软寻找在相关领域有杰出成果的领导者.

最有潜力的人: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

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以上的要求还没有时间来证明.于是张博士也谈了微软亚洲工程院考核刚毕业大学生的部分要求:

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熟练的编程技巧和算法思想:工程院需要最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因此编程是最基本的要求

学习成绩在top10%以上:尤其在研究院不但需要熟练的工程开发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研究院和工程院需要和国外学者直接交流合作,somasteringaforeignlanguageisamust!

对基础研究和项目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希望每一位研究者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灵感和前进的动力.

大学合作事宜

微创

微创公司作为一个新型的软件企业,十分乐于与高校进行合作,从其长期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这一点即可看出.但因为实习期一般都较长,对我校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实际困难.但是,在此次调研活动中,经双方商洽,主要达成以下两个意向.

本科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合作

我校目前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需要作毕业设计,如果仍按以前的方式全部由在校教师指导,将极大增加导师的工作量.而微创公司因其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因此如果将在校生(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与公司实习相结合,一方面将减少学校的压力,另一方面对毕业生而言,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将提早适应社会,了解社会需求,这对其以后择业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联合定向培养本科生

目前公司有意向与高校联合培养一批学生.由公司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带学生完成某一小课题,涉及到的均为微软目前尖端软件技术.毕业后该技术人员及所带学生须以微创公司员工身份赴北京的微软中国工作.

以上两个合作议题双方均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且从公司负责人员的言谈中可看出其有较强的合作愿望.合作的最终落实及具体事宜需系领导与微创公司负责人尽快联系.

TI

TI公司与大学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公司的大学合作部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每年TI都有专项资金来支持与大学的合作,用于大学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更新,软件的升级等,但是这些资金具体投放到哪些大学,就要根据大学的表现来定了.记得沈经理跟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大学都希望TI来投钱,但是资金是有限的,怎么办呢你做出成绩来给我看."

其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去年在昆明举办的DSP大赛中,我校一举夺得系统组冠军,这一点沈经理在交谈中也提到了.希望我们学校今后在DSP教学,竞赛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继续与TI公司展开合作,争取TI更多的资金投入.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我系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可能合作的事宜之一就是实习生计划,相对于我系的专业来看,主要是在研发部门的实习工作.据介绍,研发部门的实习工作通常要求实习周期在半年以上,甚至一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毕业生就业意向在毕业设计阶段进入该公司实习.就近来说,人力资源部高经理建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与他取得联系,获取相关实习岗位信息,商谈相关的合作事宜.

此外,目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正急需软交换,下一代网络方面的人才,而我系通信软件与交换技术中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该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是与上海贝尔展开合作的一大优势,并可藉此与该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Intel

Intel推出的实习项目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实习学生,一般在寒暑假进行;另外一种是工作前的实习,这种方式只针对已经得到公司offer但尚未毕业的学生,经过导师和学校同意,可以提前进入公司工作,但毕业后才算正式工作,且实习期不记入试用期.

Philips

Philip的校园合作对象主要是上海地区和北京地区的一些学校.建议在年底的时候与Philips洽谈毕业生的实习问题

NI

NI公司有实习生计划,实习生需要能在NI公司待半年以上,学校可以考虑派遣毕业生到NI公司做毕业设计.

上海微系统所

由于研究所及其各研究中心承担的项目都属于一些重点大型项目,项目周期长,因此一般并不是十分欢迎仅仅是作为实习,毕业设计的合作形式.希望有长期的合作可能,如项目合作,人员合作.对于毕业生个人,欢迎报考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乃至博士后.

目前上海微系统所与清华,北大,中科大,上交,东南大学,西电等高校均有密切关系.因此我校与该所可能取得的进一步联系是研究生的免推工作,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忻老师也表示欢迎我校的保送硕士研究生.

华为3com

华为和3com合资成立的公司,目前公司处于高发展期,招人很多.由于华工学生在华为的影响华为3com对华工的学生还是非常认同,对实习生的需求不是特别强烈一般跟项目挂钩,刘玉老师已经有学生在该公司实习,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UT

UT跟华为一样对华工的学生十分认同,华工电信系校友黄小庆(记的不是特别清楚)现任UT的高层(可能是CTO),可以从这方面加强和UT的联系.我们系黄本雄和刘玉老师已经有学生(包括本科生)在UT实习.跟华为一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港湾

华工校友李一男任公司总裁,目前港外已经和北京及西安各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关系,实习生待遇4000/月+其他补助,时间要求半年以上.目前还没有华工的学生在港湾实习,不过港湾很愿意招收外地生源,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和港湾的合作.

Motorola

招收实习学生,15/h-本科,18/h-研究生.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学校.但是Motorola已经在我们系建立了Motorola单片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Motorola公司非常需要会MotorolaDSP的学生做实习生,如果电信系有相关的学生可以推荐.同时也应该增强和他们的联系.

微软研究院

对于向往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工程院的在校大学生,除了校园招聘之外,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和微软近距离接触的.比如:"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实验室,学术讲座和科研成果交流,IT院长高峰会,教师培训,课程建设,软件和资料捐赠,赞助学术活动,微软学者奖学金计划,微软技术俱乐部项目,"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在此对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有关系的几个项目进行介绍:

微软学者奖学金:

该计划从1999年春季开始实施,每年有15名左右的优秀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称号.获奖学生每月可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的奖学金;每人每年有一次由研究院提供经费的出国机会,可选择参加任何国际性学术会议;获奖学生可在得到学校和导师许可的前提下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包括完成其博士论文;微软亚洲研究院为每一位微软学者提供一套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微软软件,并授予有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管理人员签名的奖牌及证书.

2003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向我校电信系,计算机系发出邀请,其中计算机系一位博士获得该年度"微软学者奖学金".

实习生计划:

实习生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基础研究人才,经学生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校同意,研究院面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在研究做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研究院每年会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工程院相对较少),今年暑假共有200-300位来自全世界的实习学生,甚至超过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正式员工数量(200左右).其中有两名学生分别来自我校电信系和光电系.

申请实习学生的过程如下:

网上投简历————>电话面试1————>电话面试2

间隔均为1~2周,不排除个别时间特殊的情况.

实习学生的电话面试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要容易一些,主要有基础知识,编程能力和性格测试,考察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微软技术俱乐部:

目前,全国共有27个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他们在各高校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丰富校园活动.微软技术俱乐部成立以后,俱乐部成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实践小组的活动.

我校微软技术俱乐部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几个俱乐部之一,今年获得了"2004年度全国微软技术俱乐部进步奖"的称号.现任主席为电信系博士生.

微软学生夏令营:

自2000年首届微软学生夏令营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学生夏令营,共有460名学生参与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包括:俱乐部活动交流,俱乐部发展专题讨论,技术报告,技术演示,团队训练等,为营员们创造充分交流,开阔视野,增进友谊的环境和氛围.

IBM研究中心

招收实习学生,30/h.在IBM研究中心有专门的高校合作关系部当时和刘玉老师专门谈了高校合作的事情.可以考虑增强IBM的合作.

Agilent

主要招收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通过网站job-agt_asa@查看Agilent的招聘信息,但每年Agilent的招聘规模都很小.

总的来说,各公司都有接收实习生的可能,但为了方便培训以及项目的连贯性,通常要求实习的时间较长,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一年.因此如果派遣实习生应该有两种可能.第一,安排大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时间通常有近半年时间,特别是一些不考研的同学他们几乎有一年的时间,而且能契合将来的工作意向,则对学生和公司均有利;第二,考虑研究生导师和公司的项目合作,派遣研究生参与实习,对于研究生参与的实习,合作力度应该可以更加深入,但这里需要协调公司和导师以及学生的关系.

总结

成功之处

扩大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的知名度,增强了公司对我系的情况的了解程度,展示了电信系教师和学生的优秀素质和风范;

通过与公司人力资源部及技术部人员的交流,更加了解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重点了解了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通过了解华工校友的工作心得和相关建议,就业不久的毕业生的感受体会,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通过参观公司和座谈,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分工情况,工作流程,对公司的文化和实际工作的环境有了感性认识;

通过传递简历和会谈,让公司了解我校同学的就业意向,为公司下一步的招聘工作提供了信息

给学校,系的建议

建议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几次.本次调查,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华工学生,特别是电信系的学生素质不差,但是很少有机会到这种知名的大公司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电信系以往毕业的学生主要去了广州深圳,基本上工作机会较多,因此不愿意劳师动众,冒风险再到北京,上海等地方求职.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大企业求职难度较高,加上以往毕业生少,所以对北京,上海两地企业不了解.实际上在大城市,机会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一来可以为本校打响在大中城市的知名度,二来有利于进行校企之间增进了解,把握合作机会,三来有利于低年级同学到大企业中就业.多几个在大企业中锻炼的校友,将有利于改变华工出将才,不出帅才的怪圈.要办"国际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会.而这样的活动正是"走出去"的重要步骤和方式.

这样的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到企业求职这样的范畴,而应该有系方,校方寻求与企业合作机会的大气派.除了调查就业情况外,调查,了解企业和高校合作愿望和期望的合作方式,寻找合作机会也是极为重要的目的.从交流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公司是希望与高校展开各种方式的合作的.但由于消息,政策等相关因素,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壁垒依然很高.如果我们的活动能寻找到合作的机会,不仅是电信系得到发展,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调查是一个互相介绍互相了解的过程.调查过程中,除了了解对方公司的相关情况外,应该注意介绍自己特色学科,重点学科,要学会推荐本系的特色专业.使得企业方对于我们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对于他们需要的一些学科点还可以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挑选调研队员时,尽量在专业分布上平均一些.

注意后期的工作.除了前期准备和中期的实地调查访问外,后期的继续搜集整理材料,处理洽谈合作事宜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本次去上海"微创",对方明确提出有合作意向,我们也曾在开小会时讨论过,但目前仍然缺少反映的回声.

希望系领导更加关注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加充足的经费支持我们的工作,并辅助,监督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到位.对于在调查中发现的系列问题,能够引起系领导的重视,并对系一些条文条例做出合理变更,以便更适合外向型开放办学方式.

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参加到调研活动中来.我们在联系各个单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访问期间,食宿等实际问题加大了考察的难度和成本.如果有老师同行,特别是对对方企业比较熟悉,有业务联系的老师同行,将会加深我们对公司的认识,降低我们工作的难度,减少调查成本.而且有老师,辅导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就不仅仅是谈应届毕业生工作的事情,而且可以代表学校谈校企合作.以学生身份去谈这种问题,地位上是很不对等的.

事前应该做更周密的准备,比如将对方的安排流程了解的更加细节,是人事部还是技术部的人和我们谈,相应的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对方企业有自己校友,应提前通知.校友一般都还是比较热情,比较坦诚的.

最后,可以考虑到其他城市去考察,例如广州,重庆,江浙一带.这些地方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也存在很多的机会.

给同学的建议

对大家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建议

平常就要特别注意英语口语的练习,不能只顾着考证,很多过了六级的同学几乎开不了口说英语.记住,公司最后还是看个人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学校期间就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公司交流,可以多获得一些机会.

要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对撰写简历的建议

HR人员查看每份简历的时间都非常短,不可能逐句逐条的阅读应聘者的简历,因此建议大家在撰写简历时尽量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特别注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导致的结果有时是很严重的,HR在很短的审阅时间之内就发现了语法错误,对你的评价会一落千丈.

对参加面试的建议

特别注意不要紧张,不明白的要主动询问面试官,主动澄清,避免没有弄清楚问题就胡乱回答.

要显得成熟一些,特别注意不要说别人(比如导师,学校)的坏话.

不要害怕提问,但问题也别太多,每个问题要问到关键,太多不着边际的问题反而会让面试官心烦意乱.

努力调节气氛,进行公平融洽的讨论.

面试前准备一些常见问题的回答方法,比如说英文的自我介绍,英文的对公司的认识,这些问题会经常碰到.

面试结束后切记不要主动去查询,公司如果需要你自然会比你更着急地主动找你.